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广讲不偷盗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我们今天继续讲大乘《楞严经》,这个大乘《楞严经》里面前面就是讲观世音菩萨和文殊菩萨的耳根圆通。我们未来的众生如何修行呢?主要是通过这四种次第来修行,也可以说是我们修行过程当中的一个戒律,第一是不做淫行;第二个是不做杀害众生;第三个就是不偷盗;还有最后一个是不妄语。通过这种方式来修行。
那么我们前面不淫行和不杀生,昨天前面已经讲了,那么今天跟大家讲不偷盗这个道理。
接下来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跟前面也是一样的,佛告阿难在我们整个世界当中的所有六道众生的话,如果他不行偷盗,也就是不去偷盗,他心里面当然不发生,然后行为上也不会发生。如果是断除了一切偷盗,这样的话,则不会依靠这种业力,在轮回当中生死流转,不断地生死流转。但是在这里很多注释当中,就包括圆因法师他们注释当中,他这里所谓的“盗”呢不仅仅是盗,主要是依靠一些不清净的行为来追求名闻利养,这个也是属于“盗”当中的。它这里的盗行的话,我们前面主要讲了一样的,有一些人他为了自己得到一些财富、利益,然后诈现威仪。以这种五种行为的方式来欺骗众生的话呢,这个可以说是盗行。它这时的盗行就像我们常的欺世盗名,欺骗世间众生,然后盗取名声,盗取利养财富,现在世间当中很多的以不当的行为,骗来众生有价值的一切财富,这就是一种盗行。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
对阿难也跟前面一样的说,你要修持三昧地的话,那本来必须要离开这个尘劳障碍的轮回,不过你的盗心不除,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一样的,偷盗的行为和心没有除去的话,那滚滚的红尘当中不会获得出离和解脱,绝对不可能的。所以真正想解脱的人的话,淫心不除也不可能获得解脱;然后杀心不除的话,也不可能获得解脱的;盗心不除的话,也不可能获得解脱的;然后下面就说打妄语不除的话,也是不可能解脱的。
所以我们在座的大家,都是白天晚上都想获得解脱,但是确实我们众生有点可怜,自己的所想和所行背道而驰,心里想获得解脱,但是行为上很多都是可能做的不如法的事。这样一来的话,很难获得解脱。这样也没办法吧,不过我们很多人学佛、出家,这个是非常难得的。确实有时候看看全世界的人类,那么多人当中佛教徒有多少?然后我们大城市当中有那么多人,但是在这当中不要说出家人,连皈依三宝,或者说相信三宝的人那都是寥如晨星,非常少。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的话,有时我们确实有一颗这种善心,不管你想出家也好,不管你想学佛也好,这种心是非常难得的,所以我们有了这颗心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把它用上,不然的话我们的心很容易变,它可能就像是黑暗夜晚的闪电一样的。就像寂天菩萨说的一样的,我们出现一个善心的话,就是依靠自己前世的愿力和佛陀的加持而产生的,在这个时候,自己尽量的,哪怕你的善心只能停留一天的话,一天当中你做一个很好的修行人的话,那这个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种善业永远也不会耗尽的。
那下面也是跟前面一样的,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
如果前面这样的广闻博学的这个智慧,或者就是如如不动的这种禅定现前,那这样的话,如果这个人没有从根本上断除偷盗的心和行为的话,那最终的下场一定会是落入邪道当中,邪魔外道或者是妖魔鬼怪的这样的一种众生当中,因为前面是我们魔道、鬼道、还有邪道,这些当中去的,所以不可能解脱的。
“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
那么这些刚才禅定智慧比较多的,也就是说上品者的话,因为如果你不断偷盗的心的话,那造的业比较严重。这样一来的话,上品者的话最后堕入到什么呢? 精灵鬼,精灵鬼的话实际上,经常吸取一些日月的精华,山川大河的精华,就相当于是我们世间当中的一些山神、树神、水神、有各种土地神,这些之类的,他们是非常敏感的 。我们以前前行当中讲的,就像伪藏的利鬼一样,特别敏感的,很容易暴露的,这种鬼神当中去的。然后禅定和智慧中等的这些人的话,那就变成了妖魅,我们说是魑魅魍魉,一般经常吸收人们和动物的气息,他们的所有的这些威力,所有的这些营养,都不断地吸取,大多数都是。藏文当中泛称是,鬼女(魔鬼当中的女性,鬼女)然后他们中等的这些,变成这些他们经常害众生 。然后这些下品的人,他们堕入了邪人,具有邪知邪见的人当中。
