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12 探寻藏地瑰宝 >> 佛教与心灵教育-问答-第二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 🎬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二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专场问答

『2012年8月2日晚上,香港教育学院』

(一)问:我来自四川德阳,现就读北京外国语大学。今天一整天的研讨会上,许多人都在强调闻思修,但对我而言,要闻思修就必须面对许多违缘,比如要完成学业、要攻克学位,请问该如何取舍?

答:对学佛的大学生和老师来说,你们重视闻思修,这一点很难得,但不必为此放弃学业和工作,因为这也是你通过努力辛苦得到的。“佛法不离世间觉”,在你对家庭和社会负起责任的同时,也可以闻思修。

所谓闻思修,就是对佛法的学习、思考和实践,虽然这会占用你的时间,但跟聊天、上网、看电视相比,应该不算什么违缘。学习的时候好好学,只要把你平常散乱的时间用来闻思,也足够获得一定见解,等以后各方面稳定了,再专心学也不迟。

既不放弃学业,也不放弃闻思修,岂不两全其美?学佛虽是长久之计,但眼前你学一点是一点,有很实际的利益。你们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以后要面对的问题不少,工作、婚姻、家庭,到时没个信仰支撑着,要走好这条人生之路,是相当艰难的。

“我们的人生最好有佛法相伴。”这是我今天记下来的一句话,很有远见的认识。

(二)问: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技学院和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过去两年在美国做一些教师培训工作,最近刚回国内。我不是佛教徒,但我对各种宗教都比较好奇,在国外也接触了一些宗教徒。在接触过程中我发现,有不少信徒坚信自己宗教所弘扬的才是真理,其他宗教宣扬的都是糟粕,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答:今天在场的多数是佛教徒,但我们也特别欢迎非佛教徒,以及其他宗教信仰者。今天有人发言说:“我们不应该削弱或排斥其他宗教。”我想这种开放观念是非常恰当的,我们开研讨会的宗旨,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想和朋友们一起追求真理。

那么真理在哪一个宗教中呢?我认为,任何一个宗教,单单从它的悠久历史,从它能够生存至今这一点上来看,其教义一定蕴含着真理。所以,理性地来看,我赞叹所有对人类和地球上的生命有利的宗教,也希望这些宗教永恒地存在下去。

然而会不会有一种宗教,其教义全是“糟粕”,却一直伴随历史存在着?我相信不会。假使有的话——它的教义对生命和社会只有伤害而毫无利益,就算是佛教,我们也不希望它存在下去。

问:今天下午,郭博士讲到了通过网络方式传播佛法的课题,也提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请问您怎么看?

答:他讲的我很感兴趣。你们也知道,这几年来,我在尝试着依靠网络弘扬佛法,毕竟自己相似地发了菩提心,也希望用这种方式利益到别人。

去年在中文大学的研讨会上,有一位英国教授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虚拟时代,为了同一个目标,佛教徒也好、非佛教徒也好,不管你在全球的任何角落,都可以利用网络共同成办一件事情。”

当时我很受启发。用网络做坏事便利,用它做好事也一样便利,像现在就有许多弘扬佛法的网站。和其他网站相比,佛教网站是有不足之处。以前我觉得我们那边还可以,甚至跟他们讲不要更新太快,以免弄得太复杂了,但现在看来,各方面还是存在问题。

所以,不管是弘扬佛教还是做慈善,或者是推行任何一种善的理念,加强网络传播很有必要。当然,这种工作有赖于年轻人的力量。

你们要是“玩大学”,天天上网玩游戏、什么都不学,日子也就虚度了。但如果你是在“读大学”,并且也能善巧利用网络,那我相信,现在或将来,一定有机会为佛教做些事情。

(三)问:我毕业于西安翻译学院,学历史学的。我想问的是一个人类起源的问题。在现在的历史学和宗教学中,根据“进化论”,就中国而言是从一百一十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一直进化到现在。但今天上午学愚教授的讲座让我很困惑,他引用《小缘经》的教义,说人类是从光音天转生而来。下午跟王博士的讨论中,他说《俱舍论》里也是这么讲的。请问,这个问题到底该怎么理解?

