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释迦牟尼佛日常禅修窍诀》第3课 返回

《释迦牟尼佛日常禅修窍诀》第3课

索达吉堪布 求学足迹 2019-06-06

释迦牟尼佛

日常禅修窍诀

麦彭仁波切    造

索达吉堪布  传讲


2019年6月6日

(三)



上师课前开示

(仁波切不知道做了什么,道友们热烈鼓掌。)

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让我们发无上的菩提心。

下面讲释尊的修法,依靠释迦牟尼佛的观想方法,然后修寂止、修禅定和胜观。所谓的胜观,就是依靠禅修和证悟法这样的一种法门。

今天讲释尊修法,明天也讲释尊修法,星期六有个《亲友书》的传承,再做个皈依。(鼓掌)

然后,凡是这期间,给大家传授一些大乘佛教的有功德有加持的传承。

有些佛教徒,也可能这次来这里听法也不容易吧,然后明天……等会儿下完课,内部这边的道友要讲一些话。

下面……不要这样,一直这样干嘛,呵呵呵……

下面我们开始讲修法。讲修法昨天前面已经讲了,释迦牟尼佛的理论上面的观修方法,然后实际 修持上面的观修方法,再加上我们这里讲修寂止——就是心寂静下来,禅定的意思 。同时我们讲了五种觉受,通过五种比喻来讲五种觉受,这很重要,在修行中经常有五种觉受。

前面字面作介绍,后面你们自己看可以的。





修胜观瑜伽



此等寂止修成后,应继续修持胜观瑜伽。前面讲寂止,后面讲胜观。

有些修行人,修禅定可以的,但胜观可能差一点,今天这里讲得很清楚。

【首先】应将修持寂止时所用的佛像,再次当作所缘处,就象昨天讲的一样,释迦牟尼佛的这样的佛像,实际再把他当作所缘处,并一心一意观想。

【最后】面前无佛像时,仍能在心里随意现前佛陀的身相,刚开始放在前面一直观修,到一定时候,心里观想就可以了,不用佛陀一直对着。

至此境地方可谓叫作真正的寂止——修成了寂止。此时虽无有佛像,但于自己心里等持像已经形成了,在心里禅定的相,那时你闭着眼,佛像可以观在灿然明然的形象,所以叫自然明然现前。

这里有不同的几个过程。

【最初时】,如来身相于自己意识前,就象镜中显现影像一般,可明然显现;

【再往后】,即能于自己根识前真实现前,其实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刚开始用佛像,再不用佛像观想很清楚,再在眼根前显现得很清楚。

然后,并可在别众面前也能观见自己根识前所成影像。别人也可以在自己的眼根前看到佛像。

前译宁玛派的众多大德,一是意识的对境,二是根识的对境,三是觉性之对境,藏文中说接触之对境,我觉得觉性好一点。


Buddha Shakyamuni

深入胜观修持



在最初已能明观佛像后,应深入胜观修持,具体方法会讲的。

首先内心如是作意:心中所观具足相好庄严之灿然佛像,实乃因自心之一种串习力而现前。

很多人对佛有信心,但不懂禅修,不懂佛的本性是空性的。包括汉传佛教、南传佛教有欠缺。你只知道拜佛,但不知道佛是空性的,自己也是空性的,自己的心也是空性的。

现在最关键的是,不能把佛当作实有的东西,不能把佛像当作实有,虽然根识前有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唐卡里的佛像是真实存在的,但它的本体和我们心的本体是一样的,是空性的。

我们要想一想,传统的观念 中,佛就是实有的,离开时,中阴身时,实有的佛来接我。极乐刹土实有,有一个实有的佛。

所以这堂课讲胜观,就是说观佛像也好,观自己的心,胜义中远离一切边,世俗中 如梦如幻的。如果不懂得这一点,修行是很难成就的。

所以观佛像就是心的串习力熏染力形成的。


如是之【佛身】无所从来,亦无所而去,无来无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若善加观察即可明了,此种身相实无所有,内外均了不可得,象虚空一样了不可得。