然后“诸魅所著”,很多的这种鬼魅,很多的鬼魂,很多这样的鬼神,经常所缠身,所诸绕,已经变成了他的附体。现在我们世间当中,经常有一些附体,这些的话,其实是前世也好今生当中,经常就形成一些不如法的行为,欺骗很多众生,这个业果,自己就没有清净,最后就现前…很多鬼神就开始迷惑你。所以说,这些鬼神实际上他们也有自己的眷属、徒众,一些具有邪知邪见的这些群体,然后他们的话,各自都自己称说是自己是成了无上道的。无上道是前面我们讲的一样的,每个人可能会,尤其是邪知邪见的这些人的话,经常会讲。所以我们平时,不管是给别人讲经说法也好,或者说是做一些开示的话,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见解,千万不能说三道四,或者说是经常说各种神通啊,说各种欺骗别人的话,这个确实是,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的人,包括我们法师们辅导的时候,自己没有见到说见到的、没有开悟的说开悟的、没有听到的说听到的话,那这是一个出家人犯妄语戒有借鉴的。然后世间人,如果大乘菩萨戒来讲的话 ,这是一个应该是欺骗众生的。所以我们这个学院的话,一般来讲,应该给别人讲一些什么算命啊、说神通啊、这些是比较少的。包括我们有些医生看病,这个时候如果你真的有他心通知道的话,你说你身上有什么鬼神,如果你不知道的话,你从你的医学来治疗。我以前都说过很多次,课堂上都是说过很多次,但后来就好像是,这个学院里面的有些,包括发心人员的话,好像是没有好好听课呢,不听我的话呢,还是说了她听不懂呢,后来还是继续这样子一直不改,那么不改的话,以后也是在学院当中肯定没办法待下去的。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这个是,因为自己是在我们给别人讲法也好,很多事情是说各种神通的话,只是出家人的话就不允许的。这些人也是是有一些分寸,好像是一些大法师,这些面前都不怎么说,然后经常有一些容易轻信的,容易相信的,这些人面前就经常说,你身上的附体是什么什么,多少个鬼啊多少个神啊,前世什么什么的,好像看起来是特别像模像样的,有一些说出来,但实际上真的又没有看到,如果没有看到的话,你是一个出家人,当场就已经破戒了,这个自己也没有必要的。然后我们出去弘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在这方面注意,前一段时间我为什么是有些事情上批评的原因也是这样的,我们作为出家人的话,千万不能神神叨叨的,经常说一些鬼话,说一些魔语,这些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你真的是有一些乱象也好,有一些迷乱的现象的话,那就跟相关的堪布堪姆面前,先印证一下。这是你真的见到的,还是有一些鬼神专门欺惑你?然后你面前就是这样出现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佛陀说“我灭度后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
佛陀说他灭度以后,在末法的未来世间当中,确实有很多许许多多的这些妖魔鬼怪,就是邪魔的话在这个世间当中特别特别的兴盛 ,一直他们做各种方式 ,世间当中确实,说这些人是在一段时间当中,人们也是特别相信。尤其是文化水平不太高, 对佛教文化水平不太高的这些群体当中,你就说是有一个鬼神一直跟着你,你前世结上仇怨的,他一直是跟着你,如果你没有好好的供养,没有好好的供神的话,他可能还要,你在短短多少年之内呢,会断你的生命,反正看起来是特别像是,有一些说出来,那么这些的话,就是这些鬼神的一种化身,他们的魔语在这个世间当中兴盛。当然,如果这个没有入到我们善知识,(没有入到)有些人的口和行为当中也没办法。一般我们世间当中出来一个妖怪跟你说话,很多人都吓跑了,不一定听你的。但是这些鬼神入于众生的身体和语言,然后就代表他会说的,当然有些是真正佛加持的话倒是也可以的,就像我们《大藏经》当中,因为通过文殊菩萨和释迦牟尼佛的加持,魔王波旬也是经常变成文殊菩萨,他所说的语言实际上是魔语,现在现在也是藏在《大藏经》当中的,所以本来是魔说的,但是佛加持的有个别的语言,这个我们是可以认可的,但除此之外这些事情一定要注意。
