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讲堂 >> 智慧有多重要? 返回

智慧有多重要?







盲人若没有人引导的话,根本不可能入于城镇。不要说是无量,即使让一百个盲人依靠自力去日本东京的路口,他们也无法找到方向。

智慧是根本,佛陀在《般若经》中云:“无量盲人无引导,不能见道入城郭,阙慧五度无眼导,无力能证菩提果。”

缺乏智慧的五度,就如同无人引导的盲人一样,根本不能成为菩提之因。









有些人经常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坐禅,但若没有智慧的摄持,对空性和中观法门一无所知,那所做的善法就像是盲人入道一样,不可能成就菩提妙果。因此,智慧波罗蜜多非常重要。

《般若经》有教证:“所有的河流入于恒河,随同恒河入于大海。同样,五波罗蜜多以智慧波罗蜜多摄持,才可以到达遍知的彼岸。”







现在很多寺院和居士团体,对布施、供灯、做慈善等世俗的善根非常有信心,但对中观空性却兴趣索然,有些法师对学习这些也不提倡。

这样的修行相当于盲人一样,五度无法直接成为遍知佛果之因。

《大智度论》中说过:“五波罗蜜如同盲,现前智度乃为导。”

这一点不仅是藏传佛教的观点,汉传佛教的憨山大师也说:“般若乃诸佛之母,菩萨之真因。”

麦彭仁波切也认为般若是诸佛之因,而禅定等五度,是生起般若智慧的根本因。


上师如意宝经常教诫,通过闻思修行一定要有空性的见解,同时对世俗的善根,比如磕头、念咒语、转绕佛塔等也不能舍弃,福慧要双修,不能偏堕。

倘若只有福德而没有智慧,或者只有智慧而没有福德,都是不能成佛的。

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云:“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


在修行的过程中,福德也不能放弃,智慧也不能放弃。两方面都不能舍弃,这是相当重要的!




假如生起了空性智慧,便能遣除三界中的一切痛苦,菩提心也容易生得起来。   

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中说:“如是瑜伽士,若修习空性,内心喜利他,决定无困难。”

如果生起了空性智慧,看见芸芸众生因实执而日夜劳碌,对他们一定会生起悲心的。

有些人为什么没有悲心?原因就是对空性修得不够。倘若学习了中观般若法门,完全通达佛陀所讲的空性道理,对众生肯定会生起悲心的。


——恭录于索达吉堪布《入行论》




推荐阅读

向生命致敬:佛学会2017年“智悲百日大放生”

[图文甘露] 上师教言

[学佛问答] 什么叫“断传承”?什么叫“舍法”?

若能放生金刚地狱也能解脱



友情提醒

回复"1":学会“面向未来”招生简章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索达吉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10":《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