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慧之法 >> 《宝性论》讲记第19课 返回

《宝性论》讲记第19课

智慧之法 智慧之法 2020-11-07

今天继续宣讲弥勒菩萨所造的《究竟一乘宝性论》。

《宝性论》也叫《大乘无上续论》,宣讲无上的相续如来藏在众生位、菩萨位、佛位不变的自性,是殊胜的究竟本体,并且通过他空的方式安立一切有情如何具足佛性如来藏。虽然依靠自空的体系能够抉择一切万法离戏的空性,但是要了知一切万法究竟光明,单单通过离戏的本体是无法抉择的,还要在离戏的基础上来安立、抉择一切有情本具的光明佛性。

虽然一切有情无始以来一直具足最为殊胜的佛性,但是因为沉迷在二取虚妄分别当中,自己的自性珍宝已经迷失了非常长的时间,对自己就是佛,本来就具足恒沙功德没办法产生定解,所以要通过很多方式给众生宣说。佛陀为了让众生真正了知佛性如来藏,做了很多准备,给众生宣讲无常、苦、空、无我,宣讲了种种的发心,种种的空性离戏,当众生的心到达了某种高度之后,再给他们宣讲本具佛性,这样接受起来就不是非常困难了。

对于众生来讲,具有如来藏绝对是不可思议之处,如果不是佛陀现证了法界,在经典当中如是进行了阐明,有情是永远没办法了知相续当中具足如来藏的道理。针对于众生的分别念而言,如来藏有不可思议的部分;当众生根性成熟之后,通过金刚句也有能如是了知,产生信解的部分。

我们现在通过弥勒菩萨的金刚句善说,来建立相续当中的如来藏,对于本具佛性如来藏产生一种决定信解。有了决定信解之后,再修持离垢的种种能净的因,修持种种了义的观点,修持密宗的生圆次第和大圆满的本体,是非常殊胜的。无论如何,我们对于本具如来藏的种种根据,种种意义,种种的比喻,都需要非常详细地去思考,否则对于本具佛性很难真正产生殊胜定解。

成立如来藏有三种理论、十种意义,再加上九种比喻。十种意义当中,前面已经讲了九种意义,今天讲第十种意义。

庚八、功德无二义分二:一、以名略说;二、其义广说

“功德无二”,即佛相续当中的种种功德法都是无二无别的。

颂词以四种名称,即法身、如来、圣谛和涅槃,来建立本具的佛性和佛陀的殊胜功德。这四种名称所显示的意义,可以包括在断德和证德两种功德当中。所以从四种意义侧面来讲,也是无二的。

“无二”有几种意思:第一,可以理解成四种功德和法界如来藏是无二的,不是离开了法界之外,单独再安立四种功德,四种功德就是法界如来藏;第二,四种功德的内部也是无二的,虽然从四个侧面宣讲功德,但实际上四个功德是完全一致的,从究竟实相来讲完全无二无别。下面通过意义和比喻安立证德和断德也是无二的;第三,“功德无二”主要是承接前文所宣讲的极净位。极净位已经显露全分如来藏,极净位的佛陀相续当中具足怎样的功德,对功德安立无二,实际上也是打破我们相续当中对于这些法的很多别别的执著。相互不相干的很多妄执、虚妄分别通过学习这个教义之后就可以完全遣除。所以“功德无二义”是双融,是没有差别、一味的自性。

我们要了知“功德无二义”,遣除各种各样的虚妄分别,了知究竟法界的佛功德法在我们的相续当中,也是本来具足的。

辛一、以名略说

法身如来及圣谛,

涅槃如光不离日,

如是功德无二故,

除佛之外无涅槃。

首先讲了四种名称:法身、如来、圣谛和涅槃。四个名称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在下面的颂词当中还要宣讲意义。

佛陀在极净位本体当中具有法身的功德,也称之为如来,也称之为圣谛。圣谛叫做胜义谛,或第一义谛,因为圣者所见的缘故叫圣谛,即真实的意思。还讲到涅槃的自性,就是圆满的寂灭。

四种功德“如光不离日”,就好像太阳的光明绝对不可能离开太阳而单独存在,太阳也不可能离开光明而单独存在。

“如是功德无二故”,和谁无二?和法界的自性、殊胜的佛种性完全是无二无别的。

“除佛之外无涅槃”,除了法身、如来之外,也没有一个单独的涅槃。佛证悟了涅槃,从词句上看起来好像有两个法存在,实际上如来就是涅槃,所证悟的圣谛也就是法身,内部之间完全没有差别。所以说除了佛之外,没有一个单独的涅槃。