“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
那么这些他们就隐藏,隐藏什么呢? 他们欺诈、狡诈、欺骗的这些所有的行为,然后在别人面前好像是道貌岸然地说:我是如何如何的善知识,如何如何的大师、法师等等,以这样的这种名称。昨天也是讲末法时代,邪师和魔师恒河沙数,所以他把自己的不合理的或者说是欺骗、狡诈的这些行为,或者是自己内在的烦恼全部都隐藏起来,然后在别人面前就开始装模作样地显现为善知识,然后这些人各自都说自己已经获得了最上人法,已经获得了出世间的很高的一种境界,自称为是自己,我获得阿罗汉果位,获得了特别高的一些境界,我又开了天眼通,我有了神通,凡是有些人,他本身都是爱说妄语的人,有些是以前做一些商人,这些话稍微讲一点,然后自己加各种分别念。我们现在外面所谓的自己辅导的,包括有些居士,国内外都有,我们都经常听过,他们嘴是很会说的,说起来都是头头是道,但实际上有些道理跟佛教的真正教义离得一万八千里,所以我们要辅导也好,说佛教方面的相关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尽量的正确,一定要它的精确度要提高,否则的话根据自己的分别念,自己也对佛教是一知半解,然后加各种分别念,然后给别人听起来好像是似乎有道理的,但实际上和真理完全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话不能接受的。
“诱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这里是“无惑”还是“诱惑”?可能有这个版本不同,到时候查一下,那么这些人他们就特别精通诱惑、欺骗这些没有知识位的人,无知之士,他们比如是老百姓,或者是没有文化,佛教徒当中也不会特别有研究的,这些人经常去在他们面前说一些恐怖的语言,做出一些恐怖的行为,你没有这样的话,你会堕落的,护法神会惩罚你的,
或者说是佛陀惩罚你的等等,让他们产生有一些恐惧的心,然后让这些人就开始失心,最后他所去过的这些地方,全部整个家里的财富,全部都是耗尽,我们经常所谓的倾家荡产,有些人经常欺骗人,你给我买个车,你给我买个什么各种各样的电脑,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话可能出现一些违缘,你要做善事,做善事的话,我来做,有各种看起来好像是很有道理的,实际上就把这些,凡是所结缘过的这些人,最后来世都在他们相续当中种下邪见的种子,然后今生就让很多财富就耗尽了,就是会做这样的事情。但这个佛陀说我灭度以后,这些末法时代的时候也确实有这样的,这也是可能没有办法吧,现在尤其是在大城市里面,真正讲佛教教义的人也很少,然后有很多有信仰的人比较多,然后这些有信仰的人,他自己也没有佛教的基础,这样以后有些人就故意找出你软弱的点,然后利用他的一些善巧的方法,经常说一些看起来都是非常有道理的,实际上他就为了自己唯一的一些目的,发财啊,名利啊,这样的话,很多人都最后对佛法三宝失去信心,最后人财两空、一无所有,这种现象佛陀也是在这里授记,说未来的时候,我的弟子当中有这样的。佛陀他对真正的弟子的要求,就是不能做这些事情。他的弟子们的要求是什么样呢?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
其实佛陀原则上教诫所有的比丘、出家人,随着自己的情况,“循方”,并不是固定的有钱和有势力的一个施主,你去经常盯住他,经常关注他,不是这样的,随着自己的缘分,按自己的家庭去乞食,我并没有要求你必须去哪一家,他就随着今天往东边去,明天往西边去,城市里面直接这样去乞食。乞食的目的是什么呢? 令自己舍弃这些贪欲,最后成就菩提。
佛陀为什么让大家乞食呢? 好像藕益大师他注释当中讲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就是让大家培福,就应该让大家种下福德;第二就是灭除傲慢,因为你去乞食的话不会有傲慢心的;还有了知自己身体的痛苦;还有去除执着,对家人的执着、财富的执着等等。所以佛陀当年要求让他的出家弟子们,随缘的去施主家里去化缘,这也是先断除自己难以割舍的贪心,最终获得菩提道,这样的一个原因。
“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佛陀对这些比丘等僧人们的要求是什么呢?
