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佛经讲解 >>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讲解 >>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讲解 返回
字体: A- A A+
« 上一课 下一课 »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笔记(临时版)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 译

仁波切 传讲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我们讲的是《父母恩难报经》。我今年冬天翻译的就是这个经,翻译成藏文。

应该有2000多年了——安世高发时翻译成汉语是在公元一世纪,在这么长的里程中,藏文中没有。这个经比较短,我就翻译成藏语吧。

汉文当中的传承没有,藏文有时也不是特别清楚——比如说造论,会有念传承的习惯,但里面的教证,有时也不一定有传承;翻译以后有没有念传承,我不知道,也许可能没有。

我这里不是念传承,只是用藏文给大家读一遍我新翻译的这个(经文)。如果懂藏语,听就可以;如果不懂,就学藏语,或者下一世变成懂藏语的人来听受。

【仁波切读藏文】

哦呀,这是一个缘起。

好,今天我们讲《父母恩难报经》,然后,明天开始讲《赞僧功德经》。

《父母恩难报经》在《大藏经》中,应该翻译的时间比较早。还有一个经典,是《父母恩重难报经》,二者只有一字之差别。

《父母恩重难报经》,说是鸠摩罗什翻译的,但是象莲池大师等有些大德,对《父母恩重难报经》有一些争议,有一些不同的说法。

我本人也看过《父母恩重难报经》,原来想翻译成藏语。但其中的有些内容,也不是特别好懂。我也不敢说它不是真正的经,因为到底是不是真经确实也是难以区分。

佛陀对不同众生——不同根基、不同意乐的众生面前,会说各种不同的经典——了义的、不了义的……许许多多的经典。我们可能看过的大小乘经典,是一种格式、一种模式,但有些经典的表达方式、文字确实不同。我本人不能确定“是真的”还是“不是真的”,不会这么说。

但的确有一些,比如开端的时候,当时以一个骨架的缘起来宣说。佛陀说,以骨头的轻重、白黑的颜色来分男女的骨骸……还有一些不同的道理吧,所以,可能有些大德有不同的说法。当然这个经典在汉地不同的道场、不同的寺院也是流传得比较广。

所以,我当时没有翻译,而把这个《父母恩难报经》翻译了。

还有一个我们藏文的《父母经》在《大藏经》当中有,有一次我翻译成了汉语,也给大家念过传承,因为这个经的传承我有,也给大家传过。

这样的话,我们这里有《父母恩难报经》,不是《父母恩重难报经》,这一个字的差别,是有两个不同的经典。

这里主要讲,父母的恩很难以报答。

每个人应该是父母所生,卵生的也没有,化生的应该没有,湿生的也应该没有,都是胎生的。

但是有一部分是父母都健在、住世着,有一部分是父亲在、母亲不在,有的是母亲在、父亲不在,还有一部分,是父母都不在了、离开了。

不管怎么样,我想我们应该懂得,父母对我们每个人来讲,恩德非常大。这一点,作为佛教徒,应该要铭记、了知。

当然作为父母也不要太傲慢了——我的恩德很大,从此以后为所欲为地欺负下面的儿女,这样也是不合理的。以前你对你的父母会不会这样的?应该思考。你对自己的父母是怎样的?如果你对父母的恩德非常感恩、念恩、知恩,这样的话,也可以算已经报答了一部分恩德吧;但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一点报恩心都没有,还对自己的儿女经常侮辱、欺负,有一种歧视,这样的话也是不合理的。

所以,我想我们学这个《父母恩难报经》是很好的。虽然对我个人而言,我的父母都不在了——我的父亲应该是九五年、六十来岁时离开的。母亲活的时间比较长一点,八十四岁、一六年时离开了。

他们好像在的时候没有特别的感受,但不在的时候,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偶尔好像有一个事情会触动着——这个是以前父亲说过什么,这个是以前母亲说过什么,以前父亲对我什么样,母亲对我什么样……自然而然有了很多很想念的心。

但那时自己想一想,父母在这个世上,连一根头发也没有。我父亲现在什么都没有,只是有一张照片,在我院子里的一张照片;母亲当时天葬的时候,她的头盖骨让我留下来了,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人到了一定时候,什么也留不下来,只留下一个影像。