答:你的困惑不是我导致的,是学愚教授,所以请学愚教授来解答吧。(众笑)

问:您一定要解答啊!不然我都吃不好饭了。

答:那好,先说一下我的观点。

先说“进化论”。昨天我遇到一位科学家,他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在西方国家只是一个很小的派系,本来没有很大影响,但被纳入课本以后,人们从小学习这种理念,长大之后就无法改变了。所以,它的危害很深,无数人因此不能理解生命的真相。

再说《俱舍论》。《俱舍论》中虽然说到了,人最初是从光音天下来的,但这只是就这个大劫而言。其实人也好,一切生命也好,都有极为漫长的流转历史。

生命学很深奥。你要了解它,最好先深入佛教有关前世后世的思想,比如,心识并非像地上长蘑菇,突然出现,它背后有很深的基础,诸如此类。如果你不了解这些,只是惯性地依据一个简单理论,说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从元谋人开始之类的,也不一定就科学。因为这个理论本身,也没有真实依据。

这一点,不仅是那些古老的思想传统,就是现在科学界中一些新的认识,也是持否定态度的。

这是我的看法。学愚教授,请你也答一下吧。

学愚教授:好,谢谢。

实在对不起,让你confuse(困惑)了。总的来讲,我认为,我们不能把佛教和历史混为一谈。

人到底从哪儿来的?是相信历史,还是相信佛教?这个问题实际很难回答。

你是研究历史的,那你相信科学的分析,我是信仰佛教的,那我相信佛教的说法,然而两者之间有没有一个共识?或者说,在所有的思想中,宗教的、非宗教的,“进化论”、“上帝创人”乃至任何一种说法,在人类起源这个问题上,有没有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接受的理念?恐怕没有。

所以,我们不一定要完全相信历史。历史是人写的,很多历史是假的,近代的也好,更为久远的也好,都是人为的。这样就可以说,没有历史,只有历史学。

当然,佛经也是人结集的,但这里面有佛的一贯思想,我们透过对经典的学习,就能了解佛的思想。《小缘经》里说,人是从光音天下来的,但这主要说明什么问题?说明轮回的问题,说明有情与器世间的关系问题。至于有没有一个光音天,人是不是从那儿来的,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识,暂时不管它也可以。

佛教最重要的地方在哪儿?在它能为我们解决当下的问题,人的问题。认识《小缘经》这类经典,对当代人而言,是重新诠释佛经、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

(四)问:我是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本科在读生,专业是金融学。我家的老楼有很多蟑螂,几年前我会买药把它们杀死,但现在在我家引起了一个“学术”争论。我妈在您学会里学习,她说:“绝对不能杀生,不能放药、也不能拍死。”我姥爷讲了一位法师的做法,然后说:“就像这样,可以先跟它们商量,之后念经诵咒让它们走,不走,三天后放药。”请问用哪种方法好?

答:在你们家的“学术”问题上,从尊重生命的角度,我赞成你母亲的观点。

因为动物的生命跟人一样,理应受到尊重。植物虽有生长和死亡的过程,但没有五蕴,没有人或动物那样的感受,所以拔草和杀生不一样。佛经里早已说明有情无情不同,杀有情过失极大,伤害无情如破坏植物之类,有是有过失,但小得多。

杀害有情有什么过失?一般来说,如果是杀一个人或一个动物,那你在地狱感受完痛苦后,还要在未来世中,赔偿它五百次生命。生命就是如此尊贵,不论高级低级乃至卑微如蟑螂、蚂蚁,也都是如此。

明白这个道理后,谁还会放药?试想,如果是你妨碍了别人,别人一边念咒一边杀了你,你受得了吗?我肯定受不了。

一定要尊重生命。今天有位英国学者在讲到生命的可贵时,自然而然流出了眼泪,我想他对众生是有悲心的。如果我们也有这种悲心,绝对不会因为蟑螂蚂蚁的一点妨碍,就杀掉它们。

问:放生时是放了就可以,还是观察一下再放?