从字句上看可以理解成,只有如来才具有大涅槃。小乘也安立涅槃。但是无著菩萨的注释当中,对于大乘的涅槃和小乘的涅槃作了区别。小乘自宗讲,已经断尽了三界烦恼获得了阿罗汉果,叫做有余涅槃;最后趋入到殊胜的寂灭当中,称之为无余涅槃。无著菩萨引用经典讲:佛为了救度长久以来漂泊于轮回当中的众生,让他们的心暂时得到休息的缘故,变作化城,小乘涅槃就像化城一样,让他们在里面暂时地休息。从大乘佛和菩萨的眼光看,这就是暂时休心的场所。但是在小乘自宗来看,这就是一种究竟的涅槃,入到这种究竟的境界当中,就永远息灭了三界轮回的业惑,也息灭了三界轮回种种的痛苦,五蕴等都不生的缘故,这就是最理想的境界,故叫做涅槃。执著涅槃就叫做涅槃边。

但是佛讲得很清楚,这个不是究竟的涅槃,真正究竟的涅槃只有佛才有,除佛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涅槃。所以此处把涅槃作为佛最无上的功德进行介绍,这种涅槃可以说是和法身、如来、圣谛平齐的。不单单是小乘者没有这种涅槃,实际上大乘的这些大菩萨们也没有这样的涅槃,真正的大涅槃果位只有佛陀才真实具足。所以这种功德和法界是完全一味的。

涅槃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断德,断除一切垢障的缘故,称之为断德。其他的法身、如来这些实际上就是证德。从断德和证德的角度来讲,二者也是一味的。宣讲的时候,好像是一个断的功德,一个是证的功德,但是,如果你相续当中要生起某种殊胜功德,那么在证悟的当下,一定断除障垢;断除障垢的当下,一定有证悟的殊胜功德。所以二者之间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辛二、其义广说分三:一、广说异名;二、广说意义;三、彼等以喻了知

“广说异名”,即对于不同的名字进行阐释。在这里虽然讲到了意义,但主要是附属在名上面讲的。通过四个意义来宣讲名字,然后再把名和意义以对应的方式进行安立,宣讲为什么要起这些名称。

后面的科判是“广说意义”,是对意义方面再进一步安立。

壬一、广说异名 分二:一、以四义说四名;二、名义对应而说

癸一、以四义说四名

总之无漏法界中,

依于四种义差别,

当知四种相应名,

称为法身如来等。

总而言之,在无漏法界当中,依靠四种意义的差别,安立了四种相应的名称,“称为法身如来等”,“等”字包括了圣谛和涅槃。每一个法都有相应的意义,相应它的意义可以取上不同的名称,此处实际上也是告诉我们这种本性。

法身、如来等在本性上面完全是一致的,但是可以从四个不同的侧面表述。针对众生而言,如果单单从一个侧面宣讲,是没有办法如实地了知的;针对佛而言,不必要取这么多不同侧面的名称,因为佛已经完全现证了万法本体;就菩萨而言,有的时候佛陀给他们广大地宣说名称和名称别相的意义,这个方面有很多。

尤其是针对凡夫人而言,凡夫人相续当中的分别念很多,如果单单从一个角度宣讲,凡夫的分别念没办法理解全盘的含义。所以为了尽可能地照顾到众生的分别念,佛陀从方方面面不同的侧面宣讲了很多的意义,安立了很多不同的名称,让众生的分别念尽可能了知圆满的法界自相。众生了知之后,自己就可以以遣除怀疑的方式去修持,最后就可以现证。当他现证之后就知道,这些名称所表达的意义在本体上面实际上是完全一味的。

此处的法身、如来是从一般的角度而言,如果从佛的究竟智慧而言,还可以看到无漏法界的无量无边的侧面,通过无量无边的侧面可以安立无量无边的意义,通过无量无边的意义可以安立无量无边的名称。佛陀在对菩萨广说的时候,经典的品数是无量无边的,原因从这个角度可以了知。

但是,现在按照我们自己的分别念来讲,我们就觉得除了这四种意义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意义了。针对我们而言,这四种意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表述,如果太略就没办法让我们了知,如果说得太广、太多,众生的分别念也是没办法接受的。所以,很多时候在我们人间流行的一些经典或者论典,都是采取比较适中的方式来让我们了知的,太略或太广对众生的分别念而言都不太适合。

此处针对四个意义的差别宣讲了法身等的四种名称,即是“以四义说四名”。那么四种意义是什么呢?