我想在座的各位,学过经论之后,应该对自己父母做到,至少不吵架、不欺负、不侮辱。可能他们会对你有不同的要求,有束缚也好,折磨也好,尽量要宽容、包容。这也是一种修行。

所以我想,《父母恩难报经》这个经典学习的话,至少要对父母有一种感恩之心,然后,逐渐逐渐对所有的老母有情——所有的众生无始以来都当过我们的父母,从这个层面,要对所有的众生有感恩之心,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经文的名称是这样的。

翻译的人是后汉时期的,安息国——可能是现在的伊朗那一带、中东那一带的一个三藏大师安世高。

安世高,是比较早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翻译家——有些历史是这样讲的。他实际上是外国人,当时在国都洛阳,是从外国(应该懂汉语)来洛阳开始翻译,大概有二十年左右。后来也在中国圆寂的,有的历史说他因为生病而圆寂的。

他留下的著作有一部分,因为时间太长了,虽然说是二十年。他翻译的大多数是小乘的,但有些历史的记载也是不同的,有的说是96卷,有的说是30多卷,有些说是176卷,现在留下来的象《父母经》等个别经典,不是特别多。

我以前讲过安世高,这个大师当时也是一个国家的太子,他得了王位以后,可能受持国家有一段时间,后来国家中的各种现象,让他产生极大的厌离心和无常感,最后舍弃王位出家。

他不仅这一世是王子出家,甚至他的前两世也是这样的(我以前讲《入行论》时应该讲过一两次吧。)所以说,这个安世高应该是“第三世安世高”,因为他的第一世和第二世都是来到中国来还命债。

第一世,他也是安息国的一个王子,他当时出家,特意来到中国,对一个人前世需要还命债。他来到中国的一个旷野——没有人的地方。这一个出家人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理直气壮地、无缘无故地拿刀捅死了他(因为前世的原因),他又转世到了安息国,也是王宫中。

后来他又舍弃王位出家,第二世又来到中国。当时他专门来找前世杀他的人——他已经比较年老了。晚上住在他家,告诉他,“你应该曾经杀过我。”这个人问:“我怎么杀你的?”他因为有宿命通,于是就形容了在什么样的旷野中,对方是如何用刀捅杀的。

当时那个人特别害怕,因为这个事情,除了他们俩之外谁也不知道,他准备跑。和尚告诉他,你不用跑,我不是来杀你的。我还有一个命债,你要作证。明天有一个人要杀我,你要作证,那个杀我的人不是故意的,只是前世的因缘。

于是他没有跑。

第二天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一个人挑着西瓜,有的说是挑着木柴。不管怎么样,反正是一边掉下去了,扁担直接无缘无故地跳到他头上,和尚当场就死了。当时的领导准备判刑,那个人说,“和尚说他不是故意杀人,他说是来还命债的。”后来那个人被释放了。

从这个层面可以看出来,安世高是第三次来中国。前两次都是不同的人来还命债,最后一次变成一个大译师,这次全部的命债都还完了,开始翻译《父母经》了,呵呵……

这个故事,应该是有依据的吧。

虚云老和尚大概是五五年,在一个开示中讲过,应该是有依据的,讲过安世高在中国还命债的情况。

这样的话,今天要讲什么呢?

《父母恩难报经》,是安世高翻译的。因为翻译的时间太久了,所以有些经文的表达方式不是特别好懂,一会儿我们看经文的解释,有的地方我不是特别明白。

我不明白,为什么还要翻译成藏语呢?最后我还是觉得有点明白了,不信你们听听,我还是讲得很好的。呵呵~~~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这里和其他经典一样,“闻如是”,没有说“如是我闻”。

藏传佛教中讲经文是五种圆满,汉传佛教中讲六种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和众成就,在这里可以分析。

“闻”:第一个闻成就——当时听到佛陀的语言。

“如是”:是信成就——当时所有都依靠信心来了解。《出曜经》中说,当时阿难讲佛的“如是我闻”时,其他的五百阿罗汉特别恭敬,想佛陀说经的场面。于是,迦叶尊者要求在每个经前,写“如是我闻”。为什么佛经中有这样同样的词出现,都有一定的缘起。