就是不自己开始(开火)做饭,当然这个是以南传佛教和最开始的原始佛教为主的,现在也是有很多的南传佛教是这样的,但是现在藏传和北传佛教,基本上都是可能也没有做到。佛陀他当年的要求,让这些出家人自己不用做饭,主要就是我们人生的这种寄予残生,了此残生,意思就是说我们生下来的余生,我们人生的后面,人生的这种生下来的这部分,相当于是一个旅客一样的,它在三界当中怎么样漂泊呢? 在漂泊的过程当中“示一往返 ”,那么应该示去什么呢? 是一次性的往返,不是永远的是不断的,反反复复的还在轮回当中一直不断的,而“去已无返” 这次去了以后,就像我们所谓的最后有者一样的,佛陀说是今生这些出家人,是以简单的一种生活,断除一些所有的烦恼,然后基本上以简单知足少欲的生活,把余生就这样来过,然后这样的像客人一般的身体的话,在三界的旅客站当中随意的去旅游,旅游的过程当中这是一次性的,并不是来来回回,还有很多的天下人间不断的流转来,他没有这个要求,所以让很多的出家人的话,也是不要贪着自己的施主,贪着自己的财物,贪着自己的所谓的名闻利养,如果名闻利养的话那盗取这是一种可以说是偷盗,
他这里没有直接说是我们戒律当中所讲到的盗窃的话是偷多少多少钱,是偷了500个然后犯沙弥戒嘛,并没有这样的,然后我们这里的话就直接讲以一些不如法的行为盗取众生的这种财富的话,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他的要求的话,让出家僧人应该是以这样的方式来生活,所以我们在座的出家人,大家心里也应该这样想:我们作为一些出家人的话,虽然做不到,佛陀当年那么的清净的像“日中一食”,或者说是“过午不食”,或者说是所有的戒律微尘不染,这样的是很难做到的,但毕竟是自己跟俗人不同,已经跟世间的在家人不同的话,那应该至少的话,对世间(不执着)(如果)跟世间人一模一样的话,那就是出家或不出家,还不出家可能更好一点,如果不出家的话别人也可能少毁谤他,因为他们跟一起的,这样的话,你做任何的恶事、造业、这样的话,在别人眼前不明显的,如果你作为一个出家人特别没有约束的,不以正知正念的,然后做各种各样的不如法的行为的话,世间当中的话也是会讥笑的,然后自己的话对如来也好,对自己的亲教师也是对不起的,所以说佛陀当年对出家人的戒律的制定也是这样的。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禆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
可是有一些盗贼一样的人他就借助我的袈裟法义,有世间人他心没有出离,也不算真正的出离,很多道场当中都是有的,他披着出家人的袈裟,但是心里面想欺骗信众,欺骗信众,比如说年轻比较有钱的时候马上剃光头发,然后到了僧众里面去,钱分完了以后穿上在家衣服就回去了,或者说有些地地道道的在家人去汉地的时候,他就马上穿上一个出家衣服,凡是现在佛涅槃以后,我们近代也有很多很多的不如法,自他众生当中都有,像这些盗贼一般的这些人,借假我的衣服然后贩卖禆贩,应该是贩卖如来的教法,如来的这种法,然后造种种的恶业,造各种各样的业,然后还要给别人口口声声的说,我弘扬正法,我对这个道场当中做什么,我是这个道场的什么代表,等等、招摇撞骗,做各种各样的事,我们有些是确实是借助佛陀的这种袈裟,就是依靠袈裟的话也会造很多的业,
如果从这个层面的话,确实在家人还是很伟大的,他也并没有毁坏佛的形象,也没有毁坏佛法,没有染污佛教,那么有些不如法的出家人,那这样的话他可能欺骗很多人的话,那实际上是非常严重的,遭了很大的恶业,
“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
那么这些人的话“非”是在这里诽谤、诋毁、他们确实这个诋毁或者是诽谤,说是出家的那些具戒比丘说这是小乘的,这个没有什么的,他们看到有一些,真的是持戒很清净的一些比丘,持戒很清净的人的话,就看不起,因为这些特别不如法的人面前,出现一个如法的人,肯定看不起的。