癸二、名义对应而说

“名义对应而说”,即名义和名称相对照,如是通过四个意义来安立了四种名称。

佛陀诸法不相离,

及彼佛性如是得,

不妄不欺之法性,

本来自性寂灭性。

这四句颂词讲到了四个意义。“佛陀诸法不相离”是一个意义,对照的是法身的名称。“及彼佛性如是得”是第二个意义,对照的是如来。“不妄不欺之法性”,对照的是第一义谛,或者叫圣谛、胜义谛。“本来自性寂灭性”对照的是涅槃。如是通过四种意义,对照了四种不同的名称。

首先,“佛陀诸法不相离”对照的是法身的名称。为什么称之为法身呢?因为它的意义当中就有这个含义,法身的“法”字,就是佛陀的功德法,佛陀的种种的功德法集聚起来,叫做“身”。

“身”其实有很多含义,有时讲到身,就以为是讲身体,实际上身体只是身的一个意义。平时我们所讲的肉身,从名言角度来讲,是很多不净物的集聚体,或者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它是很多微尘的集聚体,都有集聚的含义。肉身是很多的肉,肉的微尘也好,很多肉块也好,组成的。针对法身而言,我们不能把法身的“身”字理解成我们现在身体的“身”,虽然它是身的一部分,但是身体的这部分不能代表所有的身,此处讲到法身的“身”,是一种集聚,以什么而集聚呢?是以佛陀的诸法而集聚的。佛陀的诸法就是讲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等,这些佛陀功德法的集聚就称之为法身。

而且,佛陀的功德法是“不相离”的,一切众生从本以来都没有离开过佛性,本具法身的自性。佛陀是通过清净法身如来藏上面的垢障客尘,现前了法身功德法。

以上是通过“佛陀诸法不相离”的方式,来安立法身的名称。

有时讲法身主要侧重于它的空性方面,比如二转法轮在讲法身时安立的法身空性,这只是从它的一个侧面——从离戏的角度来安立的法身,它本来不是分别念的所缘。空性能否完全代表法身?

实际上一方面是有空性,另一方面在证悟空性之后,他本具的法身功德法绝对是具足的。在《现观庄严论》和《入中论》等论典当中,也是讲了很多相应于法身的功德,只不过讲的时候,没有像三转法轮的体系一样,从正面来安立法身的功德,而是从离戏的角度来安立的法身。

因为如果不打破众生的执着,他会认为法身的功德就在我们的相续当中,就好像我们肚子里面装了很多饭菜一样,在我们身体里面具备了很多密密麻麻的功德法。实际上,通过二转法轮离戏的角度来讲法身的时候,是说不能够通过分别念去想,法身功德法到底是一个什么法,到底是色法还是心法,或是其他什么法呢?色法本身是不存在的,心法也不是法身的自性。通过抉择一切万法的离戏空性,最后一无所缘,一无所取的自性,如此究竟之后,就是法身的本体、法身的侧面。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很容易理解,法身就是讲空性。但是以空性讲法身,主要是要告诉我们,法身是不可思议的。中观宗讲离戏是不可思议的,你千万不要通过自己的分别念去衡量法身的本体到底如何。二转法轮告诉我们,通过空性离戏来说法身,而不能通过分别念去对应法身的自性、本体。通过分别念无论怎么对应,都是没办法真正认知法身的。

怎么样才能相似相近地了知法身呢?我们通过空性离戏对应法身,虽然现在相续当中还是属于分别念,但是总的目标和方向是正确的,可以说和佛陀法身的自性有相似相近的地方。所以在二转法轮当中,法身主要是通过空性来介绍的。

在三转法轮当中,不单单有离戏的空性,还从正面讲了很多法身功德。后面的功德品中讲离系果的功德和异熟果的功德时,还要对佛陀的功德法做进一步详细地介绍。

“及彼佛性如是得”就叫做如来。“如是得”是现前的意思,“得”不是说重新获得,因为一切的功德法、佛性,众生都是不假因缘本自具足的。尤其是佛性,从法尔理的角度,只要有情有心就一定是有佛性的。

为什么安立如来的名称呢?因为佛性如是地现前,如是获得,因此称之为“如来”。如来的“如”就是讲佛性[1]。“如是得”对应“来”,现前和“来”是一个含义,真如的佛性如是现前就叫做如来。有时说乘真如之船而来。从《宝性论》的体系来讲,“来”就是“得”,现前的意思,现前佛性就叫如来,谁现前佛性,谁就叫做如来,否则就不叫如来而叫做众生。

众生都具有如来藏,但是没有现前如来藏的缘故,只能叫做具有如来藏的众生,还不能够真正叫做如来。“如”是不单单有佛性,而且所有障垢、障蔽已经完全远离了,他本具的佛性如是已经现前了,从这方面就称之为真实的如来。

