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有答】我们该如何运用佛法处理好生活、学习当中的人际关系?
问:您讲到,人际关系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那我们该如何运用佛法处理好生活、学习当中的人际关系?
索达吉堪布答:
我的老师——法王晋美彭措,当年在新加坡大众佛学会传讲过“文殊大圆满”,还有其他的相关开示。在开示中,他着重讲过处理人际关系的三个要点:
第一点,对上者要尊重。也就是说,对自己的上司、领导一定要恭敬,不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第二点,对同等者要和睦相处。在与同等人交往的过程中,你很可能有竞争心、嫉妒心、傲慢心等等,但你要与对方和平相处,要会说话、会调节与对方的关系。
第三点,对下等者要慈悲爱护。不管是智慧还是能力,某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对他们都要慈悲爱护。
我觉得这是非常精辟的教言。我也接触过一些人,有些对上者很好,天天都在对方面前讨好卖乖,即使对方不需要任何承侍,依然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倾注过去,然而,他却跟同等者、下等者关系特别不好,这样是不行的。还有些人,同上者的关系搞不拢,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却与同等者相处得十分融洽,但这样的话,上司很容易对他制造各种违缘,甚至一句话就让他离职,这种事情很容易发生。我觉得很多人之所以下岗,就是因为不会跟上司处理好关系。
对待上司,不要虚伪地去讨好,但还是要尊重。同样的道理,作为一名学生,在学校要尊重老师,在家里要尊重长辈。还有些人,只能处理好与上者、同等者的关系,却不能好好对待下等者。我看到有些稍微有点成功的人,根本不把保姆、司机,或者一些比较弱势的群体放在眼里,好像完全不把他们当作生命一样,这是十分不合理的。
佛教里讲,上等者曾在前世向别人恭敬顶礼,如今果报现前,拥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下等者在前世虽有权势,却经常欺骗、歧视或者威胁别人,于是今生承受卑下的果报。所以,要学做人的话,就应该仔细思维法王开示的这三点。无论你是学生、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你身处社会的任何一个阶层,都要对上者尊重,与同等者和睦相处,对下等者慈悲爱护。如果可以这样处理人际关系,至少你会有一个好的口碑,即使跟别人关系不好,自己也问心无愧。
——恭摘自新加坡国立大学问答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