真的是持戒很清净的一些比丘,持戒很清净的人的话,就看不起。因为这些特别不如法的人面前,出现一个如法的人,肯定看不起的 。他们在别人面前说 :啊!这是学小乘的、自理的,这个是没有什么。我是学大乘的、我是学密宗的、我是学高深法要的,那么这些人都是没有什么可依止的。然后让很多众生怀疑、误导,无量众生的话,最后造了恶业,最后让他们产生邪见,堕入无间地狱去的。这是有些注释当中引用《涅槃经》,因为末法时代的时候,其实有些人是依佛的形象,然后毁坏佛法,这是魔的化身,就说了很多的。所以我们也是一方面的话,自己可能尽量的如理如法很重要的,还有的话就是给别人,因为人有一些贪嗔的话,对自宗的贪心,对他宗的憎恨的话,经常说一些贪嗔的语言,做一些贪嗔的事情,那么这个很严重的。
我看到有一个老的藏族的修行人,他说他已经八十多岁了,以后不知道能在世间当中活多少年,但不管怎么样,自己在一辈子当中,没有做很多严重的贪嗔的事。其实所谓的贪嗔的事,有些人对自己方面很贪着,不需要的赞叹去赞叹。然后自己关系不好的、看不惯的人,进行给他诋毁、诽谤,然后开始说各种各样的挑拨离间的语言,其实这些都是贪嗔之事。我们在座的佛教徒的话,一方面自己也尽量不染污佛教,这个很重要。 还有自己作为一个修行人的话,尽量不管是说话、做事、很多事的话,不要你的语言造成让很多人产生邪见、造恶业。有些人好像经常说话,全部都是讲一些佛法、修行、教义这方面的。有些人经常接触在一起的时候,经常说别人的过失、或者是让别人产生憎恨心、产生邪见、产生痛苦,这样的语言,这是很可怕的。所以我们作为修行人的话,应该要对自己的语言负责。
现在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时候, 自己哪怕是说一句话也好、发一个微博也好,那么在任何场合当中说一句的话,应该是对佛法、对自己和对自己的道场负责任,这样才是合理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话 ,刚开始好像自己觉得自己很有道理,但慢慢慢慢的话,可能自他都毁坏。所以说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更要谨慎,现在这个时代的话,也是跟以往的任何时代都不同 。
现在一方面好的话也可以,我们弘扬佛法,现在你看世间当中的一个娱乐圈的人,唱一个歌的话,有多少人去点赞、去看这样的。我们佛教的话,可能是真正讲一节课的话, 就各方面的这种限制,可能很少有人看。但是,如果是一些不合理的、或者说是对违背因果的话,很多人也是非常欢喜的。末法时代的众生的话,造善业他们都不开心,造恶业的话,那赞叹的人非常多、点赞的人也是非常多的。所以这些人,就刚才讲的像小贼一样的,这些的话,有些是传如来的教法,然后造恶业,然后经常批判那些小乘、批判其他宗派的、 批判其他上师的眷属、批判其他教法 。我们不希望任何人给别的宗派、上师,或者说这些进行批判,这个是没有任何的必要。因为我们批判这些的话, 其实不是我们的境界,按理来讲的话,这些都是我们没有任何的这个必要。
所以呢,在这里大家应该要知道,我们要做到的是什么呢? 就不要跟其他的宗派, 其实佛教当中的话,佛陀所有的这些传承的话, 都是佛说的 ,我们都没有必要 。我都有时候讲:我们维护汉传佛教、维护什么藏传佛教,这些都是没有任何必要的 ,因为都是一个佛教的教法。如果佛教的教法的话,我们以前经常建立佛教的藏,我们以前藏传佛教当中, 建立格鲁派、建立宁玛派、互相经常辩论。其实不管是格鲁也好、宁玛也好,任何一个教派的话,实际上都是佛说的。佛说的话,一个建立是对的,一个建立是不对的,我觉得没有很大的必要。所以说呢,我们没有必要互相贪嗔,互相贪着自宗,嗔着他宗,这个没有很多的必要。否则的话,依靠这种因缘的话,让很多人堕入无间地狱的话,这是非常可怕的事。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象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
佛陀下面讲到燃指供佛的事:如果我灭度以后的话,有些比丘发决定的心,修三摩地, 然后仍在如来的身像,佛像也好、唐卡也好,在这些面前的话,在自己的身上挖洞。就像《贤愚经》里面讲的一样“燃灯”一盏灯、两盏灯……这样燃灯也好,或者在佛堂当中、或者是上师面前,开始燃指供佛,烧一个指节,有些是。以前我们学院当中也有一些,有燃了好几个指节的、也有燃一个指节的,或者在自己的身上烧香烛。我们汉地出家人的话,也有经常头上戒疤、香疤,有一些吧!这个都是可能比较早的,应该公元一千两百八十八年, 在那个时候大概有一个叫做智德的法师 ,当时在佛陀面前这样燃指供佛。
