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届净土学习笔记丨《藏传净土法》第56课
本课科判
课程重点
说恶语有严重过患,尤其是对具功德者说恶语,甚至会即生受报。
辩论时应如理如法,应断除贪嗔之心,避免恶语。
自己忏悔或别人代忏,造业者或能当下解脱,或能减少受苦的时间和程度。
课程难点
公案中的有些人虽然忏悔却仍堕入恶趣,因为其说恶语的对境太过于严厉,是具功德者,并非忏悔无用。
行持善法时应以出离心、菩提心摄持,这样来世不至于因人天福报而生起傲慢之心,进而造业。
平时应当倍加警惕,一旦生起嗔心就要立刻忏悔,避免罪业积累。
本课脉络
课前开示(1段)
恶语之过患(2-33段)
上师教诫(34-43段)
脉络展开
一.课前开示(1段)
1. 解脱轮回的最胜方便就是净土法门。
2. 随时随地有求生极乐之心,以断恶行善来积累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
二.恶语之过患(2-33段)
1.因恶语而转为旁生的公案。二.恶语之过患(2-33段)
①【公案】
姐姐无意中以猴子为喻责备年幼的仓央嘉措,知其为圣者后虽忏悔死后仍转生为猴子。(《仓央嘉措密传》)
②【公案】
一年轻比丘形容老比丘的声音像狗叫,知其为圣者后虽忏悔仍连续五百世转为狗。(《贤愚经》)
③【公案】
乔美仁波切前世曾骂别人是狗,后于五百世中转为狗。
④启示一:众生因为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缘而在轮回中辗转漂泊。
⑤启示二:真正的佛教徒要关心自己来世的解脱和安乐。
2.易说恶语之人:种族高贵、相貌端严、青春美满、地位显赫、财产富足、广闻博学的傲慢之人。
3.因傲慢而说恶语的公案。
①【公案】
一位善于辩论的格西恶口其他僧人像驴,死后变成了驴头鬼。
②【公案】
一位小僧人对一位获得文殊菩萨加持的大德恶口,即生舌根糜烂,最后舌头断掉而命绝身亡。
4.对具功德者说恶语而感召严重果报的公案。
【公案】
一位弟子在辩论中经常对麦彭仁波切说不恭敬的语言,晚年舌头糜烂。
5.造下严重恶业,即生感受现报的公案。
【公案】
杜昌的妻子柳氏因妒忌心重屡屡造业,现世感受舌头糜烂。
6.忏悔罪业的重要性。
①只要及时忏悔,恶业也有清净的机会。
【公案】
梁武帝请高僧大德为夫人作经忏,令其舍蟒身而生天界。
②通过忏悔,或能当下解脱,或能减少受苦的时间和程度。
③远离恶友,善始善终地闻思,尽量断除恶业。
7.辩论应断除贪嗔之心,避免恶语。
①【公案】
佛陀在世时,两比丘辩论,最后恶语相讥,年老比丘被气死并转生为毒蛇,最后由佛陀调解,二者互相顶礼忏悔,毒蛇在对佛的信心中死去并转生天界。
②显现上法王如意宝晚年经常忏悔年轻时辩论造下的口业。
③上师教诫:不要随便诋毁其他宗派的祖师。
三、上师教诫(34-43段)
1.要精进行持善法,死后才有解脱的机会。
2.在末法时代,最好是首先不要造恶业。
3.凡是说过恶语的人一定要忏悔。
4.造了恶业后不好好忏悔,会障碍往生。
编辑:定解D53
审核:定解D08
“法师辅导”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