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王略修仪轨·甘露圣瓶 | 讲记07
药师经王略修仪轨·甘露圣瓶
第七讲
■ 丁二、别修 分四:
一、佛宝;二、法宝;
三、僧宝;四、护法。
■ 戊一、佛宝 分八:
一、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二、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
三、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
四、无忧最胜吉祥如来;
五、法海雷音如来;
六、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
七、药师琉璃光王如来;
■ 己一、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分二:
一、献七支供;二、祈赐成就。
■ 庚一、献七支供 分二:
一、称名略修;二、七支广修。
这里应当明白,由本经佛语的圣言量可以证明,七佛已经实现本愿,如何来求得大愿果实?自身上需要修习七支,因此献七支供为能求,大愿果实为所求。或者说,修习七支是能得之因,七佛所赐大愿妙果是所得之果。此处道的心要,就在对于七佛为主的圣者智悲力甚深神力境界的信心,以及对于轮回众生的悲心。因而,行者自身作关联,上联七佛下联群生,以忆念功德发生信心,向七佛献七支供,这样来求得加持;之后,为一切众生祈愿得到七佛大愿的成果,这是由悲心发动,总之要把握这样的关要。
为了随文入观,此处先认识境,再认识修。“境”,是指以通号、别号二种如来名号所表达的佛的体性,即“世尊、应供、正等正觉、如来”是通号,“善名称吉祥王”是别号。“修”指三相应法——顶礼、供养、归依。
“顶礼、供养、归依”。即认识了佛的功德、体性后,发生三种能相应的法行。由献出礼敬、供养,会开启得佛加持的大门。归依即是全心归投,以一心归依的缘故将与佛发生感通,而得到佛力入心。以众生心与佛心相感的这种缘起,就能受用诸佛本愿的果实,以此将开启从现前到究竟的吉祥之门。
此处信心是道之根本,有信佛语、信佛力、信法门三种涵义。
具有以上善心的内涵,再由七遍以上不断重复修习,让同类的心不断现行,来加强修的力量。缘起丝毫都没有虚妄的,诸佛外支已成,智悲力加持的力量,大愿的果实无碍地入心,这些方面都是真实不虚的,所以不必计较;关键内支上自身的信心、欲乐,这些善心的因素决定了能感的程度,所以,行者在此时要全分注入,以自己的心来行持称名的法行。
■ 辛二、七支广修 分二:
一、别修礼敬一支;
“别修”,指特别针对一尊佛等,“通修”,指总的对三宝、护法全体。
■ 壬一、别修礼敬一支 分二:
一、随念刹土成佛德而行礼敬;
二、随念名号表诠德而行礼敬。
一、佛的色身
六、名号
一、色身
“金色妙身施依印”。
成佛时的色身是大悲利他的根本,也就是无量的圣凡有情依止这个色身,而得到摄持,以最切近的方式,通过说法、放光、现各种威仪等等来利益众生。此色身有身色和手印两个方面,心中观想是具足金色、现施依印,普遍地摄受有情的微妙之身。
二、大愿
“八弘愿满”。
《药师七佛经》所说的代表性的八大弘愿,由于宿世修行无量的万行而得以成满,也就是佛的愿海完全实现了。
三、威德
“万德严”。
如《药师七佛经》所说,善名称吉祥王如来,自从最初发菩提心,之后常常以定力成就众生,供养诸佛,严净佛土,菩萨眷属悉皆圆满。像这样所修的福德不可思议,一切声闻、独觉,纵然经历许多劫数来作赞叹、演说,也说不到边际,唯独如来、补处菩萨可以演说。
四、刹土
“无胜世界”。
《药师经》中说到:此佛土清净严饰,纵广正等百千由旬,以瞻部洲的妙金作为大地,平整柔软,气如天香。佛土当中没有恶趣,连恶趣和女人的名字都没有,何况事实,也无有瓦砾、沙石、荆棘,宝树行列,花果滋繁,有很多浴池,都是以金、银、真珠等的杂宝作为砌饰,彼土的菩萨都是在七宝莲花中化生。
五、事业
“胜吉祥”。
善名称吉祥王如来的色身住持于无胜世界,有无量亿不退转菩萨围绕,安住于七宝庄严的狮子座上,现今正在说法,成为无量圣众的怙主,摄持一切有缘者悉皆成佛,故为“胜吉祥”。
六、名号
“善名称佛”。
观修时,我们依文入观,缘念如来刹土成佛的妙德。第一句就要现出,如来现着施依印的万德庄严的金色妙身。念第二句的时候,要从极广远的缘起过程,明白如来大愿大行已经到了究竟圆满,八弘誓愿为代表的无量愿海,得到真实地实现。福慧资粮的芬敷万行、荣耀众德,如鲜花盛开那样,具有无量的威严,此威严映夺一切。念第三句的时候知道,以此大愿大行,或者大愿成满、万德庄严,而成就了他不能胜的微妙净土,住持在此佛土中,成为胜妙庄严。对于称为“善名称吉祥王”的如来,我至心地敬礼。
一、色身相好具善名称
“三十二相净花敷,八十随好妙蕊严”。
整个佛的色身,就好像是三十二朵清净的妙花开敷那样,具足各个方面的妙相,而这种妙相的当中,就有各种的随形好来作严饰,所以是“随好妙蕊严”。这个色身示现在世间,众人看见,都认为这是无上尊贵的佛,因而名称普扬世间。
二、色身大用吉祥之王
“见闻忆念得吉祥”。
如是明确名号的大义后,我们依名思德,到了最后一句的时候,直接地至心称“善名吉祥”而行礼敬。
思考题
1.称名略修:
(1)此处的“境”和“修”分别指什么?
(2)分别解释“世尊、应供、正等正觉、如来”的涵义。
(3)念到“顶礼供养归依”时应如何作观?
(4)此处“信心”指什么?怎样是“一心称念”?
2.从色身、大愿、威德、刹土、事业、名号六个方面,说明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刹土成佛的功德。念这一颂时应如何作观?
3.“善名称吉祥王如来”的名号表诠了何种胜德?念这一颂时应如何作观?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获取音频及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