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这样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
前面《素食月之健康篇》我们聊了素食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今天和大家摆一摆“素食与心理健康”这个话题。
环顾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谋求的未来目标,既如此,那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把一切有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都消灭在萌芽状态。而真正的和平绝不可能依赖枪炮、原子弹以获取,也不可能靠外在强制约束以维护。和平的根本保证就在于人心——一颗调柔、平和、充满慈悲与爱意的心,这才是保障我们所生存的地球不致被人为毁灭的唯一正因。那么慈悲从何而来?和平又如何得以实现?英国智者华而绪博士的话可谓一语中的:“要想避免人类流血,必须从餐桌上做起。”印度圣雄甘地同样高屋建瓴地指出:“我的确觉得人类要增进精神生活,必须停止只为满足一己之口腹之欲就屠杀动物的行为。”
可能有人会觉得,把和平及精神境界的升华与不杀生扯在一起未免太过牵强,持这种看法的人其实还是没能理解吃素、戒杀的究竟意义与功德——那已不单纯是一个饮食习惯的改变问题,它牵涉到如何看待前生后世、如何看待如母有情等……即就是从世间角度而言,吃素对一个人善良品格的养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正面影响。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嗜好宰杀众生的人,会对和平表现出多么真诚的渴望与尊重。如果有,恐怕那种真诚也应该叫做真诚的做作吧!
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环境中,如果一个孩子出于好奇或某种阴暗心理而解剖了某个动物,只为看看它的身体构造,看看它和我们是如何得不同,那么一般说来,家长、老师可能不会严厉地斥责他,反而会夸奖他善于观察、勤于动手,长大了说不定能当生物学家或医学家。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教育实际,特别是在某些地区。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做法、看法、观点,其实都是在鼓励残忍、鼓励虐待、鼓励种种事实上的不平等、鼓励自我中心、鼓励人类至上主义、鼓励破坏生态平衡、鼓励麻木、鼓励对生命的冷漠……
一代又一代这么发展下去,这么积累下去,很多非常可怕的人性丑陋面与人性弱点就会渐渐固化为类似遗传基因那样的东西。我想任何一个理智健全的人都会预见到这种景象:假如一个人的慈悲心只被引导到有限的同类身上,那么由于缺乏广阔胸襟及宇宙、人类、环境整体观念的缘故,这种慈悲心很有可能会越变越小,它的施用范围将越来越局限在自己的亲人及至自己一人身上。
……
一个自私的人,即便他暂时出于利益需要而同其他人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但如果他的本性不加以改变的话,一旦牵涉到个人的根本利益,他是绝不可能向利益对手屈服的。而这正是我们翻来覆去论说吃素问题的目的之一——借着吃素,我们得以身强体健;借着吃素,我们可以学会善待动物;借着吃素,我们可以引发自己潜伏已久的慈悲心;借着吃素,我们能够习惯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借着吃素,我们终会发现世界并非是为自己一人而存在的,我们和世界原本就息息相关……
吃素,是使人道主义不致发展为个人至上主义的重要一步。还是达•芬奇说得好:“鄙视生命的人,不配拥有生命。”一个鄙视众生并进而杀生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关爱自己,就应该学会关爱众生,否则你便不配拥有生命,因生命岂有高低贵贱之分,又哪里容你亲疏有别!对任何一种生命的践踏、杀戮,都是对生命整体的严重破坏。你在杀害生命的同时,也就等于把刀子架在了自己的心上。
从现阶段人们食肉的具体目的与状况来看,除了贪图味觉享受、错误地以为食肉有益身体健康及延年益寿、误认为肉类食物可提供高营养及能量等几种具有普遍性的情况以外,还有一些人的杀生食肉则纯属虚荣心、好奇心、猎奇心、野蛮性格及变态心理使然。他们已不满足于为了口腹之欲而杀害众生,这些人在其阴暗心理的推动下,将目光瞄准了一大批无辜的生灵。
有些巨富为了表示自己已尝尽人间百味,“普通化”的鸡鸭鱼肉、龙虾海鲜已无法与自己的高贵身份相称,于是便将尝试的范围转移到一些极其罕见的动物身上,所以才会出现所谓的孔雀宴、猴脑宴、穿山甲宴等许多骇人听闻的珍稀动物宴席。一些暴发户们还竞相以吃过大象肉、羚羊肉等动物肉类相标榜,如果不是因为有动物保护法规的震慑,这些人恐怕连大熊猫都要吞进肚中了。这帮人并不是单纯贪著野味的滋味,他们更愿意咀嚼的其实是自以为与众不同的所谓身价的滋味。在变态虚荣心的驱使下,此等少数分子在杀生取食的邪道上已越走越远。
还有一些外显“勇武”实则野蛮无比、愚痴无比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男子汉气概,竟也将屠刀指向了那些无有丝毫反抗能力的动物们。真不知他们懂不懂什么才叫真正的勇敢——勇敢绝对不意味着屠杀众生、残害弱者,它代表的是一种勇于战胜自我的品性,战胜自我的无明,克服前行道路上的一切违缘与障碍,无私无畏地帮助那些深处困境而又无力摆脱的众生!在残忍地以刀做血肉游戏的过程中,这些人尝不到任何勇敢的味道,只能加重自己心里那嗜血、冷酷的人性残缺面的发展。
当今疾病层出不穷,人们求医问药只是治“身”,却往往忽略了治“心”。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说:“医生所犯的最大错误,在于他们只为病人治疗身体,却不为他们医治思想。可身和心是一体的,不能分别治疗。”所以,若想真正健康,不能只依赖医生,更要依赖自己,自己要学会用各种办法调整自己的心。一个人……放下盘中肉而选择蔬菜,这是一种最清净、最健康的生活!
21世纪,心理疾病依然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物质富足的今天,按照我们的理解,人们应该很幸福才对,为什么各国幸福指数普遍下降呢?从各方面的信息综合来看,饮食习惯很可能是我们心理不健康不可忽视的原因。有人说,我们的胃更像一座坟场,听起来有些恐怖,但想想又很有道理。我们每天的胡吃海喝,将多少动物的尸体吃到了胃里,这种饮食方式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是有害还是有利,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
我们常听到,要定期为身体排毒,但我们可曾关注过,也许我们的心理也需要排毒呢?素食不但能给我们的身体排毒,也能给我们的心灵来一次洗涤。
做法
莴笋去皮,切成细丝;锅烧水,加少许盐,将莴笋焯半分钟左右拿出,放入凉水中浸凉;莴笋沥干水分后放入盘中,加入盐、香油、花椒油、白芝麻即可。
这道菜最简单,但味道毫不逊色,这个季节的莴笋鲜脆多汁,口感极赞,关键是加入花椒油和白芝麻后,清淡中带着几分香浓,口感爽脆,味道丰富,颜色更是让人食欲大振。
文字:智悲德育
海报、logo:智悲德育图片组
注:本篇文章黑色文字摘录自索达吉堪布教言(菜谱除外),如需阅读完整文章,请查阅原文。
教言出处汇总:索达吉堪布新浪官方微博、《旅途脚印》《藏密素食观》(相关内容有进行删减,带颜色的……为删减处)
推荐阅读
以善存心 以德存世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文字、素食活动Logo、海报
系智悲德育网独家策划制作,并享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