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大乘经庄严论密意疏 >> 第十三 说法品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十三 说法品

戊三(说法品)分五:一、宣说应无悭吝为他说法之合理性;二、说法之必要;三、如何说法之方式;四、所说法之自性;五、如是宣说之摄义。

己一、宣说应无悭吝为他说法之合理性:

坚稳见命财,难得无实质,

极喜于苦众,恒发大布施。

法广普利众,亦非极难得,

尽施无尽增,何况非一次。

菩萨依靠求法而得法并已无误证悟时,应当无有悭吝为众生讲法,由此能圆满自己的波罗蜜多并成熟其他有情,没有比这更殊胜的其余方便,因此要尽量传讲。坚稳菩萨,了知以往昔积善的大资粮获得的身体或生命及去往大海等以大艰辛而获得的受用,均难以得到,成为我所,最终也将穷尽,无有可依赖的实质,而以极其欢喜布施的心于对境苦难众生发放财布施,如此一来能满足对方的意愿,恒时能施舍王位、大受用。妙法广阔博大永无穷尽,今生他世能普利众生,因此与财布施不同,有永久性可信赖的实质。佛陀出世、佛法住世时,求法者自己也并非像赴海等求财那样极其艰难得到,容易成办,尽可能发放法布施,这样自相续的法不仅不会穷尽,反而会越来越增上,更何况说由他传布于他不是一次布施。如是菩萨求法后必定为他宣讲。

己二、说法之必要:

各别自证故,佛陀未说法,

悲尊如巨蟒,说法如气息,

引众至彼法,寂灭如口门,

真实而安置,净广共无尽。

虽然究竟的证法,是圣者各别自证超越言词文字之境,但要获得这种境界,不闻思文句所说的教法永远不能获得,因此成为闻思对境的教法,是世尊宣说证悟各别自证的方便。为什么呢?圣者心相续的证法各别自证,对无有各别自证者不能直接宣说,正因为这样的证法是现量各别自证所为的缘故,佛陀出有坏才没有宣说有言词文字相的法,以词句文字无法如实表示各自所了悟的意义是此是彼,因为超越了世间言诠分别比喻与推理而称为各别自证,并不是像了知世间中柱子、瓶子等有为法与虚空等无为法一样,所以真如是具圣者智慧各别自证所了悟的,获得世间禅定者的行境,对于没有获得禅定者来说尚且无法思维,那么出世间智慧的行境不是以世间听闻等可思维之境,就不言而喻了。

若问:那么,甚深经中为何宣说“佛陀所悟的了义法各别自证之义”?

“慈悲众生的尊主佛陀出有坏如同巨蟒”,所谓的蟒,梵语“安匝嘎”,背上具有耕田、流水的范畴,从它的口里出水,远看好似大河般流淌,野兽认为是江河前去饮用,结果被毒水毒死,蟒以口里的气息(将野兽)引入口里。因为具有四种道理,所以佛陀如大蟒极为合情合理,无倒宣说一切义的经典如同蟒的气息,引导他众是以十二契经引领如野兽群般的所化众生趋至佛陀本身的真实道法,最终寂灭苦谛、集谛的涅槃法身佛陀,如同口门,真实安置于清净二障——妙净、具足力等广大功德的妙乐、与一切佛陀共同的大本性妙我、永不穷尽的妙常波罗蜜多中。

如是瑜伽修,彼则非无义,

如是善逝说,彼亦非无义。

唯闻若见义,修则成无义,

未闻若行修,说亦成无义。

各别自证的究竟佛陀法身,真正依靠词句宣说而证悟真如成佛的众生一个也不存在,但依靠无颠倒闻思修行无误宣说能获得究竟真实性法身之因的甚深真如及方便分的教法之道能无欺获得圣者智慧各别自证是存在的,这种智慧不可思议,是各别自证的行境,无误了达真如,最终现前佛陀智慧法身。因此各别自证的境界,直接以言词无可宣说,依靠教法间接宣说,所以是具止观的瑜伽修行,它并非无义,因为依靠修行可生起各别自证的智慧。既然修行有义,那么为了无有颠倒而修行,善逝讲经等说法也并非无义,因为远离修真如之道,外道修我等并非解脱道,而听闻无倒宣说修无我等诸法真如并思维其义获得定解而修行才能生起见真如的各别自证。否则,假设只是听闻无我等就能现量见到真如义,那就该解脱于真如中,而修行其义就成了无有意义。假设没有听闻宣说无我等法,众生自己就可以修行其义,那讲经说法就成了无义,不需要宣讲,可事实不可能这样。要获得圣者的智慧如实证悟法性的各别自证,首先需要听闻正法,之后思维其义,获得定解,接下来再一缘修行其义,所以最初必须生起闻慧,为此,讲闻教法意义重大,大有必要。

