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前世修了什么福业,容貌如此端正。
小时候光着脚丫放牛时,
踩花不觉得有什么可惜。
但是现在,
好像有点舍不得了~
2020年7月3日
《法华经》云:
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
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
意思是说,如果有人以散乱心在佛的画像前供养一朵花,以此功德也能逐渐值遇无数如来。
《百缘经》中有一个供花的稀奇公案: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舍卫国的富人们举办波罗奈花会,他们到一处泉水边唱歌跳舞,尽情娱乐。
在花会上,富人们派一个人到森林中采集波罗奈花做花鬘。采花人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佛陀,见到相好庄严的世尊,他生起了很大的欢喜心,恭敬地顶礼世尊的双足,并以波罗奈花供养世尊。
然后他又回去采花,结果在爬树时,树枝折断而摔死。采花人死后转生到忉利 天,相貌端正殊妙,而且他的天宫是用波罗奈花做的。
帝释天问他:“你前世修了什么福业,现在转生于此。”天子讲了自己前世的因缘。帝释天听后以偈赞叹:“身如真金色,照曜极鲜明, 容颜貌端正,诸天中最胜。”
你的身体如真金色一样,你的身光极为照耀鲜明,你的容貌如此端正,你在诸天中最为超胜。
天子以偈回答:“我蒙佛恩德, 散以波罗华,由是善因缘,今得是果报。”我是承蒙佛的恩德,在佛前散花供养,由于这个善因缘,才得到如是的果报。
后来天子和帝释天一起拜见佛,佛为他们说法后,天子心开意解,获得了须陀洹果。
采花人因为供养佛陀鲜花,死后转生为天人,而且相貌、受用远超其他天人,最终还获得了圣果。可见,供花的功德多么不可思议。
实际上,当年采花人在真佛前供花,如今我们在佛像前供花,这两者的功德没有差别。
所以今后大家也应在佛像前供花,想漂亮的人更要多供花!
因果始终是不会空耗的,因此所有的人都要尽己所能地积累福德,而且应该欢欢喜喜地积累福德,不能像付税一样非常勉强地作福德。
富人不要死守钱财不作供养,穷人也不要以贫穷为借口不作供养。
成为富人是由于往昔积累福德所致,应该利用现有的财物继续积累福德;成为穷人是因为往昔未曾积累福德,为了摆脱贫穷的命运,更应该积累福德,如果实在没有钱,甚至乞讨得来的饮食也可以作供养。
越穷的人就越需要作供养,如果供养的心非常清净猛厉,甚至即生就能脱贫致富。
佛经中记载:须达长者曾经因为供养三宝而七次致贫,最后一次竟穷得身无分文。
有一天,须达长者在粪土中找到一个檀香木斗,出售后买了四斗大米,长者夫妇下了一斗大米做饭,准备好好吃一顿。
饭快熟时,佛陀心想:应当度化须达,让他重新出生福德。于是派舍利子去化缘,须达长者见舍利子尊者来化缘,心中非常欢喜,将米饭全都供养了尊者。
须达长者又重新下了一斗米,饭要熟时,目犍连尊者来到长者家化缘,长者又一次欢喜供养。
之后他又下了一斗米,饭要熟时,迦叶尊者又来了,长者还是欢喜供养。
到了最后一次,佛陀亲自来化缘,长者极为欢喜地将米饭供养佛陀。
接受供养后,世尊亲自为须达夫妇回向:“罪灭福生, 从今日始。”当下,须达长者家中充满粮食、布匹、珍宝,比往昔还要富裕数倍。
须达长者欢喜踊跃,他对佛陀说:“纵是华厦千间,夜眠还是八尺,财富再多也无有实义,唯有修行才究竟。请世尊能摄受我们。”佛陀为他们说法后, 夫妻俩都获得道果。
佛经中有许多这样精彩的公案,有善根的人看到这些公案后会生起信心,当然,如果没有善根,即使佛陀亲自来到面前,也不一定生起信心。
我每次看到佛经中的公案都很有感触,有时候很欢喜,有时候又很悲伤:能亲见佛陀真是太有福报了,如果自己以前值遇过佛陀,即使那时是一只蚂蚁,也早就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了!
总而言之,人人都要尽己所能地积累资粮。
我自己多年以来都是这样:每天早上起床后, 首先礼佛三遍,然后就供香、供水,如果出门在外不方便,就只能念云供咒进行意幻供养。
云供咒:纳摩纳札雅雅 纳摩巴嘎瓦得 班匝尔萨抓玛达呢 达塔嘎 达雅 阿哈得三雅桑波达雅 达雅塔 嗡班杂尔班杂尔玛哈班杂尔 玛哈得匝 班杂尔 玛哈波雅班杂尔 玛哈波德泽达班杂尔 玛哈波德曼卓巴桑札玛纳 班杂尔 萨瓦嘎玛阿瓦 纳波效达纳班杂尔所哈。[云供咒注音:“得”读作Dei ] 此咒功德不可思议,念一遍此咒,有供养十方诸佛菩萨的功德,且死后能往生极乐世界。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习惯。希望今后大家要养成供养三宝的习惯。还要提醒大家的是, 供养后不要忘了回向发愿,如果只是把供品摆到三宝所依前而没有回向发愿,功德也不是特别大。
《前行备忘录》中强调,供养后一定要回向发愿。《百业经》和《贤愚经》中记载,佛陀在世时,许多弟子都具有不共的功德,这些功德都是他们往昔供养三宝后,作了回向发愿才成熟的。
因此,今后大家作完供养后,应立即以清净意乐来回向发愿,这样一定会如愿成熟果报。
回 向 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智悲脚印 ∣一个自利利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