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大圆满心性休息42 | 守好口与心,切莫造下害人害己的业 返回

大圆满心性休息42 | 守好口与心,切莫造下害人害己的业

求学足迹 2021-04-09



传讲时间:2015. 4. 2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祈祷遍知无垢光尊者:
刚热托噶仁钦年布格    托嘎雪山宝藏颈
云丹根作嘎威杰察德    圆诸功德喜乐园
多尼酿波威比纳玖瓦    二义精藏瑜伽士
龙钦饶将桑波所瓦得    祈祷龙钦绕绛贤
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
玛威桑给钦热酿拉夏    心显文殊师利智
根德桑布门蓝纳巴央    勤学普贤行愿义
这吉嘉威春蕾怎匝巴    持佛佛子事业者
将央拉弥雅拉所瓦得    祈祷文殊上师足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劝众听法偈:
拉耶嘎当勒当诺因嘎    天龙夜叉鸠槃荼
哲温达当摩耶嘎南当    乃至人与非人等
卓瓦根杰扎南杰赞巴    所有一切众生语
檀嘉嘎德达给丘丹多    悉以诸音而说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讲语言的四种罪业。


庚二、语业:






妄语骗他知词义,同分直言欺他心,
离间言说挑拨语,同分他言复传离,
绮语恶论无稽谈,同分无关非法语,
粗语刺伤他心言,同分令他不悦语





这四种语言我们都知道,但是真正分析的时候,比如什么是妄语,很多人就不一定非常明白了。在语言的四种罪业当中,首先讲的是妄语。


“妄语骗他知词义,”什么是妄语呢?就是以改变他人想法的意乐,跟别人说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欺骗他人的语言。而别人也已经听懂了他所说的话。


比如,我本来没有得到一些特别深的果位,但我却说:“啊,我获得了很深的果位。”有些人经常说一些梦境,我觉得可能是妄语,比如,“啊,我昨天梦见妙音菩萨来了”,“我昨天做梦,看到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发光”。


现在有些佛教徒说妄语非常厉害:“啊,我昨天梦见文殊菩萨告诉我,要去喇荣依止您。”旁边的人听了都觉得有点过了,根本无法想象:“噢,好像在无垢光尊者、宗喀巴大师的传记里面都没有那么精彩的内容,这个人很厉害!”


所以,应该尽量不说妄语。


“同分直言欺他心,”它的同分就是“直言欺他心”——语言是很直接的,但是是直接欺骗他人。


有时候人们认为,这个人语言很直、很直爽、很有个性的,但实际上,他是直接用一些语言来欺骗别人。佛教徒当中也有吧,他并没有用“婉言”,而是就用直接的语言来欺骗别人。


不要吃掉别人的信心


我们不能说妄语,说妄语有很大的罪业。在《毗奈耶经》当中有一个公案。佛陀在王舍城的时候,罗睺罗在身边,有一群信徒来拜见佛陀。当时罗睺罗认为佛陀太累了,就说各种妄语来欺骗他们。罗睺罗说佛陀在鹰鹫山,他们就跑到鹰鹫山,结果没有找到,就很伤心地回来了。这时罗睺罗又说:“噢,不是,佛陀是在那个地方。”这样一直说来说去,后来那些人特别不高兴,所有的信众都退失了信心,他们心想:“佛陀身边的人怎么都说这样的妄语?”他们后来可能已经知道了真相。


佛陀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就用一种婉转的语言来说罗睺罗。他把洗足器里面的水倒了一半,对罗睺罗说:“你看到水只剩下一半没有?”


罗睺罗说:“看到了。”


“沙门如果说妄语的话,他的善法就只剩下一半了。”然后佛又把水全倒了,说:“你看到了没有?这里面的水都没有了。”


罗睺罗说:“看到了。”


“沙门如果说妄语的话,善法就一点都不剩了。”后来,佛陀又把洗足器倾斜地放着,说:“你看到没有?洗足器这样倾斜着。”


罗睺罗说:“看到了。”


“沙门如果说妄语的话,所有的行为就已经斜了,是不正的了。”


现在有些佛教徒,认为自己说妄语好像很厉害、很成功,其实也并不是。


后来佛陀总结性地说:“宁吞热铁丸,犹如猛火焰,不以破戒口,噉他信心食。”宁可吞一个火焰猛烈燃烧的铁丸,也不应该以说妄语的破戒之口,噉别人信心的食物。“噉”是吞食、吃掉的意思。吃一些燃烧的铁丸都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用说妄语的方式把别人的信心全部吞食掉了。


我们很多佛教徒,有时候真的是用妄语把别人的信心吞食了。别人生起信心很不容易啊!就像把一点点食品或粮食积累起来一样的。他拥有这个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把它全部吞掉、吃掉!吃掉以后,别人就没有口粮了——没有信心了,没有信心他怎么生存啊?