己三(如何说法之方式)分二:一、菩萨说法之方式;二、佛陀说法之方式。

庚一(菩萨说法之方式)分三:一、讲法之差别;二、意义善妙;三、词句善妙。

辛一、讲法之差别:

菩萨尊说法,教证自在中,

一切口色法,虚空出法音。

菩萨至尊说法有三种差别:信解行地依照在善知识佛菩萨前如何听闻而传讲是依靠圣教来传讲;一地至七地之间依靠证悟法界的威力传讲;三清净地以无分别智慧神通任运自成而自在传法。再者,八地等自在的自加持中,从自己的口里及他人的口里歌声及乐声等中传出讲法之音,墙壁、乐器等一切色法也传出法音,虚空中都传出讲法的声音。

辛二、意义善妙:

广大断怀疑,信受示二真,

此名诸菩萨,圆满之说法。

菩萨尊说法,文不骄不厌,

明亮种种理,解无染遍行。

1、以多闻与法、义相联而广泛宣讲或开显。2、自己对法无有怀疑,能遣除他人的怀疑。3、自己安住于正法,他人信受其语,语言悦意,也称为合意。4、开示染污清净两种真实性。具足这四种,即称为菩萨圆满的说法。这是按照《梵天请问经》中所说。通过多闻为使正法长久住世而宣讲广大法;能使自己讲法修法的智慧越来越锐利,斩断他人的怀疑;自己安住于法,行持大德之事业,别人也重视他的语言;宣说四谛自性的世俗胜义,所以意义重大。

再者,说法圆满的九种差别:菩萨至尊的说法,1、对于别人反驳也不出粗语,故为文雅;2、虽拥有称赞恭敬等也远离骄矜;3、说法不以劳累而厌烦;4、无有吝惜而传讲,意义完整而传讲,故为明亮;5、种种意义,无有再三重复而传讲;6、与正量不相违而依理传讲;7、以世间共称的文句表达,便于别人理解;8、断除欲求利养恭敬,故为无染;9、精通一切乘而宣讲三乘之义,故为遍行。具足这样的功德,是讲意义善妙,由此称为说法圆满。

辛三、词句善妙:

佛子句不弱,可意善说称,

如应及无染,适宜如是广。

略说及释说,随顺乘易解,

共称及如理,出离随同故,

略名菩萨尊,文句之圆满。

佛子的讲法语句,1、不低或不弱,并不是小声,有人能听到有人听不到,而是一切眷属普遍听到。2、可意:指语句文雅、悦耳、合意、善妙。3、善说:善说或庄严讲解是指能解义的语句分明。4、共称:如果讲世间不共称的词语,别人不理解,以世间共称的语句与语言来表达,能使人理解意义,故为“共称”。5、如应:相应所化相续而宣讲,称为如理或如应,这样宣讲也会受听。6、无染:无视利养恭敬,故为无染或不存染心。7、适宜:如果语句过多,则令生厌烦,语句多少适度,容易记住,即是“适宜”。8、广大:“如是广”是指详细解说,则能无穷尽传讲。与经中所说“周遍、善妙、明了、令解、悦耳、不依、合宜、无尽八德”相对应。不依利养恭敬虽是心的功德,但不是若有利养恭敬则传讲、赞扬;若无利养恭敬则不传讲、诋毁,从这些词句不会因此而有过失的角度需要传讲或思维。

