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学子 >> 16届加行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72课-法师辅导 返回

16届加行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72课-法师辅导

法师辅导



教理方面的重点、难点

(一)课前和课后教诫的重难点

1.佛法是回归之道,《前行》是成佛窍诀。

1.1佛法是回归之道

   •佛法让我们了知轮回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自己的身体和心的本质是什么。了知后就会从轮回中、乃至从被我们身心的外相所迷惑的状态中出离,完全安住在真实的状态中。

   •佛法的道就是回归之道。就是回归我们本来的自性,修的所有的法要都是这样。

1.2《前行》是成佛窍诀

   •《前行引导文》是一个修行成佛的论典,这个窍诀论典讲的所有内容都是调伏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趋入于正道,或证悟殊胜的法性。这个法既是前行,也是正行,针对不同的根基有不同的安立。

1.3 佛法、前行的基础是出离心

   •轮回就是一种二取、三分别念的状态,是我们现在迷乱的心和行为的状态,它已经背离了我们自己的本性。出离轮回就是和轮回的思想、行为的厌离,出离这种轮回的发心和行为。所以走向解脱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四种厌世心,让我们了悟轮回不可贪执。这对所有致力于成佛的佛弟子来讲相当关键。


(二)法本开显中的重难点

1.原文:即便是今生今世没有积累罪业,但从轮回无始时以来所积累的罪业也是无边无际,而且也必然有不堪设想的业果要感受。

1.1“即便是今生今世没有积累罪业”分两种情况:

   1) 的确没有积累明显的罪业。

      •但就凡夫人来说,几乎不可能,只是很明显的、很重大的可能没有;

      •也有今生没有造罪业,也不感受痛苦的情况,但相续中还是有恶习气,只是暂时不成熟。劫初的时候,劫初的人仍然是内心有很多习气的,但是快乐居多。北俱卢洲的众生也是这样的,他们基本上是享受快乐的,也不用担心夭折,绝对是保质保量一千岁,不会有中间夭折的时候。

   2) 今生今世也积累了很多罪业,但是我们认为没有。很多人觉得我不学佛法,只要做一个好人就行了。但是好人的标准有很多,可以自己定,可以按照世间标准来定,也可以按照佛陀的智慧定。自己如果没认真观察相续,很容易认为我们就是一个好人,今生没有造什么罪业。

1.2“所积累的罪业也是无边无际的”:

罪业不是“一世消一世的罪业”一世完结的时候自动“清零”,绝大多数没有成熟,都以种子的方式保留在我们相续中。


2.原文:作为现在唯一行善、修习空性的那些人来说,依靠采取现行对治力,可以将后世转生恶趣的业力、随眠习气在今世成熟而感受痛苦。

2.1 “唯一行善”: 修行非常殊胜的妙法。尤其是修习空性的教法。空性的教法是一个最强有力的善法。虽然空性的本性超越善恶,但是在第六识中,在我们凡夫人的心可以缘的善法中,一个是缘菩提心(我们的分别念缘菩提心的善法非常大,这个时候的菩提心还是相应于第六意识的),还有一种就是空性。

2.2“唯一行善、修习空性的那些人来说,依靠采取现行对治力”:通过这么多善法的修行,可以对治以前很多的恶业,这个叫做“现行对治力”。


3.原文:如《能断金刚经》中说:“行持波罗蜜多之菩萨,” “受到损恼或受极大损恼,”“此乃未来所受之苦业,于此世成熟。”

3.1 “损恼”:一般的违缘、痛苦;

3.2 “极大损恼”:世间中看来非常严重的,有可能得了绝症、或者家破人亡等。


4.原文:与之相反,今生当中无恶不作之人,也有因为前世所造的微小善业在眼前成熟而感受善果的。

4.1 看上去是矛盾的,看起来业果已经虚耗,这就是多套因果,但我们没办法去分清楚,就把多套因果当成一套来取舍。

4.2 也有通过造善业感受痛苦的情况:精进地造善业感受痛苦的情况是有的,但不是真正以善法为因而导致的,而是善业可以使严重的恶业提前成熟,只有精进修持善法才会出现修善而今生感受痛苦的情况。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重罪轻报。


