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词回顾】《入_行_论》015
辛三(皈依)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壬二、论义:
大乘皈依的时间,并不是一年两年、一辈子两辈子,而是生生世世乃至菩提果之间,所以,我们在皈依时要这样想:我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成佛之前皈依。
皈依什么呢?皈依一切断证究竟、功德圆满的佛陀,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等;还要皈依正法——教法与证法,或者说以道谛和灭谛所摄的八万四千法门;同时要皈依大乘的僧众,也就是具有八种功德的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地藏王菩萨等八大菩萨为主的大乘圣者,以及小乘中的大僧众和小僧众。按照《大圆满心性休息》的观点,凡夫僧众有大僧众和小僧众,大僧众包括四位比丘以上,小僧众是指凡守持戒律的四众弟子,乃至居士以上都可以称为僧众。在这样的僧众面前,我们一心一意地皈依。
辛四(忏罪)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壬二(论义)分四:一、厌患对治力;二、所依对治力;三、现行对治力;四、返回对治力。
子一(厌患对治力)分二:一、总说忏悔罪业之方式;二、依殊胜对境而忏悔特殊罪业之方式。
丑一、总说忏悔罪业之方式:
首先是明观忏悔的对境:观想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佛陀,具足大悲菩提心、以八大菩萨为主的大乘圣众,还有传承上师、护法神等所有圣尊全部在自己的前方。如果自己的观想能力比较好,就这样清清楚楚地明观;如果观想能力不太好,总的观想前方有所有的诸佛菩萨也可以。
在这些殊胜对境面前,我们要诚心地忏悔,怎样忏悔呢?身体、语言、心里全部都要恭敬,五体投地顶礼,然后跪在诸佛菩萨面前恭敬合掌。
我们在忏悔的时候,应该在诸佛菩萨面前以非常恭敬的心态、非常恭敬的神态、非常恭敬的语言来陈白。陈白什么呢?自己从无始 以来到现在所造的种种罪业。我们今世、前世、前世的前世……以无明愚痴或者放逸,在烦恼特别深重的情况下造了无数恶业,比如杀生、偷盗、说妄语等十种自性罪,以及入佛门后触犯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而造的各种佛制罪,有些我能想得起来,有些根本想不起来,不管怎么样,这些罪业全部都忏悔。
还有些罪业,虽然自己没有亲自造,但是却指使别人去造的杀生、偷盗等等,其实这与自己造是一样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以无明愚痴所牵,随喜他人造罪业,比如看到别人在战场上杀了很多人,自己欢喜得不得了,这种罪业也是相当大的。
所以,大家应该这样想:无始以来,我亲自造、让他人造、随喜他人造的罪业肯定相当多,这次通过上师的开导,依靠学习大乘教理,我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心里非常后悔,所以在诸佛菩萨面前,并不是口头上,而是诚心诚意发自内心地忏悔。
敬摘录讲记022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记忆卡
010
011
012
013
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