我也经常看到一些上师身边的人说妄语:“不能见上师,上师现在病了,很危险!”其实上师根本没有病。


很多上师身边的人这样说妄语,我也犯过。以前在成都的时候,来了一群人想见法王。那是中午,上师刚刚接见完了,而且我们当时的时间安排得非常紧。但是他们来了,直接说不让见也不行的,实在没办法,我们就说:“法王现在已经睡觉了,不能见了。”


后来不知道通过什么消息,法王已经知道了,就说我们:“你们怎么中午的时候就让我睡觉?别人会想‘这个上师天天都睡觉,晚上是睡觉的时间,白天怎么还睡觉?’来的这些信徒你们不让见……”当时上师也显得不高兴,就批评我们。


有时候在上师身边也容易犯错误,自己也确实犯过这样的错误。但是有时候也很为难,因为又不敢每次来人都带到上师那里去见,有很多困难吧。


但我们作为佛教徒,的确不能吃掉别人的信心。我对这个教证印象还是很深的,希望我们千万不要以破戒的口“噉他信心食”,这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


而且每个人在自己的行动中,也千万不要说妄语。有时候我们佛教徒,尤其是出家人当中的一些人,如果以前当过商人等,可能都已经习惯了,觉得自己说妄语很成功,本来已经到了某个地方,却说“我不在这里”。


我以前在北京,有一次遇见一个大老板,他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说:“我现在刚刚到上海。”他的秘书说:“你不要说,你不要说,他已经到了门口,你小声一点,你小声一点。”但他还是大声地说:“没事、没事……我现在刚到上海,我现在刚到上海,我没办法见你了。”


有时候人说妄语还是很可怕的——对方明明已经到门口了,而且他的秘书在旁边说“你小声一点,他刚刚已经到了这里”,但是他还在说。当时在吃饭,他坐在我们对面。我听到之后就想:“如果以后我给他打电话,他可能也会这样对我说吧?”好像人对人的信心都没有了。


《诸法集要经》当中讲过:“若人说妄语,彼速自轻懱,智者咸舍去,诸天皆远离。”如果一个人说妄语,自己很快就会遭到轻毁,智者们会舍弃他,诸天也会远离他。所以我们千万不要随便说妄语,否则有智慧的人会想:“这个人经常爱说假话,爱说妄语的,应该离开他。”诸天人、护法神也会远离。


所以大家说话要尽量注意。所谓“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人们一旦被某个人欺骗过的话,后来就经常比较担心、害怕,会有一种防备心。


这是妄语,然后是说离间语。


“离间言说挑拨语,”说离间语是挑拨别人之间比较好的关系。有大的离间语,比如在僧众、上师之间说离间语;还有中等的离间语,就是在普通的人与人之间,通过说一些是非来挑拨他们的关系。


现在很多人特别喜欢说是非。比如,说道场与道场之间、上师与上师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如何。现在很多家庭的吵架,都是因为个别人特意去说了离间语。其实说离间语的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他心里会有些准备:“我要在这个人和这个人之间说……”表面上看,他好像对别人很好,但实际上他是有目的的。


“同分他言复传离,”离间语的同分,即与它同类的语言是,他没有直接跟别人讲,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比如让其他人在中间传话,这样来讲离间语。总之,离间语就是打破别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语言。


“绮语恶论无稽谈,”绮语就是经常读一些恶论——对自相续没有任何意义的贪嗔痴的论典,还有经常说一些无关紧要的无稽之谈。


“同分无关非法语,”它的同分或同类,是跟解脱和重大意义没有任何关系的是是非非的语言。


其实谈论电影、电视、军事、生意的语言,对于一个希求解脱者来讲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都称为绮语。


