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沙龙感言】所有的焦虑都不是实有的 返回

【沙龙感言】所有的焦虑都不是实有的

缘起赞沙龙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2017-10-22


所有的焦虑都不是实有的

By 圆涛

这个社会,到处都充满焦虑的人群,让人感觉十分压抑。你很想帮助他们,可到头来却发现,没有完整的、有效的理论作支撑,劝慰也收效甚微,他们很容易犯焦虑复发症。每次交流,这些人都会重复同样的倾诉。



 

他们都很焦虑

许多孩子很小就患上焦虑症。他们担心成绩不能名列前茅,他们的焦虑来自于家长的管教,但更多的来自于同学之间的竞争。


家长们的内心更是充满了焦虑,为了让孩子读上好学校、将来有个好前途,他们绞尽脑汁、倾己所有。从幼儿园起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他们奋战不休,耗尽青春与健康,身心疲惫不堪,精神几近崩溃。但为了生存,为了在孩子面前有个家长样,他们只能伪装坚强。可是,他们积劳成疾的身心致使家庭的负能量集聚,形成“核威力”,一旦点炸,家也就变得不像家了。


青年人的焦虑也层出不穷:学业的焦虑、恋爱的焦虑、工作的焦虑、成家的焦虑、住房的焦虑、生孩子的焦虑、养育孩子的焦虑、人际关系的焦虑、创业的焦虑、环境变化引发的焦虑、交通堵塞的焦虑……潮涌般的焦虑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中年人何尝不是肩负千钧?上有老下有小的负担、身体状况变化的焦虑、青春逝去的担忧、竞争的残酷……哪一样不让他们身心疲惫?


老年人则有身体衰退的焦虑、儿女婚嫁的焦虑、子孙孝敬与否的焦虑、病痛的焦虑、孤独的焦虑、死亡的恐惧等等。




 

转化焦虑

于是,空气里充斥着焦躁与不安。由此我想,当今离婚率上升,这绝不是一个数值的上升而已,背后隐藏着家庭成员心力交瘁等深层的原因。


如果任凭这种焦虑演变下去,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不安定:家庭不安定、社会不安定。如果对焦虑不加以对治,极有可能演变成暴力,伤害家庭成员、伤害无辜生命等。这种例子我们只要稍作观察,就不胜枚举。


可是事实上,焦虑只是情绪中的一种。患上焦虑症的人虽然有上升趋势,但也不占大多数。我们的周围不乏乐观坚强的人,他们不是没有焦虑,而是善于转化自己的情绪——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化负面为正面,化悲痛为力量,化悲观为乐观,化躁动为安静,化打击为动力。


正因为有这样的榜样,而且占比巨大,这个社会才有了向上的力量,才显得有勃勃生机!


转化的能力就是主动对治情绪的能力。




 

空性提升转化能力

那么,有没有一种学说能让更多的人从焦虑中解脱出来?


有!阐述空性的论典《缘起赞》就是这样的学说。《缘起赞》由宗喀巴大师所造,是佛陀的智慧流露。


佛陀说:缘起性空。


所有的焦虑都来源于“无中生有”。焦虑来袭,我们观察过焦虑没有?它的本体在哪?来源于何处?又归于何处?


所有的情绪都像天上的浮云,倏来倏去,转瞬即逝。根登群培大师在外道圣尊面前一直祈祷时,眼泪也会流下来,所以他说:“有时候,人的哭泣并没有什么可靠的。”确实,做过母亲的人都知道,孩子的情绪更是变化迅速,哭笑无常!成人何尝不是如此——“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是喜乐的翩然而至;“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是空虚的如影随形;“行迈靡靡,中心如噎”则是伤时悯乱的挥之不去。然而,翩然而至的总会翩然而去,如影随形的总会无影无踪,挥之不去的总会随风而逝。


可见,情绪都是变化不定的。它无有来处,无有归处,不是实有,只是自己心境的呈现罢了。心境就像一面镜子,它照见什么就是什么。情绪所显现的“真实”欺骗了我们的心,我们把它执为实有,致使我们一直受情绪奴役,不得安宁。


佛陀还告诉我们:显空双运。


一切的显现都是依缘而生,依缘而生的事物都可击破。聚际必散,高际必堕,圆际必缺,缺际必圆,乐极生悲,苦尽甘来……这是自然法则,也是因缘法则。


有句歌词写得好:“这个道理我懂,可要真正面对?叫我如何放得下?”这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如何放下?




 

既看显又看空

“显空双运”的意思是既要看到世间法因缘而生的显现的事物,又要看到胜义谛的空性。事物显现的时候同时具有空性。情绪本来就是空的,人生如梦,认知了这一点,我们就更容易从情绪中觉醒,甚至可以把它当作闪电一样,瞬间转化或让其消失。


昨天,我去晒相片,老板娘的精神看起来很不好,像是感冒的样子。我叮嘱她冲洗后记得删掉电脑手机里的存图,她很生气地说:“那么啰嗦,以后不做你的生意了!”我当时一愣,觉得她脾气不好,但我没生她的气,只是“哦”了一声。并不是我脾气有多好,在以前我心里会很难受的。可是,我知道她的生气是空性的,没有实质可言。明天我见到她时,她一定又会微笑着向我打招呼。


所以,当用空性的理论去破除虚幻的情绪时,焦虑又怎会出现呢?


上个月,我的父亲又生病住院了。在以往,听到消息后我会坐卧不安,食不甘味,恨不得马上回去照顾父亲,可是又走不开,光着急,一着急又会生出很多别的事端来。可这次,我运用了空性理论让自己安住。


显现上父亲是生病了,可同时父亲的病是空性的,是会变化的,是有因缘的,在空性中不断地产生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由不得我这个不在他身边的孩子去改变,那么我的焦虑就是多余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持咒、念经,祈祷他尽快康复,剩下的就只能交给他身边的亲人解决了。如此一来,我迅速地拯救了一次情绪危机。几天后,父亲康复出院。在生活中,类似的事例大家会遇到不少。如果能快速去思维空性,用空性理论对治情绪,我们就能让自己从情绪的折磨中解放出来。


记住一点:如果你能解决的事情,你是不需要焦虑的,用智慧、能力去做、去处理就是了;如果你不能解决的事情,焦虑是解决不了的,这时候,你安静地祈祷诸佛菩萨加持就是了。事情也许会有好的转机,也许没有,甚至更坏,这时候,用无常观、空性观平静地去接受,烦恼便能转为道用。


“缘起空性”是你迅速提升自己情绪转化能力的指南针,它不但可以运用在情绪的调控上,还适用于任何领域。感恩佛陀,感恩宗喀巴大师,更感恩把这伟大的理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索达吉堪布上师。


最后以法王如意宝的话来结尾:一切万法什么都不是。虽然什么都不是,但什么都可以显现,却又什么都可以转变。


愿你我的生活因“空性理论”而更美好。



📧:wybuddhist@163.com

-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