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唤醒迷梦 >> 六个故事,说明净土法门中发愿的重要 返回

六个故事,说明净土法门中发愿的重要

ShanZhiShi 唤醒迷梦 2021-11-22

六个故事,说明净土法门中发愿的重要


净土法门中,以发愿为第一,凡是有愿的,最终必能满愿。


1

如郁头蓝弗,修习“非非想定”在水边林下,每当修定将成时,就多被鱼鸟惊扰前功尽弃,因此发恶愿说:“我他日修成后,要作飞貍,进入林中吃鸟,进入水中吃鱼。”后来非想定修成,先生到天上,寿命八万大劫。天福果报享尽寿终后,就堕落为飞貍,进入林中水下去吃鱼鸟,这是恶愿啊。

与本性相违背,尚且有大效用,八万劫后还能满愿,何况契合本性的善愿呢?

2
《神僧传》记载一僧人在石佛像前,玩笑地发愿说:“如果今生不能解脱生死,愿来生作威武大臣。”后来果然作了大将军。这是开玩笑发的愿啊,尚且能实现,何况真诚发的愿呢?

3

《神僧传》还记载一僧人,广博通达各种经论,但是所到之处没有机遇发挥,于是叹息不止。傍边一僧人说:“你学佛法,难道没听说‘未成佛果,先结人缘’吗?你虽然懂佛法,没有因缘怎么行?”那僧说:“我就这样终老了吗?”傍僧说:“我代你做吧。”问那僧有什么积蓄?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有一块衣料罢了。”傍僧说:“这也足够了。”就变卖衣料再买食物,引那僧到一片深林,禽鸟昆虫很多的地方,放置食物在地上。然后教那僧发愿,嘱咐说:“你二十年后,才可以开始讲法。”那僧听从嘱咐,到二十年后才开始讲法,来受教化的多是少年人,原来都是吃过他食物的那些禽鸟昆虫。

这个愿力是不可思议了,还能以他人的愿,摄取那虫鸟,脱离异类而转入人道,难道自己的发愿不能自度吗?


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使自己成佛,而我所发的愿(愿往生),正符合佛摄取众生的愿,这就直接因为发愿,便可以往生,更何况佛有不可思议的大慈大悲呢?

4
如宋朝的莹珂,酒肉不戒的人,后来读《往生传》,每读一传,就赞叹一次,于是不吃不喝念佛。到第七天,感应佛来现身安慰他说:“你的阳寿还有十年,应当好好念佛,我十年后来接你。”莹珂说:“娑婆世界浊恶,容易失掉正念,我愿早日生到净土,奉事各位圣人。”佛说:“你的意志如此,我三天后来接你。”三天后莹珂果然往生了。

5
又有怀玉禅师,精修净业,有一天见到佛菩萨遍满虚空中,有一人拿着银台进来。怀玉心想:“我一生精进,志愿是金台,如今怎么不对。”银台就消失了。怀玉更加精进,二十一天后,又见佛菩萨遍满虚空。先前拿银台的人换了金台到来,怀玉于是平静而逝。

6
刘遗民,住东林寺,结社念佛。有一天正想念佛,见佛现身,刘心想:“能得如来的手抚摩我的头吗?”佛就用手抚摩他的头。又想:“能得如来的衣服覆盖我的身体吗?”佛就用衣服覆盖他的身体。


呜呼!佛对于众生,没有什么不满足,真可以说是大慈悲的父母了。想要快速往生就快速往生;想要金台就换金台;想要手抚摩头就抚摩头;想要衣服覆盖身体就覆盖身体。佛既然慈悲一切众生,难道唯独不慈悲我吗?佛既然满足一切众生的愿,难道唯独不满足我的愿吗?大慈悲心,还有挑选分别,哪有这个理?

所以真的能发愿,那信就在其中,信愿既然真实,念佛行不求发起而自然发起。所以信愿行三种资粮,唯有一愿字说尽了。

《彻悟禅师语录》白话文节选

◆  ◆  ◆  ◆  ◆ 






扫描关注

唤醒迷梦 早证菩提!

相逢很短 关注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