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 | 儿孙自有儿孙福
古往今来,广为称颂的爱,便是母爱。一个女性,自生儿育女后,在称呼上便成了“母亲”。然而,无论是古代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是如今的“驰骋职场,须眉不让”,虽然女性的地位、穿着打扮,以及所从事的工作等都在变,但母亲一心为子女、为家人而全身心付出的爱依然纯净无改。在她们为孩子的成长、学业、恋爱和婚姻操碎了心的同时,也需要接受“儿孙自有儿孙福”的道理,学会放手,让孩子们走好自己的路。
汉地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明朝,有个人叫罗洪先,他特别有才华,二十多岁就高中状元(以前中状元极不容易,比现在考上清华、北大还难)。他为人正直,因看到官场黑暗腐败,感念人生之无常,于是断然辞官出家,世称“状元和尚”。
状元和尚在寺院出家后,假装愚钝,甘心承担最苦的杂役,劈柴挑水、烧火煮饭,无所不做,以此来磨练自己的心性,就这样过了十三年。
他出家前原有妻室,并有一子。十三年后,其子又高中状元,父子同科,世间稀有,一时传为佳话。此时妻儿很想念他,无奈他出家后音讯全无,根本无从寻起。
可能是亲人思念真切的缘故,有一天状元和尚忽然起了回家探亲的念头,于是返回家乡。及至状元府,仆人以为是和尚化缘,便入室禀告夫人。夫人生性善良,让仆人施米一斗,状元和尚未接受,希望求见主人。仆人认为和尚贪心,又报夫人,夫人又让仆人出来施钱一贯。状元和尚还是不收,后索纸笔,题诗一首:“斗米千钱我不收,十三年返故乡游。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仆人将诗稿入呈夫人,夫人见后惊讶万分,急速跑到门外,但和尚已然离去。夫人即刻派人四处寻找,却再也不见踪影。
后来,状元和尚投归福建龙裤禅师,朝禅暮净,终于大彻大悟。他感念世人之迷茫,遂作《醒世诗偈》,广为流传。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劝君早办修行路,一失人身万劫难。”
这个偈子很适合现在许多女性,她们一辈子为儿孙操劳,自己也不学佛,天天耗费人身。其实,儿孙自有儿孙的福分,有福报的话,你根本不必为他操心;没福报的话,你操心也没有用。所以,不要一生为儿孙当牛做马。
素材来源:《加行教材》
灰色字为小编语
推荐文章:元宵节 | 点燃三盏灯,照亮解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