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我希望的样子,元旦快乐
以下文章来源于慈诚罗珠堪布 ,作者
慈诚罗珠堪布个人的唯一身份证实名认证公众平台,旨在分享堪布的教言及最新相关讯息,欢迎关注和转发。
【编者按】
希望是一种很原始的力量,它隐藏在内心的深处,激发出这种力量将得到一种全新的思想变革。每一个人都需要这种力量,我的理想是将这种力量传递给大家,让大家能自行掌握从谷底走向巅峰的方法。
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刘同《向着光亮那方》
我相信,那一切都是种子。只有经过埋葬,才有生机。——顾城《给我的尊师安徒生》
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素履之往》
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结果,但总有一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最好的我们』
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约翰·肖尔斯《许愿树》
在我的逆境来临时,是我生命力量最具战备状况的大好时机。——三毛
一个能够升起月亮的身体,必然驮住了无数次日落。——余秀华
人如果一直敷衍地生活很容易觉得时光飞逝,而自己一事无成,如果偶尔经历一些难熬的瞬间就能稍微抓住些时光的痕迹,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
以上文字选自网络
1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大乘菩萨“真正的菩提心”:是指毫无自私地奉献、毫无条件地付出。尤其在遇到困难艰辛之时,能保持这种精神是极难的。平时我们在顺意安适之时,于修法打坐之中,偶尔生起“我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为了获得佛的果位,所以打坐、修行”的念头也许不是很难,但这种菩提心是不稳定的。只有反反复复地修炼,才会生起真实、稳固的菩提心。
只有依靠菩提心,才有希望走上大乘佛法的解脱道,这是真正的依处。无论是谁,都应该有一个依处。
那么,我们应该把什么作为自己的依处呢?每个人都知道,以金钱、名誉和地位为依处是靠不住的。亲人、朋友、同事可以作为依处吗?亲眷好友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现世的生活问题,但是,在了脱生死的难题上,他们却无能为力。
2
佛经里将此比喻为:两个不懂水性的人同时溺水,是谁也救不了谁的。同样,亲友和自己同是凡夫,同在生死轮回中流转,他们连自己都不能自救,又怎么能拯救我们呢?所以,把他们作为依处也是靠不住的。那么,以一些社会团体等为依处,是否靠得住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在解决生老病死、从轮回获得解脱的问题上,谁也帮不了我们。唯一值得我们依靠的就是解脱道,特别是菩提心。
即使我们现在活得很开心,但这种快乐是不可能持续到永远的,我们将来肯定会面临很多苦难。
有的人因为现在没有明显痛苦,就不为来世作准备,却因为担心将来会过苦日子,而处心积虑地去拼命挣钱,甚至不考虑因果,这是很愚昧的。他们没有想过,毕竟我们已经投生到人间,日子就算过得再苦,与三恶道的苦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下一世我们会投生何处?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获得人身?这是很难保证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为下一世做充分的准备,这才是理性的选择。所谓充分的准备是什么呢?既不是发财,也不是求名,而是要修法。虽然小乘的法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但解决不了众生的问题。
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唯有菩提心才能救度自他。
3
在以前的所有开示里,我都没有特别强调大圆满等密法。现在我本人,也没有奢求证悟大圆满。为什么呢?是不是大圆满不殊胜呢?不是。
大圆满、大中观等密法是非常殊胜的,但我的根基还不够,出离心、菩提心等基础还没有打好。这就好比一个人要画壁画,如果墙壁都没有,又画什么壁画呢?所以,首先要把墙壁砌好,然后才能于其上作画,目前我的状况就是如此。
所以,虽然大圆满、气脉明点等修法,是我所欠缺和必须的,但我现在只能处于希求、向往出离心和菩提心的阶段当中,暂时不去追求、向往大圆满等密法,因为即使向往,也是无济于事的。
现在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将基础打牢。而基础的修法只有两个,一是出离心,二是菩提心。外加行、内加行的很多修法,都是围绕这两个修法而展开,都是为达到这两个目的而进行的。
4
你们在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些只有你们自己才了解。
我想,作为一名佛教徒,尤其是听闻过许多大乘佛法的佛教徒,其目标决不应该是金钱,决不应该是现世生活中所谓的圆满。在座的很多人或许都是像我这样离大圆满等高深密法尚有一定距离的人,这种人应该从基础的出离心和菩提心开始。
“出离心”要从“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这四个外加行修起。外四加行修好以后,出离心自然而然就会有了。
而“世俗菩提心”包含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的修法就是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法为门径,以此修法即可产生慈悲心。一旦生起慈悲心,离菩提心也就是咫尺之遥了。只有像这样一步一步地走,我们才会有希望。
【图】来自网络
【文】来自《慧灯之光》系列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