言词讲法的功德也有八种:1、略说:归纳意义而宣说,容易受持含义;2广说:如是由细致解说彼等意义而对意义获得定解;3、随乘:于所化三种姓各自宣说他们的乘,是随乘而讲;4、易解:词句、文字、意义次第或不紊乱而宣讲容易听闻;5、共称:以共称的文句宣讲;6、如理:相应所化相续如理或如应宣讲;7、出离:宣说出离三界之圣道法;8、随同:宣说随同八圣道之法。简略来说就是所谓“菩萨至尊的文句圆满。”经中所说“文字功德即具理文字、词句、随行、随顺、承许、相应、随应,智者加行圆满资粮”八种对应前面:以具三量之理的文句略说;依略说而广解;随乘对应随行;易解,是指文句讲法无有紊乱不悦耳、文雅,对应随顺心意;共称对应承许,因为能令如实理解;如应即相应彼法器;宣说圣道随应涅槃,随同对应智者加行资粮圆满,智者加行资粮圆满涉及两种,智者是指从预流向至阿罗汉向之间的七种行者,他们的见修道称为圆满资粮,它随应什么?随应于八圣道。这是《大疏》中讲的。

庚二、佛陀说法之方式:

善逝语无边,六十支难思。

善逝说法之语无量妙音不可思议,但归纳而言,依照《佛说不可思议秘密经》中所说六十梵音来了知。其每一分支也出生无量妙音,因此不可思议。

何为六十梵音?

1、流泽声:比如,水能使草木生长,同样,佛语能使众生的善根增长,故称流泽声或润泽声。

2、柔软声:如柔软的天衣触及身体十分舒适一般,佛语只是听到今生会令人悦意,故为柔软声。

3、悦意声:宣说二谛、缘起、菩提分法等义,故为悦意声。

4、可乐声:没有宣说放牧等之类的平庸文句,而宣说天人与圣者之文句,故为可乐声。

5、清净声:以出世间大智慧断除二障,由无分别智慧后获得,故为清净声。

6、离垢声:远离烦恼随眠,故为离垢声。

7、明亮声:世间共称的文句鲜明,故为明亮声。

8、甘美声:具足遣除外道等恶见的力量,故为甘美声或具力声。

9、乐闻声:若依教奉行,则出离三界,故为乐闻声。

10、无破坏声:反方的攻击不能摧破其语,故为无破坏声。

11、可意声:令听者的心生起欢喜,故为可意声。

12、调顺声:能调伏贪等一切烦恼,故为调顺声。

13、无涩声:制戒也并非像外道依于五火等粗暴苦行那样,而容易实行,为无涩声。

14、无恶声:宣说真实离堕的方便忏悔及防犯等,因此并非不能做到,故为无恶声。

15、柔善声:宣说三乘使种姓者调柔,为柔善声。

16、悦耳声:语言动听文雅,令闻者不愿舍弃,想听闻而不生散动,故为悦耳声。

17、适身声:依靠佛语而生起等持,以轻安使身体舒适,为适身声。

18、心生勇锐声:以胜观令心满意足,为心生勇锐声。

19、心喜声:能斩断一切怀疑之痛楚,故为心喜声。

20、悦乐声:断除不知及邪执,依次产生喜悦与安乐,故为悦乐声。

21、无热恼声:若依教奉行,则无欺得果,不会产生听闻佛语无义之后悔心,故为无热恼声。

22、善了知声:是圆满闻慧的依处,故为善了知声。

23、明解声:成为能产生圆满思慧之依处,故为明解声。

24、显示声:无有吝惜而宣说,故为显示声。

25、令生欢喜声:随得自利是预流等八种行者,十地菩萨及如来,声闻菩萨圣者也是见到通过如来语而随得自利便对佛语生起欢喜,故为令生欢喜声。

26、喜爱声:未得自利的凡夫为得自利而欲求入于如来语,故为喜爱声。

27、令他善了知声:甚深的各别自证、法界无分别智慧与菩提分法不可思议,能真实宣说这些法而使他众普皆了知,故为令他善了知声。也有解释为形成外界种种事物之业、瑜伽等持之行境、如来之行境、妙药咒语之力四者普通人不可思议,宣说它们不可思维,故为令他善了知声。