这完全是依赖于心,并通过长久修持熏习等缘起力而显现的。

佛像是我们善的缘起力而显现的,地狱等是我们恶的缘起力而显现的。真正懂得缘起力的就是释迦牟尼佛。我们学《缘起赞》就明白,释迦牟尼佛与其他不同点就是知道缘起空性,如果懂得了这样的因缘缘起法,佛教的教义就非常明白地了解了。这一点,佛教徒应该通过自己的闻思、修行,最后不依赖他人的智慧,而依靠自己的定解力完全能明白。

原来心的本性是这样的,万事万物的本性也是这样的,不用别人开导,通过自身通达 。这是通过长久的熏习和缘起力显现的。

若对显现之来源——【心】善加观察,即能发现里里外外,均无有心的藏身之地。

如果再观察 ,一切来源于自己的心,再观察 ,它原本就远离一切所依。既然如此,无本之心所显现的影象又何能实有?佛像,我们看到的佛像,确实在我们具无明习气前非常清楚,真实坚固,完全牢不可摧,但我以智慧观察 ,首先一切万法是心造的,再对心观察 如法王的《文殊大圆满》中所讲,世俗中如梦如幻,胜义中了不可得。


因此,此等显现无有丝毫本性存在。

现在我们分析得比较深了。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供佛的比较多,你们想过没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都是了不可得,因为都是心造的,但心也是无有本体。

这个道理,你学佛十年二十年,我看到有的人头发已经白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以前观过的佛除了实有之外,观过空性没有?佛也是了不可得的,如果不知道这一点,解脱 也是很难的。

看一遍不能消化,应该多次熏习。

讲课毕竟是给大家一个带头作用吧, 你自己要实际 地看。比如你参加一个培训班,老师是象征性地指点,你再翻开说明书,完完全全地消化,去磨练……这是任何知识都需要的。

同理,所谓【如来真实出世】,实际所指是说众生清净善根与如来的大悲发愿力的因缘聚合以后,就如人的面容会于清净镜中呈现一样,佛陀亦会无欺显现于世间众生前。

有人想佛陀是假的,怎么会假的?他不是2500年前在印度出现,后来舍弃王位,出家……都是假的吗?

其实就是众生清净善根与如来的大悲发愿力的因缘聚合以后,佛也是存在的,众生也是存在的。


究竟而论,所谓如来之蕴、界、处所摄诸法,丝毫许亦不存在,只不过凡夫难以推测其法界平等智慧身而已

遇到很多学术界的人,有时很想让他们一起来学个《中观根本慧论》不然,只看一些历史的书,英文翻译的一些历史 文献,我个人认为是比较难的,尤其没有基础的话,只是翻阅 一些历史 资料……他们的学习精神  还是很佩服的,这里打个记号 ,那里打个记号,有时可能要表现自己的经验丰富,但有时也是非常佩服的。

有时没有这些专业知识的熏染的话,也是不容易 的。

所以一般凡夫人,对如来的法身、色身,所有的变化,所有的甚深密意,难测难分析。


Buddha Shakyamuni

万法无生,尽属空性



《智显庄严经》中云:“所谓真实如来者,无尽善法之影像,此无真如亦无佛,世间众前现影像。”

胜义当中没有。

《现今如来住世等持经》中则说道:“诸佛菩萨由众生的清净的心安立的,心本来是清净性光明,无垢不会与众生混在一起,若知此道理,则获得菩提。”

 所以要明白,如来真实的相了不可得。

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有时候你们可能懵了,没关系,下面会以幻化八喻来讲解。

心的本性是光明的,与我们的烦恼业障一切迷乱不可能混为一体。


依此种智慧观察就能了知显现之道理,

了知此理就会理解:正如如来显现一样,一切蕴、界、处所摄的一切,全都依凭种种因缘聚合而如幻显现,这一点被很多众生感知。

不仅如来如幻显现的,其实所有的法都是因缘具合显现的。

这也是众生感知的,不管是自己的蕴界处所摄 ,还是其他的蕴界处所摄,都是一样的,以为真实存在,其实如幻显现。


此等诸法唯赖各自因缘汇聚而能显现,若详加观察,任何一法都无微尘许自性可得,恰似如梦如幻之显现一样,诸法实无来去、无生灭

依中观分析,真正会生起定解。

我听到学院的道友,他们讲考,对中观真正的有定解,通过辨析观察 。真正证悟有。这一点我希望,我看到佛教徒比较年轻,对中观的教义去闻思比较容易 的。但遗憾的是,对中观的报名非常少,只是修个加行,念个阿弥陀佛,有些大学生,不报五部大论只想念佛求往生。