答:不管放生鸟类、鱼类,放生者有必要先观察一下,比如环境、气候、周围的情况等。观察好了再放,既不影响环境又可以存活,否则,淡水的放到咸水里,家养的放到山上,表面上是在放生,但不一定能起到放生的效果。

(五)问:我是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在校本科生。我有个问题,是今天下午临时想到的,就是关于仪式和仪式化的区别问题。一种仪式,好像加了个“化”字,多少就带上一点贬义了,比如,城市、城市化,程序、程序化……上午有位教授说,佛教仪式是用来表达感恩和忠诚的,但仪式多了,在不信佛教或对佛教了解不深的人看来,会不会成为一种仪式化?

答:如果仪式背后的意义在,就需要仪式。我听说慈济功德会不注重仪式,但四十多年来,证严上人在推广理念、招募义工过程中,肯定也会举行仪式。一个仪式不用,要掌控好这么庞大的群体,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研讨会就有仪式。这种仪式,当你感受到它背后那种深沉的内涵时,我想每个人都会有所触动。孔子重视仪式的原因也在这里。如果我们放弃了它,那它背后的思想理念,也就随之消失了。

我认为,佛教或其他宗教为把自己的传统和精神继承并弘扬世间,将深刻而且亘古不变的知识浓缩于仪式展现出来,是非常智慧的。这和时下的慈善机构借助品牌文化,以几个简单理念或行为来推广是一个道理。

作为知识分子,我们看重真理,这非常好,但也不要看轻代表真理的仪式。假如有一天你要推广真理,也应该借助仪式。至于用什么仪式,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做适当抉择。

问:有时我觉得佛教消极。比如佛教讲因果,凡事有因才有果,有因一定有果,那这样好像什么都注定了。举个例子,每次我说:“妈,我皮肤不好。”我妈就说:“那是你上辈子没在佛前供灯。今生多供灯,相貌就好了。”听她这么一说,我就泄气了。既然跟前世有关,这一世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不过有时我又觉得佛教积极,假如真的有因有果,为了来生皮肤好一点,我就多供些灯。这两种或消极或积极的看法,让我很矛盾,不知该如何理解这些道理?

答:你刚才说“佛教讲因果”,可能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认识,也包括如今的许多教授、学者,大家一提因果,就认为这是佛教讲的,是小圈子里的观点。其实并非如此,并不是佛教才讲因果。

应该说,因果是一个普遍规律,万事万物都在因果中流动,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道理,佛教徒、非佛教徒都要承认。只不过,是佛教的教义特别揭示了这一真理而已。

你要这样认识:对今生的一个果而言,前世一定有它的主因,而今生的存心或行为等是辅缘,因缘会合时,果就成熟了。所以当你见有人具足相貌、智慧或财富时,你应该想,哦,他前世肯定作了供灯或布施等善法,这个因与即生的缘和合,才呈现了这些善妙果报。

这样说来,是不是一切都注定了?所谓命中注定,来什么就顺其自然,一点不要努力?也不是。

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因果:我们的现在,的确来自过去,但现在的发心或行为,也会决定未来。所以,一定要积极改变自己。就像你后面说的,为了来世,你愿意供灯、做善事,这种态度是对的。

我们学佛不要走偏。要么就不承认因果,今生的一切都与前世无关;要么就宿命论,什么都注定了、不能改,这都是对佛法的错解。

(六)问:我本科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即将入学英国华威大学。每一宗教都有自己的慈善行为,也都提倡爱人、助人,这些“爱”有什么区别?

