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44课
一、 科判坐标
二、本课主要内容归摄
真实修持自他相换分二:一、意乐(发心),二、行为(真正去做)。发心引导行为,因此在真正做到以行为代受他苦之前,应生起稳定的自他相换的意乐。
分三种情况修持发心:一、修嫉妒;二、修竞争;三、修我慢。修就是换修,与低者换修嫉妒,与平等者换修竞争,与高者换修我慢。
特别要注意正确理解“修我慢”:并非要去修持傲慢而增上这种烦恼,而是通过与高者换修傲慢,体会高者相续当中的烦恼和痛苦,了知其根源是我执,从而对治和断除自相续中我慢的一种智慧。
上节课讲到修我慢的第一组颂词,换位高者后,以蔑视的心态跟原来的我做比较,无论是势力、智慧、学识、种姓等,哪方面都不能跟现在的我比,颂词也表现出了高者相续当中的烦恼状态(详见第143课)。
本课的内容分别在三个科判下:
1、接着讲修我慢:
1)换位后,高者我(即现在的我)以蔑视侮辱的眼神来对待低者他(原来的我),让他听到我被全世界的人交口称赞,我因而欢喜若狂、汗毛直竖。且不说佛菩萨功德远超凡夫,即便是凡夫也是人外有人,自己犹如井底之蛙,有什么资格傲慢?颂词表现了高者相续当中的愚痴可笑的状态(详见颂词1)。
2)如果他拥有财富、名声、地位等,我一定要设法夺取;如果他愿意规规矩矩给我做仆人,我就适当让他保证温饱,其余的我全部霸占为己有。颂词表现了高者相续当中自私自利的恶心(详见颂词2)。
3)让他身心缺少安乐,不仅如此,而且还要让他恒常灾难临头、倒霉不断。这也是高者相续中源于强烈我执的害心(详见颂词3)。
2、为什么要通过以上三种换修方式来让“原来的我”受折磨呢?因为自相续中的我执是生起嫉妒、竞争、傲慢等烦恼的因,也是导致我长久以来堕落生死,百般遭受折磨的因。而自他相换修法,不仅是断除我执的殊胜利器,也是生起利他菩提心、解脱成就的殊胜方便 (详见颂词4)。
3、以对比利弊的方式对“修持自他相换的意乐”进行摄义:本颂从过患角度,宣说若不修自他相换而一心追求自利,纵然经历无数劫、遍历无数大劬劳,也唯有感受不断增上的痛苦。这其实就相应于众生流转轮回的模式(详见颂词5)。
下一课开始,将从功德角度,宣讲如果能通过自他相换的方式行持利他,必能获得圣者果位,即相应于解脱的模式(详见145课)。
【注:明确“修我慢”中进行自他相换的角色:与一位比自己有福报的高者(如高官或者富翁等)进行交换,即观想现在的我是高者,对原来的我发起傲慢心。因此在本课颂词和所引用的《入行论释·善说海》注释中,“彼”、“他”是指原来的我,“我”、“吾”指现在的我。】
发心师兄:C29
审核师兄:C05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课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