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德育 >> “蓝色眼镜”对孩子的危害! 返回

“蓝色眼镜”对孩子的危害!



近日和一个宝妈一起吃饭,席间宝妈一直在吐槽带孩子的各种不顺心,诸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不听话,孩子不好管教等等。中途我打断她,问她家孩子有没有令她满意的地方。宝妈一愣,停下来想了一会后说,好像有时候会帮忙做家务。看着眼前想不出孩子满意点的宝妈,我想起了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湖南卫视《少年说》里,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是看到别人的优点,总是对我不满。通常家长们会默认为习惯良好,学习优秀,多才多艺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一旦自己家的孩子没有达到这些众多的“评判标准”,家长会自动给孩子贴上“差评标签”。

这个“差评标签”对孩子会造成以下一些不良影响:


01


1

容易损伤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最亲近最值得信任的人。如果在成长过程中,被随意贴标签,孩子会产生自我怀疑,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长大后会变得自卑没有信心;


02


1

容易损伤孩子的进取心


所谓“破罐子破摔”,孩子如果长期被家长贴标签,逐渐自己的潜意识里会形成思维定式,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孩子,索性不再愿意改变自己;


03


1

容易使孩子不懂尊重他人


这点尤为重要,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被家长随意贴标签的孩子,也会戴上“蓝色眼镜”去看待人和事!学会给别人贴标签,不懂尊重他人。

很多时候,当一群家长聚在一起时,通常会发生如下讨论:你家孩子怎么那么优秀!我家孩子这里不好,那里不好。

也许是攀比心导致了家长只看孩子的不足,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唯一的存在!


作家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宇宙》中如是写道:

活在世上,

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

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

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

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

从而使你的自我闪现出个性的光华。

爸爸妈妈们,与其和“别人家孩子”比,不如和孩子一起探索人生的意义,和孩子一起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美国成功教育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有许多优点,而父母恰恰相反,他们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认为,管好孩子的缺点,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其实,这样做就像蹩脚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



大多数爸爸妈妈改善孩子的方法通常会采用各种手段来灭掉孩子的缺点:

做作业拖拉,我就用各种方法想你变得快点;

分数不高,我就用各种方法想你把分数变得高点;

注意力不集中,我就用各种方法想你把注意力变得集中点!

这是一种没什么效果的思维定式,家长想把孩子的不足直接连根灭掉。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一位有拖延症的人,别人想尽办法要灭掉你的拖延症,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是否会陷入焦虑,自我否定中?

物理学家杨振宁在美国读书时,动手能力很差。他的同学们开玩笑说:“实验室哪里发生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一位物理学老师却从杨振宁“实验能力很差”的缺点中找到了“分析能力”很强这个优点。这位老师专门培养他研究理论,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建议爸爸妈妈们可以学会从孩子的“缺点”中找到“优点”的部分,再比如可以借鉴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四颗糖”式的教育方式。愿爸爸妈妈们都能摘掉“蓝色眼镜”,换副“玫瑰色眼镜”试试,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作者:善生

来源:德育行微信公众号


往期阅读

和平应该是每一个人的目标

生而为人,为什么区别这么大?

没胃口的时候来一碗它,给啥都不换!



没时间解释了,快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文文字已获授权,版权由原作者享有,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