答:在我们佛教里,“爱”有三个层次:

最高的爱,是爱所有众生,并且是舍弃自己、付出一切来爱,这是大乘佛教的理念;中等的爱,在关注自己从轮回中超越的同时,也帮助一部分众生获得解脱,这是小乘的理念;下等的爱,一般只在意人天善法,不伤害众生,就如人间佛教所提倡的理念。

和这三种爱相比,儒教里虽然讲仁爱、讲泛爱众,但一般只是在人类的层面上,而且只限于今生,不涉及来世;基督教虽然讲来世,比如天堂、地狱,但他们关爱的也是人类,对动物或其他有情就不怎么关注了。这样从爱的深度广度上分析,大多数爱的理念,都有些类似于佛教的人天教义。

所以,我个人认为,佛教的爱要宽泛得多。你们可以从学者角度,公平、正直地分析一下。

问:现在的许多慈善行为,大多关注物质方面的资助,心理资助很少,但是过多的物质资助,会不会对受助者造成不利影响?去年我接触到一个残障孤儿院,一年时间里,在筹集手术费等善款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过多的注意力,会不会让他们觉得有压力?过多的物质资助、过多的眼泪、过多的媒体关注,会不会对这些孩子造成不利影响?

答:这几年以来,我除了在学院讲课以及跟大家交流外,部分时间也做一些慈善。在做慈善过程中,就像你说的,对个别孩子来讲,或许是有些负面影响,不过我再三观察后,还是认为,不能因为个别人身上的不良效果,就放弃善举。

为什么?因为他们需要帮助。哪怕你只帮到一个人,对这个人而言,他一生的命运或许就改变了。

去年我们建立了一个小小的“慈慧”基金会。在这之前,我只能资助一、二十个大学生,但从去年开始,因为有其他基金会的合作,我们一起资助了西部地区的一百多个大学生,今年已经是一百五十多个了。前段时间,有个演员说想资助十个藏地贫困大学生,让我找一找。我听了特别欢喜,赶紧联系,很快就找齐了。当时我想的是,三四年后他们读出来,就有一个新的人生了。

在此过程中,对受助者会不会有负面影响?也许会。会不会有人说我什么?可能也会。但如果我顾虑太多,甚至因此放弃,受害的就是孩子。所以,只要他们需要,只要我们有能力,就应该尽力帮助。

你刚才提到“心理资助”,这在当前的确很缺乏,而且面很广。因为在这个层面,没有信仰、不知利他的富人,其实也会成资助对象。你有志于此,我非常随喜。

(七)问:我是广东的一名居士,去年刚毕业,现在做媒体工作。在我们的工作中,杀人、抢劫等黑暗现象报道得特别多,但这些一播出去,有人就会不自主地跟着学,请问我们该怎么抉择?

答: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平时要多考虑社会大众的利益,面对类似问题时,要用智慧善加分析。

虽然你不一定有权力作决定,你上面有领导,有工作目标、经济任务,但负面的东西宣传多了,尤其是在影视、网络上播放出来,很多人就学会了。所以,有机会的话,不如引导大家行善。

在人类这个庞大家庭中,各个角落里都有善事,就看你会不会发现。多传播善事,让大家不知不觉跟着行善,意义可想而知。

问:我现在已经破了戒,请问如何重受?

答:在家居士破了戒,不像出家人破戒那样难以恢复,只要念些佛号、咒语,诚心忏悔后可以重受。

问:您能否在这里为我们皈依、传戒?

答:学校是教育场所,一般我去大学演讲或像这样开研讨会的时候,都是以学术交流、传递见解为主。皈依、传戒是一种宗教仪式,这里不一定适合,以后因缘条件允许的时候,再看看。

其实皈依主要在于你的心。你可以在某位上师或佛像前,从心里发坚定誓愿:“我某某自今天开始皈依三宝……”这就是皈依了,不一定要有特别的仪式。

比如今天这个场合,根据佛教的说法,在这么多教授学者当中,肯定有佛菩萨的化现,如果你带着这种信解,在日记本上写下“我愿在诸佛菩萨面前皈依……”,也就皈依了。相反,如果你心里不想皈依,形式上皈依多少次,也不一定有皈依戒,不一定成为真正的佛教徒。只有当你想皈依时,才能得到皈依戒。