5.原文:例如从前尼洪国家,最初七日降下珍宝雨,接着降下衣服雨和粮食雨,最后降下土雨,所有的人被埋在土下丧命,死后堕入地狱中。可见,行善者感受痛苦、造罪者获得快乐也都是往昔业力成熟的果报。

5.1 恶友的力量:恶友的力量还是很大的。人们想要修善法时,恶友的几句话就把他的心彻底转变了。

5.2 这种果报是等流果:因为他的对境是修行者、比丘、阿罗汉,他们是大福田,这个对境太严厉了,以此恶业,等流果感受天降土雨被埋丧命。

5.3 重报轻受:本来如果没有造恶业的话,降下珍宝雨可以让他以后很长的时间享受很大的安乐,这是重报轻受。正常的话,他后世成熟之后可能会生天界,会在几千年中不断感受幸福快乐。但因为他造了这么大的罪,重报轻受的缘故,在短短时间当中感受七天珍宝雨、七天衣服雨等等。他只能感受这种短暂的安乐之后就没有了,很大的善业就在这儿一下成熟完了。


6.原文:所以,我们时时刻刻对因果的道理生起定解进而加以取舍非常重要,万万不可以高深见解的法语来轻视因果。

6.1 小乘修行人:会对因果这方面特别重视。

6.2 大乘:如果发心贤善,身三语四可能变成善业。

6.3 究竟来说:在究竟的空性或胜义谛及实相中因果是不存在的,是如梦如幻的,或一切都是等净无二的见解。

6.4 因果与空性如何圆融:因果和万法之间是等同的,因果就是万法,万法就是因果。不存在“因果之外有万法,万法之外还有因果”。万法不是因就是果,它们是一回事。意指因果是万法自己的一种现象,会有因有果。但是万法的实相是本性中没有因果。


7.原文:如邬金莲师对国王赤松德赞说:“君王,我的密乘见解极其重要,行为不能偏堕于见解方面,否则善空恶空黑法漫布,将成为魔见。同样,见解也不能偏堕于行为方面,否则将被实有和有相所束缚而无有解脱的机会。”又说:“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 也就是说,在证悟实相之见解的同时,必须要细致入微地取舍因果。

7.1 空性和显现、世俗和胜义谛偏堕之过失

1) “行为不要偏堕于见解”:实相见解中是超越因果的,如果因为见解超越因果导致行为随顺见解,也超越因果不取舍的话这就很危险。因为相续中烦恼习气是自在的,如果不做取舍,善恶都不执著,内心中根深蒂固的烦恼会自然起作用,这时可能就黑法漫布,就成为魔见。

2) “见解也不能偏堕于行为方面”:如果见解偏堕于行为,就会认为顶礼、供灯等善法是实有的,我也是存在的,这时,见解就会被行为拉低,被实有和有相所束缚,会认为放生等都是实有存在的,如果被这个束缚就没有解脱的机会了。因为对这些生起实执,就没有办法了悟分别念的本性。

7.2 空性和显现、世俗和胜义谛的双运

1) 实相中一切无自性,都是空性,以空性摄受去取舍因果,二者之间完全没有矛盾和抵触,在很细微取舍因果的同时,内心要知道胜义谛中无自性。在觉得胜义谛中无自性时,认识到现在还在世俗中,所以必须要取舍。

2) 世俗谛是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只有把世俗谛的法修到极致才能证得胜义谛。

   •遣疑:众生不都在世俗谛中吗?为什么不会成为胜义谛的方便?

