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郁:让禅修疗愈心灵
抑郁症,这个曾经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词,现在正一步步地逼近我们的生活,与艾滋病、癌症一起,成为当代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抑郁症不但赶走了人们的幸福生活,而且还让人生病甚至死亡。据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抑郁症将成为全球公众健康的最大问题”。
禅修与抑郁症的关系?
禅修是佛教解决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方法。就像我们从食物中吸收营养,可以使身体健康一样,从禅悦当中,也可以提炼出精神必需的营养,以保持精神的强大与灵动。
哈佛医学院的院长和哈佛一些一流的脑精神科专家,研究禅修跟抑郁症以及很多其他精神病的关系,已经研究十多年了。美国有些科学家也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学藏传佛教禅定的修行人。在实验室中,实验者一边用脑电波图测量脑波的变化;一边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测量脑部活动的位置。最后得出结论:通过禅修,不但能够短期改变脑部的活动,而且非常有可能促成脑部永久的变化。这就是说:通过禅定,完全可以断除人的焦虑、哀伤等很多负面情绪,创造出心灵的幸福感,甚至可以重塑大脑。
目前,禅修在西方非常流行,医院里面的医生、护士,还有包括小学生,他们都在打坐、禅修。
另外,如果你是一个佛教徒,在信仰佛教的基础上禅修,那它的各方面效果当然都会不一样;但如果你暂时实在没有想法去接触或者接受佛教的话,也没关系,把信仰的部分抛开了以后,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种调整心理的方法去修。这样的话,不管是一个无神论者,还是一个唯物论者,或者是一个有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大家都可以用。
禅修可以代替药物治疗吗?
治疗抑郁症,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禅修来调整,这样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而且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能;另一种是通过药物去控制,它的原理是依靠物理作用来控制焦虑。这样的结果虽然可以让患者表面上看似没有抑郁症,但其副作用,却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活力,所以这种药不能长期吃。
具体来说,还要看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如果已经达到非常非常严重的程度,那就还是需要药物。因为这个时候,比如说让你去打坐,你本身是静不下来的,你已经没有静下来的能力了,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靠药物。但时间长了,这种药物确实有一些负面的作用。所以,差不多的时候就开始打坐、禅修,禅修的力量慢慢起来了以后,药物就可以减少。当然这个时候,需要有医生的具体指导。比如说,你什么时候可以减少药量,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地减少,最后完全靠禅修,完全不需要这个药。
另外一个情况,如果这个患者他虽然有抑郁症,但是还没有发展到那么严重的地步,那这样的话,他不需要吃药,完全可以通过禅修解决。如果他在禅修上花的时间、功夫,各方面都到位的话,可以从本质上治抑郁症,这个完全没问题。
我们都知道,身体有自愈的能力,通过药物,就可以让伤口愈合。如果身体没有愈合的功能,则再多的药物,都无法愈合创伤。同样,心灵的问题,也要通过心灵去解决。有些很暴躁、很浮躁、很空虚、很悲伤的人在修禅以后,可以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开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有无数成果证明,通过禅定,就可以让心态重拾健康。
如何修禅?
修禅的具体方法包括三个方面:身体的姿势、呼吸的调整、意识的状态。在《慧灯之光》里面的《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和《痛苦,其实只是纸老虎》等文章中,已经对这三个问题与修禅的环境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考实施。
当我们坐好静下来以后,就全神贯注地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面。呼吸不能刻意加快,也不能刻意调慢,保持正常、健康人的呼吸速度即可。然后去数呼吸。详见《慧灯之光》。
当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以后,就不要再去想家庭、工作、生活等问题。不追究过去,不迎接未来,一切杂念都放下,最好能达到像是平静海面的状态。如果实在不行,也必须要达到还没有产生海浪的比较平静的状态。
现在西方的很多心理学家与冥想者,都喜欢用佛教的数呼吸法。虽然这也是一种思维,但用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却可以达到禅定的目标——通过思维去减少思维。
在自己的前面放一个物体,一支笔、一个矿泉水瓶子、一粒米或任何一个东西都可以。两只眼睛与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锁定在眼前的物体上,内心不起任何念头,让心静下来,这样保持几分钟。
刚开始的时候,或许我们只能保持五分钟,慢慢适应以后,就可以延长到十分钟、二十分钟等。
需要注意的是,平时我们这样静下来以后,虽然一开始心很平静,但过了几秒钟以后,内心当中会产生一种细微的念头,一个波纹般的小幅度运动。我们要尽量发现它,并立即控制它,要把波动的幅度减到最低。当然,要想降到完全没有波动的光明状态,我们可能暂时还做不到,但至少应该让波动的幅度变得非常小。
静下来以后,会感到头脑非常清醒,思考任何事情,灵敏度都非常高。用脑太多或压力很大的人,若能每天晚上保持几十分钟的静坐,完全可以过滤一天的疲劳,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好多企业界的人在打坐的状态当中,就发现了一些久而未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如果一静下来以后,仿佛整个世界都消失了,包括自己在内,都根本不存在,没有任何东西,这是一个非常轻松愉快的感觉。当体验到这种非常好的状态的时候,立即要停下来,不要再继续。为什么不能继续?因为如果再继续,过了两三秒以后,一定会产生杂念来扰乱这个状态。所以要在杂念还没有来得及扰乱的时候,自己主动停下来,然后再继续打坐。
《慧灯之光》系列丛书中有一篇文章,叫《禅修要诀》,里面介绍了九住心,也介绍了控制念头、保持平静的具体方法。
当你平躺在沙滩的躺椅上或草原上,遥望眼前的蓝天,让心灵融入蓝天,把蓝天装入心灵时,压力、焦虑、忧郁等等都会在虚空中消失,不但能感受到格外的轻松,也许,你还能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
——慈诚罗珠堪布微博
注: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开示编辑整理
素材来源:
《慧灯·问道》第二季 心理健康篇 第2期
《慧灯之光》第九册:《藏传佛教的幸福学》
《慧灯之光》第十册:《禅修与现代生活》
慈诚罗珠堪布:《我们为何不幸福》
推 荐 观 看
·《慧灯·问道》第二季 心理健康篇 第2期
• END •
【 官方网站:huidengzhiguang.com 】
【 慧灯之光禅修公众号:HDZG_Z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