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科学】中英佛学之旅(1)
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世界,东方与西方,释迦牟尼佛与耶稣,谁是宇宙万物生命真谛的诠释者?
中英佛学之旅(1)
圆何
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理学博士。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中英佛学之旅”。首先做个声明,此次喇荣之行对我来说是一次信心之旅。2006年的时候,我曾在拉萨有过非常严重的高原反应,对高原地区心存恐惧。这次来之前,我又患了重感冒,对能否成行,我很犹豫。菩提小组的组长再三劝说,认为这次佛学交流机会难得,只要诚心祈求三宝加持,身体就一定不会有问题。我终于顺利到达,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佛学。非常感谢索达吉堪布给了我一个如此殊胜的机会。
今天我主要分享三个内容。
三次禅修体验
第一个内容,首先和大家谈一下我的学佛经历,分享我浅薄的学佛体验。200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偶然机会接触到一位法师,他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当时我对本科学历的他为何出家十分好奇,因此结下了一段殊胜的法缘。
1. 捡鞋,斋饭,念佛
2007年的深秋,出于好奇的习性,我到德阳万佛寺参加为期7天的般若禅修。人生中的第一次佛门禅修,使我有了很大的改变。
第一个是对傲慢心的舍弃。
当时,师父吩咐我在每次佛堂法会正式开始之前负责捡鞋,也就是将居士们的鞋子在大殿门口摆放整齐。我当时不太情愿,觉得我堂堂一个大学老师,怎么可以让我做这杂事?后来我才意识到,细节是很重要的,如果连细微的事情都做不好,又何谈大事业?不管你有什么title,学历有多高,做了怎样的高位领导,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很重要,有什么值得傲慢的呢?服务众生,做对众生有利的事情,也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福报。
第二个是关于饮食习惯。
禅修以前,我的饮食习惯有些浪费。第一次在寺庙禅修,吃住都在寺庙。吃斋饭的时候,首先诵经上供下施,然后安静地吃饭,也不可以剩菜剩饭,那都是十方信众的供养啊!我也是真正感受到了,一粒米一滴水都是一种恩赐,知道了节约,懂得了珍惜。
第三个事情就是念佛。
当时那些老菩萨们,很有节奏地围着大雄宝殿的佛像转圈圈,还不停地念“阿弥陀佛”,节奏还分快慢板。她们告诉我,原本很多的疾病,就这么跟着师父打禅七、绕佛像、念“阿弥陀佛”,病全好了!当时,我并不懂得“阿弥陀佛”的圣号对我们的心智有什么影响,这样绕佛像到底有什么意义,但我还是跟着大家一起绕佛、念佛。有时候功课紧张,我就4点半起床,点一炷香,绕佛念佛。
以上就是2007年第一次禅修经历,开启了我的学佛之路。
2. 打坐,持咒
2008年,四川遭遇了5.12大地震。7月,台湾的首愚法师来到峨眉山大佛禅院主持佛事,为灾区祈福。我于5月13号就自愿参加了都江堰、绵竹九龙等地重灾区的抗震救灾行动,得知这一法讯,连忙赶去峨眉山大佛禅院,跟着首愚法师修准提咒,为灾区祈福。这也是我第一次练习打坐、持咒修行。首愚法师念着《准提咒》的各种快、慢板,我自己跟不上他的节奏,但能感觉到《准提咒》的力量与法师的能量。
3. 双盘,断食
接下来重点和大家分享2009年的“百日专修”。那一年我刚好博士毕业,身心疲惫不堪,也是偶然遇到了一个难得的“百日专修”的机会,我没有任何犹豫,报名参加了这次长达100天的闭关禅修。这次禅修,禅师要求完成两件事情。
第一件是要完成整整3个小时不换腿的双盘。
双盘是禅修中最殊胜的一种坐姿。当时我只能双盘30分钟,身体就忍受不了疼痛,要达到3小时双盘,对于我的身体条件来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禅师告诉我们,通过双盘练习,可以特别好地体会人生的无常。整整100天,每天4点40起床,每天练习3-9小时的双盘功夫。后来,我意外体会到,生命的“生”字,原本就是一个人双盘的姿势,脚一个台,手一个台,肩一个台。人的生命生发之气,在双盘静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
第二件事情,就是坚挺过了21天清水断食。
也许禅修真的能让身体产生一股神奇的力量。我们凡夫一日三餐,总觉得一顿也不可缺少;难以相信,21天我们8位专修的道友,每天一粒米都不吃,完完全全地清水断食。此刻,回顾当时的经历,真是体会人生无常。32岁,体重从104斤降到62斤,非常憔悴,全身干瘪,满脸皱纹,整个身体都老了。当时我就想,人在老的时候,真的很痛苦,站不起来也走不动。人若知死而后生,也许整个思维模式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只要一口气上不来,我这个博士的生命就没了,而人生真的就是这样无常。21天清水断食,是一个奇迹。
(待续)
感恩您的关注,敬请继续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