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見地與修道》十六 | 金剛乘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佛教的
見地與修道
✦✦✦
第八節 金剛乘
✦✦✦
在歷史上,金剛乘一直面對它是否為佛陀教法的質疑。就如同印度的小乘佛教宗派聲稱大乘不是佛陀的真正教法而加以拒斥,有些小乘和大乘的教派也同樣地抨擊金剛乘佛法的真實性。
就某些角度來看,這是能夠瞭解的。佛教是在古印度發展出來的,印度文化由種姓系統和明確界定的行為準則來支配,由神聖又過分精神化的婆羅門貴族訂定了社會上可接受的宗教標準和宗教信徒行為的規範。
婆羅門的宗教道德觀,除了平常的不殺生、不邪淫等等之外,還包括了嚴格的飲食規則,規定行者要吃淨素,不可吃洋蔥、大蒜等具有強烈氣味的食物,絕對不可飲酒;此外還有其他在現代會被認為很極端的限制,例如,一位婆羅門,只要被賤民的影子碰到,就必須經歷很複雜的淨化儀式來清淨自己。
除此之外,社會普遍存在著一種期望,認為宗教的功能在於傳播一套道德規範,教化出溫文有禮的人民,強調健全、溫和、仁慈等等的品性;人們期望宗教導師和教法成為那個宗教最高和最嚴格道德標準的規範。
金剛乘和這些期望背道而馳,它經常使用一些看起來野蠻而怪異的行為,它的教法與修行方式也非常讓人驚訝——要相信這種教法來自溫和寧靜化身的釋迦牟尼佛,實在有點困難。
金剛乘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許多人誤以為金剛乘是印度教的一種形式——因為金剛乘裡有一些儀式以及各種多手多頭甚至動物頭的本尊,都和印度教很相似。而一般所接受的三藏中,也找不到金剛乘的東西。
所以對於某些人來說,這樣就有足夠的理由,認為金剛乘是受到印度教的影響。有一部分的問題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金剛乘的教法無法公開修行,而有時候這個層面就遭人曲解了。
金剛乘或密續的教法,長久以來都只限於傳給一小群上等根器的特別弟子;而且傳法也很秘密,通常都選在大眾廢棄或避免接近的地方。由於包圍著它的神秘性,密續很不幸地被誤認為是低俗、不健康的,或者總使人覺得有點不太對勁,把它當成是一種危險的宗派。實際上則剛好相反,因為金剛乘太珍貴了,所以須要保持秘密。
你不會把自己最寶貴的東西拿給每個人看,也不會到街上大肆宣揚你把寶貝放在哪裡、鑰匙藏在哪裡;因為你知道如果這個消息傳到了壞人的耳裡,就有不少麻煩,甚至會失去那件寶貝。
如果你能公正地研讀金剛乘典籍,就能瞭解到它們和佛法基本教義一點也不衝突。有些學者認為金剛乘不是佛法,而一再地否定金剛乘,但是他們一直都無法證明自己的觀點;持相反立場的許多學者,則認為金剛乘是佛法的究竟教授。
然而,這些日子以來,金剛乘不再被當成須要躲避的教法,反而變成新潮而入流的東西了。歐美國家很流行修金剛乘,因為人們誤以為金剛乘允諾透過放浪的行為與情緒的滿足就能成佛。
雖然金剛乘被認為是善巧法門的一個原因,就是金剛乘配合人們的煩惱;但是因為某個法門符合自己的情緒就以它為道,可能是個完全的錯誤。金剛乘配合人們的煩惱,也不等於給你一張執照,讓你放縱情緒、胡亂作為。今天人們修行金剛乘的動機,就很像有個人做了丟臉的事,尋找另一個具有相同罪惡秘密的人,然後兩者都可以鬆一口氣地想著:“啊,又不是只有我一個!”同樣地,人們經常把金剛乘誤用來確認他們已做或想做的事是對的——這是徹頭徹尾的錯誤。
大眾文化似乎已經接受了金剛乘,或者至少接受了它本身對於金剛乘的扭曲看法。多少世紀以來,金剛乘教法都是偉大金剛大師們緊緊守護的秘密,這些大師幾乎都是以一對一的方式,把教法傳給那些能夠瞭解又能以它利益眾生的弟子。
今天,同樣的金剛乘教法,卻幾乎在任何書店都能找得到;而很諷刺的是,它們常被歸於新時代一類的書。把金剛乘的教法商品化,並廣為宣傳,這實在是佛教歷史中不可思議的悲慘狀況。
近年來金剛乘的復興和大發揚,是真的嗎?好的嗎?這非常有問題。在西方國家裡,似乎主要把金剛乘用來核准煩惱和由煩惱衍生的一切行動;在東方國家,人們則把金剛乘當成可以魔術式地調整輪回、讓他們滿意的一種方法,持誦真言是為了致富、有權力、長壽與生意興隆。許多這種商人以欺騙別人達到成功,間接上,金剛乘的修行被用來騙人——這種動機可以從灌頂、真言、手印和其他事物的渴望中看出端倪。
這種對金剛乘教法膚淺而迷信的濫用,是一種對世俗權力與立即的滿足渴望,而非企望成佛的徵象。在這些以及其他謬誤中,金剛乘正走向毀滅。
佛陀曾經說過,佛法之道無法被任何外力摧毀——佛法就像獸中之王的獅子一樣,無法被其他的動物摧毀,它只會因為自己的愚昧毀掉自己。
