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顶尾声,有三个步骤要完成
(四)灌顶最后的步骤
在灌顶的尾声,还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是供曼茶罗;第二个是发誓从此严守密乘戒;第三是听从教言,精进修学。
1、供养曼茶罗,是为了让灌顶的上师欢喜。供养上师的最上等曼茶罗,是自己认认真真地修行,这也叫法供养。我们不能认为,虽然自己没有修行,但却给上师供养了一些钱财,所以就圆满了供曼茶罗这一环节。如果接了法却不修,诸佛菩萨是没有办法生起欢喜心的,即使给上师供养再高档的供品都没有用。如果灌顶上师对弟子精进用功修行显现不高兴,却对我们供养的钱财兴趣盎然的话,那肯定不是标准的金刚上师。
所有显宗、密宗的要求都是一样。譬如,在受菩萨戒的时候,也要供花供香,这是积累自己的福报,并依靠此等福报得受菩萨戒。同 样,因为灌顶是非常殊胜的事情,需要极大的福报,所以在灌顶之前,要供养曼茶罗;在灌顶之后,就要报答上师灌顶的恩德。报答的最佳方式,就是认真修行,然后弘法利生。
2、同时,凡是灌了四级灌顶的人,至少要守持十四条根本戒,以及一些分支的戒条,如果犯了根本戒,罪过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在灌顶之后,立即要去学密乘戒,并严守密乘戒。如果因各种因素而让密乘戒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也可以忏悔,密宗续部中说:忏悔的方法,就是在具备四个对治力的情况下,念诵十万遍百字明,或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嗡班杂儿萨埵吽”,这样就能让罪业从根本上得到清净。
学密者的要求很高,风险也相当大,搞不好就会堕金刚地狱;但如果严于律己、精进修持,也可以即身成佛。比较而言,显宗的要求不是那么高,但成佛的速度也很慢。
于此同时,密宗也有它的优点。譬如,小乘佛教的戒律相当多,而且永远不会有特殊的开许,一旦违反,永远都是罪过。但大乘佛教就已经开放得多了。大乘佛教认为,只要对众生有利,且没有任何自私的成分,则可以开许某些特殊的杀、盗、淫、妄、酒。而密宗规定:第一次灌顶时,必须要有上师给我们灌顶。之后如果破了戒,可以立即通过金刚萨埵的修法,念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予以忏悔。忏悔以后,便可以按照《普贤上师言教》中上师瑜伽一章中的方法,自己观想接受灌顶。如果观想得比较认真清楚,就和真正的金刚上师给我们灌顶效果完全一样。通过这种办法,就能恢复密乘戒。而小乘佛教永远都不允许戒体恢复一说,显宗的菩萨戒也只有在实在找不到授菩萨戒的大乘善知识的情况下,才可以开许自受菩萨戒。
所以我们也不需要顾虑重重,因为害怕堕金刚地狱而根本不敢接受灌顶,过多的担心与恐惧也会成为修行的障碍。
密法里讲得非常清楚:若能保持清净的密乘戒,那最晚七世之内可以成佛。我们怎能因为密乘戒的要求太严而因噎废食、讳疾忌医呢?
3、在灌顶结束之前,受灌者必须要在上师座前表示:我从现在起,一定会听从灌顶上师的言教。
这也意味着,从此以后,我们应该遵照上师教言去修出离心、发菩提心,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好好地学佛、修行,护持密乘戒。
最后回向之后,整个灌顶的过程就结束了。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密宗的四级灌顶,在懂得这些道理以后,无论之前自己所得的灌顶是否如法,以后再有机会接受灌顶的时候,就必须设法得到一个如理如法的标准灌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