28、令他明解声:宣说蕴、界、处、地、波罗蜜多等所思广大法令他了悟,故为令他明解声。

29、如理声:具足三量而宣讲,故为如理声。

30、相应声:相应所化根器而宣说,适合其相续,故为相应声。

31、离重复过声:以多种差别宣说一义,但有从各自名称而理解的必要,如经中以差别宣说,无有重复,故为离重复过声。

32、如狮子音声:如同狮子吼声能令群兽惧怕一样,佛语能令反方及外道畏惧,他们无法忍受宣说无我等的威力,故为如狮子音声。

33、如大象声:佛语周遍于眷属中,故为如大象声,这里的大象并不是人间的大象,而是诶瓦绕那等天界的大象,他们的声音无有哽咽、嘶哑,同样如来之语音也断除这两种过失。

34、如云雷吼声:音声深厚,近听不过大、远听不过小,远近等同,称为如云雷吼声,这是《注释》中讲解的。

35、如龙王声:龙宫的龙王言语,悦耳稳妥,众龙听从,同样,佛语,天非、天、人等一切众生听命,故为如龙王声。

36、如紧那罗妙歌声:有情语音之中,乾达婆的声音最为柔润,佛语善妙悦耳,故如紧那罗妙歌声。

37、如迦陵频伽鸟音:迦陵频伽鸟的声音,是与前面动听音声不同的另外悦耳声,无有间断发出。同样,佛语不间断传出另外的优美声。有些人说:迦陵频伽的动听音声入众生心中,连续听许久,一旦那声音中断时,由于它极为动听令人又想再听。同样,佛语若闻一次,又想再闻。

38、如梵王声:梵天的妙音柔润远播,并非断断续续,同样,佛语无有呼吸短促之过,因此悠远或远播。

39、如共命鸟声:共命鸟的声音是吉祥的象征,如果寻觅而去听到它的声音会万事顺遂。同样,听闻佛语成为世间出世间一切事成功的吉祥象征,闻声而后诸事皆成。

40、如帝释美妙声:帝释天出言稳重,大众如实听受不会违越,同样,佛所说的言教他者不会违背,故如帝释美妙声,。

41、如振鼓声:天鼓传出击败非天、天人得胜的音声,使非天自行溃退。同样,佛陀克胜恶魔反方,初转F轮,听闻者也能克胜魔等。

42、不高声:天等世间赞叹佛陀也无我慢,故为不高或不傲声。

43、不下声:即使邪魔外道等诋毁说“此讲法不好”,也不怯懦,故为不下声。

44、随入一切声:所谓“贝嘎绕讷”,是语言学或教授,此处指佛陀教授过去未来现在之事,一切均如其实现,或者如实讲说一切所知明处,如是确定,或者也涉及语言的法相,具足语言之规,故为随入一切声。

45、无缺减声:由于不失正念,因此无有残留个别所诠言词不全或者一切所说义无有忘失,因此无有言词缺减。

46、具足声:利益所化的善根生起增长究竟的一切所为无余宣说,故为具足声。

46、无贪声:远离贪爱利养恭敬,故为无贪声。见有些版本中为不惊怖声。

47、无怯声:于眷属中说法无有魔等反驳的畏惧,故为无怯声。有些版本中将此称为无惊怖声。

48、令众生心意唯喜声:对于说法无有心厌烦、身不适的疲惫,故为令众生心意唯喜声。

49、广博声:一切明处无余通达,询问任何所知,均无碍讲说,故为广博声。或者周遍宣说的缘故称为广博声或周遍声。

51、无染污声:饶益未生善根、有染污的众生并通达而利益无有染污的众生,故为无染污声。

52、持续声:恒常不间断说法,故为常流声或持续声。

53、庄严声:以种种名称、词句、文字严饰或美化,故为庄严声或严饰声。

54、圆满一切音声:一语也能圆满天、龙、人、旁生、饿鬼等各自众生听闻的一切音声,故为圆满一切音声。

55、诸根适悦声:一语能使各自众生通达自己想要了知的意义,能令那些众生诸根舒适、愉悦,故为诸根适悦声。

56、无讥毁声:最初承诺的誓言直至究竟何时也不会舍弃,无有舍弃或唐捐,故为无讥毁声。也可理解为,诸如说“若入于此道则得此果”,必定得到其利,因此众生不会讥毁说“并非如此”。

