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礼佛时不应对佛有执著 返回

礼佛时不应对佛有执著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21-01-29

点击↖关注平台

回复“血脉论

获得已连载合集



第二个,除了大自然的现象以外,我们看到的、听到的等等,有可能也是幻觉。


所以,对这些现象,大家也不需要紧张,担心这是不是不吉祥的事情呢?也不要以为这就是佛菩萨的加持,非常吉祥,等等。即便是佛菩萨的加持,我们也要很淡定地去修自己心的本性,这才是佛的法身。三身佛当中,最究竟的佛就是法身佛,这才是最重要的。


外在大自然的各种各样的现象,还有内在的我们各种各样的幻觉,大家也不要以为这些是佛菩萨的瑞相,也不要过度地紧张,这是不是魔王波旬来了,是不是不吉祥?这都是因为人体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很多时候,它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现象 。


比如说我们吃一些药物,它也会影响到我们的神经,出现各种各样的现象,这都是自己的错觉,也不是佛、也不是魔,什么都不是。还有我们打坐的时候出现的,做梦的时候看到的,这些也都是错觉。要以这样的态度去看才对。这些昨天已经讲过了,我再重复一遍,因为这些非常重要。


另外一个,不要以佛去礼佛。因此有些人就认为,禅宗就是不顶礼佛像,不尊敬佛像。那这也是不对的。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外在的佛像不是佛,就像谁都不会认为人的照片就是真人。但是这些佛像,通过密法的仪式开光以后,它就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这就是佛的加持。这种加持就来自于开光。


另外一个,没有开光的佛像也是有加持的、有能力的,这是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佛菩萨多世累劫当中修行的力量和愿力。这些佛像、佛经本来就有力量和能量。比如说我们心情不好,或者是有烦恼,或者是生活及其他方面有违缘,那我们去祈祷佛菩萨,就能够得到帮助,这就是来自于佛本身的力量和多世累劫当中的修行愿力。



我们在修空性、修光明、修心的本性的时候,不依靠外在的佛。但平时作为一个佛教徒,对佛像、佛经应该恭敬。所以修禅的人,也需要供佛、礼佛,因为修禅的人也需要积累福报。当然,如果修禅的人的境界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在禅定当中,他就可以完成供佛、礼佛,那他就不需要外在的佛像。


像龙树菩萨,这些跟佛差不多的菩萨,他们也拜佛,也恭敬佛像,更何况我们普通修禅定的人。因为禅宗的文字非常深奥,文字也不多,所以,我们理解就会出现偏差,这样是不对的,大家一定要注意。简单地说,我们平时一定要供佛、礼佛、念佛,这个非常重要。


禅宗一直讲,不需要外在的礼佛,原因是我们对外在的佛有执著。从禅宗的境界讲,有执著去礼佛、供佛都是不对的,是这样的意思。但是我们没有证悟的人,没有办法不执著,我们是通过礼佛、供佛的方法,逐步逐步地达到不执著的境界,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分清楚,否则的话,我们会有错误的理解,影响到我们的修行,希望大家记住了。


接下来继续讲达摩祖师的《血脉论》。“佛是西国语”,佛是一个外来词。“佛陀”来自于印度的梵文,梵文中叫作布达。当时有两种翻译的方法,一个是音译,另外一个是意译。音译就是把印度梵文的发音,直接用中文写出来,不翻译意思。“佛陀”这两个字就是音译。“西国”,就是当时的印度。


此土云觉性”,布达,意译以后叫作觉性,即觉悟了我们心的本性,用中文来讲应该叫作觉悟或者是觉悟者。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佛教徒应理性,不要盲目崇拜自然现象

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禅修时,不要执着任何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