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心伏藏》十 | 本自清净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自心伏藏
在禅修中稳定我们的心,我们才有更大的力量去利他,这是咏给明就仁波切多年来不断叮咛弟子们「不要忘记将禅修带入生活中」、「要练习,要实修」的慈悲之爱。
本书内容中的选文与每日禅修口诀是由了觉、了尘两位法师发心,节录了咏给明就仁波切自2008年起到2015年多本出版著作中的精华,以及明就仁波切在2008年于化育道场教授「弥陀天法」的开示内容,2011年闭关前留给弟子们的书信和闭关期间为弟子们捎来的新年祝福语录。
这些语录内容的选辑,是依着人身难得、生死无常、因果业力、轮回过患,以及皈依、发心、慈悲的禅修、止禅与觉知、观禅、菩提心、自性、空性、生活的智慧、禅修的体验等等主轴做整理,希望此书能成为你日常生活禅修的好朋友。
本自清净
任何行业都是可以净化的,因为覆障只是一个暂时经验的残留物。我们的佛性就像清净的水,如果水中有杂质,那是可以净除的,因为水的本质一直是清净的。无论钻石上的污泥多么厚重,钻石的真实本性始终如一。
—《自心伏藏》之九十一
净除业障的修持
我们都做过让自己事后想寻求原谅或洗刷错误的行为。或许你会问,既然我们的真实本性是纯净无暇的,我们还要清净什么?我们要清净的是钻石表面的污泥。我们清净自心,直到认识我们本来就是清净的。在还没认出前,我们总是希望调整和改变每天的经历,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问题。净除业障的修持,会帮助我们瓦解认为自己不清净的习惯。
—《自心伏藏》之九十二
放下执著的心
执著和执取从内心生起,因此无法只是透过身、语两方面来净除。放下执著的心,才有能力将我执连根拔除,放下自我的行为才能累积福德资粮。透过放下,我们触碰到自己内在从未空虚过的巨大宝藏,当开始看到自己的珍宝,才算开始累积了智慧资粮。
—《自心伏藏》之九十三
止的安住
试著不带评判地直视一个带来麻烦的行为,不要试著去理解、评判或改变它,只是重新看著它,带著止的安住心,像在观礼台看著游行,或是,站在岸上看著河水而不被它卷走——只是看著发生的情况。过程中或许会带来很多情感冲击,但我们用觉知有所缘的禅修方式去面对。
—《自心伏藏》之九十四
一切都完美如是
究竟的真理,也就是我们的佛性、绝对的真理,它没有覆障,没有恶业,没有祈请者,也没有祈请的对象,没有需要清净的,也没有需要累积的。一切完美如是。妙极了!
—《自心伏藏》之九十五
自心宁静的基础
开始练习悲心的禅修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孤立感开始减弱了。同时也觉得自己越来越有力量。以往我只看到问题,现在开始能够看到解决的辩法;以前我也曾经重视自己的喜乐更甚于他人,但我逐渐瞭解到,他人的福址其实是让我自心宁静祥和的基础。
—《自心伏藏》之九十六
自己的选择
我们选择无明是“自己的选择”。我们选择觉醒也是“自己的选择”。轮回与涅槃纯粹是不同的观点,端视我们选择要如何检视並认定我们的体验。涅槃並不神秘,轮回也没什么不好。用不同方式去体验自己的机会,一直都在。
—《自心伏藏》之九十七
回向的功德
无论什么修持、修持多久,一定要回向。如果一天之内我们修几座法,在每一座法修持完毕后都要回向。回向是最简洁的方式,确认我们要放下我执和为利他而修持的意愿。如果我们不将自己所修功德回向出去,而堆积在心里,就像吸附船底难以除去的藤蔓,成为拖累我们的我慢。回向功德,使我们确信自己没有用佛法的修持,来为自己带上另一项帽子。
—《自心伏藏》之九十八
一切将回到自己身上
你所想的一切、所说的一切,以及你所做的一切,都会反射到自己身上,成为自己经验。假如你造成他人痛苦,自己就会经历十倍的痛苦;假如你给予他人快乐和幸福,你就会体验十倍的快乐;假如你的心很平静,那么周遭的人也会体会到相同程度的平静感。
—《自心伏藏》之九十九
活生生的体验
过去的经验会把恐怖、创伤、愧疚和懊悔固化成块,堆积在我们内心,如果只是说:“噢,它们究竟、本质上是空的。”这对我们並没有帮助。空性不是一个想法,而是活生生的经验。纠结在身心的紧张,而阻碍我们的觉醒。
—《自心伏藏》之一百
图文|网络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
文中内容、图片源于网络,
版权归作者所有。
随喜关注
紫莹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微博: http://weibo.com/tangchiieng1001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