“一时”:就是时成就。意思是佛陀对不同的众生宣说佛法时,没有一个特别固定的时间。可能天人的时间与人世的时间不同,饿鬼的时间也不同,包括我们现在的时间也不同,比如北京时间是12点,那么巴黎时间纽约时间也都不同。不然,我们说是12点,那这么这里是12点钟,可能别的地方都不是12点钟。所以可能“一时”是最好的一种表达方式。

以后问你“什么时候到那里?”,你就说,“我一时到那里。”这样可能比较正确一点,呵呵~~我们藏族人也经常没有(时间)概念,“你等着啊,我明天来。”明天是上午还是下午,几点钟,都不说。古人都是这样的,古人的时间概念不是很清楚,所以“一时”是比较准确的。

“婆伽婆”:(主成就)就是出有坏。佛陀就是出有坏,就是佛陀,他摧毁四魔,具足六功德。

“舍卫城祗树给孤独园”:(处成就)这样的佛陀当时居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也就是给孤独长者的园林中,佛陀待了二十五年,待的时间是最长的。现在也没有其他的建筑,也算是一个比较空的地方吧。

这是我们前面讲的五圆满也好,六成就也好。佛陀当时在舍卫城。佛陀告诉诸比丘(众成就):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

这一段话,佛陀当时告诉诸比丘,我们不管是父母脾气好也好,不好也好,长得好看不好看,反正每一个父母,的确对子女是非常大的增益——”增益“是指利益、帮助,不是因明中讲的“增益”。

父母不管对什么样的孩子,确实也是的。

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父母如果当时不要你,或者没有生下来,或者生下来把你扔到垃圾桶里面,那我们就没有今天。

有的人说“父母对我不好”,其实父母对你是很好的。不然的话,我们这么长时间中,不会吃饭,不会走路,不会穿衣服,不会说话,不会做任何事情……一步步教到今天,确实不容易。所以对我们恩德很大。

恩德是什么呢?逐渐逐渐地,从喂奶呀……各方面的学习,随时——比如夏天给你穿什么衣服,冬天给穿什么衣服,晚上换什么样的衣服,白天换什么样的衣服,上学穿什么衣服……当你成长以后,一直这样关心,最后我们身体的地水火风四大成熟、生活独立,完全成了大人。

在这之前,一直是父母对我们有恩德。

好像唐朝的《法事仪赞》中说:父母虽年老,恩怜无断时——父母虽然年老了,但他的恩爱没有断的。身年一百岁,长愁八十儿——虽然父母成了一百岁了,但他特别关心八十岁的孩子。本来八十岁的孩子完全可以生活自理,但他还是很关心。这一点我们可能知道吧,父母八十岁,可能六十岁的孩子还是很关心。故知恩爱重——父母的恩爱,也可以说整个一生当中一直关心。

可能是极个别的业力显现,可能父母不管你。但一般来说,90%以上,父母没有闭眼之前临死之前,特别关心自己的孩子。所以至少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而且要长期存在。

原因是什么呢?

城市里的人经常说,养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大学读完了找工作、找对象、成家立业……一直一直关心,甚至他成家立业之后,还关心他的子孙……等等。

所以作为人的话,如经中所说的那样,报答父母重恩的观念很重要。

所以,这里先讲了父母对子女的恩德很大。

这样的恩德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报答呢?讲了一个比喻。

“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

这是一种假设,也是一种比喻。

有一个人,真正想报父母的恩德,右肩扛着父亲,左肩扛着母亲,经过一千年恭敬承侍,父母可能有不净粪洒在你的背上、你的身体上,作为子女没有一点怨恨心。这样的话,在一千年中恭敬供养,从因果上,还不能报答父母的恩德。

我们藏地,小时候会这样讲。比如我们比较叛逆,对父母不听话,说“你是个不孝子,把父母扛在肩上一千年也不能报答恩德,你还这样?!”有时父母也会这样说。

不止这个经典,包括《增一阿含经》中也说,千万岁中,把父母这样扛在肩上,也不能报答父母的恩德;《毗奈耶经》中的说法与此基本相同的,只不过时间是一百年当中对父母这样承侍,也不能报答父母恩德;还有民间的说法,把父母扛在左右两肩上,整个南瞻部洲每天转多少圈,也不能报答父母的恩德。

