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你不是昨天的你。你,一刹那也没有存在过。——《中观庄严论解说》85(视频音频讲记)
讲记视频
中观庄严论解说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仁波切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思考题
以无观待因、有害因证成无常时,其推理论式是什么?并请将这些论式转换成通常的论式。
科判
⬛ 甲一、所说支分
⬛ 甲二、所说论义
🔘 乙一、真实分析所说论义
🔷 丙一、名义
🔷 丙二、译礼
🔷 丙三、论义
🔴 丁一、抉择所知二谛之义
🔶 戊一、认清二谛之理
✴ 己一、宣说胜义中万法不存在
💠 庚一、立根本因
🔹辛一、真实立根本因
🔹辛二、旁述
▪ 壬一、分析有法
▪ 壬二、分析真因
🔺 癸一、分析是应成因抑或自续因
🔺 癸二、分析是证成义理因抑或证成名言因
🔺 癸三、分析是无遮抑或非遮
▪ 壬三、阐明喻理
💠 庚二、建其理
🔹辛一、建立宗法
▪ 壬一、建立离实一
▪ 壬二、建立离实多
🔹辛二、建立周遍
✴ 己二、宣说世俗中有实法存在
💠 庚一、认清显现许实空之世俗
💠 庚二、分析彼世俗之自性而宣说
🔶 戊二、遣除于此之争论
🔶 戊三、如是通达之功德
🔴 丁二、以赞如是二谛之理而摄义
🔘 乙二、如是分析之必要
发完菩提心之后,大家应如理如法地听受。以前上师如意宝讲过:上根者,从家里出来前往经堂的时候,自己心里就会想:这次听课是为了利益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中根者,在课堂上正式念诵发心偈的时候,会观想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下根者在传法者提醒大家发菩提心的时候,会在自己心里发起菩提心。发菩提心的时候,应该愿天下无量无边的众生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这样在短短的时间当中也可以积累无穷的善根。
当然,有些初学者很难在无勤中做到这一点,但是以一种勤作的方式也可以,比如以前要求大家课前课后念诵的时候用转经轮,一开始经常会忘,现在除了个别人以外,念诵的时候基本上都在用转经轮。发菩提心也是这样,一开始也许不习惯,但是大家要把它作为最重要的事情来抓。
我想:把什么事情都放下,专门找出一定的时间来修菩提心,这样的机会有没有呢?这很难说,而且也没有必要。大家应该从每天的所作所为不断串习,比如每次上课之前,首先想:我这次听课,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最终获得如来果位。听完课以后,《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能够全部观想当然最好,即使不能全部观想,也应该思维:我在这里已经圆满听闻了一堂课,不为我自己获得快乐、名声,而是为利益天下无边的可怜众生。心里面如此作意,这个善根就已经以三殊胜摄持了。
一个人的修行好不好,应该看他能不能经常以正知正念摄持自相续。我今天这样提醒以后,大部分人在这几天内应该会有印象,但关键要看能不能长期坚持,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所以,希望大家不管在哪一个法师面前听闻哪怕一个偈颂,最好在前面发一个菩提心;中间尽量对佛法和法师有一种恭敬之情,全神贯注地听闻;最后将这次所作的一切善根回向众生,这只是几秒钟的事情,很容易做到。如果让你们在五六分钟里这样观修,可能会有点困难,因为心经常会散乱。但是,以正念来摄持的话,在这几秒钟里,每个人都可以观。不过,到底能不能坚持做到,也要看个人的修行和福报。
