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 附录二 | 《做才是得到》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父母?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做才是得到》
作者:索达吉堪布
愿人人都能成就所愿:
索达吉堪布精彩开示录
10 该不该给乞丐钱?
问:我有个困惑:现在骗子特别特别多,假如在路上遇到乞丐要钱,我是给他还是不给呢?
堪布答:佛教中并没有要求作布施时,连是不是骗子都不必观察,就一定要把财物都给他们。一般而言,布施的时候,需要用智慧来抉择被施者是否真的贫困。假如遇到的是骗子,你也可以不给。
但有些人,因为自己比较吝啬,便把所有的可怜人都看成骗子,这不太合理。有些乞丐是真是假,基本上也看得出来。倘若实在看不出来,就以自己当时有没有慈悲心为准。
11 如果您没有兄弟姐妹,您会出家吗?
问:请问,您有兄弟姐妹吗?
堪布答:有。
问:如果您没有兄弟姐妹,您会出家吗?
堪布答:会。
问: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文化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您是独生子女,那么,您这个抉择算不算不孝呢?
堪布答:以前我出家时,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三个妹妹,但并不是因为有了他们,我就可以放心地不管父母了。藏地和汉地的文化背景有些不同,一般在我们藏地,家里出一个出家人,是无比光荣的事情。即使父母没有人养,他们晚年也可以到寺院附近,过安详的生活,不会有任何怨言。
其实,按照莲池大师的说法,真正的大孝,不一定是给父母房子、财物,而是应该对他们的生生世世负责。表面上看来,出家后似乎无法对父母尽孝、承欢膝下,但实际上,子女出家修行的功德,对父母绝对是有利的。
在我们佛学院,有些汉族人出家,刚开始时父母也很不理解。但到了后来,这些父母接触了佛教后,慢慢开始学习,甚至自己也出家了。
所以,我的回答很简单:无论我是独生子,还是有其他兄弟姊妹,由于明白了佛教可以给众生带来什么,所以都会选择这一条路。而这种选择,可以真正报答父母的恩德。
12 老人应该怎样学佛,才能断除对死亡的恐惧?
问:我刚学佛不久,接触了佛法之后,我觉得爷爷奶奶非常可怜,因为他们年纪很大了,特别害怕死亡,但又没有信仰,每天都在等死的心态中度过。而藏族的老人非常有信仰,每个人都很快乐。请问,汉地老人应该怎样学佛,才能断除对死亡的恐惧?
堪布答:你说得很对!我经常也有这种感觉,在我们藏地,很多老人从小就念佛,死时也念佛,所以大多数对死亡并不害怕,只是把它当成换一件衣服而已。而汉地的很多老人,由于没有信仰,到了临终时,特别恐惧、无依无怙,许多现象看起来非常可怜。
其实不管是谁,在不久的将来,都会面临这样的痛苦。那个时候,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点把握?假如我们在年轻时、在有精力思考时,懂得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到了那时,内心就会有一分坦然。
当然,因为环境的影响,有些人可能完全没有这种概念,一下子转过来也比较困难。但即便你不信佛教,也可以思考一下佛教所讲的道理。假如它确实言之有理,那为什么不接受呢?若能这样多方面观察,并逐渐深入了解佛教,那么在以后面对死亡时,就不会特别无助了。
否则,一旦等你们老了,才让我讲一个道理,叫你马上就不怕死,这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希望大家对死亡还是要尽早准备。
13 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父母?
问:佛教讲“上报四重恩”中,就有一种恩叫父母恩。但现在很多人对父母有想法,平时对父母的伤害也往往最大。请问,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父母?
堪布答:报答父母的恩德,对每个人来讲非常重要。按照佛经的观点,即使将父母扛在自己的肩上,转绕整个宇宙,也报答不了父母之恩。很多佛经中,都提到了对父母要报恩,当年虚云老和尚三步一拜朝五台山,也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大恩。
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跟最亲近的父母往往冲突最大,这种现象不太好。《弟子规》中讲过,父母哪怕不小心做错了什么,也应以柔和的语言跟他沟通,不要惹他生气;如果他特别生气了,这时候就不要说,等他心情缓过来了,再慢慢跟他讲;假如实在讲不通,作为子女,也要尽量随顺。
有些子女可能因为前世的因缘不好,整天跟父母吵吵闹闹,对此,自己一定要忏悔,并要学会理解父母。不管怎么样,父母显现上再不对,子女也不能太过分,而应以一种感恩心来对待他们。
14 想延寿怎么办?
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父母延寿?
堪布答:多为他们放生,多念长寿咒。
15 “苦”到底是什么意思?
问:您的书叫《苦才是人生》,那么这“苦”应该怎么理解?
堪布答:“苦”分为两种:一种是粗大的苦,比如头痛、失恋等;一种是细微的苦,指一切无常,任何美好的事物都难逃这个命运,这就是苦。
《苦才是人生》的“苦”,主要是指佛教中的苦谛,它是跟众生的爱执联系在一起。
16 为什么人们如此空虚?
问:您觉得现在人的精神空虚吗?
堪布答:空虚!很多人现在追求的东西,未必是真正需要的东西。
17 想发财有什么好办法?
问:如何才能发财呢?
堪布答:多布施!
18 做事怎样避免急于求成?
问:在面临改变时,对自己要求太高、急于求成,该如何?
堪布答:有些事情是靠因缘的,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欲速则不达。
19 工作很执著,想获取更多,菩萨赞同吗?
问:工作中越努力,好像越执著于工作,希望从中获得更多,这不是佛教徒该有的态度,怎么办呢?
堪布答:只要不害竞争对手,在此基础上,遇到合适的机会,还是可以积极争取的。
20 怎样才能“不负如来不负卿”?
问:我很想出家,却又放不下家庭,怎么办?
堪布答:呵呵,那没办法出家!
21 活佛有偏心怎么办?
问:怎样才能不让活佛偏爱一切有钱众生?
堪布答:给他多开示钱财的过患。
22 没钱供养寺庙怎么办?
问:现今重建的寺庙很多,当个人财力不足以供养时,应该怎么办?
堪布答:内心真诚地随喜即可。
23 如何消除强迫症这种痛苦?
问:我十几年来深受精神障碍的困扰,我有一种强迫症,或者叫恐惧症,是从小就与生俱来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世上最不可救药的,根本没有自信,不可能得到救赎。虽然现在学佛后好了很多,但在全国,像我这样的病例非常多,医学却没办法治疗。请问,如何才能消除这种痛苦?
堪布答:假如今生患有一些恐惧症,按照《俱舍论释》的观点,是前世故意乱抛一些小生命,让它产生恐惧心所招致的果报。若能经常念药师七佛的名号及《药师经》,对遣除这样的痛苦和疾病很有帮助。
倘若你有更高的境界,还可以观想:“世间上有许多像我这样的受苦者,愿他们的痛苦我来代受,我的快乐回向给他们。”如此修持自他相换,也能迅速减轻自己的痛苦,并逐渐获得康复。
一起阅读
我们现在启动爱心读书计划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詳細可以加紫瑩查詢
随喜关注
紫莹居士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居微博: https://weibo.com/u/598920426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老中青公众号:macau_longlife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世界绿色健康研究协会公众号: GHWAZX
Facebook:动物乐传心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Vivien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