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才是人生》一|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作者:索达吉
这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
作者简介&前言
索达吉堪布——藏地伟大的佛学上师
★唯一在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著名高校开设佛教讲坛的大师。
★最受全国各地佛教爱好者和修行者欢迎的上师,全国各地讲授佛法,场场轰动。
★1987年起,肩负传法的重担,足迹遍及印度、不丹、尼泊尔、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荷兰、英国,享有极高声誉。
★精通藏语、汉语,翻译多部佛经,被誉为“当代玄奘”。
前言
这本《苦才是人生》,也许会让你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我虽不敢奢望它能成为包治心灵百病的妙药,但希望在这个纷繁的时代中,能为你炙热难耐的心送去一丝清凉!
索达吉
藏历水龙年四月初八
释迦尼佛诞生之吉祥日
2012年5月29日
01:伟大和渺小只有一念之隔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伟大的人也有自己的短处,再渺小的人也有自己的优点。所以,不必拿别人的优势,来和自己的短处比。你的长处,或许是他人永远也无法比拟的!很多人总是贪执自己的目标,达不到时就会去羡慕他人,过去叫榜样”,今天叫偶像”,觉得别人比自己完美,总想成为别人。
就像庄子的《秋水篇》中所说:一只脚的夔,非常羡慕多脚的能够行走;蚿,又羡慕没有脚的蛇跑得很快;蛇,羡慕没有形体的风行得更快;风,羡慕人的目光特别快;目光,又极为羡慕心的快速,心一转念就到了。佛经中也说:“一切当中,心是最快的。”
还有一则寓言,也阐述了这个道理:
有只小老鼠,觉得自己太渺小了,特别希求最伟大的东西。
有一次,它抬头一看,天空广阔无垠,就觉得天是最伟大的,于是对天说:“你是不是什么都不怕?我这么渺小,你能给我勇气吗?
天告诉它:“我也有怕的,我最害怕乌云。因为乌云能遮天蔽日,它遮住我的面容时,我什么都看不见了。”
小老鼠觉得乌云更了不起,就去找乌云:“能遮天蔽日,应该是最伟大的
乌云说:“我也有怕的,我最怕狂风。好不容易把天遮得密密的,大风一吹,就把我吹散了。”
小老鼠又跑去找风。风说:“我也有怕的,我最怕墙。地上有堵墙的话,我根本绕不过去,所以墙比我厉害。”
小老鼠就跑去找墙:“你连风都挡得了,你是不是最伟大的?”墙说了一句令它非常惊诧的话:“我最怕的就是老鼠。因为老鼠会在我的下面钻洞,总有一天,我会因若干个鼠洞而轰然倒塌。”这时候,小老鼠恍然大悟:找来找去,整个世界都找遍了,原来,最伟大的就是自己。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能因为看到别人好,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俗话说:“尺有所短,有所长。再伟大的人也有自己的短处,再渺小的人也有自己的优点。
所以,不必拿别人的优势,来和自己的短处比。你的长处,或许是他人永远也无法比拟的!
02:追求错了,当然痛苦
“人的奇怪之处真是太多了: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用金钱恢复健康;活时认为死离自己很远,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够;明明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眼下的幸福。”
天地之间,一切都在变化,身体、财富、名声、亲眷等皆为无常,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自己的心才与自己生死相随。
从前,有个商人娶了四个妻子:四夫人最得丈夫宠爱,丈夫对她言听计从;三夫人是经过一番辛苦追求才得到的,所以丈夫常带在身边,甜言蜜语二夫人与丈夫天天见面,犹如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大夫人像个女仆,毫无怨言地任由使唤,但在丈夫心目中没有地位。
一天,丈夫要远行,问四个妻子谁愿意跟他去。
四夫人说:“不论你怎么疼我,我都不想陪你去。”
三夫人回答:“连你最爱的四夫人都不愿去,我为什么陪你去?二夫人说:“我可以送你到城外,但不想陪你去那么远的地方。”只有大夫人说:“不管你去哪里、走多远,我都会陪着你!”
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最宠爱的四夫人,代表我们的身体人活着的时候,对这个身体最为重视,可是死了以后,它却没有办法跟随自己。
三夫人代表我们的财富”,不论多么辛苦积累起来,死时都不能带走一分厘。
二夫人代表世间的亲友”,他们最多在我们死时哭泣,把我们的尸体掩埋
大夫人则代表我们的“心”,它和我们的关系最密切,但也最容易被忽略,反而将精力全部投注于身外之物上。所以,有智者说:“人的奇怪之处真是太多了: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用金钱恢复健康;活着时认为死离自己很远,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够;明明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眼下的幸福。”
一个人若能懂得万法无常,缘合则聚、缘灭则散,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就会显得尤为灿烂;对世间的名利,不会疯狂去追逐;就算遭遇到不幸,也不会感到一片绝望。熟悉无常,接受无常,可以让我们身心开阔,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斤斤计较、怨天尤人。
03:乐观、悲观,一念之间
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面对同样的一朵玫瑰,悲观者会哀叹花下有刺,而乐观者会赞叹刺上有花。
前不久,一位居士打电话跟我说:“堪布,我最近一直感觉情绪低落,十分悲观,所以想换个好点的环境,可能对调整我的情绪会有帮助。”听了他的话,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起名叫乐观、悲观。
这两个孩子从小在同一环境中长大,却拥有两种不同的性格:乐观不论遭遇何种艰难,都活得十分快乐;悲观就算一帆风顺,也时刻心绪沉重。父亲因给儿子起名不公,深深感到自责。为了补偿悲观,他将乐观放在一堆牛粪中,而将悲观放在一堆珍宝玩具中。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去观察他们两个。出乎意料的是,乐观在牛粪中玩得十分开心,他告诉父亲:“既然您让我在这里,牛粪中就一定有什么宝贝,我正在想办法把它找出来。”
令父亲大失所望的是,可怜的悲观仍伤心地坐在一堆珍宝中,很多玩具因为他的愤懑而被摔坏。
父亲终于明白了:想扭转人的情绪,依靠外境是于事无补的。要从悲观转为乐观,只有调整自己的内心。
其实,整个世界,全部是我们心的显现。心态不同的话,即便是对同一事物,看法也会有天壤之别: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面对同样的一朵玫瑰,悲观者会哀叹花下有刺,而乐观者会赞叹刺上有花。
可见,一个人的人生是苦是乐,并不是由外境决定的。哲学家爱默生也说:“生活的乐趣,取决于生活者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作或地点。在我们的人生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不能正视这些痛苦,一味地怨天尤人,总想改变外境来让自己快乐,这无疑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不论身处什么环境、不论遇到什么挫折,与其一味地抱怨外境,倒不如静下来调伏自心。因为,这比什么都管用!
懂得人生皆苦,实际上,对每个人来讲至关重要。假如你一直看不清这个世界的真相,认为它应该充满快乐,一味地蒙蔽自己,以“苦”为“乐”,那永远也离不开痛苦。而只有认识痛苦、正视痛苦,才是迈向快乐的第一步。
★启动线上读书计划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随喜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