57、无轻转声:于所化众生调化时机成熟时传授,无有忘失其利,迅速利他不会动摇或改变,故为无动摇声或无轻转声。

58、无疾卒声:不会非理或不妙过快急卒宣说,故为坚稳声或无疾卒声。

59、随入一切会众声:处于近前者声不过大过小,明了善闻,处远方者及其他所化世间界极多之他处者也如同住近前者所闻相同听到,故为随入一切会众声。

60、诸相具足声:说法无碍,能以有实法为例圆满宣说一切意义,故为诸相具足声。

语句极合理,依辨除怀疑,

多番具能立,略说广解者,

佛陀此宣说,三轮皆清净,

此亦离八过,是所应了知。

佛语说法之方式有八种:1、宣说事物本体:依靠柱子之类的名称或语言及意义的差别柱子无常之类的词句来宣讲。2、具正量宣讲而极其合理:颇具意义或根本而讲。3、简略而讲。4、广解或辨别其义而讲。5、依理斩断怀疑。6、反复多次运用能立。7、对略说能理解者宣讲。8、对广说能理解者宣讲。关于此等意义,经中云:“讲说,传授、安立、辨别、解释、开显、阐示、真实阐示。”1、宣讲名称的本体及词句其差别即是讲说。2、对随信者以“一切有为法皆无常”的词句传讲;对随理者,依理证成无常,称为具根本或意义或以正量传授。3、简略而讲,是指安立论体。4、广讲是辨别其义。5、斩断怀疑,是解释。6、为了无倒证悟意义传讲的多种差别多次再三宣说,是开显意义。7、对略讲能理解者简略宣说要义,是阐示。8、对广说能理解者详细广讲,即是真实阐示或演说。其中前两者指说者,随后宣讲等四者是如何解说,后两者是对何者解说。如此佛陀这八种说法方式,说者、如何说、于谁说三轮清净,虽然佛陀以究竟的无分别智慧说法,但不缘三轮,因此是极其清净。而且要了知,佛陀说法也远离语言八过。

何为八过?

懈怠及不解,不予说法机,

未定不断疑,离彼不解说。

厌烦与吝啬,此等许语过,

无有彼等故,佛说成无上。

1、耽执躺卧等不喜说法的懈怠;2、虽讲法但自己没有如实证悟或不能明确宣说词句或意义,令听者不能理解所证之法;3、因为不愿意说法而不提供说法机会;4、未决定或非了义,是指不讲了义法而讲不了义,或者不详细广说而使他人对其义不解;5、虽然宣说但不能斩断所化者三心二意的怀疑;6、对远离怀疑者不再三以种种差别抉择解说;7、对说法以艰难之想厌烦;8、于法吝啬隐藏。这些承许为说法的过失,因为根本无有这八种过失的缘故,佛陀的说法是至高无上。后面这八种也是从断除前八种的违品侧面对应,无懈怠而宣讲;结合正理令理解意义;提供机会而略讲;详细广说;断除未决定;斩断怀疑;多次宣讲;对广说理解者无厌宣讲;对略说理解者无吝宣说,意义上可以对应。安慧论师的《大疏》中没有这样对应。

己四(所说法之自性)分二:一、法共相;二、别说意趣秘密。

庚一、法共相:

诚信喜慧因,故此法为善,

具二义易受,示四德梵行。

与他不共同,圆断三界惑,

体性净垢白,具四梵行德。

所谓“妙法”是如何承许的呢?具足三善、二妙、四功德,就是所谓如来语妙法。指什么呢?