后来元朝皇帝特别奖赏,觉得他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因为这个原因,后来接近一千年的好几百年的这种传统吧,但后来八十年代的时候相关的部门已经废除了,说是燃指供佛这是一种残忍的,从官方的角度来讲,很多戒坛当中也是不允许的,但是也有一些法师现在也有这样的,但不管怎么样,实际上燃指供佛主要的依据一个是《楞严
经》这边的,还有一个我们前几年学的《法华经》当中也是讲的吧,“一切众生见喜菩萨”,也是为了报答恩德,求得《法华经》,好像也是燃指供佛,燃自已的身体供佛,不仅是一世还有第二世也进行供养等等。所以这些实际上也是有这样的历史,原因是这样的,所以来源也是这样的。
“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
那么这样有什么功德呢?佛陀说:我说这种人其实你在佛像面前燃指供佛啊,或者说是在自已身上烧一个香疤或者是戒疤,实际上这个人如果能做这样呢,无始以来这种宿业或者各种欠债,在一时间当中全部都是酬尝完毕,全部都是已经还完了。长时间当中永远的在世间当中离开了有漏的障碍。其实这个功德还是非常大的,好像以前我们也是讲过吧,当时应该是在虚云年谱
当中也有,虚云老和尚大概五十八岁时候(在)阿育王寺,他非要燃指供佛嘛,刚开始时候他们的住持啊这些都是不允许,但后来他当时身体也是特别不好的,好几个人都要扶着他的。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呢,当时他们都是没有允许,但晚上他偷偷地自已去燃指,还有一种说法,大家的搀扶下呢,老和尚当时燃指,燃指完了从此以后他的身体已经恢复了。
藏传佛教也是有,以前法王如意宝说过,乔美仁波切在噶玛巴红帽却吉旺秋,应该是却吉旺秋他面前也做过燃指,当时噶玛巴也接受了嘛,然后噶玛巴问,你有没有一个非常深的禅定,如果没有禅定会后悔的,乔美仁波切说我肯定没有问题的,后来就接受。但是麦彭仁波切面前以前来一个人准备燃指没有答应,所以法王如意宝也是燃指有点不接受,法王说这是有点可怕的。以前也有人想(在)法王前做这样的,实际上功德是有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得地或者没有一定的修行的话,到最后可能后悔,特别供的时候很痛苦。不过燃指时候提前很长时间把手用各种东西缠着,最后都是完全里面的血液都已经干了,不会很长时间就燃烧了,但听说非常非常痛的,所以我们暂时依靠其他方式来供养可能是比较好的。刚开始确实包括大乘《梵网经》当中燃指有很大的功德,作为佛教徒必须一定要燃指,好像燃身供养是非常大的功德,但这个应该是得一些境界的这种菩萨而言的,我们一般的人确实是比较难以做到的事。
“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
这样做燃指供佛,舍弃自已的身体,虽然他没有完全懂得最无上觉悟的路啊,最高的这种境界虽然他可能没有通达,但是这个人对法一定会有决定心,对法有不退转的决定心,这个倒是是。我们也看到包括汉地的出家人当中不是有头上有戒疤的这些,我看到时候也有信心,这些人因为当时的决心是很大的,以后有生之年当中不会随意改变吧,这也是一种表示吧。一个人真的是虔诚在佛面前燃指供佛,那就他的这种心一般是不会退的,或者说是他不可能假装,在别人面前装一装,我要燃指供佛啊,或者说是有些戒坛当中根据包括菩萨戒当中也有一些烧戒疤的,还有听说有些在家人他也有这样的,有很多的规矩吧,有很多的规矩,但我们现在的很多出家人也基本上汉地也不是很流行的,每次出去受戒去了,回来的时候我先第一个看一看他的头怎么样,然后干干净净没有什么的。不过有些人说汉地的出家人头上有这样的标记的话,以后不容易还俗,或者做一些不如法的行为的话,很容易看得出来,也跟其他的制定有关系,也有这种说法。但不管怎么样,看起来也是比较残忍的吧,也可以这么说,很明显这样烧的话比较难的,所以这种人应该是得到这样的决心。
“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佛陀在这里说,如果你不能这么微薄的一些因缘,身体的一个指节,身体上面打一个这样的戒疤。