一方面这是一种比喻,不可能把父母扛着。但这里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作为一个人,对父母承侍,天天老年人的不净粪洒在身上肯定是很讨厌的。但这么长时间,这样的态度恭敬父母,实际上报答不了父母的恩德。

我们自己应该好好地扪心自问,有的人报答的恩德,给点钱啊,或者生病时去医院看一下。有的子女生病时看也不去看,临死时分财产时才会出现,分完了高高兴兴地离开了。生病时不来,下病危通知书时,子女全部都来了。照顾他的时候,养他的时候,很多子女都不来。

这种现象在大城市中是比较严重的。这是我们作为人,应该是上士道的感恩的心,没有人心是非常糟糕的一种行为吧。

包括有些出家人,虽然身出家,不能天天待在父母身边,但确实父母生病,或者比较严重,这时应该去看看。当然有时父母是装病,让他下来看。“我现在在医院,你父亲也不照顾我。”到了那里时,她根本没有生病,只是心情不好,吓唬子女。

但真正如果生病了——佛学院也经常是这样的,不管男众女众,“我父母真的病得很严重,不一定能活得过来。”哪怕是传密法期间,也会让他们回去。父母真要死时,虽然我们做不了什么,临死之前见个面也做不了什么,但还是去吧。

当时我母亲临死的时候,我病得很严重,做手术恢复得不是很好,当时在学校输液。我弟弟他们打电话,“(母亲)可能不行了。”我从中间就把液体停了,晚上就回来了,晚上见了面,第二天才离开的;我父亲也是这样的。当时法王从新加坡刚回来,说我父亲没有吃任何东西已经六七天了,当时我一直害怕见不到面,刚好当天晚上见到面,第二天下午离开的。

所以我们作为子女,父母遇到重病,不管我们遇到再大的事情——发心里再重要的事情,或者密法中间不管怎么样是不能断的,但传密法期间父母生重病也是会同意(回家)的。

因为父母确实很不容易,而且他们住世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他们最后离开时,我们去送他,也是值得的。父母走的时候,说“拜拜~”——不能这么说,是吧?如果是真正的修行人可能会这样,但这个很难的,父母生病离开是最沉重的事情,不管什么人都会这样的。

前面说父母对我们的恩很大,这种恩很难以报答。如果世间的承侍——买一个很好的房子,买个好车,吃得特别好,这样能不能报答恩德?也不行的。

天天把他们像小孩子一样天天扛在肩上,让他们去旅游,今天去美国,明天去法国,后天去日本,天天游玩,能不能报恩?也不能报恩的。

那是不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报恩的方法?还是有的。

那是什么呢?下面有五个报恩的方法。希望道友们看一下。如果父母不在了,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也要在以后有缘时,把这个精神和思想传授下去。让很多人知道报父母的恩德的话,对整个社会和世界,增加一些善的能量,这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有很多的祥兆。

“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

第一个方法。

如果父母没有信心——对上师三宝没有信心,教令信——作为子女要想办法,让他们产生信心。

因为这种信心是可以创造的。比如给他们讲一些三宝的功德,讲一些故事、道理,慢慢不信的父母会有信仰;如果父母不信其他的道理,但他有点信钱呀,有时可以说,“这是三宝给你的……”慢慢地,根据他们的根基吧,作为子女是应该懂的,通过各种方式,慢慢地让没有信仰的父母变得有信仰。

这是很重要的。

对三宝的信心和对众生的悲心,在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尤其在佛教当中。

有些父母可能特别固执,你再怎么样,根本没有办法教化,这可能是特例吧。但一般情况,尤其父母年老时,给他们讲很多道理,会慢慢有信仰的。如果慢慢变得有信仰,今生也是得安隐,来世也是得快乐的。