佛陀为了自度度他,开始修持很多殊胜的法义,通过很多能净因,遣除了佛性当中的种种客尘。总而言之,我们前面再再讲过,所谓的客尘全都是虚妄分别,除了虚妄分别之外,所谓真实的客尘一个都找不到。不管是我们的身体,还是所谓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全都是虚妄分别念。把虚妄分别念完全净除之后,就能够获得佛性现前的本体,此即安立成如来。

对于客尘而言,我们修行佛道有两个过程,一个过程是认知客尘本体的过程。要认知客尘必须要学习,而且要由浅至深地学习。因为在不同的经典论典当中,在不同的修行体系当中,对客尘的认定也不同。

越往下对客尘的认知就越带有实有的成分。并不是佛没有看到客尘是幻化的,而是因为众生无法对客尘有太高的认知程度,所以在下层的修法当中就出现了很多疑问。佛陀没有直接说客尘是实有的,但是说了很多如何安立烦恼和如何遣除烦恼。就好像相应于一般根性的众生来讲,烦恼是实有的,如果它存在,就没办法获得解脱和快乐,所以必须要把烦恼去除掉。针对烦恼和客尘就像对待怨敌一样修持,略微带了一点实有的成分。

修法越来越往上时,越能对治众生的实执。比如身体、山河大地等,在唯识宗当中都是心识的变现,是一个相分。如果你认为外在的法存在,就是一种二取,就是一种遍计所执。对客尘的认知就上升到了心识变现的程度,认知到一切都是心的自性。

对于色法,我们根深蒂固地认为是实有的东西,是很难以去除的。比如我们要证悟山的不存在,如果山在外表当中真实存在,我们要把它除掉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给你介绍它是心识的变现,就容易多了。从像愚公移山一样把一座山真正去掉的方式,变成了只要止息你自心的贪著就可以止息掉对山的执著,因为它本来就是你心的显现,就像梦境一样,此时对待客尘的方式进步了很多,对治客尘也就比较容易了。

再往上,中观宗讲一切万法,包括心在内都是如梦如幻的,全都是不存在的,这方面就慢慢地接近了万法的究竟实相。越接近究竟实相,就越会非常明显的认知到客尘的虚妄分别,最后了知到这一切都是概念而已,一切都是虚妄分别而已,除了虚妄分别的执着之外,不存在任何的概念,这就是我们认知客尘的过程。

最后,我们越学习了义的经论,像大空性、大光明方面的教言,客尘的自性就变得越来越虚无缥缈,变得越来越概念化。最后就知道,除了凭概念去安立山河大地,安立所谓的障垢之外,没有所谓的障碍本体,本体一点点都不存在的,再要去遣除客尘就会非常地容易。只要你证悟了心性,客尘自然而然就会隐没。了知了真实相,虚妄相就会隐没。所以越往上修法的见解越高,修行越高,对治障碍的速度也就会越快,这方面的意义前面也讲过。

佛陀以前也是通过这样的过程,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修习,后面通过修行增上,分离客尘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就彻底现前了殊胜的佛性。然后佛陀有次第、有条理地告诉后学的弟子,怎么样认知显现的万法,最后告诉我们显现的万法从未存在过,就好像绳子上的蛇一样,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认知到这一点,就能够认知万法的究竟实相,这也是佛陀为后学弟子开示的一条捷径之路。虽然这是捷径,但是如果我们的心智还没有到达某种高度,对我们而言也不能称之为捷径,因为我们还是没有办法了知佛的意趣。

当我们踏踏实实修学,内心当中对于佛陀不同层次的教言真正了知之后,我们的心智会逐渐上升到不同的阶段,对于上层的法义才可以非常顺利的接受。否则我们的心智如果处在很粗大的状态,就难以接受很了义的教法,无论如何就只停留在智慧的浅层次上,也没办法靠近佛的意趣。

当我们的智慧慢慢上升的时候,才能靠近佛讲的这部法的意趣所在。比如讲如来藏光明,到底从哪个侧面来表示佛的意趣,表示法界自相?慢慢可以了知。第一个方面是认知。

第二过程就是断除,怎么样去断除呢?通过不断地修习就可以断除。

下面讲第三个意义,“不妄不欺之法性”,叫做圣谛或者第一义谛,是真实的意思。上师在注释中讲,“不妄”叫做真,“不欺”叫做实。谛也有真实不欺惑的意思,所以叫做第一义谛或者胜义谛。

