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将为大家连载《毒药就是解药》这本书。《毒药就是解药》这本书,是为了因应在 2010 年前后,由于某些关于金刚乘上师的丑闻造成对金刚乘的误会及误解而写的。这不是一本金刚乘入门的书,如果你不太知道什么是佛教,或者不太知道什么是金刚乘,那么这本书大概不适合你。对于密续深奥广大教法有点概念及经验的人,会比那些没有概念的人容易看懂这本书。然而很可能的是,你看完本书以后还是一头雾水。在此先警告诸位。我之所以写这本书的一个原因,是希望大家对于最近金刚乘上师丑闻所引发的一些议题,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仔细思考及检视。藏传上师到底对他们的非藏人学生们有多少了解?藏传佛教的哪些面向是来自藏区地的习俗与文化?而哪些才是真正根源于金刚乘?为什么藏传上师有时候看起来像暴君或摇滚乐手?修持净观以及持守三昧耶,是否只是喇嘛们无论如何都要控制学生,强迫他们服从的借口而已?你可不可以对金刚上师说“不”?金刚乘应不应该更新以适应现代世界?我知道你们很多人阅读本书的原因,是因为过去这些年来听到或读到很多金刚乘上师的事情而感到不安。甚至很多已经修持藏传佛教数十年的你们也感到焦虑,因为你们虽然与佛法结缘多年,但总觉得还没有领受到完整而正统的金刚乘指引。不管你阅读本书的理由是什么,希望读完之后,你在这个无比的金刚乘法道中追求你的兴趣时,有更好的准备。我必须再度强调:这不是一本佛教简介的书,不是给那些完全不懂佛教的人读的书,更不是给那些完全不懂金刚乘者读的书。鉴于过去这几年,金刚乘世界所有曝光的状况,我的希望是将源自密续的一些如何选择上师的要点,提供给对于金刚乘有兴趣的学生们,因此在书中,我不会一直用金刚乘的名称,即使我用了,由于金刚乘应该保持秘密的关系,我的定义以及所举的例子也必然是模糊的或隐晦的。
这年头,遇见一位大成就者的机会非常渺茫,更不用说成为他的学生。不论你多么希望走上密续之道,选择一位密续上师,可能会令人裹足不前,这是一个很大的赌博!而且,虽然我们一再被告知:分析上师与分析法道非常重要,但我们却很少被告知要分析什么,或如何分析。我希望这本书可以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让你在完全投入之前,能够有足够的工具去完整地分析上师。我还要加注一点,那就是如果奇迹出现,你感兴趣的那位上师就是一位大成就者,那么这整本书就没有一个字是适切或必要
的。当然,只有佛或大成就者才能知道某位上师是否真是大成就者,其他人都无法知道。而且从修行的观点来说,学生并不需要知道这种讯息。在此,决定的关键是,而且永远都是:你的感觉如何?你想请求作为你的金刚上师的那个人,你对他感觉如何?你的直觉告诉你什么?你会如何去回答这些问题,大多与佛教徒所说的“福德”有关系。因此,与其浪费时间试图去判定某位上师是否大成就者,不如就让福德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因为藏传佛法从藏区传到亚洲、美洲、欧洲、澳洲等地的时间相对上较短,不知不觉中就造成人们对于金刚乘法道的迷惑。由于曲解的言语以及片面专注于藏区的文化,再加上一些时机的不恰当,造成了很多对佛法整体的误解,尤其对金刚乘的误解。因此,有些被提出来的问题就需要加以说明。然而困难是,金刚乘对于定义、结论、规矩和要求很少用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我也没有任何意图要来创造一些定义、结论或规矩。因此我建议我们来仔细思考现在所知道的问题、议题、怀疑或争论,然后尽可能从各种角度和观点去检视。在这样的过程中,让我们试图充分利用金刚
