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问答人生】怎样让年轻人了解佛法、接受佛法呢? 返回

【问答人生】怎样让年轻人了解佛法、接受佛法呢?

知幻园 2023-05-03

解惑人生

告别迷茫


问答堪布/ KHENPO SODARGYE

Q

&

A





01




问:


我是中南大学西南分院的职工,请上师慈悲摄受。我看到一个不学佛的人对佛法萌生了兴趣,就给他推荐您大学演讲的书来看,这对他很有启发。请问,您经常不辞辛劳地去许多大学演讲,这是源于什么初衷呢?


答:


不管是佛教徒、非佛教徒,许多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希望全人类得到快乐。今天我来到这里,虽不敢说自己内心一尘不染,但也是因为看到现在许多年轻人思想很空虚,自己虽说做不了什么事情,但作为一个出家人、作为修学大乘佛法的人,还是想尽心尽力为大家指一些方向,希望每个人能找到真正的人生之路。出于这种发心,我经常去往不同的大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跟大家交流一些真理。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既没有站在佛教徒的立场,也没有站在非佛教徒的立场,而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跟你们一起探讨真理、寻求真理。


在座的每一位学子,可以说人生才刚刚开始,如果开始的路就走错了,那么,今生也会苦,来世也会苦;如果一开始就找对了方向,那即使以后没有得到很多的财富、很高的待遇,至少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老师和父母,对得起整个社会。


我们今天的聚会,看似是一个偶然,实际上也是一种必然的因缘。对于有些人,我们以后可能还会见面;而有些人,今后就再也见不到了。不管怎么样,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希望你们以后能想得起来: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为此一定要早做准备;人需要大慈大悲心,有了它,无论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都会非常有意义,它给自己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金钱、超过一切。对此,大家一定要再三思维!




02




问:


感谢您来科大作讲座!生长在21世纪的年轻人,他们对佛法没有太大兴趣。请问,该怎样让这些年轻人了解佛法、接受佛法呢?


答:


让他们感受到利益很重要!


在当今学佛的人群中,中年人居多,老年人在寻找人生归宿的时候,很多也入了佛门。而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看重眼前的生活,多数人觉得佛法跟自己没关系。但是在我看来,也并不是没关系,我甚至认为,如果你想过好眼前的生活,佛法是最有益的理念,而且必不可少。


所以,一直以来,我们才尽力推广佛法,想让它深入人心。我们不是要用教义来控制哪一个人,也没有政治、经济等任何目的,只是从佛教徒的角度,想让大家了解佛法,让更多人分享到佛教的真理。尤其是大学生,不了解的尽量让他们了解,已经了解的,也劝他们不要停留在表面上,而要不断深入。我想,只要怀着真诚的利他心去推广,他们渐渐会感兴趣的。


当然,一个人在接受佛法时,也分阶段:刚开始,因为从前的教育等原因,有些人会误解,甚至排斥;中间的时候,在好奇与思索的过程中,毕竟是年轻人,有开放的接受能力,会出现半信半疑的状态;而到了后来,在试着运用——比如祈祷、忏悔或断恶行善以后,他们会得到真实的利益。只要感受到了利益,谁还不愿意接受呢?





03




问:


您刚才提到,东西方的宗教有许多共同点。不过最近二三十年,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却开始信仰佛教。您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答:


的确,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如今藏传佛教越来越兴盛。以前信众多是老年人,而现在,年轻人、尤其知识水平高的人比较多,还有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如明星、企业家等,也不乏其数。


原因可能是,其他有些宗教比较简单,只有仪式、概念、故事或行为要求等,缺乏相关的理性分析。现在的人,追求真理的心很切,如果只讲那些,他们不一定能信服。


对年轻人而言,喜欢仪式的比较少,喜欢研究的相当多。为什么佛教对他们有吸引力?除了少数人是因为一时热情,更多人则是源于对佛教智慧的认可。


尤其是学藏传佛教,必须通过长时间辩论,提出各种尖锐问题,不断地探索,才能得出可以说服自己的结论。这种寻求真理的方式,很多年轻人特别喜欢。佛教中有极为丰富的教理,这方面也有各种文字记录,通过深入了解,人们会发现佛教并不是一种传说,也不单单是一种信仰。


信仰如果只是简单的信心,很容易变质,但若能涉及智慧,谁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信仰一旦建立起来,什么时候都不容易动摇。所以,很多人对佛教的信仰,应该来自于对真理的抉择。


像哥廷根大学的学者们,爱好哲学,爱思考探索,思维方式相当严谨,这与藏传佛教的很多大德有相似之处。比如,学过因明逻辑的人,思维就非常深细,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也可以挖出来甚深道理,最终令对方折服。佛教中运用的,就是这种智慧。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有海诸有情


+知幻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