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宗萨钦哲教言 >> 修心的本质是真正懂得一切事物的真理 返回

修心的本质是真正懂得一切事物的真理

宗萨钦哲教言 2023-03-01

问:仁波切,您认为心理健康的定义应该是什么?我们是否都有一点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疾患?

 

宗萨仁波切:在心理学中,我想,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有很大的区别。在佛教中,是对真理的理解和对真理的实证让你的心智健康。你对真理的理解越深、对真理的实证越高,你的心智就越健康。


事实上,在佛教一个叫做大圆满的传统中,能够连心识也一起抖落、能够摆脱心识本身,才是健康的,


因为心识在本质上不是健康的,是我们需要摆脱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你还有二元分别的心,你就不是健康的。

 

大圆满(梵Mahasandhi,英the Great Perfection,藏Dzogchen):也称“阿底瑜伽”(Ati Yoga,三内瑜伽的第三种),宁玛派的最高教法。强调通过对本初智慧(Primordial Wisdom)的洞察,离于取舍、希惧,而获得解脱。

 

 二元分别(英Duality):迷惑众生的凡夫见,即以主体(意识)与客体(外在世界及感知形象)的分别心来看待现象,并相信现象真实存在。

 

问:仁波切,是什么让您认为心是可以被调伏的?修行的本质是什么?

 

宗萨仁波切:心可以被调伏,因为心能够被影响。这或许是我们能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你可以用它做试验。例如,即使你很喜欢喝酒,只要足够努力去控制,总能做到一两个晚上不喝。


实际上这证明了你可以逆心而行或者顺心而为,那意味着心是可被训练的、可被调伏的。心可以被调伏,因为心是个副产品——它是种复合的现象。

 

无论我们想要什么,我们总能在某种程度上强迫自己不要,即使只是几分钟的时间。中观的学者总是用这样的例子。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能够以两种方式证明心是可被训练的:假设你从来没有喜欢过槟榔,但是我不断地给你,最终你会喜欢上它。


另一方面,假设你喜欢槟榔,而我却总说槟榔对你有多不好,你可能会因此轻易地对槟榔感到厌烦。

 

所有这些都证明心是可被训练的,而且这可以应用于我们的烦恼、我们关于朋友和敌人的观念,以及其他概念。


所以我们的嗔恨、僵硬的心识、关于敌人的概念等等,都是训练的副产品。我们被训练成易怒和猜忌的,这是我们如此擅长此道的原因。


所以,这些训练和倾向当然也能够被翻转,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心训练得仁爱、善良而慈悲。

 

修心的本质,或者更加准确地说,修心的目标,是真正懂得一切事物的真理。在此刻,是心在持续地把假的和幻化的事物信以为真。那被称为错觉,可以通过修心得到解除。

 

 中观(梵Madhyamika,英the Middle Way):又称“中道”,是佛教四大哲学流派(一切有部、经部、唯识宗、中观)中的最高思想,指避免常见(认为现象为实有)和断见(认为一切皆不存在)两个极端见地。

 

问:我们知道很多修心的方法。事实上,佛教中的每一个方法都是用来修心的。但是简单地说,我们能够应用的最实用的修心的方法是什么?

 

宗萨仁波切:有两种基本的方法。第一种方法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心变得调柔,因为此刻我们的心是僵硬的,一点儿也不调柔。你可以说,此刻我们的心有它自己的主意,所以我们必须让心变得灵活和柔软。

 

问: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宗萨仁波切:你可能会想,让某种东西变得调伏柔顺,我们得在里面加些液体,以使它软化、变得容易弯曲。然而,和你想的不同,这里我们要做的是完全相反的事。


我们必须学会专注,长时间地专注。这是让心调柔的关键。例如,你现在可以看着自己的脚趾——尝试看着它两分钟以上,并且真正地专注于它。


你会意识到自己很难做到。你会变得烦躁不安。你会想要做点儿其他什么事,比如用微信聊天。当你想用微信的时候,就是你被惯坏了的顽童般的心在像孩子般号啕大哭。


继续看脚趾,它会哭得更厉害,但是一点儿也不要在乎它。现在是一分钟三十秒。你已经很想看微信了。继续看你的脚趾。这时你心的号哭会改变。它让你去想指甲油或指甲颜色。


注意了。你的心只是改变了它哭叫的声调。只管看着你的脚趾,直到两分钟结束。如果你能够每天坚持这样做,你的心就会变得像是可以被揉捏成中国面条的生面团一样。


问:另外一种方法是什么呢?

 

宗萨仁波切:另外一种方法要复杂得多。它的目标不仅是要让心调柔,现在你还想要让心看见真相,但是你的心真的不想看见那个真相。所以为此,你需要所有的闻思和修行的训练。



公众号推荐

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
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
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
(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


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
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