       •因为这个世俗夹杂着太多轮回的东西,和胜义谛不相应;

      •我们必须要在取舍因果时比如发菩提心是因果,布施持戒安忍这些也是因果,在修行同时用空性智慧去引领,这时才能成为迅速证悟实相的方便,所以见解和行为不能脱离实际修行。

7.3 善恶业的作用

1) 恶业的作用:

   •成熟痛苦的果报;

   •障道,障碍修道。

2) 善业的作用:

   •感受快乐的果报;

   •助道的因缘。


8.原文:有人问帕单巴仁波切:如果证悟了空性而造罪,到底是有害还是无害呢?帕单巴仁波切回答说:如果真正彻悟了空性,就绝不会造罪,因为证悟空性和生起悲心是同时的。

8.1 证悟空性的人内心中绝对不会造罪:因为悲心和空性是双运的。完全证悟了空性就知道一切万法本来是空性寂灭的,但是这么多的有情、众生根本不知道,所以特别可怜。证悟空性时的悲心特别强烈,这时不可能造罪伤害众生。

8.2 空性是一个很清净的智慧,证悟越深,对名言谛的了知就更透彻、就越知道世间中因果的规律是怎么运作,越知道里面的利害关系,对因果取舍就越细致。所以名言中的取舍非常谨慎,不会造罪。


9.原文:如果你真的渴望修持正法,那就必须将取舍因果放在主导地位,见解和行为不相脱离而实地修行。

9.1“见解和行为不相脱离而实地修行”:取舍因果时逐渐引入空性的见解。

1) 首先一定要以实执心去取舍,这样的抉择在世俗谛的修行是不会错的;

2) 在因果取舍过程中,逐渐引入空性的教法,这个基础上才可以说取舍业果是三轮体空,通过空性智慧的引导在世俗谛中的因果会越来越清净。


10.原文:米拉日巴尊者回答:你们认为我是金刚持或者某位佛菩萨的化身,这说明你们对我的一片虔诚信心,但对于正法来说,恐怕再没有比这更严重的邪见了……因为你们对因果生不起诚信而导致对正法不能如此精进,如果你们能发自内心对因果深深诚信,像我那样刻苦精进,凡是有毅力的凡夫人都能做到,这样一来,你们相续中也会生起同样的功德,到那时,你们也可以称为是金刚持或佛菩萨的化身了。”

10.1 通过对正法的精进程度,可以看出对因果的诚信程度。

1) 如果真正对业因果生起诚信,就不可能还天天舒舒服服坐在这消磨时光,肯定想因果一旦成熟了就要堕恶趣的。自动就开始精进地念咒、看书、打坐等等,肯定会做这些善行的,

2) 现在由于对因果没有产生真实的诚信,就导致对正法也不能精进。


11.原文:这以上归纳总结了修四种厌世心的中心要义,如果能够做到那样,那么做任何善事自然而然就不会离开三殊胜。如颂云:“善人如药树,依彼胜一切,恶者如毒树,依彼毁一切。”这种贤善的正士以自心的堪忍力使与他结缘的人们内心转向正法方面。

11.1 能够以四厌世心修持,调伏内心的人就是善人,依彼胜一切。

11.2 以自心的堪忍力使与他结缘的人们内心转向正法方面:

1)直接转变:修行者力量很大,可以直接让人修行善法;

2)间接转变:因为修行者是一个贤善的人,暂时很多人对他不生信心,但是见闻忆触到他也能在相续中种下解脱的种子,这是间接的利益。




实修引导

1.要欢喜地接受重罪轻报。

•原文:作为现在唯一行善、修习空性的那些人来说,依靠采取现行对治力,可以将后世转生恶趣的业力、随眠习气在今世成熟而感受痛苦。如《能断金刚经》中说:“行持波罗蜜多之菩萨,”“此乃未来所受之苦业,于此世成熟。”

1.1 空性法是恶业的强对治:空性的本性或者证悟之后是超越分别心的。但是,凡夫人的内心还有意识在修行的时候,意识可以缘的另外一个大的、清净的善根——空性。空性的力量特别强劲,它是非常大的一种善法的本性。