因为他原来没有信心,后来有信心。就象净精进菩萨,他让人们对佛陀有信心,多少多少万年地努力。

有的道友说,“我的父母固执,我说了好多次,他都不听话,现在我都失去信心了,我都不理他们了。”其实不是的,慢慢会有机会的,要一直努力吧。

这是第一个,信仰。

“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

第二个方法。

父母没有受过戒律,想办法让他们传授一些戒律。比如他想出家,让他们受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或者让他受菩萨戒、灌顶密乘戒呀。如果这样不行,让他受居士戒——居士戒中也有一分戒和多分戒。如果居士戒这些也没办法,就让他们受皈依戒——不舍弃三宝的戒。如果这个也不行,比如一个月中让他们受八关斋戒,哪怕一日受一个戒律,功德也是不可思议。

《三摩地王经》中说,有人在俱胝恒河沙数大劫当中,恒时都以清净心,用各种高级美妙的饮食、伞盖、幢幡、明灯、花鬘等,在百亿俱胝诸佛面前,一一供养承事。不如末法时代,受一日戒的功德大。

《佛说无量寿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意思是说,浊世时,尤其在人世间,哪怕受一日斋戒的功德,和在极乐世界中受一百年戒的功德,相比起来,我们浊世受戒的功德大。这是特别不容易的。

有些居士,让父母哪怕受一日居士戒、八关斋戒……功德是非常大的,因为戒律是一切功德的根本。

有些出家人,戒律很清净,一直过午不食,特别斋戒不断;很多佛教居士,比如在十五、三十日、初八经常受持八关斋戒,或者受持三皈五戒。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有机会,父母原来什么戒律也没有,让他受一分戒律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也让他获得今生来世的安稳、安隐处。

“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

第三个方法。

以前从来没有闻过佛法的话,想办法让他听闻教授,这样的话可以获得安隐处。

《法华经》中说,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如果听闻佛法,)没有一个不成佛的,逐渐逐渐都能获得正等觉的果位。所以,如果长期获得闻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经常想,短短的时间中讲一堂课的功德很大。法师们的意乐很强,道友们可能最近一段时间,闻法的信心更强,也是有必要的。

我是这样想的,在有限的时间中,不是长期有的。

以前在老上师前听法,当时是很快乐的,但这种快乐的时光是会变化的。当没有这种闻法的机会时,觉得“当时应该多闻佛法”,有这种遗憾。

所以听闻佛法,在末法时代,确实是非常难得。

我在想,《普贤行愿品》念一遍,(加上)前面的发心和后面的回向文,这样的话,人生真的是有意义的。

所以对闻法的意乐,非常重要。有些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闻思修行不会间断,这是很重要的。

如果自己没有强大的心力,闻思修行会依靠简单的因缘而断掉的。有的人,好像遇到一点点事情,要么胆子很小,要么身体不好,要么心情不好,非常容易摧毁自己的信念和闻思的意乐;有的人遇到逆境时更加坚强。

所以,不管怎么样,在任何时候,大家应该自觉争取(闻思的机会),这是很重要的。不然,有时我们看到末法时代,顺缘比较少,违缘比较多。

有些人违缘对他来讲根本不是违缘,有些人遇到一点事情就判若两人——以前趾高气昂,特别了不起的,后来好像水珠遇到阳光一样,特别脆弱,“啊不行,害怕,喇嘛钦……”,有的时候还是看得出来。

看起来很多人是一样的,但智商、逆商、情商不同。

有的人智商还是很高的,但情商比较差,跟谁都不好,说这个人的过失,说那个人的过失,反正在这个人面前没有一个好人;有的人智商和情商都可以,但逆商稍微有一点,“不行,我会冻死的。”下了一个毛毛雨,“不行,我会感冒的。”只要天气有一点,甚至带雨伞都不行。这种人遇到事情才会明白。

我是比较狡猾吧,我看一个人是会观察,以前是怎么样,现在是怎么样,我是比较狡猾。但是我还是会观察很多人的心太态和行为,包括有的法师,遇到任何事情——比如今天下暴雨,或者今天太阳比较强,或者今天天气也好,自己身体生病,或者比较忙碌……不管是什么身份,不可能一直平平安安的,没有一个人是这样的。