乘的睿智及洞察力,尽我们最大的能力来理解它的宏大与壮丽。没错,金刚乘说某些行为与思想会让我们直接坠入金刚地狱而无法解脱。可是一秒钟之后,金刚乘也会提醒我们,只要专心一意念诵一遍百字明,所有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的染污都会完全清净。换句话说,“永坠地狱”与“全然解脱”之间的差别,只是向度上些微的调整而已。这本书是以我在2018年初,在柏林、巴黎、里拉林 (Lerab Ling)、及伦敦的四场本觉会 (Rigpa) 演讲作为基础所构成的。那是在索甲仁波切的八位学生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之后不久,也是他过世的 18 个月之前。在这个过程中,本觉会的学生以及其他金刚乘的学生及修行者,问了我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有趣,而且非常睿智、深刻、并且令人感同身受。因此结束旅途之后,很多人敦促我把这些对话浓缩成册。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另一个原因。同时,我也想藉这个机会表达,虽然最近我们听到许多关于金刚乘上师令人震惊也令人迷惑的消息,然而许多人还是持续追寻并珍惜金刚乘法道,这令我印象深刻。在进入更深刻的讨论之前,我想说明:虽然数个世纪以来,藏传佛教的上师都是由男性所霸占,但在这本书上,我常用“她”来代表你要寻找的上师。一方面是为了平衡历史上的男性专有角色,另一方面,是我不希望触怒到我政治正确的朋友们之故。我不期待所有读这本书的人都同意我的每个观点,我知道许多人,特别是那些在我的社交媒体上留言的人,常常认为我的观点太过笼统概括,而且认为这就是我的注册商标。即使如此,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你的上师和你的同学。金刚乘是在这个地球上发生过最好的事情。它不只训练我们在轮回的盒子之外思考,它还让我们看到如何可以同时身处盒子之内与盒子之外。虽然我们心中波涛汹涌的嫉妒、嗔恨、骄慢、怀疑、贪婪和迷惑令我们气馁,但金刚乘告诉我们不需如此。对治所有这些毒素的解药不在我们之外,而在我们之内。我们已经有了正确的处方,完全无缺,没有任何需要改善、增强、订做或修改的东西。我们内在的智慧就是我们所寻找的解药。它圆满无瑕,而且随手可得,它一直都如此。
这个想法是不是很难接受?如果不是,为何不去寻找你的内在智慧?怎么找?跟着你智慧的足迹去找,也就是跟着你的情绪去找。金刚乘的精要讯息,就是:毒药就是解药。如此而已,不需增减。我衷心期望诸位没有任何人会对这个庄严灿烂、无以伦比的法道失去热情与好奇心。 在此感谢所有协助我完成 2018 年行程所有的人。感谢所有提出问题的
人,感谢本觉会优秀的研究者,特别是 Catherine Paul 以及 Gill Kainey。感谢 Helen Cargill 以及本觉会迅速的誊写及翻译。感谢 Adam Pearcey,
Alex Tsisoglio, Anne Benson, Arijit Bose, Arne Schelling, Badri Narayan,
David Haggerty, Deborah Dorjee, Ian Ives, Larry Mermelstein,
Prachant Verma, Suresh Vyas 以及 Tashi Colman 回答一系列无穷尽的问题。感谢 Dolma Gunter, Jakob Leschly, Karin Behrendt, Nikko Odiseos,
Philip Philippou, Richard Dixey, Ron Stewart 以及本觉会的 Vision Board 及
顾问们,包括 Fian Lohr, Mauro de March, PhilippeCornu, Seth Dye, Verena
Pfiffer, Vincinane Rycroft, Yara Vrolijks 阅读本书的草稿,并且提供了详尽而有用的回馈。感谢 Ane Tsondru, Chris Jay, Pema Maya, Sarah K.C.
Wilkinson, Toni Whittaker 的校对,也感谢 Andreas Schulz 设计本书。最后我必须指出,Janine Schulz 再度的把我杂乱无章的文字以及语音整理成书,并且帮忙对许多争议和观点做了深入的研究与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