1.2 重报轻受之对比:堕恶趣、堕地狱,有些地方讲,最短的、最轻的复活地狱,也是九百万年的痛苦,这么长时间的感受痛苦,可能就在你今生几年、十几年中,通过精进修法就把这么长时间严重的痛苦,换成今生中一点违缘就消了,这个重报轻受到什么程度马上就知道了。

1.3 欢喜应对:即便是在感受痛苦的时候,如得癌症通过每天疼痛的方式来消业,其实这种痛苦,都远远比恶趣的痛苦要少得多。本来应该堕恶趣的,通过精进地修行善法,把堕恶趣的业,在今生短短的时间内成熟,这是特别幸运的一件事情。这就是法的力量,可以加持我们重报轻受。

1.4 把这个教言熟记于心:我们现在的见解,还远远谈不上稳固,内心中很多邪分别念还会跳出来跟我们作对,要熟读熟记这一段话,里面的道理一定要熟记于心,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用到这个窍诀。在值遇违缘的时候,用此教言来鼓励自己。

1.5 因果正见就是智慧:如果不学这些教言,当分别念、邪见起来时,通过佛号等有时是压不住的,需要智慧去化解。如果有了这个因果正见的智慧,就可以化解掉,还可以帮助别人化解掉。这是至关重要的窍诀,要牢牢地记在心中,反复去串习。


2.即生值遇空性法门当欢喜,应以见闻忆触的方式与之结缘并种善根。

2.1 修持:观修空性,或者以空性摄持去修一切善法;

2.2 听闻:空性般若波罗蜜多的善法非常强劲,它的本体非常清净,修了这个法之后,就可以把内心当中很多不可思议的罪业清净掉。如果不会修,就去听;

2.3 去思维、背诵;

2.4 礼拜、供养:至于什么都不懂,就把般若波罗蜜多的经典放在佛台上去礼拜,每天供养;

2.5 印刷、结缘;

2.6 佩戴:大恩上师翻译的文字,制作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挂件,如《般若摄颂》的挂件(般若摄颂其实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如果佩戴,利益非常大,能得到很多的功德和加持。

2.7 抄写:抄《心经》、《金刚经》等。


3.佛弟子当有正知正念。

•原文:与之相反,今生当中无恶不作之人,也有因为前世所造的微小善业在眼前成熟而感受善果的。

3.1 应遣除的心态:有时修学佛法的人很希望造恶业的人马上出现痛苦:现在知道业果不虚了吧,现在知道报应了吧,这种心态是不对的,这是一种没有深度的思想,盼别人受苦也不应是佛弟子的想法。

3.2 应有的心态:

1) 业因果的规律没那么简单,不像刀砍在身上,马上就出血了一样。所以,我们不要指望,造善法感受安乐很明显,造恶业感受痛苦也很明显。

2) 应该希望造恶业的人不要感受痛苦,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有的心态。不论他造多重的业,哪怕是诋毁佛法、拆庙、砸佛像,我们也应发自内心地希望他的业不要成熟。


4.因果正见是空正见的基础。

•原文:所以,我们时时刻刻对因果的道理生起定解进而加以取舍非常重要,万万不可以高深见解的法语来轻视因果。

4.1 在空性、或密乘中会讲到实相中没有因果

1) 福报不够深厚的或者基础没有打牢的修行人:会就此认为没有因果等等,这个危险性就大了。

2) 如果善巧地懂得意义:会超越实执以及很多分别念的束缚,很快可以和实相相应。

3) 如果没有懂得这里面的意义,就成了一个新的束缚,高高深深的超越因果的空性没有证悟到,因为这个(空性)也就没有去取舍(因果),就两边都没抓住。

4.2 空性见的基础是因果正见

1) 导师一定要花很长的时间让弟子相续中产生非常稳固的因果见解,在此基础上再告诉他因果的本质是空性。

2) 如果对因果不虚没有产生定解就直接讲空性,说因果是不存在的,那对他来讲就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5.早中晚之修行