但这时,坚强的人会继续做下去——我并不是要让你们做违法的事,不是这样的,一个人要有智慧,要勇敢。

比如大学里的学生,脆弱的人不敢考试,不敢面对痛苦,甚至选择自杀,佛教徒也是一样的。修行人听闻佛法、闻思修行也是一样的。

我个人不知道怎么样。别人问我有没有神通,我出世间的功德什么也没有。有人问我世间的功德有没有,我世间的功德,智商一般,但我的情商还是可以的,我每天接触各种不同的人,但我个人认为还可以的。还有我的逆商还可以的,遇到任何事情,不会硬着冲着,但心里遇到事情会越来越坚强。不管是前世的,还是今生的,不管是身体的疾病也好,还是外境带来的各种打击,外表与普通人是相同的,但内心应该不会因外面的因缘而失去信心,应该是不会的。

我想,每一个修行人,自己应该很好地修行,同时令自己的父母有闻法、闻思的机会,这是第三种报恩的方法。

“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

第四个方法。

如果父母比较吝啬、贪心比较重,什么都舍不得。这种人要想办法讲一些布施的功德、乐善好施的功德,慢慢会喜欢财布施,喜欢这些教授——财布施呀,法布施呀……经常讲这些道理,他可能会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布施),原来特别吝啬……

佛经中说,有一个人特别吝啬,孩子给他的钱财让他供养僧众,他不舍得,埋在地里欺骗。他死了之后变成饿鬼,特别可怕。他找到自己出家得了阿罗汉果位的儿子,说自己当时特别吝啬,没办法布施,把钱财埋在某个地方,要求给他作布施供养。

布施供养之后,他虽然饿鬼的身变了,但还是变成了守财饿鬼——可能众生前世的业力,什么都舍不得。

这时,对父母要让他放生、布施……通过各种方式,这也是一种报恩。

“无智慧,教令黠慧,劝乐教授,获安隐处。

第五种方法。

如果没有智慧——当然是指出世间证悟空性方面的智慧吧,让他产生闻思修的智慧。

黠——现在有些变异,是狡猾的同名,有这个意思,以前古代也是智慧的意思。让他产生智慧,对智慧方面的教授,让他们产生信心。比如智慧波罗蜜多、无我、空性、无常、生死轮回的道理。

就像《大智度论》中说,不寐夜长,疲惓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如果我们睡不着的话,晚上的夜很长;疲倦的话,路很长。愚笨的众生,生死的轮回非常漫长。这些原因都是因为我们愚昧无知,主要是不知正法而导致的。

我们让父母,没有智慧的产生智慧。

这以上讲了很重要的圣者七财——信心、戒律、听闻、布施、智慧,在这五种法上面,加上知惭有愧。

其他经典中也有总结性的,比如《本事经》中说:若父母先无,信戒闻舍慧,子令其修习,名真实报恩。父母以前如果没有信心、布施、智慧,作为子女应该想办法让父母修习,有圣者五财,这才是真正的报恩。

有没有报恩的方法?是有的。

其中父母经中,圣者七财当中的前五个,后面的知惭有愧没有讲。

这样的话,我们个人也要想一想,这一堂课主要观察自己对父母有没有报过这方面的恩德?可能有的人做了一部分——父母没有信心,让他产生信心,但没有让他受戒;有些人让他受戒是有的,但只是让他做个居士,从来没有让他闻法;有些人让他闻法,但没有让他布施;有些人让他布施了,但没有让他产生智慧。

这部经字面上很容易,但实际行动中要观察。

我以前观察过。

我不是学了这个经典才对父母这样的。我个人而言,我对父母——本身父母也是有信心的,我的信心很多来源于父母;

戒律方面,让他们受居士戒,包括后来受出家戒;

听闻佛法方面,法王如意宝在世的时候,听闻过很多佛法。本来刚开始不想到居士林来。当时居士林只有四五个人,法王九三年去西方时要摄受居士,我很开心,“如果法王建居士林,我要把父母带过来。”法王问你到底能不能,我说应该有把握。当时我父母还有四五个居士,是我带过来的。父亲过了两年后离开了,他本来很想在居士林多听一些课,但可能福报没有……

戒律也是的,闻法也有了,布施也是可以的吧,他们自己布施;