听闻妙法时,是生起诚挚信之因的缘故,法是初善。思维时,获得定解,是心生欢喜之因的缘故为中善。修行时,作为真实智慧之因的缘故为末善。如是微妙法初中后三时善妙。

二妙是指,具足以二理无误真实宣说所知世俗谛与胜义谛二谛之义,即是义妙;随顺世间共称语言的定义文句圆满宣说,容易理解或容易受持,即是文妙。

具四功德的梵行圣道以教法阐示,所谓“梵”,这里是指涅槃,如经中说:“成梵净、成清凉,成涅槃也。”能获得涅槃的圣道称为梵行。圣道具有四种功德,圣道真如唯有此法中有,而与除此以外的其他外道等不共同,为纯一;圣道能圆满断除三界所有烦恼,故为圆满,世间道趋至有顶也会复返,永久断除三界所有烦恼的道圆满;圣道如虚空与水晶般是自性清净无漏的体性,因此为清净;以其道遣除客尘后不复再生,使心达到无漏的自性,因此为鲜白。承许具有梵行的这四种功德。

如来随顺所化众生的界性、根基、信解而说法,念及意趣与秘密之理而宣说也有许多,因此没有如理了知他们的密意而依文执义,不会证悟真实了义反而依于有密意的不了义及句义颠倒受持,因此辨别这一点极其重要。

庚二(别说秘密意趣)分三:一、解说四种秘密;二、解说四种意趣;三、宣说对治八意趣及所说之功德。

辛一、解说四种秘密:

令入相对治,及转变秘密,

于声闻本性,如是调过失,

讲说甚深性,秘密此四种。

四种秘密是指令行者趋入秘密、法相秘密、调伏所化相续过失的对治秘密、以文句宣说意义由世间共称转变为其他意义的秘密。

依次说明彼等意义:1、令入秘密:考虑到令不能悟入法无我的声闻趋入解脱道而宣说人我不存在而蕴等法存在,密意是指遍计人不存在、依他起缘起法在名言中存在而如此宣说。

2、相秘密:所说无本性与无生等,并不是说名言中有的法根本不存在,现似生灭不存在,而是指胜义的法相或本性,比如说遍计、依他起、圆成实三本性中,遍计的本体或法相根本不存在,故为无法相,依他起心心所显现为处、境、身体,而自本性无生无灭,故生无本性。圆成实是自性涅槃寂灭空性胜义无本性。

3、对治秘密:如前一样为了调伏行者相续的过失,如下文要讲的“往昔我成为毗婆尸佛”等八种。

4、转变秘密:并非依文解义,而宣讲是有甚深密意的,如云“无实知实质,极住于颠倒,烦恼最烦恼,获得妙菩提”等,虽然依字面文句似乎是说不能获得菩提的因,但实际“萨绕”涉及散乱与实质两者。它前面加上否定的短阿,“阿萨绕”是指证悟或了知无有散乱增上定学为实质,常乐我净四种分别,是真实颠倒执著,与之相反,安住于了知无常、苦、不净、无我的增上慧学,为利众生以长久的苦行烦恼而极度烦恼,则获得殊妙菩提。《大疏》中前三句对应信解行、见道、修道也是可以,没有分开对应而对应定慧精进也可以。如是秘密有这四种。

辛二、解说四种意趣:

平等及别义,别时之意趣,

数取趣意乐,当知四意趣。

1、平等意趣:诸如,念及诸佛法身平等,本师释迦王说“我于当时成为毗婆尸佛”。2、别义意趣:念及胜义的别义而说一切法无本性、不生不灭本来寂灭自性涅槃。3、别时意趣:对不行少许善根的懈怠者说无量光佛土只要发愿便能往生,密意是指他时有朝一日能往生。4、补特伽罗意乐意趣:对于能行广大布施者,赞叹布施;对于仅以少许布施执为满足的有些人,贬低布施或说无有稀奇;对于仅以一种布施为满足并唯一执著它为殊胜者,赞说观待戒律布施低劣而赞叹戒律超胜。应当了知以上四种意趣。经论中有密意的语句极多出现,部分在《摄乘论》中也有宣说。

辛三、宣说八障之对治胜乘法:

轻佛及轻法,懈怠以少足,

我慢行贪欲,后悔不定退,

众生之障碍,对治说胜乘。

彼等断彼障,一切之过失。

1、轻佛障之对治:对于认为人寿百岁时出世的释迦王身量小,寿命也仅住世八十年,器世界也不清净,所化众生也具五浊,而毗婆尸佛等于贤劫具圆时出世,他们殊胜,我等大师与之相比低下。为了对治轻佛,释迦佛说“我于彼时成为毗婆尸佛”,密意是指诸佛法身平等无有贤劣,使所化众生认为毗婆尸佛就是释迦佛,从而认定无有胜劣。