讲经说法、闻思修行等善法的功德相当大,如果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的话非常可惜,很多凡夫人没有将善根回向,被自私自利的执著心染污了,或者以嗔恨心毁坏、以炫耀心给别人宣扬,这样的话,功德很容易就会失毁。所以,每天所作的善根,最开始以菩提心摄持,最后以回向来摄持,这一点不是很困难。
人总是会有一种习惯的过程,比如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刚开始的时候不习惯,到了一定时候自然而然就醒过来了。所谓的菩提心也是同样,真正无改造的菩提心的确很困难,但生起改造性的菩提心是很容易的,因为它毕竟是一种有为法,大家只不过从来没有这样想过。一开始通过一种勤作性的菩提心逐渐串习,到最后,无勤作的菩提心自然而然会生起来。
我自己也是觉得特别惭愧,每天口头上说为度化一切众生,也只不过是发出一个声音而已,实际心里面根本没有作意,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种现象。下面的道友,听经的人虽然很多,但真正在这个时候思维“我听法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听闻的”,在这方面能够观想的可能很少,也许其他的分别念正在起作用,也有这种情况。希望大家发菩提心的时候,不管怎么样也要把自己的心念收回来,专注到这个上面很重要。
前面已经讲了世俗的三种法相,一个是未经观察似乎欢喜而存在,以此遣除经过观察仍然承受得起这一点;第二个,以生灭之法并非常有来遣除常有这一违品;最后一个,具有功用的缘故,遣除了如石女儿等假世俗。
因此,从遣除三种违品
或者否定的角度讲到了这三点,
而从肯定的角度,
唯一建立了世俗谛这一点。
【世俗的法相从否定的角度宣说了三点,从肯定的角度建立了一点。
一、未察似喜:对于这些世俗,从遣除是实空的同时不显现的这一角度说为“未察似喜”,虽然一经观察了不可得,但在未经观察的侧面无可泯灭而显现,如同水中月一般,此等无欺显现这一点依靠上述建立实空的那些理证足可确定。】
第一个否定:不能观察。
实空就是在显现法上建立的。
下面主要说明从否定角度宣说的这三个法相。
一、未察似喜:对于这些世俗,从遣除是实空的同时不显现这一角度,说为“未察似喜”。
很多有实宗认为:柱子等在空性的同时不能显现。
但实际上,空性的同时可以显现。在没有观察时,一切万法不可泯灭而显现,就像水中月影一般,但真正用理证观察时,任何一个法微尘许也得不到。比如对水月真正去观察,水的上上下下根本得不到月亮的任何一部分,然而在未观察的情况下可以存在。所以,空性的同时可以显现,这一点并不矛盾,从这个角度来说,名言的第一个法相叫做未察似喜。
那么,空性的同时可以无欺显现这一点依靠什么来成立呢?以离一多因的理证可以成立。通过离一多因进行抉择时,现在眼前的柱子无欺显现,与此同时,它的本体却丝毫也不会存在。这一推理,完全可以遮破实有之法,成为破除实有的能遍,破除了实有之法以后,其显现也完全不矛盾。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应该深刻领会。
【二、生灭有法:为了否定非刹那性而说是生灭之有法,这些以破常法的理证等可明显证实。然而,如果对此稍广阐述,则建立刹那的理证有无观待因与有害因两种。】
二、生灭之有法,因为人们认为现在这些法不是刹那刹那之法,为了断除这样的邪知邪见,颂词中说“生灭之有法”。
在整个世界当中,没有一个法是常有的,这一点,通过破常有的理证完全可以证实。建立刹那的理证,有无观待因与有害因两种,这在因明《释量论广释》、《量理宝藏论》及其讲义中讲得都比较广。在这里,麦彭仁波切为了让我们通达一切万法都是刹那无常的本性,也对上述建立刹那的理证作了比较广泛的宣说。
【(一)无观待因:(推理方式:)存在的任何有实法决定不观待其他灭因而自然刹那毁灭,如闪电与火焰等,声也是存在的有实法之故。】