智慧本来他们不认识字,但总的来课,还是经常听听课,心是有正见的。

我自己观察过自己做得怎么样,我也希望道友们对这五条,先从自己做起,再对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离开了,就没办法了,把功德回向给父母。

这是前面的五种报恩方法。

下面的经典中,只是把信心稍微广讲了一下,是皈依三宝的意思,其他的没有讲。

“如是信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教信法教授,获安隐处。

如是信什么呢?信如来的十种名号——与我们平时念的一样,只不过翻译的方式不同而已。

世尊——可能有两种解释方法,标点符号可能……这以上十种名号之如来、佛,皈依佛,产生信心。

因为佛陀,哪怕对他产生一点点信心,功德也不可思议。

《大悲经》中说:若有众生,于诸佛所,一发信心。如是善根,终不败亡。如果有些众生,凡是将佛作为对境,哪怕在他面前产生信心,供一朵花、祈祷、念佛号,这样的善根,乃至轮回未空之前,永远不会失坏。非常有意义的。

所以让父母念佛、拜佛,真的很重要的。

“教信法教授,获安隐处”:这以下讲的是信仰佛法。那么信仰怎么样的法呢?可能《大藏经》中的标点符号,可能稍微……是不是这样好一点?(世尊后面的逗号,原来在“教”的后面)

教父母信仰法教,信仰法教授,这样的话,父母能获得安隐处——信仰如来的教法、证法,这样父母能获得安隐处。

“诸法甚深,现身获果,义味甚深。

这样的方法是怎么样呢?它极其甚深,而且即生获得圣果。只要我们能品尝它的甚深法义,是非常有意义的。

只要我们能感受真正的佛法,那么大家都离苦得乐。很多方面如甘露般的妙法,只要去接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会明白的。

这是信仰法,或者皈依法的意思。

下面是皈依僧众的意思。

“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圣众。如来圣众甚清净,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

如是这样的智者明白之后,教父母信仰什么?信仰僧众。

为什么呢?僧众有这些功德:如来僧众心是清净的,行为也不会谄曲,常常和合的,而且每一个法都能成就——戒成就、三摩地成就、智慧成就、解脱与解脱知见成就(后面是五分法身,《智者入门论》中很多方面都有)。

意思是什么呢?作为如来的僧众是怎么样的?(这里主要讲小乘的圣者,当时安世高没有讲大乘法,《宝性论》中讲到的大乘僧众的功德此处没有怎么讲。)如来僧众的功德是怎么样呢?应该是行为清净,不会谄曲,是和合的,这是很重要的。

虽然这里讲的是圣者的僧众,但实际上居士也好、出家人按《大圆满心性休息》的观点,都可以叫作僧众——居士叫小僧众,出家也叫僧众。

作为僧众一定要行为清净,不能谄曲。尤其像以前的一些上师,如果僧众中经常有谄言——经常说别人的坏话、离间语,这样的人不能共住。

甚至以前有的大德,对于经常挑拨离间的,说别人坏话的,连密法也不能听。包括藏地的有些上师,要求不同。有的要求修三次加行,有的要求灌顶是必需的,还要金刚道友和合,不能当面和背后说别人的各种过失。

其实说别人的过失,心里可能很舒服的。“你不要跟别人说,这个人是很坏的……”这样的话,可能心里有一些像吃毒药一样,或者像现在的吸毒一样,当时吃的时候很舒服的,完了是不舒服的。

我有一次在微博上说过,一个道场经常爱说别人的是非和过失,说明这个道场是没有闻思修行的。如果经常说别人的坏话,说明他的心是不清净的。

如果我们有些管家、管理人员,偶尔需要整顿僧众,这样是有必要的。其他人,法王在世时也是这样的,学院的特点是和合僧众和少说别人的过患,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特别爱说过失的,经常和这个人不合,和那个人不合,这样的人我也建议不要听我的课。我也不缺两个三个,多也无所谓,少也无所谓的。这样的人会经常扰乱很多人的心,很多人的修行成就会受影响。