现在很多人特别喜欢说绮语,尤其是中国人,这方面可能说得比较多。不管是在车上也好,在房间里面也好,总是没完没了的一直啰啰嗦嗦。打个电话或者做什么事情,真正该讲的事情都不讲,却一直添枝加叶地说个没完。


我到一些欧美国家的时候,看到他们很多人就不爱说话,话很少,但是每一句都很有意义。他们平时经常看书,一直对学习非常重视。


现在,我们藏地的很多年轻人也是爱说绮语。以前藏地的很多人,平时就是念咒、观修,话不是很多的;但是现在,人们好像一直没完没了地说说说,说了半天,实际上也没有很多意义。这些都是绮语,对自己的解脱和修行无益。而且我们在说绮语的过程当中,难免经常讲别人的是非和过失。


包括现在网络上的一些言论,也是绮语。其实现在网络对人的损害确实也是非常大的。像古代的时候,很多有智慧的人可以通过文章体现他的智慧。但现在在网络上,讲求所谓的平等,每个人都可以发言,然后就是是非非地说很多。


所以,对于真正有价值的语言和没有价值的语言,很多人都很难分清楚。比如,《大圆满心性休息》是一本书,其他各种各样的人也写各种各样的书,所以我们在这样的时代当中,有时候很难分清真假。


“粗语刺伤他心言,同分令他不悦语。”粗语,就是给别人取外号或者骂别人,这些非常不悦耳的、刺伤别人的语言就叫做粗语。


其实真正的语言,应像《入行论》当中所讲:“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出言一定要真诚,意思要很明白,语言也要与环境、当时的事件等非常有关联,要说这样的话。


但现在很多人一开口就骂人。这方面出家人可能稍微好一点,但我有时候也会听到一些出家人骂人。他在辩论和佛法的讲考时口才不是很好,但在同行道友之间骂人的时候口才非常不错的,好像受过非常高等的训练一样,能讲出特别多的“专用名词”。所以佛教徒当中也有这样的。


其实我们佛教徒在说话方面应该讲文明,这很重要的,因为这些都是在阿赖耶上面造了恶业,这样的恶业很难清净。


庚三、意业:


下面讲心上的三种不善业。






贪心图财欲己有,同分贪他闻等福,
害心嗔恨损他众,同分不利生嗔心,
邪见常断无因果,同分增损等倒见





“贪心图财欲己有,”心识的三种不善业当中,首先是贪心,就是怀有一种把别人的财产归为己有的想法,一直想:“不管怎么样,这个我有的话,多好啊!”


“同分贪他闻等福,”它的同分,是心怀愤恨并暗想自己获得别人的多闻等福德该多好。


现在的广告经常讲:“买什么样的房子很好,买什么样的手机很好,买什么样的车很好,买什么样的衣服很好……”听了这些,很多年轻人心里面都想:“我拥有的话,多好啊!”


所以人比较愚痴,通过一些声音就产生贪心。有时候我觉得,现在的人贪心大也是有各种各样原因的。比如有各种各样的宣传,说:“这个多方便,多好啊!”看到这些广告之后,没有钱的人也很想要,最后就去偷盗,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去求财。这也是一种同分的罪。


总的来讲,一直想把别人的财富归为己有,这样的想法就是贪心。其实贪人、贪财都属于贪心。


“害心嗔恨损他众,”害心就是以嗔恨心想要损害别人,不管是暗地里也好,当面也好,一直想害他、想杀他。即使你没有说出来,但是心里面经常想:“我有机会应该揍他,应该好好地……”


“同分不利生嗔心,”它的同分就是不饶益他,可能经常想害他,心里面想:“以后有机会帮助他的话,我也不会帮助。”是这样嗔恨的心态。


其实现在很多人的嗔恨心也非常重。因为从小就看一些暴力、打仗的节目等,这也可能会培养嗔恨心。而且现在有些人打架的方法和行为,跟媒体宣传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那些语言和动作全部都成为你的“工具”了。