有個古老的故事記載著,一隻獅子看到自己在湖面的倒影,以為那是另外一隻動物,就跳下水去攻擊,結果淹死了——這就是正發生在佛法,尤其是金剛乘的事情。金剛乘的衰敗是因為那些既不明白金剛乘,也不關心金剛乘的人,大肆宣傳並濫用金剛乘的結果。看到這麼多負面的現象之後,試著想一些正面的事。
金剛乘非常高深、奧妙,因此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瞭解的——十萬個弟子之中,可能只有一個能成為好的金剛乘修行人。我們可能認為自己瞭解金剛乘,在膚淺的層次上,也許我們算是瞭解;然而,金剛乘的真實意義是極難看透的。
因此有些學者把金剛乘稱為自秘教授:如果你能瞭解,就能獲得解脫;如果不能瞭解,那麼因為不瞭解,它對你而言就仍舊是個秘密。這雖然好,但卻無法全靠它;因為金剛乘已經面臨太多的破壞了,那些不瞭解它的奧意的人,濫用金剛乘作為建立巨大自我並加強輪回染汙的工具。
大乘與金剛乘有相同的目標:也就是成就完全的佛果。一般而言,這兩派有相同的見解,但是成就果位的方便道或方法不同。簡單地說,金剛乘常被認為是果乘,而大乘則被認為是因乘或體性乘。如果把佛法分成聲聞乘、緣覺乘和大乘三部分的話,金剛乘很明顯地應該歸於大乘。
如果把佛法分成經律論三藏,金剛乘該歸於哪一藏,不同學者就有不同的看法了。有些學者把金剛乘歸在論藏,因為金剛乘包含了許多智慧的教授;另外有些學者則認為金剛藏是第四藏,也就是單獨算一藏。大乘被稱為因乘,因為大乘主要是在教導成佛的因,正見、正定和正行是成佛的根本。大乘認為要成佛就必須具足種種正思惟,必須淨化某些染汙等等。
在前面衣服與塵垢的例子中,大乘廣泛地介紹了洗衣服的方法。當然,大乘非常清楚衣服超越污垢與乾淨,但是大乘也很具足智慧,知道大多數的人無法接受這點,所以大乘中有許多善巧方便,對於如何洗淨衣服有明確而詳盡的教法。大乘也有許多其他的技巧,引導人們趨向真理。
例如,假設你房間裡有一個稀奇珍貴的珠寶,而你有位極端固執的朋友,當你告訴他的時候,他不但不相信,還非常確定他的看法是對的,甚至不願意到你房間來看一看。當然,你不能強迫他,因此你就不提珠寶的事,你使用一個技巧引他到你房間去,說:“我把房子油漆了一下,你要不要去看一看漆得怎麼樣?”有些佛法是間接的,須要加以說明;有些則是直接的,不用加以說明。直接的教法就是直接說:“我的房子裡有個珠寶,你應該過來看一看。”
須要說明的教法是引導別人來看珠寶的善巧方便,用他相信的、有興趣的東西作為一條皮帶,牽著他來。這種教法就好比是告訴一個喜歡室內裝潢的人:“我把房子重新裝潢了一下,願不願意到我那裡去看看新的配色怎麼樣啊?”
須要說明的教法並不是指這種教法缺少了什麼,只不過意味著它是一種間接的教法,而這種教法的立即結果並不是行者所求的最終結果。
看新的配色是立即結果,看珍貴的珠寶則是究竟結果。在目前情況下,這種步驟是必要的;如同佛陀告訴人們念某些咒就會成佛,或是祈禱往生淨土,這些都是間接的教法,它立即的結果並不是究竟的結果,但卻不失為極好的善巧方便。
因此,任何“清洗衣服”的教法,都是引導你發現珠寶的間接教法,它的功能便是造就成佛之因。偉大的老師們有一種非常特殊的品質:他們不會因為自己懂什麼就教別人什麼。大部分的人教別人東西,是因為認為自己知道了一些事,希望透過教導炫耀一番,建立優越感;至於對方會不會從教法中受益,他們可不管。真正的老師,只在特殊的時機教導別人須要知道的東西,因為他們的目標是引導別人究竟成佛。
雖然大乘基本上是因乘,但它有時也會暗示結果,特別是在討論佛性的時候;相對地,金剛乘幾乎完全把重點放在果位上。金剛乘可能連洗衣機和肥皂都不提,因為它主要的興趣在於教導弟子們去看並且去認識衣服超越了污垢與乾淨。
金剛乘是果位的直接教法,它須要能瞭解教法、具足上等根器的弟子。有的人能夠領會衣服從沒髒過,塵垢只是暫時的染汙;並且還能瞭解,假如衣服真的是髒的,就無法被洗乾淨——對於能有這樣瞭解的弟子,金剛乘最合適了。有時候金剛乘被認為是以結果為道——就連老師也是這樣。
大乘上師或老師,多少可以當成是教師或領導者,一位訓練你的人;而金剛乘上師,不再只是一位教師,而變成道本身。金剛乘包含並利用大小乘的一切法門。
事實上,根本沒有不是大乘行者的金剛乘行者,因為必須受菩薩戒才能進入金剛乘。金剛乘弟子如果能同時修習三乘,那就更好了。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七筒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随喜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