我去一个道场,我会先观察道场的风气怎么样。如果人人都说上师的功德、道友的功德、道场的功德,这样一来,整个风气全是正的。

以前我去一个小道场,这个道场很庄严,非常不错的。结果还没有吃饭时,有一个人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说了很多。后来那个人走了,左边又来了一个人,他又说,“刚才那个人不好……”我就在想,到底是谁不好。自然而然感觉:“虽然道场很庄严,有一个特别好的佛像,但这么庄严的佛面前,左边听到一个道友的过失,右边听到一个道友的过失……那他们肯定修得不好”,有这样的感觉。

刚才讲了“行直不曲,常和合”,这个真的很重要。

作为佛教的道友,我们不敢说自己有成就、神通、做梦、我现在如何弘法利生……这些豪言壮语有时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但最根本的是言行清净——言行清净凡夫人确实有点困难,但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恶行——语言和行为。因为眼睛不清净的人,看到的都不清净;心不清净的人,想到的都是不清净的。这点非常重要。

这里讲的是僧众。

“所谓圣众——四双八辈,是谓如来圣众,最尊最贵,当尊奉敬仰,是世间无上福田。

四双八辈,指的是四向四果,这在《俱舍论》里很清楚的,什么一来向、一来果、预流向、预流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这是如来的圣众,是最珍贵的,是可以恭敬顶礼、信仰的,是世间中无上的福田。如《随念三宝经》中所讲的,僧众就是这样的。

这以上所讲,要让父母信仰佛、信仰法、信仰僧众,要对三宝有信心。

刚才不是说了吗?如果父母没有信心,要让他们有信心,所以对信心作了广说。其他的闻、戒……这些没有在这里作广说。

这部经就这样算是圆满吧。

下面是后面的内容。

“如是诸子!当教父母行慈。

如是这样的子女,应该让父母以这样的方式行善。

这里的“慈”不一定是慈悲的意思,因为前面有五种法,实际都是行善——作为子女,父母没有听闻的让他听闻,没有皈依的让他们皈依,没有布施让他们布施,不懂什么的话让他们多产生智慧……这样的话,你应该很自豪地说,“啊!我已经报答了父母的恩德。虽然父母恩难报,但对我来讲已经报得超越了,超过了……虽然佛经中说是难报经,但对我来说不是那么难。”

有信仰的父母好一点,我们有些道友,父母子女经常吵架。如果不共住的话,不吵架也可以。我听说,有的父母子女不住在一起,偶尔见面还可以,经常在一起的话,“你窗户关了没有?”“热水关上。”如刚才说的,在一百岁的父母眼里,八十岁的孩子在他眼里永远还是孩子。“你好好的,你晚上盖得厚一点……”

父母连小学都没有读过,对博士生的孩子也还是教育,不断地教:“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孩子也是傲慢,“我已经都是博士生了,你教什么呀?”他也是反而比较烦了。

但我们对父母恩,应该从另一个方面报答的话,可能是会比较好的吧。

这以上,作为子女,对父母的恩德是这样回报的。

“诸比丘有二子,所生子、所养子,是谓比丘有二子。

这里讲比丘有两种子。这一段稍微难懂一点。

作为比丘,有两种身份。一种是所生子比丘,一种是所养子。也就是说,作为比丘的身份有两种情况,要么你是所生子,要么你是所养子。

所养子是父母所养;所生子不是父母所生的意思,我们经常说是声闻缘觉——通过听到佛和圣者的言教,获得阿罗汉果位的,叫声闻。他通过闻教而获得的果位。因此,这里的所生子,是获得声闻的比丘。

作为比丘,有一种是父母所养的比丘,还有一种是像声闻之类的——通过教养而产生的。

“是故诸比丘!当学所生子,口出法味。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所以我们诸比丘,所养子,学也可以,不学也可以。不管怎么样,比丘自己也没有所生子和所养子。

作为比丘,他自己应该学什么呢?应该学所生子——如声闻一样的,通过教言当中所产生的子。这样的话,他的口中可以出法味。

为什么“口出法味”,不是我们今生产生的孩子?不是这个意思。

因为请求者当时是“诸比丘”,诸比丘应该有两种子——一个是所生,一个是所养。所生是什么呢?是通过教养而产生,最后获得声闻果。他口中可以出法味——佛法的甘露味。这样也可以培养很多所生子吧,也可以有很多弟子出现。

应该这样解释。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那么,这个经典这样算圆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