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265.破现在实有【每日一颂】《四百论》(第十一品) 返回

265.破现在实有【每日一颂】《四百论》(第十一品)

知幻园 2024-05-10




每日

一颂

《中观四百论》


# 265


第十一品 破时品

己二、(破时实有)分二:一、破时体实有;二、破能立。

庚一、(破时体实有)分三:一、破过去未来实有;二、观察有果无果而破;三、破现在实有。

辛三、破现在实有:


问曰:虽然已破过去和未来,但现在应实有存在,若现在也无,即成断灭一切存在显现。可以观察,任何一个法,可以转变成现在法,比如说过去的牛奶,其未来法是酸奶;通过种种因缘,过去的牛奶可以转变为现在的酸奶,其未来法也得到现前,以此应知现在实有存在。




诸法有转变,意亦不能缘,

虽尔无智人,妄计有现在。

——《中观四百论》



即使诸法实有转变,意识也不能缘执;虽然如是,你等无智愚人,却妄计实有现在。


数论外道认为,由诸法皆可转变为当下存在的法,可以证明现在实有。然而这种所谓的转变,也是无法成立的,比如汝等认为过去的牛奶,可以转变为现在的酸奶,那牛奶是舍弃其本质变为酸奶?还是不舍其性质转为酸奶呢?如果许牛奶舍弃本质变为酸奶,酸奶是截然不同性质之物,即有违汝等宗义,因为汝等许一切法自性所生,体性为常,如是诸法不可能实有转变。而许牛奶不舍本性转为酸奶,也不可能成立,因牛奶本性未舍,即不可能变成他法,仍然会是牛奶,所以实有转变是无法成立的。即使如汝等所许,转变实有存在,有情的意识也不可缘执这种境相,不可能了知这种所谓的转变,微细的意识都不能缘执了别,更何况粗大的前五根识?既然无法缘知了别,你们又如何建立这种转变实有存在耶?实际中唯是因你等愚昧无知,迷妄遍计,才会有这类“现在实有”的谬执。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















【颂词(含链接)】《四百论》 第一品



【每日一颂】《四百论》 第二品


【每日一颂】《四百论》 第三品


【每日一颂】《四百论》 第四品


【每日一颂】《四百论》 第五品


【每日一颂】《四百论》 第六品


【每日一颂】《四百论》 第七品


【每日一颂】《四百论》 第八品


【每日一颂】《四百论》 第九品



225

内我实非男,非女非非二,

但由无智故,谓我为丈夫。


226

若诸大种中,无男女非二,

云何诸大种,有男等相生。


227

汝我余非我,故我无定相,

岂不于无常,妄分别为我。


228

我即同于身,生生有变易,

故离身有我,常住理不然。


229

若法无触对,则无有动摇,

是故身作业,非命者能造。


230

我常非所害,岂烦修护因,

谁恐食金刚,执仗防众蠹。


231

若有宿生念,便谓我为常,

既见昔时痕,身亦应常住。


232

若我与思合,转成思念者,

思亦应非思,故我非常住。


233

我与乐等合,种种如乐等,

故应如乐等,理不应是常。


234

若谓我思常,缘助成邪执,

如言火常住,则不缘薪等。


235

物不如作用,至灭而有动,

故有我无思,其理不成就。


236

余方起思界,别处见于思,

如铁链熔销,我体一变坏。


237

思如意量小,我似虚空大,

唯应观自相,则不见于思。


238

我德若周遍,何为他不受,

彼于彼自体,言障不应理。


239

若德是作者,毕竟无有思,

则彼与狂乱,应全无差别。


240

若德能善解,造舍等诸物,

而不知受用,非理宁过此。


241

有动作无常,虚通无动作,

无用同无性,何不欣无我。


242

或观我周遍,或见量同身,

或执如极微,智者达非有。


243

常法非可恼,无恼宁解脱,

是故计我常,证解脱非理。


244

我若实有性,不应思无我,

定知真实者,趣解脱应虚。


245

若解脱时有,前亦应非无,

无杂时所见,说彼为真性。


246

若无常即断,今何有草等,

此理若真实,应皆无愚痴。


247

设有所执我,现见色等行,

唯从他缘生,从他缘住灭。


248

如缘成芽等,缘成种等生,

故无常诸法,皆无常所起。


249

以法从缘生,故体而无断;

以法从缘灭,故体亦非常。


250

瓶等在未来,即非有过现,

未来过现有,便是未来无。


251

未来若已谢,而有未来体,

此则恒未来,云何成过去。


252

法若在未来,现有未来相,

应即为现在,如何名未来。


253

未来过去有,现有复何无,

若一切时有,何缘彼无常。


254

过去若过去,如何成过去;

过去不过去,如何成过去。


255

未来若有生,如何非现在;

未来若无生,如何非常住。


256

若未来无生,坏故非常者,

过去既无坏,如何谓为常。


257

过去与现在,皆不成无常,

除斯二趣外,第三亦非有。


258

若后生诸行,先已有定性,

说有定性人,应非是邪执。


259

若法因缘生,即非先有体,

先有而生者,生已复应生。


260

若见未来有,何不见无法,

既现有未来,应不说为远。


261

未来法若有,修戒等唐捐;

若少有所为,果则非先有。


262

诸行既无常,果则非恒有;

若有初有后,世共许非常。


263

应非勤解脱,解脱无未来,

是则无贪有,应亦起贪惑。


264

若执果先有,造宫舍严具,

柱等则唐捐,果先无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