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上师的意传加持,就能迅速亲见本性
2003年
藏历11月
15
我会以另一种方式
和你们在一起
——法王如意宝
生生世世摄受愿文讲记
V2. < 了知上师的体性、恩德和功德而祈祷 >
晋美彭措法王 造颂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以下正式讲解这篇愿文的内容:
三世逝于真如诸如来,自前显现殊胜善知识,
恩德无比功德海之藏,上师如意宝前敬祈祷。
上师是三世诸佛的体性:
“三世逝于真如诸如来”是指示上师的本体。
“真如”即本性或法界。
“逝”就是往真如中去了,或者还归于法界。
众生不识真如,以心前的妄相为真实,落在能所二取当中,漂流生死。
而三世诸佛,则回归到真如本性中,故称“逝于真如”。
也就是说,过去佛是由逝于真如而成佛,现在佛也如此逝于真如而成佛,未来佛也将会逝于真如而成佛。
上师就是这样三世诸佛的体性。
三世诸佛体性的上师应我们的善缘,在我等心前显现为殊胜的善知识相。
在小乘教法中,具足出离心、别解脱戒、通达人无我等功德就可以成为善知识。
在菩萨乘中,具足菩提心、精通大乘教法等就能成为善知识。
而这里所说的“殊胜善知识”是指金刚乘大圆满法的上师——法身佛在具善缘者前显现为人中殊胜善知识相。
由于大圆满法被称为九乘之顶,是即身成佛的法门,所以“殊胜”也是指具足大圆满上师的德相,有力量加持弟子开悟。
上师恩德超胜诸佛:
“恩德无比”,指法王上师在恩德方面超过诸佛,这是从因缘上讲的。
由于种种因缘暂时不聚合,我们凡夫见不到诸佛的色身。诸佛并不是亲自现前,以人的方式说法来摄受我们。
然而法王是三世诸佛的化现,他随应弟子的善缘,直接以善知识的形相显现在我们面前,传授从最初的前行直至无上大圆满之间的殊胜妙法,因此有无比的恩德。
上师具足无量断证功德:
“功德海之藏”,指法王上师相续中具足无量断证功德。
我们不应只看一种表面的现相,而是要认识上师的本源。
其实,上师的本体是法身佛,含藏有无量的功德。比如智慧、大悲、三摩地、陀罗尼等,因此称为“藏”,就是功德秘密藏的意思。
或者说,上师的一切身口意行为都是随缘而现,其中秘密的心就是指甚深的智慧和大悲。由于以凡夫心难以测度,因此是秘藏。
“海”,表达在上师的内证中已经显发无量无边的功德,无论哪方面都超出了局限性。
辩才方面,上师能自在宣讲如海显密教法;
三摩地方面,上师能够任运地安住,无碍遍游十方刹土;
而且,上师彻见本性,具有甚深的智慧;
对一切众生都视如独子,具有同体大悲心;
上师能无碍地行持弘法利生的事业,能够驭使一切护法,具有不可思议的威力
……
上师如意宝前至诚祈祷:
我们就在具有如是功德宝藏的上师如意宝前恭敬作祈祷。
“如意宝”表示能如意赐予所求,这也是本颂的关键点。
色法的如意宝能满足祈求者的所愿,赐给他衣服、饮食等一切资具。
无论哪位具善缘者,只要了知和信解如意宝能够自在地赐予物质,都会再三地在它面前恭敬祈祷,并且他的所愿也一定能如期实现。
同样的道理,上师能应我们的祈愿,赐予一切暂时和究竟的成就,因此是无上的如意宝。
如上所述,上师是三世诸佛的化现、恩德无比、究竟成就了如海功德,因此对我们来说,是真正的如意宝。
基于这样的体认,有信敬的人必定在上师如意宝前恭敬猛利地祈祷。
上师的法身周遍一切时处,上师的悲愿永远不舍离众生。
因此只要至诚地祈祷,上师的加持就必定在我们心中显现。
就如同水器里的水没有尘垢时,自然会显现月影。
“祈祷”指内在对上师生起了信心,就会至诚、恳切地祈祷上师。
虽然上师在我们心前示现有降生、安住、圆寂等,但上师的本体是不生不灭的法身,永远和我们不分离。
因为上师并非凡夫善知识、小乘阿罗汉乃至学道菩萨,上师其实是三世诸佛的体性,是应我们的善缘从本法身现为善知识相,也就是化身。
对我们而言,上师直接化现为人相来摄受我们,因此最有缘,因缘上最切近,我们当然要把上师奉为无上的如意宝,奉为唯一怙主。
既然上师是圆满一切断证功德的佛,又对我们具有无比的恩德,因此我们在这样的上师如意宝前以至诚心祈祷:生生世世得到上师的摄受。
只要至心向如是诸佛体性的上师祈祷,就决定不会空过。
凡能相应者,都必定成办修行中的所求,乃至成就一切功德而现前佛果。
所以,此祈愿将成为从今世起,直到尽未来际的一个连接,同时能达到恒时不离、恒时得上师的摄受。
上师是佛,上师是法,上师是僧;上师的一切显现都是加持。
依循上师的指点来行持,就是我的修行正道;得到上师的意传加持,就能迅速亲见本性。
因此,成佛的要道最直接地落在自心与上师的智慧相应这一点上。我们希求的就是一切生当中都不离上师,恒时得到上师智慧身的摄受,最终与上师成为无二。
往期 |精选
【专辑】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专辑】《普贤行愿品 · 七支供》
↓↓↓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不离》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