那么这个做不到的话,即便是你已经成就了无为,像有些比较高的无为的一些境界,像阿罗汉那样的有一些境界。但是这种境界的话很容易退失,然后退失到人间、天界来,然后还要继续偿还,你无始以来的一些欠债,这些一定要还。那么佛陀说,就像我当时没有很好的还完债,得到佛果的话,还要去吃马麦还债,跟这个没有什么差别。这个时候,我们以前也是讲过,佛陀以前的话,因为他在一个佛的时候,他是变成一个婆罗门,然后他下面有大概五百个婆罗门子,他们一起诽谤过出家僧人,说这些僧人吃马麦。后来有一次一个国王叫做阿耆达,有一个国王当时迎请佛陀,供斋三个月的时候,佛陀都已经答应了。但是这个国王正在去的时候,魔王波旬诱惑他,他就忘了。忘了以后他没有去成。然后佛陀本来有遍知,但是为了在众生面前显示这样的因果不虚,然后他们来了,他跟五百个比丘一起来。来了以后,好像那个国王也没有给他们准备供斋。然后他们的街巷,他们回去的路,当时好像就像去年那个疫情一样,有个什么因缘呢,挡住了。挡住以后的话,他在三个月当中,幸好是有一个人有一个马师,他把喂马的这些粮食,给他们天天都是吃这个。我们有些道友是两三天菜不换的话就啊……这是怎么回事,昨天也是这个,明天也是这个,好像天天都是吃,我看的都是想烦,想吐,想恶心,这样的!但佛陀都是,伟大的这个佛陀都是三个月,九十天,天天都吃马麦,他也没有怨天尤人。所以佛陀当时一直这样。后来刚好过了三十天的时候,国王突然就想起来了,然后回来跟佛陀进行忏悔。忏悔以后,然后佛陀说这个没事,这个也是我前世的一个余业,它剩下来的一个报应。所以得佛(成佛)以后也出现这样的。所以说我们如果没有把自己的身体做布施,在佛面前进行燃烧供养。如果没有这样的话,我们相续当中,无始以来的很多的各种各样的宿债,有一些欠债,需要偿还的各种各样的业。这些到一定的时候,佛陀都已经获得了无为果位,但是他还要去偿还这些。所以我们即便是得了一些果位的话,最后还要回到人间来开始还这些果报,这个也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佛陀也是建议,如果真正的修行人,也在佛像面前做这样的行为。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阿难你教后人,世间人们要修三摩地、禅定的话,第三个一定要断除偷盗。这断偷盗是我现在的如来,还有过去的先佛如来世尊,都是第三个决定,要清净明确的甚深教诲,这个是不能变的,很重要的。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你没有断除偷盗,想修这个禅定的话非常难的”。讲一个比喻,比如一个人的话在一个水器,下面已经漏了的水器上面,开始灌水。他的想法就是想把这个漏底的器,我们经常说的不管是盆子或者是什么,然后你想把它灌满。那经过多少个劫,微尘数的劫的话,始终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不可能有它倒满的时候。因为它下面是已经漏了,那漏了的话,你再怎么样灌的话,不可能有结果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修行的人,好好的修行人的话,那你一定要,至少是你的行为,不要经常以各种各样的假神变,来欺惑别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的修行,始终都是不会有成就的。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
那么这个主要是,佛陀就是下面他的弟众,贪心,吝啬心,傲慢心,嗔恨心,愚痴心,这几个心态要断掉。要断掉什么样呢?首先是所有的比丘,对自己的衣钵的多余,为了断除贪心,那分寸都不继续,不会存放。因为出家的话,包括他的法衣,他的所有的财富,都不能有多余的。不知道现在银行卡,戒律里面是怎么样,银行卡里面有钱的话呢……衣钵多余的不存放,这是断除贪心的。
很多人把银行卡跟系解脱弄在一起,戴在胸前,不知道有没有,没有吧。
“乞食余分,施饿众生。”
你自己所带来的这些剩余的部分,要布施饥饿的众生,这是断除吝啬心的。
“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