法王在时也是一样的,年轻人学净土法门,有老年人学五部大论,有点颠倒。有的人牙齿都快没有了,却非常想辩论,可能想要把自己的一颗牙齿在别人面前显露 出来 ,有的年轻人只想拿着转经轮,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显现他庄严的形象。

这好象心如梦如幻显现一样,诸法也是无来无去,无生无灭,但是贪执显现从不善加观察的凡夫、愚者,他们认为生灭等万法真实不虚存在的。

今天生了什么,今天灭了什么,我的家人死了,特别痛苦伤心……都是没有懂得空性的教义。如果懂得了,虽然有真实生灭,生时大家无比欢喜,灭时无比伤心。一方面它是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在本性中是无生无灭的,这样的道理,作为佛教徒,我觉得应该有必要懂得。如果懂得,在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不会失去信心,最后离开人世。

世间中,很有必要对中观法门、无常法门、空性法门有了解有了知,看世界变得特别快,一会儿可能整个不管是经济财富,很多方面是上升,很快时间中下降,这其实是很好的,人生也是有起起伏伏的此起彼落。不要觉得最近不顺利,怎么这样呢?这是没有必要的。



就如眼中有翳之人千方百计妄图驱除虚空中之毛发,无始劫来,被无明眼翳所遮蔽之人,完全不知首万事友情物的真相。没有闻思好可惜呀。


而真正证悟实相之大士,并非否认万法之显现。有所开悟吧,对现相从来不会破的,他们认为显现是好事,不管是烦恼也好……当时帝罗巴也说,显现不束缚,执著束缚,所以要断除显现那罗巴。

他们早已深刻体会到,正当显现之时,万法其实毫无成实性可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证悟空性时,什么都没有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有的人自认为证悟空性,以为所有的显现灭完了,空空荡荡的就是空性,不是这样的。

也许你认为的证悟空性与此理有一些差距。

证悟者皆明此理:万法本自无生,尽属空性


Buddha Shakyamuni



如来自性=诸法自性



正如《无热恼请问经》中所言:“缘生皆不生,彼生皆无性,佛说缘生空,知空即智者。”

 依靠因缘所生,就是不生的,就是无性的。只要因缘所生,没有不空的。这一点很重要。

《般若经》中又云:“诸法如幻如梦,涅槃如幻如梦,若有超胜涅槃之法,亦如幻如梦。”这个引用很多次了,不说了。

《三摩地王经》则云:“如梦亦如幻,阳焰乾闼婆,夜灯本性空,诸法如是观。”

我们如梦如幻如阳焰还是很重要的,在现实生活中,要想不管发生什么事情 ,不要真实地执著,如梦幻 。有这样的感觉是很好的。

《中观根本慧论》中也这样讲的:“如幻也是如梦,如乾闼婆城,所说生住灭,其相亦如是。”

我们以前讲过这个教证,我个人觉得很重要,有很大的收获 。



因此,佛之身相在心间显现时,根本无有本体可言,我们应该了知万法均无有本体可言,我也无有自性,所谓我之自性实乃如来自性,也即如来自性是一切诸法自性

这个道理,也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东西。我的自性是如来的自性,如来的自性就是万法的自性,到达这一点,才达到胜观,如果胜观和寂止没有结合,修行是不能成功的。

宗大师写《菩提道次第广论》时,前面寂止写得可以,到了胜观,文殊菩萨说太深了,没有人懂,后来本尊说还是有人听懂的,所以还是要写。

这堂课是对进行窍诀的归纳 ,没有寂止只有胜观不能通达 ,只有胜观没有寂止,也 是不能通达 ,这就是止观双运。

Buddha Shakyamuni


本来平等



《智显庄严经》中云:“恒无生法即如来,一切诸法似如来,执相凡夫愚痴众,世间无法反执为实有。”