5.1 早上

•原文:我们早晨起床时,不要像牛羊从圈里爬起来一样,一跃而起,应当在床上静坐,自心悠然放松,向内反观审察自相续:昨晚做了善梦还是恶梦,如果梦中作恶,也应该心生后悔而诚心忏悔;假设梦到行善,就高高兴兴地将善根回向给众生。心里默默发心:在今天,我要为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而尽心尽力奉行善法、竭尽全力断除罪恶。

5.1.1 起床

5.1.1.1 应断:

•不要什么都不想,像牛羊一样从圈里爬起来找吃的;

•不要直接刷牙、去卫生间、做饭,什么也不观想。

5.1.1.2 应取:

1) 身:

   •不方便的话躺在床上想也行;

  •最好是坐起来,因为躺在床上一会儿就又睡着了。

2) 心:

   •自心悠然放松:这个时候不执著,一定要放松。

   •向内反观审察自相续。

5.1.2 观察梦境

5.1.2.1 善恶梦的标准:这里恶梦的标准与世间不同。

   •世间的标准,在梦中杀条鱼,没觉得是恶梦;被追杀或者破产了,这可能是恶梦,会醒过来擦汗;

   • 修行人的恶梦标准是在梦中造了恶业。

5.1.2.2 恶梦要忏悔

   •虽然梦中作恶不能成为真实的罪业,但当时的起心动念还是会产生一定的罪业,不能说没有一点点过患,所以要通过念诵百字明等来忏悔对治。

5.1.2.3 善梦要随喜并回向善根

   •梦中作善法也不是真实的,但是必定生了善心,之后作加行还是有善根的。

   •所有善法全部回向给众生。

5.1.3 发心做为全天行持的摄持

   •在一天最早的时候,通过发心来引领我们整天的行为,这很重要。习惯之后,作用就越来越明显。

5.2 晚上

•原文: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刻,也不要在无所忆念中平卧沉睡下去,而应当在床上平缓安坐,如前一样观察思维:呀!我白天都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修持了什么善法?如果成办了善事,应当感到欣慰,心生欢喜,并且为了一切众生获得佛的果位而回向。假设造了恶业,就要在心里自我呵责:我这个人实在恶劣,今天已毁了自己。生起追悔之情,诚心诚意忏悔,并发誓:从今以后我绝不再造那样的恶业。

5.2.1 忆念白天所行

   •应断:什么都不想,一下子倒下就睡了。

   •应取:要忆念一下,坐在床上要好好想想,从早上发心开始到白天所有的经过,我今天到底都做了什么?思维我白天到底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5.2.2 忏悔恶业

   •在白天发现不对马上要忏悔,然后在晚上睡觉之前总忏悔一次,不让罪业过夜。

5.2.3 随喜并回向善根

   •修持了善法,这时应该高兴,我的暇满人身的确还是使用了一部分在有意义的方面,应当欢喜;

   •并且把这些善根为了一切众生获得佛的果位而回向。

5.3 白天随时随地

•原文:随时随地,我们都不要离开正知正念,对于内外器情的一切显现也不要有根深蒂固的实执,应该在虚无缥缈无实如幻的游舞中修炼自心,使自相续恒常安住在善法和正道之中,令内心调柔。

5.3.1 不离正知正念

   •对于内外器情的一切显现也不要有强烈的实执(内就是有情世界,外就是器世界),应该安住万法如梦如幻,虚无缥缈的游舞中。这些都是空性的幻化、显而无自性。

5.3.2 随时回向善根

  •如果作了善法马上回向一次,晚上再作总的回向。

  

6.借助内外因缘修行

•原文:虽知因果差别然信弱,虽闻众多正法然未修,我与如我恶行众有情,自心与法相应祈加持。

6.1 一方面要完善自己的根器法器;

6.2 一方面要多祈祷,多念祈祷文;

6.3 两方面因缘和合之后就可以得到加持。


参考资料:生西法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辅导笔录

使用说明:本笔记参考生西法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辅导笔录梳理、整理而成,若希望阅读法师辅导笔录原文请自行在网络搜索。


编写师兄:定解B08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 B04072 -定解 B08-007】



阅读原文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