至于居士五戒,一般要通过仪式才能受,但我们不是来举行宗教仪式的。香港虽然开放,但我们和非佛教徒或其他宗教信徒在一起,交流佛学是最合适的,不是非要让每个人都进入我们的信仰。

以后你们有因缘时可以皈依。皈依佛教、皈依基督教、皈依任何具有真理的宗教都可以。不过人身难得,早做选择也很有必要。

(八)问:我是烟台的一名大学老师。上午潘教授的演讲中提到,凡人用脑占主体,而圣人用心占主体,请问您对此是怎么看的?

答:“凡人用脑,圣人用心”,这在现在的研究中也有一些解释,像美国有分析说:一般来讲,一个精通学术的人,是用脑来记忆知识,然后传播的;而真正具有修证的智者,是用心说话的。

“凡人用脑”,比较多的是分析。分析时,脑就类似于机器,人脑和电脑一起分析,分析完了再从电脑上放出来,从嘴里说出来。听的人也要用脑分析,之后才能接受。经历了这么多步骤,接受起来自然有点困难。

“圣者用心”,当心入于一种深层境界,甚至认识了心的本性时,他对世间万法就不用一一分析,因为心里已经完全明白了。这时无论他讲什么,都是从心里发出来的,听者也是在心里接受。举个简单例子,有的同学说话白,很土,但他讲的是亲身经历和经验,是心里的东西,所以你一听就往心里去。

潘教授他们讲课时,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讲着讲着就好像入于一种境界。这跟平时的修行有关。虽然他们也没说自己在修行、在闭关,但他们所表述的,应该不是一种表面的理解。

你们虽然年轻,也该修修心了。研讨会开完,二三十年以后,我们这些老人多数都会离开人间,你们也会积累起丰富的人生经验,那时候,当你再回顾今天或许会有些感慨:“哎,原来老师们说得对,人活这一辈子,认识心才是最重要的,心灵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

确实,外在的东西弥补不了内心的匮乏,当人生的问题接踵而至、烦恼此起彼伏的时候,只有用心、用佛法、用宗教才能面对,否则只能深陷痛苦。

问:《前行广释》中经常提到,要将心安住在某个境界中,请问该如何安住?

答:大圆满的安住和观修,有前行和正行的次第,慢慢了解,然后渐次修行,会有所体会的。

(九)问:我是一所职业学校的心理学老师。我的学生都是十六七岁左右,可能由于家庭、环境等原因,很多都养成了自私、狭隘的性格,这在他们的人生路上引生了许多心理痛苦。请问,我该选一个怎样的切入点,借助佛法来帮助他们?

答:心理学和佛教是相通的。虽然它没有佛教那种深度,但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慈悲心和平等心是心理学的最高理念。像荣格在《西藏度亡经》的序里就对此极为推崇。所以,慈悲或许是最好的切入点。

讲慈悲不一定要提佛教,就像心理分析一样,只要你把道理讲清楚,让他们接受就够了。只要接受了,自然能化解内心的痛苦,甚至改变性格,让他们从此进入一种健康豁达的状态。

当然,能这样引导的老师,自己也要有一定的佛教素养,要懂佛法,甚至要懂善巧方便。这次请你们来也是这个目的,希望老师们首先有个提高。

一个老师至少带着四五十个学生,两个班就是一百个人了。如果工程师做不好,最多是建筑物建不好,但这只是经济损失,不是精神损失。而老师做不好,那学生们的命运,将来的一切可能就被毁掉了。

有些老师口口声声“宗教是鸦片、佛教是麻醉药”,但你知不知道,这些话讲多了,学生会被误导。老师是学生心里的第一,你百分之百对,然而,一旦他接受了你的错误理念,以后就很难认同正确观点了。这是一种很大的损害,这种损害不仅在今生,还会殃及来世。

所以,老师们要懂佛法。你们懂佛法,让学生们了解慈悲或其他善的理念,长远看,是对人类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