首先是无观待因,其推理方式如下:存在的任何有实法决定不观待其他灭因而自然刹那毁灭,如闪电与火焰等,声也是存在的有实法之故。
这是一种二相推理,陈那论师以前的因明前派也有这种推理方式。意思是说,存在的任何一个法决定不观待任何其他因,它自己当下就会毁灭,就好像闪电和火焰一样。
对于闪电和火焰,
由于被相续中的同类因迷惑
而认为它是存在的,
实际上,它们都是
刹那灭尽的自性。
就像闪电与火焰的比喻一样,
人们听到的声音,
它作为一种存在的有实法,
必定会当下毁灭。
此处从能遍的角度来讲,
一切有实法、存在之法,
不需要观待任何其他因,
自己就会毁灭。
比如所有人都能知言解义,此为能遍,所以,扎西、才让等也是人。由于能遍的知言解义这一点已经确定,所以说扎西和才让是人而且可以知言解义。同样,存在的有实法不需要观待任何其他法,它自己就会毁灭,这是相当有力的一种推理公式。
【对此,有些人认为:以瓶子为例,在没有遇到灭因之前是常有的,乃至没有用(铁)锤等将其凿成碎片期间,今天的这个瓶子也就是昨天的那个瓶子,明天的那个瓶子也就是今天的这个瓶子。】
一般在古代都是瓦瓶,而现在有胶、玻璃、钢等各种材料做的瓶子。
以瓦瓶为例,
很多世间人、个别外道
以及佛教犊子部的论师
这样认为:
没有用铁锤等他法摧毁之前,
这个瓶子始终都是存在的,
今天的这个瓶子
就是昨天的那个瓶子,
明天的那个瓶子
也就是今天的这个瓶子。
或者说柱子,在没有出现倒塌或毁灭之前,昨天的柱子就是今天的柱子,今天的柱子就是明天的柱子,一直到最后毁坏之前都是这个柱子。
【所毁灭的有实法与灭尽的无实法二者虽然同样称为“灭”,但无论如何都不需要其他因,这其中的理由是:作为所毁灭的有实法,本身足可产生而无需他法;而身为无实法,根本就不存在因。】
实际上,所谓的无观待因——
“一切法是刹那刹那毁灭的,
不观待任何法之故,
犹如闪电”,
将这个推理反过来
也可以这样讲:
只要是有实法,
就不需要观待任何法,
必定会刹那刹那毁灭。
这是细微无常的观察方法。
《大圆满前行》中所讲的无常观修方法,一般是比较粗大的无常,比如春夏秋冬、昨天今天明天等等,对于每个物质相续上细微的无常并没有详细观察。
所毁灭的瓶子,由于是已经毁灭的法,因此叫做灭法。同样,瓶子的前一刹那已经灭了,这个部分也可以叫做灭法。此二者都不需要观待任何其他的因,因为所毁灭的有实法本身即是刹那生灭的,而作为无实法来讲,并非因缘所产生之法。
有人会想:以铁锤把瓶子打碎时,瓶子的相续已经灭尽了,那有实法是不是已经成了灭法的因呢?
不是灭法之因。因为灭法自己的本体都不存在,又怎么会通过因缘产生呢?不可能产生。
【举例来说明:一个瓶子从形成时起至一百刹那之间未曾遇到毁灭之因,之后遇到灭因而毁灭,必然有第一刹那刚刚形成的阶段以及依次的第二刹那等阶段,假设这些刹那阶段的瓶子均是一个,那么刚刚形成之刹那与即将灭尽之刹那的两个瓶子也需要是一个。如此一来,那个瓶子刹那便会毁灭而不会住留一百刹那。同样,如果中间的某一刹那不是各自分开的,则成了不具备那一刹那,因为所谓的刹那不可能是与瓶子他体存在,也就是说不会有“瓶子常有、刹那单独计算而存在”的情况。】
举例来说:一个瓶子从形成的第一刹那到一百刹那之间一直未遇到其他的毁灭之因,在一百刹那时遇到其他人用铁锤来摧毁,这时,很多人认为已经存在灭因了。
这个推理非常简单。
瓶子第一刹那刚刚形成时,
与第二刹那的瓶子,
二者是不是一个?
不能承认为一个。
如果说是一个,
第二刹那和第三刹那
是不是一个?
你也应该说是一个。
那么,第三刹那、第四刹那……
一直类推下去,
第九十九刹那
和第一百刹那的瓶子
应该是一个,这样一来,
后面这九十九个刹那的瓶子
与第一刹那的瓶子
也应该是同一个了。
本来这个瓶子从
第一刹那刚刚形成之后,
应该还可以住留九十九个刹那,
但是后面九十九个刹那
与第一刹那同体的缘故,
第一刹那的瓶子
当下就应该毁灭,
为什么呢?