胜义谛从某些角度来讲,似乎可以理解成一种所境。但是不单单是所境,因为在佛的智慧中,所境和能境完全是无二的。以分别念作为能取、能境,然后去缘取一个见解的胜义谛的所境。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把这个分成两块进行安立的。但是实际上就意义而言,胜义谛就是你的佛性,是不妄不欺的法性。当我们不再把它作为所境去修行,真正地现前这样自性的时候,就是现前了胜义谛。所以这个不妄不欺的法性胜义谛也是和如来藏的本体、和佛的智慧无二无别的。以上讲了第三个意义所表达的圣谛的名称。

第四讲涅槃,为什么叫做涅槃?是用“本来自性寂灭性”这个意义来表示的,如来藏的本体中,一切的垢染本自不生,本来就是寂灭的自性,这个方面就叫做本自清净;第二个方面这个里面也有寂灭性的意思,本来清净的自性完全现前了,这叫做离垢清净。两种清净或者两种涅槃都是从这个方面讲的。总而言之,要传递这种信息:在佛性中或者在佛的境界中,一切的障垢已经完全清净寂灭。

从佛性的角度来讲,一切的障垢是从本不生的。为什么我们很难接受这个问题?因为现在我们处在烦恼自性中时间很长了,我们很固执地认为这些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已经存在了。所以就会想,这个本来已经存在的东西为什么说它本来不存在,本自清净呢?

打比喻讲,在绳子上从来就没有所谓的蛇的存在。但是当我们出现无明幻觉,看不清楚绳子的自性,这个时候蛇似乎就出现了。但是在我们执著它恐怖感加强的时候,中间安住的时候,乃至于最后的时候,其实这个蛇从来都没有过,这就是一种真实性。

众生对于从来就没有蛇的真实性,因为迷惑而没有了知,反而执著蛇是存在的,针对这条蛇制定了很多消灭或迁移的计划,制定很多方案对付这条蛇。实际上这个蛇的本身是不存在的,我们所制定的很多方案实际上也是徒劳的。

当我们不了知的时候,针对所谓的“蛇”会有很多计划,这些计划暂时来讲可以息灭你的恐怖感,对你的心理从安慰的角度来讲,当然是有用的,但是就其自性而言,这些统统都是没有用的,因为本来就不存在所谓的蛇的自性。你针对这条“蛇”制定了这么多方案最终来讲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实际上是没有的。

佛典中讲,所治是不存在的缘故,能治的道也是不存在的。这只是暂时作为一种方便和安慰,但是究竟来讲这些都需要舍弃。因为从究竟义而言,这种本体都是本来寂灭的。

所以我们要通过方方面面来认知,我们现在相续中的这些垢染虽然显现得非常强烈,有的时候我们的贪欲心或者嗔恨心非常强烈,难道这么强烈的贪心和嗔心都是假的吗?都是不存在的吗?从相对的层次、站在世俗的角度来讲,这个是有的。但是从真实义而言,的确是没有的。如果认为它有就是一种增益[2]

所以我们对于这种客尘的认知是增益的,对治的道也是增益的,从平常的状态,也就是真实义的状态而言,它就是没有的。所以我们要了知这种本来寂灭的自性,通过不断地学习可以认可这种观点。

第二,虽然本来不存在,但是众生出现了这种迷惑,为了消除这个迷惑就开始修道。通过这种迷惑的道来对治这种迷惑,或者通过虚幻的道来对治这种迷惑的自性。二者同样都是虚幻的,但是二者之间就有一个能治所治,这方面也很稀有。

蛇当然是不存在的,我们为了遣除这条蛇把灯调开,灯实际也是虚幻的,照亮这个蛇的灯光也是虚幻的。但是这二者之间就有一种能治所治的关系。同样都是虚幻的,但是可以通过这种虚幻对治那种虚幻,最后两种虚幻都隐没在法界中。

就像我们梦中碰到非常恐怖的事情,搬来救兵来对付梦中的盗贼。盗贼本来也是不存在的,你后面搬来的救兵也是假的。但是当你把救兵搬来,把盗贼打跑的时候,二者之间有能治所治的关系,从暂时的层面上这种关系是可以存在的。

当你把盗贼打跑后,你的财产没受到伤害,你处在非常快乐的状态中醒来之后,这种所治没有了,能治也没有了,这样就恢复到了本来的状态。在这种本来状态中,这些所谓的能治所治都没有。但是在梦中的时候,这个能治能够对付所治。

实际上种种修道都是虚幻性的自性,种种的烦恼也是虚幻的自性,但是这种虚幻的道就能够对治虚幻的烦恼。当所对治的障碍消失之后,能对治的道也会消失。从能治所治的梦中醒来之后,就会发现佛性本来就是这样平常的状态。