在大众当中,自己应该给大家合掌顶礼,这是断除傲慢心的。有人用棍棒对你进行捶打,或者是用语言谩骂你,詈骂你,这样的话,你要像对待什么呢?就是“好像别人对我赞叹一样”,不会伤心。这个是断除嗔恨的一种标志。也是一个意思吧,刚才断吝啬心,断傲慢心,断嗔恨心。有些是分为,前面以断身体的贪着,后面以断心里的贪着和嗔恨,也有这样分的。作为出家众,这些是佛陀的要求。
“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
作为佛教徒,跟刚才前面讲得一样,自己的身体也好,心也好,这二者全部应该舍弃。因为,如果我们现在舍弃,是最好的一个选择,到时候自己一点都没有用,造了很多的业,到死的时候也要舍弃,那就不划算了。你应该,像自己的身体,不要去执着它,不要有贪心、嗔心这些。这二者要取舍的话,包括身体的肉、骨头、血液这些,尽量地根据自己的情况,跟众生共享。因为,在这里的话,基本上我们要能获得一地以上,才能用身体来布施。如果我们没有这样,实际上,我们经常用身体来帮助别人,心呢,自己稍微有一点条件也给别人布施,用自己的语言经常安慰别人,经常不说伤害别人的话。其实,这些都是布施的。包括我们用血肉,现在我们直接用血肉供养,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比如,我们献血,现在他们认为这是身体布施的最重要事情。还有,我们有些人,在病人做手术的时候,捐自己的身体,肝脏、肾脏,捐有些器官,这些也是血肉的供养、布施。还有骨骼,如果有些地方,自己觉得有多余的骨头,也可以给别人提供,也是一种布施。凡是自己的身体,可以给众生做一些布施。实际上,有时候献血,有些本身身体也是需要抽很多血才能活下去的。这样的话,有些人的这种血,听说是在很多地方也是用不上的,有病的血液,有些血液不干净,用不上的。但不管怎么样,有生之年,我们依靠肉体来帮助别人是很好的。如果实在这些都不行,那么我们用身体来给别人,比如发心、承侍,用体力劳动来做事情,这也是布施的一种行为。
“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
不应该讲如来的不了义的这些教义。因为如来的法当中,有了义的一部分,这是大家应该给别人经常要讲。还有些不了义的,比如,为了引导有些众生,“我是常有的”“我是存在的”“有些众生可以杀”等等,这些不了义的法,包括我们说的“可以吃肉”等等。但我们作为佛教徒的话,不应该如来不了义的这些法“回为己解”,不应该自己辩解自己,自己觉得这是对自己特别用的。《入菩萨行论》中讲,不要用咒语迷惑他人。就像这里说的一样,有些不了义的东西,结合自己的身体来辩解自己,这是不合理的。辩解自己,并且错误地引导他人,这是一种愚痴的行为,刚才讲得贪嗔痴慢疑当中。这里,不要做如来不了义的这些法,开始自己辩解自己,给自己找各种各样行持非法的理由,然后,以这种方式误导别人,误人子弟,以盲导盲,这是不合理的。不要这样“以误初学”,对初学者不要欺骗。佛陀说的法,有的确实是不了义的。虽然是佛说的,但你用这个不了义的法欺骗很多人,特别不值得,不应该这样。
“佛印是人,得真三摩地。”
上面我们所讲到的,具足这些条件的,这里应该是总结性的,有些注释里面不是很清楚。但藏文当中把它翻译成,佛陀赞叹这种人,才能获得了真正的三摩地。好像藏文翻译的意思,基本上也可以这样。佛陀印证是人,那么,这样的人才是。因为我们上面一直讲,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已经讲得很清楚,佛陀已经印证这种人能得到真正的三摩地。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以上这些关于偷盗的方面,如果按照我所说的,就是佛说的语言;如果没有按照我说的,那就是魔王波旬的语言,后果应该自负。所以,佛教当中,这个还是很重要的。佛陀所说的,我们去做,那就肯定会是得果的。如果没有按照佛说的,还要装作佛说的,这样的话,就是魔说的,不是佛说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佛陀的甚深密义,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