这里有我以前能背诵的藏文里的很多教证,以前藏微博里的教证断了。去年的微博里的教证用完了,六一儿童节出去断了,今天看到老朋友 ,可能会维持几天吧。用完了,再找新的可能没有感觉,好的感觉去年用了360个钻石,今年不好开发,这里有几颗钻石,我比较欠缺还是经常用过的。

这个教证是很出名的,包括智慧品,麦彭仁波切常引用。

对于龟毛兔角的法,大家以为是真实实有的,本来不干净的以为是干净的,空性的以为不是空性的,不是我以为是我的,常乐我净……也许你们中有的老菩萨会笑我,三人会必有我师,但凡夫没有的法以为实有,当作实有来享受。

《摄集经》中,好象是《般若摄颂》,又说道:“如我本性即众生,众生本性即诸法,无生与生皆不念,此即智度之胜行。” 

《中观根本慧论》对此亦阐释道:“如来已经过了戏论,而人生在戏论中,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其实如来的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

如来性表面看是清净心,但其实也是不生不灭,从本体而言没有差别。

密宗也是这样讲,中观也是这样讲。包括世间特别可怕 的烦恼痛苦呀,对于了达诸法实相的人来讲,没有什么可怕 的。尤其在密宗中,真正认识它的本性时,只是执著的方式而已。

你以为是干净的,他以为是不干净的。如同乌云白云一样遮住阳光,善和恶在大圆满中是完全平等的,原因是这样的。只不过众生没有了达而已。

在究竟实相义中,一切诸法远离生与不生等所有戏论之网,成为本来平等法界。

Buddha Shakyamuni

远离诸戏论,修学如梦幻


《慧海请问经》中也是说道:“此法无垢、净、善、性光明,如同平等虚空本无生,也是不来、不生、不住、不灭,这就是如来手印净无动的法。”



《华严经》中有云:“细微、难证、如来的道,不要说凡夫,十地菩萨难以证悟的发哑的道,真正观察 其教义的话,也是无念、无思、极难见,自性寂静、无生灭,通达这样的教理方明白通晓这样的真理。本性为空寂无苦,解脱相续同涅槃,无边、无中、无言思可说,三世解脱如虚空。”

 对于中观不懂的人好象不懂在说什么,如果对中观和密法有所了悟的,尤其……(他刚才在哭现在在笑,真是无常。)


(一个小孩子在笑)

其实我们每个人这样过来的,我们应该感恩自己的母亲。昨天是我母亲离开第三年的时间,我当时 要求大家念观音心咒,今天也是这样,念普贤行愿品,不仅我的母亲,学院学会,很多人的母亲离开世间,包括认识不认识的,很多人离开世间,都以普贤行愿品作回向。

对亡人和父母,我经常有对父母的思念。比如夏天出去看到一些花,这是父母经常说的……吃到什么东西,比如我前面去学校的草地上,母亲说这个花叫什么,那个叫什么,就想起来了。

今天中午有人给我面做的麻花,我拿到手里,想到母亲也喜欢这样的。

母亲在的时候可能不会这样,离开时,经常引发对父母的思念。但可能没办法的。比如刚才那个孩子哭时,我们想到我们小时候在母亲怀里哭,给母亲添了很多麻烦,笑的时候父母也是很开心的。

我已经三年了,内心已经能接受,在微博上,我看了一下,微博上以前刚开始阅读量有7000多万吧,不知道他们念了观音心咒没有,如果念了,善根 非常大的。 

所以所有的善根 融在一起,以普贤行愿品作回向,这是刚才的小天使对我们带来的感受。


圣者罗睺罗说过:“无可言思智慧到彼岸,无生无灭虚空之本性,各别自证智慧之行境,顶礼三世如来之佛母。”

我们一般藏地念《心经》开头就念这个偈颂。

这个偈颂还是很重要的,主要讲般若空性。

龙猛菩萨亦曾揭这样讲:“自知不随他——这是一个法相,是依靠自己来,不是依靠他人的,寂灭、无戏论,无有他体的、无分别,一共五个法相,是则名实相。”

