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之道是选择,更是坚定
Ci Cheng Luo Zhu
圣贤之道
Hui Deng Zhi Guang
圣贤之相
Ci Cheng Luo Zhu
不讲排场、不摆架子、无有傲慢,是圣贤之相
佛教徒当中,有明星、领导、富翁、普通老百姓,也有穷苦大众。如果因为自己是领导、是明星,或是有钱人,就炫耀、浮夸、讲排场、摆架子,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不是一个标准的佛教徒。
或许在佛教徒的圈子以外,所谓的身份等等,是大家都很羡慕的。但佛教却偏偏要推翻这些虚荣,而讲求众生平等。在佛教团体中,炫耀、摆阔不但不是功德,反而展示出自己的低劣与过失。同时,如果身为佛教徒,仍然用世俗的眼光去崇拜、羡慕明星和有钱人,都是一种价值观的倾斜与浅薄无知的表现。
现在很多人常常会面临一些不公平待遇,但当他们进入佛教团体以后,就能感觉到真正的平等——不重种族、不重阶级、不重资产,而注重修行。我们着重追求的,唯有戒、定、慧。
当然,一些刚刚学佛的明星、富豪或所谓的成功人士会带有一些过去的习气,这时候我们也不能立即去打击他们,要学会宽容和理解。谁都不可能一进入佛门,就一切都能放下。积重难返、积习难改,我们自己不是还有很多难以更改的陋习吗?
不装模作样,表里如一,是圣贤之相
虽然别解脱戒、慈悲心、密乘戒等方面都没有太大长进,却阳奉阴违、装模作样地做给别人看。别人能看到的地方做得完美无缺,而实际上却是出于贪婪、自私与沽名钓誉。
佛陀会称赞两种人:不犯错误的人和犯过错误,但懂得改正的人。所以,即使我们做得不够完美,也可以忏悔改正,而不要弄虚作假。
圣贤之相
Ci Cheng Luo Zhu
所作所为均是经过观察分析以正知正念摄持而行,是圣贤之相
无论做闻思修等出世间法,还是工作、生活等世间法,都要事前观察:到底这件事情该不该做?做了以后自己能不能坚持?如果坚持了,于己于他有没有意义?
很多人却不是这样,事前不观察,盲目上马,不是半途而废,就是做完就后悔。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正知正念。所谓正知,就是知道事情的结果、作用和价值。正念,就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忘初心,不忘所做事情本身的意义。
我们往往是这样,刚开始做事情的时候,发心很纯正。可做着做着,就忘掉了当初的发心,最后把方向转到另一个事情上了,这就是没有正知正念的原因。
比如,看到大家都在修加行,自己也去修,却不知道为什么要修加行,这就是没有正知。有些人刚开始也知道修加行的重要性,可慢慢地就忘了,最后也没有办法坚持,这就是缺乏正念。具备正知正念,是圣贤的标志之一。
如眼珠般守护业因果,是圣贤之相
在因果取舍方面特别严谨,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严守因果取舍,是圣贤的标志。
修行人的底线,就是谨慎取舍因果。以世间法为目标的人天乘,都要相信因果、尊重因果。如果因果取舍都随意任性,不认真对待,就根本配不上修行人的称号。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