前面的这些波涛汹涌的对治,这整个修道的过程实际上都不存在,这些都是你的心念起伏的过程。你的心念产生了烦恼,就在你的心念中修持无我,这些心念不断起伏的过程只不过是水变成波的一些状态而已,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

认知了之后就是本来清净的;否则就会出现很多状况——烦恼和轮回,以及修道的十地等的安立,但实际上最后来讲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所以本来自性寂灭性就是通过很多自性和方式来表示的。两种涅槃,不论是自性涅槃、本性涅槃,还是离垢涅槃,有不同的讲法。

有些大乘经典用两种“灭”来表示。一种“灭”叫做抉择灭,另一种“灭”叫做非抉择灭。尤其是非抉择灭,与小乘《俱舍论》中讲的非抉择灭的侧面不一样。

小乘中讲的非抉择灭是世间中某些法缺缘不生,不是通过抉择而灭的,而是通过非抉择而灭的,也就是说如果因缘不具足,这个法就不会产生。比如雪山的顶上没有办法盛开鲜花一样,因为缺缘不生;还有一种叫做抉择灭,这个抉择就是智慧,通过智慧而灭的就是抉择灭。学习过小乘《俱舍论》的都知道。

在大乘了义的经论中也讲到了抉择灭与非抉择灭的问题。通过生起无分别智,一切障垢和烦恼自然息灭,就叫做抉择灭。抉择是一种智慧,通过抉择而灭,可以对应离垢清净;非抉择灭对应本性清净或本自涅槃。为什么非抉择灭对应本自涅槃呢?因为这种灭不是抉择而灭的,它本来就是这样灭的,这个灭本自清净,所以叫做非抉择。这个非抉择与小乘的非抉择不是一回事情。本来寂灭的法性叫非抉择灭。它不是通过智慧的方式来现前法性,不是通过离垢方式清净的,而是本来清净的,所以叫做非抉择。

在很多大乘的了义经论中有这样的讲法,汉地也有这样的讲法。窥基大师在一些论典中也讲到了两种灭:本来法性、本来佛性叫非抉择灭,是从本自不生的角度来讲的;抉择灭也很好理解,就是通过智慧来灭掉,就是离垢清净。寂灭的自性由抉择灭和非抉择灭两种方式来了知。

以上讲了通过四种意义来对应四种名称。

壬二、广说意义 分二:一、广说无二义;二、广说解脱义

癸一、广说无二义

此处讲到功德无二义,对于无二义怎样理解呢?

遍知一切现菩提,

已断障垢及习气,

如来以及涅槃者,

于胜义中无二性。

“遍知一切现菩提”讲到证德;“已断障垢及习气”讲到断德。这个颂词就把前面四种功德法、四种意义,归摄成了证德和断德两种过程中。

“遍知一切现菩提”是讲佛陀通过不断地修行,现前相续中的佛性,最后遍知一切,即对于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能够完全了知,现前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因为相续当中有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的缘故,遍知一切,叫做现见菩提。所有的障碍已完全不存在了,所有的一切万法的自性也完全通达了,这方面也叫做觉悟。所以菩提也是觉悟的意思。遍知一切显现是完全究竟觉悟的意思,这方面是讲佛陀证悟,即证德。

断德,即“已断障垢及习气”。因为断障和证悟是平行的,如果相续当中还有很多障垢,说明还没有现前证悟。如果有一分的证悟,就一定会断除它的一分违品的。因为佛陀已经遍知一切,已经现前一切究竟菩提的缘故,就可以安立佛陀相续中的障垢和习气已经完全断掉了。

障垢有很粗的烦恼障和很粗的所知障,习气是讲相续中比较微细的成分。以前我们学习《入中论》的时候讲过一个比喻:就像一个油瓶装油很长时间了。油用完之后,把这个空油瓶子放好几个月,虽然油已经没有了,但是打开盖子,闻这个瓶子,还有油的气味。这种留下的气味,佛教当中叫做习气。当然不是说油叫习气,而是说我们相续当中刚开始有很强的烦恼障和所知障,相当于油一样,是比较粗大的。后面当我们把粗大的烦恼障所知障断掉之后,习气还会留在相续当中很长时间。如果没有加以强制性的对治,习气还会有。

