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一听就懂的《宝性论》| 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13课) 返回

一听就懂的《宝性论》| 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13课)

求学的足迹 求学足迹 2019-10-18



一听就懂的宝性论

课后思考题

答案分享13

由学院堪姆辅导的《一听就懂的宝性论》

每节课后都留有思考题

便于道友们温习巩固

本公众号为您不定期分享思考题答案

愿您再再思维,深入法义

获得定解





13












1、 认清十地佛子五个功德的科判,如何体现功德辗转的变化?

答:认清十地佛子功德分五:

一、发心功德:(获得圣者一地菩萨的境界是怎样的?就是发胜义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在小资粮道就发起来了。“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其中的”地“就是小资粮道。)


二、入胜行功德:(是二至七地的菩萨入圣者修道位的殊胜行为。)


三、得不退转功德:(八地以上称为“不退转“,此处讲八九十地菩萨的行为境界。)


四、最后有功德:(最后有者是十地菩萨的境界,马上获得王权灌顶,成为正等觉,所以是最后有菩萨。)


五、宣说成办二利之差别:(分析最后有的菩萨与佛陀,在利益众生和自利方面的差别。)


这五个科判是境界递增的方式来介绍的,以功德辗转增上而说明在菩萨阶位如来藏功德有明增圆满的一个过程。如从初一到十五的月亮会每天增加、圆满、明亮。但月亮本身没有任何变化,以此比喻不净净位功德递增成熟的过程。


2、 什么是发心的功德?

答:证悟一地的佛子是佛陀的意子菩萨,他现量证悟法界本性,见到无变法性义。法界自性清净的本性不会被生老病死的世俗染污相所改变,但菩萨会在有无明障的众生面前示现生老病死。如法王如意宝有出生、住世转法轮、圆寂涅槃、会如众生一样示现生病、吃饭、睡觉,有喜怒哀乐、行住坐卧、吃喝拉撒等一切行为。


因为圣者菩萨远离了轮回的一切罪业垢染,没有不善的因果,没有众生在轮回中生生死死的业缘,但会特意在众生面前示现生老病死,这就是菩萨的稀有之处。所以,菩萨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让众生随学菩萨和佛陀,从而获得解脱。


《大宝积经》云:“我不忆尔时所好作务随去,不好作务而不随去,无有为事而不究竟,无有作善而善不终讫。“对佛菩萨而言:“为度愚苦众,菩萨离贪惧,悲智住轮回,此即悟空果。”菩萨为度化愚痴众生,哪里需要哪里去,不会分别自己可否享受,自己会如何,这就是菩萨的大悲心。如果要真学佛就要常随佛学,要发起真正的利他心、菩提心。它是完全无我的。当没有我执、完全寂灭自私自利,才可任运随转与众生相应,修众生相应法,到任何一个地方去弘法利生。


3、 一地菩萨如何远离生老病死而示现生老病死?

答:获得圣行境,示于凡行境。

圣者菩萨远离了轮回的一切罪业垢染,没有不善的因果,没有众生在轮回中生生死死的业缘,但会特意在众生面前示现生老病死,这就是菩萨的稀有之处。如果不让众生体会轮回的种种过患,菩萨会示现常恒相,没有涅槃及生老病死,这样众生就会觉得菩萨永远在那里,我修不修法、是否依止都没关系。


4、菩萨为何要住于世间?

答:立世于世间,不染世垢行。


A、二至七地的菩萨入胜行时,为利益成熟世间有情,在世间会示现各种形象,但所有生老病死的形象只是显示而已,不会被世间行染污,如《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传》中讲,成就者会示现妓女、屠夫、猎人等各种身份,但他们不会生起真正有自相的贪心和嗔心,只是演戏而已。凡夫处于轮回的战场,即便演戏也是被业力控制,而菩萨的演戏是自在并以悲心驱使的。


《华严经》云:“菩萨种种方便门,随顺世法度众生,譬如莲花不著水,如是在世令深信。“《普贤行愿品》亦云:“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B、以大悲心,尤其忘我;又因发愿力而要住于世间,利益没有证悟的有情。如同种树卖果子的人,他真正明白什么样的果子可以吃,什么样的果子还没成熟、比较酸涩。菩萨真正了知什么是取什么是舍,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明白此理就会不断地以不同身份告诉众生不要执著,世间之相皆为虚假。


5、菩萨住于世间为什么成为超胜声闻缘觉的殊胜行?

答:菩萨从修行的本体、果和受用都超越声闻缘觉,修行成为无上殊胜行。


A、菩萨已证悟了法界本性,不执著一个可舍的轮回和可求的涅槃,以六波罗蜜多空性无我双运的方式超越小乘。


B、修行的果也超越小乘的暂时寂灭。而小乘最终要回小向大。


C、最后现前的修行受用,可住于轮回、受用轮回。如《中观庄严论》中讲,菩萨在轮回中不管安住何处都如入喜乐园一般。如沐浴可以庄严身体,菩萨可以轮回中任何身份来庄严自己,并且精勤不断地修行利益众生。不论受用什么苦都如受用美食一般甘之如殆。


菩萨听到众生的祈求如入于禅定般的快乐。知道众生终于有所求了,先以欲勾牵,渐引入佛地。菩萨转到任何地方如同游戏一般,没有执著并非常享受,终于成熟了自己的愿望去利益众生。菩萨遇到能帮助的有情就非常欢喜,是日日夜夜地发菩提心,愿意满足众生所有的利益,愿意以各种方法去引导众生众生,让他们解脱。


往期参考答案链接汇总

(请直接点击下列文字,进入相应链接)

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01课)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02课)

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03课)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04课)

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05课)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06课)

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07课)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08课)

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09课)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10课)

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11课)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12课)


END



答案整理丨欣西

排版丨一心一意



不要因为简单就轻视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