因此现在的动画片和很多宣传物,其实是能增长人们贪心和嗔心的一种教材。在这样的社会当中,培养人的善心和善良方面的“工具”非常少,培养贪嗔痴方面的却非常多。


“邪见常断无因果,”所谓的邪见,总的来讲有两种:一切都是没有的,生命也只有一次,这是断见;可以永远长生不老,存在永恒的东西,这是常见。常见和断见都是不合因果的。


“同分增损等倒见。”它的同分就是增损见。所谓增损是指,有的东西认为没有,没有的东西认为是有的。这样的颠倒见叫做邪见的同分见。


不管怎么样,我们对人和法,一定要有一个正面的了解。如果没有正面的教育和了解,就很有可能在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下诽谤佛法和善知识,这个罪业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对善知识,对其他人的非议、诽谤和评价也一定要谨慎。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不要评价任何人


《大车疏》里面引用《宝积经》的教证说,释迦牟尼佛对迦叶尊者说:“吾与同吾者,方能认定法与补特伽罗,凡夫不可认定法与补特伽罗。否则,会堕落之故。”这句话非常重要。


我们在座的很多人,经常讲一些是是非非,讲一些别人的状况:“这是成就者,这不是成就者……”别人经常打电话跟我说“那个上师不好,这个上师好”的时候,我对好和不好的评价都没有。我经常在电话里面说:“噢,对不起,对这个事情我一般不评价,你们自己看吧。”这说明我是不敢评价的,没有这个智慧。因为佛陀说,像我和我这样的人才可以对法和人评价,而其他的人都没有这个能力,凡夫人如果去评价是会堕落的。


所以我们对人、对法一定要注意,时时刻刻处于一种善心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正法念处经》当中讲:“一切时一心,常勤修善业。舍离不善者,此是智慧相。”在一切时候,我们应该一心一意地精勤修持善业,尽量舍离一切不善业。如果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智者,这就是智慧相。


我们要尽量在一切时候修持善业,虽然凡夫人不可能十不善业一个都不犯,这一点恐怕确实做不到,但是以前爱说妄语的人,从现在开始不要说妄语;以前爱杀生的人,从现在开始不要去杀生;以前爱说离间语的人,不要去说离间语;以前邪见特别重的人,从现在开始要放弃邪见。佛陀也专门讲过“十不善中邪见重”,十不善业当中邪见是最严重的。现在很多人邪见很严重的,听佛法也不相信,对人的评价也是:“这个是坏人,那个是骗子,所有的人都是……”


其实我们观清净心的话,一切都是无利无害的,所以最好不要评价任何人。有些人当面好像是赞叹,但实际上是诽谤。有些人说“某某跟这个出家人、跟那个出家人应该关系不太好,应该是什么什么”,“某某上师和某某,某某弟子和某某弟子之间也是有什么”。


如果你是一个管家,要整顿僧众的戒律的话,你有权力去说;其他人的话,一般来讲,对任何的出家人和在家人都不要评论。在佛教团体当中,希望大家不要以各种恶语、妄语、离间语进行诽谤。如果造诽谤业的话,我觉得非常可怕。


大家应该像我刚才所讲的一样,“一切时一心,常勤修善业”,要在一切时中修善业,然后“舍离不善者,此是智慧相”。《正法念处经》里面是这样讲的,这还是很重要的,大家应该记住。





颂词背诵打卡


妄语骗他知词义,同分直言欺他心,

离间言说挑拨语,同分他言复传离,

绮语恶论无稽谈,同分无关非法语,

粗语刺伤他心言,同分令他不悦语。

贪心图财欲己有,同分贪他闻等福,

害心嗔恨损他众,同分不利生嗔心,

邪见常断无因果,同分增损等倒见。



温故而知新


41课-42课

【知识类】
1、什么是无明?有哪两种解释?什么是出离心?出离心是智慧吗?
2、圆满杀业需要哪些条件?杀蚊虫有过失吗?杀生、偷盗、邪淫的同分分别是什么?了知这些之后,你打算如何做?

【修行类】
1、什么是妄语?其同分是什么?请以公案说明,说妄语有哪些危害?
2、观察自己是否经常说妄语、离间语、绮语、粗恶语及其同分的语言?你打算如何调整自己?

【生活类】
1、 如今人们以贪心、害心造业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2、 为什么不能轻易评价他人?作为管理者,如何避免因为评价他人而造下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