 如果通达 了,则会开悟,或者喜欢读这些,也离开悟不远了,比较接近了。一点一滴地积累,有的人本身不是很富裕,但一天天把工资积累起来,也有一些财富。我们也是一样,本身对中观空性不是了如指掌,但可以慢慢积累起来。

如是抉择远离言说、戏论、所缘对境的真如之瑜伽士(修行人),首先了达诸法如幻的等持,然后专注于梦幻般的如来身相,先对万法通达 ,再对如来身像不要执著。

以观看如来画像、听闻如来的正法要等方式,来修学如梦如幻之各种行为。

这是在所有的修行中很重要的。

我不是说了,今年讲密法讲《虚幻休息》我们传承的这些人,不仅是名相上的佛教徒,真正要在内在有一定的境界。

形象上虽然 重要的,但贪嗔痴 非常……粗暴野蛮,这样的佛教团体,学不学佛,差别不是很大的。真正的佛教团体,有感恩心,有空性见解……这样的团体比较好。


接下来应于无可言说、平等、各别自证对境之空性中入定,依此方式,当能获取相应的法忍。

再继续修学的话,于不久的将来,必能无疑获得见道之智慧。

当然见道离我们比较遥远,但对于我们比较重要。

先依佛像修寂止,再修胜观,就离圣道不远了。


上述道理,也即以窍诀方式宣说现今如来住世等持、一缘等持的实修方法。

你们要自己看。

下面稍微讲一下几个事情 。

前面讲了理论上的佛和诸佛,释迦佛和其他佛没有差别,先讲了寂止的修法,今天讲了胜观的修法,不管怎么样,提出几个建议,不是强迫和要求。

1、希望大家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释迦牟尼佛的佛像,虽然它是一种相,但对于佛教徒还是重要的。

虽然 有时要求度母法门呀,等,要有所依的加持物。大的也可以,小的也可以,哪怕在电脑 上,也要有这样的所依佛像。

以前嘎玛的弟子,对佛像是离不开的。如果你喜欢观音菩萨,或者莲师也可以的, 我看到有的佛教徒比较贪,加持时,前面背一个,后面背一个,手里拿着,简单一点比较好。提倡不要太多。我现在出去不买任何东西,不然没办法送,得到的人很高兴,没有得到的人全部得罪了。

也许得到的人也不高兴,大了小了……所以不送好一点,比较清净。

刚开始出去,在学校里买笔纸,路上麻烦,给不给也麻烦。

你们拿这么多加持物,也可以。对佛像佛珠有执著,还是这方面是新的,与什么也不承认的人有差别。

从究竟上是一种相,但暂时执著还是有必要的。莲花生大师说,包括看日子之类。相灭尽之前是有利有害的。

所以第一,凡是与我有关的佛教徒,朋友弟子道友也好,建议不管怎么样,持个佛像,经常不离身体。

我每次讲法觉得很重要。 出去时带的东西比较多,我看到有的道友,脖子上观音菩萨、莲花生、喜轮金刚……如果通达 这个道理,也许不会,就象《弥勒大狮吼经》中说,见到如来的分别念就是佛,眼睛所见的画像就是佛。如果有这样的境界不戴也可以,但没有究竟前,长期提醒自己有一种加持物。

2、在汉地,在藏地,其实不管过节日,开法会,释迦牟尼佛的法会比较少,本来我们是与释迦牟尼佛有缘的众生。虽然是一体的。象东南亚南传佛教,都是和释迦牟尼佛相关的节日,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号,开释迦牟尼佛的佛像,或者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者藏文长的佛号,这是比较重要的。

娑婆世界真正摄受 我们的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我们要有感恩之心,很多境界是会现前的。我对释迦牟尼佛的信心,非常的,自己认为是不退转吧。要重视释迦牟尼佛,作为佛教徒一定要记住。

3、作为佛教徒,现在仅仅是念佛,修福,不管这个社会是不行的。这个时代与以住不同。只念咒语不管社会,这个佛教团体不算是特别成功。

象犹太人印度人有报团的精神 ,但海外的华人好象没有互相帮助的。就象印度人,资源共享,慢慢越来越好……

现在的社会是,比较……我 不知道用什么表达,这个社会是比较复杂,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家庭、财富、相貌都是不确定的。