比如阿罗汉的烦恼障已经断尽了,但是烦恼障的习气还不是很容易断尽的。甚至可以说,八地菩萨的烦恼障也是断尽的,但是烦恼障的习气要断尽,是在成佛的时候。

所以烦恼障和习气不一样,一个是很粗的自性,一个是很细的自性。粗大的智慧可以断除粗大的障碍,但是很微细的习气必须要通过很强的很深细的智慧才可以断掉。

如果把瓶子中的油倒干净是很简单的,可以用水稍微洗一下,但是要把里面的气味彻底弄干净不是很简单的。要通过很长时间,通过洗涤剂等洗好多次,味道才会慢慢没有。有的时候用这些油桶去打水或用酒桶去打水,就觉得这个气味很难以消除。虽然里面粗的东西(酒或者油)早就倒出去了,比较容易清净,但是很细的东西就不太容易了。

我们也不要讲这么深,不要讲这么高,在众生位的时候,固有的习气也是比较难断的。粗大的东西,比如受一个戒律,不杀生或者不偷盗,因为守戒,已经断掉了这样的行为。但是杀生的习气,比如以前喜欢钓鱼打猎,觉得这个很有乐趣。现在出了家了,当居士了,不能钓鱼、不能打猎了,但是内心当中还是会念念不断去想钓鱼打猎的乐趣,总会有这样的习气存在的,这方面的习气是比较难以断除的。

所以在修行过程中佛陀告诉我们,第一是要从大的方面遮止,必须要受戒律,从粗大的身语的行为方面断掉了业障。然后细微的方面,佛陀让我们经常反观自心,经常通过智慧对治相续当中的烦恼。

比如出家之后不能做非法的事情,不能做不净行等等。但不做不净行,贪欲怎么办呢?佛陀说不单单是不要做不净行,而且还要努力斩断相续当中不净行的来源——贪欲心。佛陀也开示了很多修持断贪的窍诀,有不净观的窍诀,也有很多无我的教言等,很多方式让我们断掉内心当中的烦恼,断掉对这些法的习气。

所以佛陀在开示断习气烦恼的过程中,也是多管齐下。一方面让我们观察对境,对境是怎样不存在,对境是怎样不清净;一方面要观察心的起心动念,也是因缘而起的,所以也是空性的,是不可靠的……这样通过很多方式,方方面面地斩断非理作意和对外境的耽着,或远离这种对境。想方设法让我们去体会不单单是外在当中要断除这种行为,而且尤其要断除内心当中的烦恼。

所有的修行都是断烦恼的,从这个方面来看,从高的方面可以讲,从低的方面也可以讲的。对我们而言,从粗的方面要断,也比较容易断,但是细的方面尤其是要注意。不是说别人看不到你的心,你就可以随便去胡思乱想,随便去做很多事情。外在的行为,相对来讲比较容易,但是内在的烦恼、内在的习气还是要下一番大功夫才能够断掉的。而且断的时候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方式,还要加上持之以恒的决心。这样修持下去绝对会有一个结果,不可能说是徒劳无功的。

“如来以及涅槃者”对照前面的两种,“遍知一切现菩提”就叫“如来”,是从证德方面安立成如来的;“以断障垢及习气”对应“涅槃”。如来和涅槃也好,或者证德和断德也好,“于胜义中无二性”,在胜义当中是无二的自性。此处广说“无二义”。如来也是涅槃,涅槃也是如来。

上师在注释当中用镜子的比喻:镜子本来是清净的,但是很长时间不用,放在家里面沾上了很厚一层灰。要用这面镜子时,用一张纸或者用一块布去擦镜子。当把这面镜子的灰尘擦净之后,它的离垢和它的光明,是无二的。没有垢染,就是它的光明的自性,本来洁净的自性,这个洁净的自性就是无垢染的自性。在这当中没有两个别别的法,不是除了洁净之外还有一个离垢,除了离垢之外还有一个单独的洁净,是没有的。洁净就是离垢,离垢之后就是洁净,从镜面而言就是这样的。这个比喻非常地好。

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就知道了,现证菩提的光明的自性和断垢是平行的。如果要断垢,必须要证悟,证悟之后一定要断垢,一定是没有垢染的,这二者之间是平行的。二者“无二”,没有两个法,是无二的。只不过一个是从证的侧面来安立,一个是从垢染不存在的侧面来安立。侧面有没有这个差别呢?可以有,尤其在我们分别心面前可以有这样的差别。但是这个有的差别,和它二者之间是“无二义”,是不矛盾的。我们可以从侧面来讲是有两个法,但是从本体而言,离垢也就是证悟,证悟也就是离垢,二者之间是无二无别。