因为一百个刹那成为一体之故。
或者从一个人的1岁到100岁之间来分析,这个人在1岁和2岁时是不是一体呢?不能承认为一体。如果说为一体,一直类推下去,最后100岁的老人已经变成1岁的婴儿了,百岁老人死的时候还需要活九十九年,或者他在1岁的时候就应该死了。
这种观察方法非常重要。
现在学习的很多推理大家应该会运用,比如别人说瓶子虽然不是常有,但在遇到灭因之前常有存在,这时应该会运用这些推理。如果不会运用,可以说你除了积累一些功德外,全部都白学。
根据上述分析,第一刹那的瓶子当下就应该毁灭,根本不能继续住留九十九刹那。同样,如果说第一刹那与第二刹那中间未隔开而变成一体的话,所谓的一百个刹那也就不会具足了,因为“刹那”是从瓶子的成长或者毁灭的过程来计算的,就如同时间是物体运动或毁灭过程中的一种度量标准一样,这样的时间刹那并非与瓶子他体而存在。因此,不可能出现“瓶子常有、刹那单独计算而存在”的情况。
【同理,无论住多少日、多少年、多少劫都成立为刹那(即是以刹那组成之义),不积累刹那的年等是绝不会成立的。所谓的人间百千年也是如此,由一年一年而计算为百年的;年也是同样,如果未圆满十二个月,则不能算作一年;一个月也有三十日,一日有六十漏刻(简称刻),一刻有六十漏分(简称分),一分有六息,一息有呼气与吸气,而且每一呼气及吸气也有许多刹那。】
同理,表面看来虽然有多少年、
多少岁等说法,
实际全部是刹那刹那
聚合起来的,
不积累刹那的千年、百年
绝对不会存在。
由于是以一年一年
而计算为百年;
未圆满十二个月
就不能算作一年;
一个月也有三十日;
一日有六十漏刻[1];
一刻有六十漏分;
一般健康人一呼一吸,
即为一息,
六息即是一分;
而每一呼一吸,
有些论典说有六十三刹那,
也有六十五个刹那、
六十个刹那等不同说法,
但麦彭仁波切说,
根据众生的根基不同
还可以继续再分。
[1] 漏刻:《时轮金刚》当中计算时间的一种单位。
那么,应该怎样分呢?下面以比喻说明时间的分析方法。
【层叠的一百个青莲花瓣用针快速穿透的同时,所有刹那只会次第性出现而绝不会顺序紊乱地出现,】
一百个青莲花瓣层叠在一起,然后用针快速穿透这些花瓣,因为青莲花瓣又软又薄,所需的时间很可能只要一秒钟或者更快。假设一秒钟便可以穿透这一百个青莲花瓣,那么每个花瓣之间应该有一个非常细微的刹那,比如一个花瓣由很多微尘组成,它的上面、中间、下面也是具有次第性的,一百个青莲花瓣就可以分为三百个部分,而针虽然快速穿过这三百个部分,但必定是以次第性而穿过,不可能同时。前面在讲达拉和拉达的时候,也用铜板作了比喻,由于速度放慢,也会更好理解一些。
【诸如其中的一刹那不齐全,以它的数目不可能不使停留的时间缩短。第一与第二刹那间的那一有实法如果成了一体,则只会像第一刹那一样,而第二刹那已成无义。如果它在第一刹那中纹丝不动、并不毁灭,那么最终也不可能有变化。总之,第一刹那缘什么法,再不可能缘除此之外的其他法,新与旧、前有与今有的差别、成为未成为谁的根境、做与不做的万事都需要变成无有差异。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前者灭亡才使后面的阶段产生这一点是决定的。】
假设说一百个青莲花瓣中
有一刹那不齐全,
那么,以其数目而言,
也就不可能
不使停留的时间缩短。
因为第一与第二刹那间的有实法
如果成为一体,
那只会像第一刹那一样,
从而导致第二刹那毫无意义。
或者,在第一刹那纹丝不动、
并不毁灭,
最终也就不可能出现任何变化。
这样一来,以前崭新的东西不应该变旧,去年存在的东西今年也应该存在;另外,昨天见到柱子而今天未见到的差别也不应该出现。
【诸如瓶子也是同样,前面无水时的瓶子与现在有水时的瓶子如果是一个,那么有水的同时也需要是无水阶段的瓶子,实际上绝不会有这种可能性。前面无水时的那个瓶子已经灭尽了,这一点务必要明白。如果它仍然没有灭尽,则不可能出现有水的机会。同样,凡是显现能起作用的一切有实法,如果前刹那未灭,则后刹那绝不会产生。】