一方面利他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认识自己的心。如果我们稍微认识万事万物,不管遇到什么都会坚强 ,如果有利他心,很多的方法……

本来我是形象上的出家人,也许教育等不是我的事,但现在的社会,应该关心教育

身边的失业的人、失恋的人、失去信心的人。

尤其福报大、资源丰富的人,一定要帮助佛教徒和非佛教徒。

我看到有一些佛教徒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这是菩萨的行为,把自己的资源共享,对这个社会是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这个社会贫富不均匀,越来越严重。贫穷的人越来越贫穷,富裕的人越来越不知道怎么享用了。

有的人说痛苦的人很多,……只要能帮助一个人,比如我帮助两个大学生,帮助一个病人,我也是心满意足。比如一两个大学生,三年中,不管他认可不认可,认识不认识,从佛法上,哪怕对一个人,指点正道。也是很有意义的。

所以要有自己的平台,关心身边的人。

有的人很有爱心,帮助建立 道场,帮助佛教徒和非佛教徒,一直不断地帮助。当然要有心理准备,帮助不是那么容易 的。会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情 ,但这个佛陀在因地也遇到了很多魔障,我们在修行中遇到坎坷也是正常的。

释迦牟尼佛的修法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但修行的最究竟的核心力,今天有居士对我说是利他两个字,我很开心。

大乘的究竟就是利他两个字。有的人有能力,有的人没有能力,但发这个心,心的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 


下面的日常观修佛陀法,你们自己看也可以,我大概给大家讲仪轨

有皈依、发菩提心,四无量心,七支供,念佛号、咒语,这时观想如来的功德。讲如来功德时,如来发出无量的光,利益无量的从众生。

其实光在《大宝积经》中有,每一个光的原因也讲了,比如供灯得净光,比如净光等等,最好看一下《大宝积经》三十卷,每种光利益众生。

如来的光作了一些阐述。这是在《大宝积经》中讲得比较多,还有《华严经》和《菩萨伽经》中也讲了。

然后供蔓扎拉,祈祷发愿回向也很重要。

过后不用祈送,不用射收。

祈送就是先供完了,再把本尊送到清净刹圭,这里不需要。

还有射收,比如把佛融入主尊,种子字,光融入……不需要。因为释迦佛是三世如来的本身,无来无去,任何时候观想,当下会出现。这种观想方法,不同于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方法。

然后这种实在没办法观想,可以观四法印——无常苦空无我,也是非常殊胜。

最后讲《圣四修经》在汉文大藏经中说是《大乘四法经》当时翻译时没有网络,翻译比较难,里面讲到许多梦相,四种法四种法,基本是一样的。唯一有一点不一样的,我翻译的一个小注解,它最后一个得菩提的同类得梦相的,匝肖鸟围绕自己,英文中说很多人围绕自己。

有空看一下《大乘四法经》,最后我们通过修法,梦中得到很多瑞相,分别对应,遣除烦恼哪些,降伏魔众有哪些瑞相。

包括《解脱经》中一些梦相。

最后《大宝积经》有梦境品,出现一些梦的相。

所以有时可能我是其他的诸佛菩萨的梦不太多,上师的梦比较多。包括昨天晚上也做了上师如意宝的梦,有些是清楚记得有些不清楚,不管怎么样也许对自己信心的一些相兆吧。

但我不是特别执著的,只是不好的梦有时候会生病。

对于观察 梦的一些窍诀,梦只有清净和不清净的。如果梦见上师和诸佛菩萨,就是自己的信心。有的梦与别人吵架,会做恶梦,是心的迷乱显现。但不管怎么样,修些仪轨也是会有一些梦,和一些吉祥的梦,这是需要了知的。

今天的仪轨中讲到了《大宝积经》中的一些道理。有些你们自己要看一下。




明天晚上北京时间19:30

《释迦牟尼佛日常禅修窍诀》(4)

本禅修窍诀最后一课喽

闻法机会难得

随喜善始善终

文字整理:一意

配图:网络,阿源


求学足迹

跟着上师学法,自利利他


尽力为您提供及时的课堂笔记,在回向结束前发布。来不及校对之错误,请您包涵,向您忏悔~

一意(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