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颂词回顾】《入_行_论》063 (第六品) 返回

【颂词回顾】《入_行_论》063 (第六品)

知幻园 2023-10-17



279



第六品 安忍

丁二(安忍)分二:一、当修安忍;二、修持方法。

戊一(当修安忍)分二:一、嗔恨之过患;二、安忍之功德。

己一(嗔恨之过患)分三:一、未见之果;二、已见之果;三、概述。

庚一、未见之果:






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

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只生一次嗔恨心,就足以将千劫中所积累的供养佛陀、布施众生、严谨持戒等所有福德摧毁无余。


“一嗔”是指一刹那的嗔恨心,这里的刹那指“成事刹那”,即成办某一件事从头到尾的时间,而不是最细微的“时际刹那”。我们一次性发脾气所产生的嗔恨心,就叫做“一嗔”。


它所摧毁的善根,是一千个劫中,供养布施以及持戒等功德。此处的“劫”并不是中劫、半劫或小劫,而是具有八十个小劫的一个大劫。




关于所摧毁的善根、能摧毁的嗔恨心以及如何摧毁的方式这三方面,诸位高僧大德也持不同观点,但在这里,我们主要依据无著菩萨在《善说海》中的说法:


一、所毁:一般来说,所摧毁的善根有三种:1、随福德分善:未以大小乘的方便和智慧所摄持的善根;2、小乘随解脱分善:以小乘人无我所摄持的善根;3、大乘随解脱分善:以大乘智慧和方便所摄持的善根。这三种善根当中,这里所摧毁的善根是第一种,也就是未以智慧和方便摄持的善根。


二、能毁:能摧毁的嗔恨心是什么样呢?主要是对严厉的对境,如发菩提心的上师或发菩提心的菩萨,生起极为强烈猛烈的嗔恚之心,生起后也无有后悔心等对治法。具足这三个条件的话,就是能摧毁之嗔恨心。


平时我们对有些人生嗔恨心,如果程度不是特别猛烈,再加上嗔恨心还没结束前,自己觉得非常惭愧,马上生起忏悔心,也不一定摧毁所有的善根。因此,按照无著菩萨的观点来详细衡量,这也并不是特别容易发生的事情。


三、摧毁方式:嗔恨心以什么方式来摧毁善根呢?有些论师认为:并不是从根本上摧毁种子,而是压服下一辈子马上感受的顺次生受业,转变为顺后生受业。同时,他们引用罗睺罗尊者的教证说,本来马上要成熟的善根,会拖延到别的时间去,不一定从根本上断除。


但此种观点,无著菩萨是不承认的。他认为这里并不是说善根转移,而是说从根本上彻底摧毁,理由是佛陀在《说一切有部经》中云:“优波离,大善根亦减低、净除、灭尽无余,是故甚至对木烬亦不能生嗔心,更何况说于有心识之身。”这个教证充分说明,我们若对有情法和无情法生起嗔恨心,若是上等嗔心,善根则被无余摧毁;若是中等嗔心,善根被净除,只剩下一点点;若是下等嗔心,则会减低善根,摧毁一部分。由此可知,如果嗔恨心非常严重,善根也可以从根本上断除。因此,嗔心摧毁善根的程度应视情况而定,有些是彻底摧毁,有些只是摧毁一部分。



280







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

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




所有的罪恶当中,没有一个像嗔恨心那么可怕的;所有的苦行当中,没有一个像安忍那样难行的。因而作为大乘行者,我们一定要依靠众多道理,千方百计努力修持安忍的法门。



281



庚二、已见之果:






若心执灼嗔,意即不寂静,

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




如果怀有炽燃的嗔恨心,那么就会心烦意乱,不可能处于平静的心态中,这样一来,想获得安乐也非常困难,以至于烦躁不安,夜不成眠。


282








纵人以利敬,恩施来依者,

施主若易嗔,反遭彼弑害。

嗔令亲友厌,虽施亦不依。




纵然主人以财产地位的利益、恭敬的恩惠,赐给那些依靠他们的仆人或下属,但如果主人暴躁易怒,这些人不但不会对他有感恩之情,反而可能会杀害他。




这种嗔心还令人心生厌离,纵然是自己的父母儿女、亲朋好友,都不愿意与之亲近。即使以布施来摄集有情,别人也不愿意接近他,而会远远地离开。



283



庚三、概述:






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

嗔敌能招致,如上诸苦患。



如果有了嗔恨心,无论今生也好、来世也好,快乐是不会长久住留的,由嗔怒所导致,不会拥有安乐的生活。



敬摘录讲记070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记忆卡

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