事实并不是这样,前者灭亡才使后面的阶段产生,这一点是决定的。瓶子也是同样,前面无水时的瓶子与现在有水时的瓶子如果是一个,那么有水的同时也需要成为无水阶段的瓶子,因为一个本体没有改变的缘故,然而既是有水又是无水的瓶子不可能存在。
一般藏人认为出门或者办事情的时候见到一个空瓶子是不吉祥的。不过,有些人出去办事情的时候,见到水桶空着,一定要把水桶装满才出去,这样改造可能也没必要,只是一种多余的分别念。当然,在名言假立中,刚才无水的瓶子,现在已经装满了水,这样可以说。同样,凡是显现能起作用的有实法,前刹那如果未灭则后刹那也绝不会产生。
【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有实法本身的生灭二者是由一因而引发的,并不需要其他因来灭尽。】
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有实法本身的生灭二者,都是由一因所引发,根本不需要其他因来灭尽。
对众生来讲,
虽然瓶子一刹那也不会停留,
是刹那刹那生灭的,
但这种刹那
以肉眼根本见不到的缘故,
依靠相续中相同的迷乱因导致,
见瓶子相续相同这一点
也是完全存在的。
【尽管是如此一刹那生灭的,但(众生以)同类连续不断而生作为迷乱因,将其执为一体。比如,心里认为“去年我渡过了这条河,明年还要再次渡过”而将去年、今年与明年的那条河思维成是常有的一条河。但如果加以观察,则不要说去年与明年,甚至今天早晨河水流过的地方连一点一滴也是没有的,所出现的完全是崭新的河流。】
尽管是刹那生灭之法,
但众生以同类相续连续不断而生
作为迷乱因,将它执著为一体。
比如那边的紫青河,我们心中认为“我刚来的时候渡过这条河,现在渡过的也是这条河”,从而将去年、今年、明年的那条河执著为常有。这是非常愚痴的一种想法,实际对其详加观察就会发现:不要说去年与明年,甚至今天早晨流过的河水在现在也是一点一滴都没有,所出现的完全是崭新的河流。这一点,只要把一片树叶放在河里,可以见到它马上会被冲走,依此清晰展示了河水不断流动的特性,因此只要稍微推理就可以明白。
同理,柱子、瓶子
或者人的面孔,
通过眼睛无论如何
也看不到它的无常性,
为什么呢?
因为眼识不能成为量,
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说
眼耳鼻舌身五根不是量的原因
就是如此。
那么,因明当中为什么说眼耳鼻舌身可以成为现量呢?
当然,对于名言中起功用的一些法,暂时以根识作为标准也非常合理,但究竟也成为合理的话,佛陀的智慧就成为毫无用处了。
因此,不论柱子还是河流,它们的相续都在一直不断地改变,但这不是眼识的对境。就好像经常在一起的两个人,根本不发觉对方已经逐渐衰老,但是分开几年之后再次见到时,突然就会觉得老得特别厉害。以前贝诺法王的一个侍者到学院来,一看见我,他就说:“你老得那么可怜哪!”其实我对他也有同感,只是还没来得及说……。
因此,一切凡夫众生都是由相续迷乱因摄持,才误认为一切法常有存在。《四百论》中也说[2]:以相续的错乱因执著成常有,对积聚的假法执著为实法。
[2] 《四百论》:于相续假法,恶见谓真常,积集假法中,邪执言实有。
(小编注:【】里为麦彭仁波切所造《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的原文。)
○
○
胜妙刹土寂静眼,
如莲瓣饰笑盈盈,
现量照见何者前,
供此善说音令喜。
[终生学习 终生修行 终生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