2、轻法障之对治:轻法者分辨梵志种族的婆罗门与王族等种姓高贵,不是贱种等所行,而佛法包括贱种在内均可行持,所以认为容易得到而加以轻视,为了对治他们而宣说“若承侍恒河沙数佛陀方可通达大乘法”,如果不具足这种积累资粮,则难以证悟,由此能断除认为佛法容易获得的轻视。

3、懈怠障之对治:对于少许善根也不能生起的懈怠者宣说“极乐世界仅以发愿便能往生”及“仅持无垢月如来的名号便可获得无上菩提”等,“仅诵某某陀罗尼咒可清净五无间业”等,依此,懈怠者也通过这样发愿、持诵名号、诵陀罗尼咒而积累善根,由此因有朝一日必定如佛所说往生极乐、成佛等,并且仅以此因也将越来越精进,从而断除懈怠。

4、少足障之对治:仅以少许善根便满足的对治,例如,对唯以布施为满足者赞叹戒律,布施与之相比低劣而贬说,赞叹无漏善法超胜世间有漏善法。

5、我慢障之对治:为了对治有些众生以自己的身体、受用骄慢而赞说佛菩萨的身体与受用广大,使之听后会想到世间的身体与受用再如何妙也并非广大。

6、行贪障之对治:为了对治行贪世间低劣受用五欲妙而赞叹“佛净土有如此这般的无量安乐受用”,使他们将有漏痛苦自性轮回的欲妙视如呕吐物般生起厌离。

7、后悔障之对治:有些众生由于无知而加害佛菩萨,后来回想觉得自己极不应理,我会堕入恶趣,以后悔搅扰内心而成为如理行善的障碍,为了对治这种而说“若加害佛菩萨则升善趣”,使之放下后悔,心想既然加害他们也能转生善趣,那么利益他们更不必说了,逐渐增上信心与善根。尽管加害佛菩萨会感受苦果,但考虑到以佛菩萨的愿力终究结上得善趣等安乐缘,为了对治此种情况才如此宣说的。

8、不定障之对治:菩萨不定种姓者先前行持菩萨行,后来声闻等善知识让他行声闻乘,于是想舍弃菩萨行退失大乘,为了对治此种情况而说声闻最终也成佛,宣说一乘,使希求声闻乘涅槃者也精勤大乘。

如此轻佛轻法等八种均是众生之障,这些障碍的对治就是宣说殊胜大乘,殊胜乘中刚刚所讲的八种对治,能断除行者之障碍与阻碍入大乘的一切过失。

是以句与义,受持二偈颂,

具慧有情尊,获得十功德。

界性尽增长,命终最极喜,

如愿而受生,忆念诸生世。

值遇诸佛陀,彼前闻胜乘,

信解具智慧,二门速证觉。

宣说断除八障之八对治的句义,在《二偈陀罗尼》中所说“轻佛与法”等两颂。受持这两偈颂的文句,分析作意意义为此,具慧有情至尊将获得十种功德。何为十功德?1、信解一切大乘法,增长大乘种姓或界性;2、命终时心得最极欢喜。这两种是现法今世获得。后世获得八种:3、死后如自所愿而投生;4、一切生世中忆念宿命;5、值遇本师佛陀;6、于佛前听闻胜乘法;7、信解大乘并具解义智慧;8、获得首楞严等等持门;9、获得无尽宝箧等陀罗尼门;10、最终速得无上菩提。

己五、以赞叹说法功德而摄义:

妙慧无厌慈,名扬知妙轨,

菩萨之说法,众中昭如日。

如此具备能无误讲法的善妙智慧、持续讲法无有厌烦、不是为了利养恭敬、对众生慈悲、具足六度、拥有世间美名远扬的正士智者,理应对众生说法,具足了知本师等讲法的方便或仪轨的菩萨善说妙法,为他解说妙法,于众生之中宛如太阳般昭然照耀,如同阳光温暖、成熟庄稼等一般利益众生。

大乘经庄严论中第十三说法品释终

如此以求法具足多闻,必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