癸二、广说解脱义

“广说解脱义”,就是讲四种功德法。这四种功德法就叫解脱。

一切诸相无数量,

无思无垢之功德,

无别体相即解脱,

解脱彼者为如来。

四种功德法:第一个“一切诸相”;第二个“无数量”;第三个“无思”;第四个“无垢”,叫四种功德。这四种功德无别的体相就叫做解脱。现前解脱的境界的修行者就叫做如来。

首先“一切诸相”的功德是什么意思呢?在一切有情的佛性当中,在一切有情的心相续当中,本来就具足种种的功德法。“诸相”,即一切善妙的功德法。一切善妙的功德法在一切有情相续当中本自具足。不加其他的造作,不是通过因缘重新和合而有的,是本来具足这样无量无边的功德法。

它是通过什么而有的呢?佛经当中讲是通过法性而有,通过法尔而有的。不是谁来造作,也不是谁来安排的,是一切众生在法界当中本来就具足这样一切无量无边的功德法,第一个是从具足功德法的侧面讲。

第二个“无数量”,即没有边际。功德法是不是只有那么一两件呢?比如佛陀的功德法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是不是就这么几个呢?实际上这些只是代表性地归摄起来讲而已,真正展开讲是无量无边的,佛经当中讲是“过于恒河沙数的功德”。现在按照我们的小脑袋来计算,算来算去最多算出几十种,最多把经典翻遍了,可能也没有超出一二百种。实际上这些只是我们的分别念能够承受的极限,我们就只能想到这么多,不管再怎么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到底怎么样是“无数量”,怎么样超过恒河沙,没办法想象。但是佛陀针对我们当前的这种状态而言,或者说从我们要解脱生起信心的角度而言,这就已经足够了。如果佛陀把所有的都讲出来,我们也没办法思维,也没办法记住,所以代表性的归纳成十力等,以便于我们思考。

我们很多时候会认为佛功德法就是这些,我已经完全通达了。实际上不是完全通达,佛只是概括性的讲了几种而已。这几种对佛本体生起信心,对自己的本具功德生起信心,已经可以了。

当我们逐渐逐渐地修行,现前法性的时候,就会对无量无边的功德法产生信解。当我们智慧有限的时候,要去讲这个颂词,就没办法讲很多意思。有的时候我们讲几句之后就觉得没什么讲的了,好像把颂词的意思全部讲完了,但是不是把颂词的意思全部讲完了呢?再换一个人来讲,他理解得深、理解得广,他讲的时候就可以在颂词上发挥出很多的意思。让一个证悟的人来讲,通过证悟的智慧再来看这个颂词,它里面包含了更多的信息,包含了更多的法义。如果让佛来讲,可能就是这个颂词一直展开讲,没办法讲完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我们的智慧是由浅而深的,当智慧局限性很大的时候,看任何东西都是被狭隘的智慧所局限,没办法了知更深层次的东西。

佛陀的功德法是恒沙功德,我们通过现在的智慧永远想不通“怎么样恒沙,怎么样无量无边?”但实际上通过修行的境界不断地增长,智慧就会越来越增长,再来看这些经论,里面所包含的无量无边的信息慢慢会解开,就像解开密码一样。密码解开之后,就会发觉“这个里面包括了这么多的信息!”

当智慧到达了佛的境界,就可以像佛一样,对一个字展开讲一个大劫都没办法穷尽,滔滔不绝的辩才就会显现了。这是佛的辩才,是完全打开了一切智慧库的辩才,和世间一般凡夫人的所谓的辩才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对“无数量”通过对比的方式,大概可以生起一个信解。否则直接让我们说“无数量”到底是怎么样,在我们脑海当中就出现十几种,认为这就是“无数量”。这是不是“无数量”呢?这只是我们狭隘的智慧当中出现了一个“无数量”的概念而已,实际上根本就不是“无数量”。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对于佛的智慧的“无数量”可以产生一个相似的信解,大概是通过这个方面来了知佛的智慧是无有数量的,不是说只有这几种,而是说我们的智慧只能了解这几种。当我们的智慧增进时,无量无边的佛功德法可以逐渐逐渐现前。

第三是“无思”,不是分别念的境界,是不可以思议的,这方面就是无思的功德。

第四是“无垢”,就是离开了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离开了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习气。

这四种功德“无别体相”。四种功德之间,“一切诸相”和“无数量”之间,“无思”和“无垢”之间,都是无有差别的。这种无别体相现前,就叫做解脱。“解脱彼者”,现前者即安立成如来。

以上讲了“广说解脱义”,或者说广说功德义。此处是在科判“功德无二义”当中,前面有广说无二,好像没有广说功德,实际上“广说解脱义”就是广说功德义。“功德无二”,功德就是讲这四种殊胜的功德——一切诸相、无数量、无思、无垢的功德。这四种功德实际上就是解脱。

功德义也讲了,无二义也讲了,最后功德无二我们就可以完全了知了。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1]又叫真如、如如。

[2]本来不存在的东西认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