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德育 >> 终于明白孩子为什么不会看书了? 返回

终于明白孩子为什么不会看书了?

不会看书?也许你会说,有点玄了吧,只要识字就会看书!您还别说,事情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小姑家的孩子上三年级了,最近回家老是发现他捧着本厚厚的课外书在认真地看。


我在一旁连忙给身旁的儿子说:“看小宝哥哥多好,这么爱看书,你怎么就不看呢?”


这时,刚刚端着炒好的菜从厨房里出来的小姑却说,“快别夸了,他看书纯粹过眼瘾呢!”


我诧异地看着小姑:“怎么了?”


“他看书是走马观花式的,看得快,忘得也快。不信,你问问他,书里面的主要内容或者是讲的什么故事,他保证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小姑说。


咦?前几天在公司也听刘姐说她家女儿从来没有认真地看过一本书。


联想到儿子平时看书的情况,发现,好像真的都是这样的情况。


不仅如此,在和儿子同学的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还发现不少孩子在做课堂作业或者是考试的试卷时,总是丢三落四,不是丢掉已知条件,就是忽略其中的要点词语……。


考试丢分往往除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以外,就是不会阅读题目!


都说现在的孩子们比以前的孩子聪明了,可是为什么会出现不会读书的情况呢?


一位有着十几年教龄和两个孩子的妈妈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她说的是不是有道理。

首先,

现在的孩子书太多了!


你信吗?书太多了,也是造成孩子不好好读书的一个原因。


是啊,不是有不少人觉得借来的书会认真看,而且很快看完,如果是自己买的书,往往却把它束之高阁吗?这大概就和书太多了已经没有马上了解它的欲望了一样。


这个问题解决起来还不是很难,只要家长意识到,可以刻意地去引导孩子看书就会解决。

第二,

就是电子产品了。


电子产品有它无可替代的优势,但恰恰就是这个优势使得孩子们养成了不太喜欢仔细看书的习惯。


我们来看看,电子产品是怎么影响的吧:


在高铁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拿着手机或者是“爱拍的”。孩子也不例外,不仅仅在看动画片,还有不少在看学习的内容。


这位老师只是针对平时读书是否能够集中精力,做的一个最简单的分析,相信不少家长对此也一定会有同感。


在公交车上、在地铁上、在飞机的候机室……在可以看见的公共场合,大家利用着电子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却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己。

今天,有一位有心的妈妈在微信群里分享了自己孩子读书的一段经历,我们来看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她家的孩子已经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算是比较爱学习的那类孩子。喜欢了解历史故事,喜欢探索奇妙的科学,也喜欢知道国学的经典。为此,她给孩子买来了许多相关的书籍,这些书在买之前孩子都十分的渴盼,等到书到手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喜爱,甚至是爱不释手。


可后来她却发现,一套系列丛书孩子很快就读完了!


终于她做了一次尝试,拿出其中的一篇内容,和孩子一起读了起来。孩子比她的速度快多了,她就合上书问孩子,你看了这一段文字,知道了什么信息?孩子却只说出了题目,对于里面短短文字所表达的细节却一点也不记得了!于是,她告诉孩子自己在这一段里了解到了什么。


起初,她以为孩子是不认真造成的,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给孩子推荐手机里面一篇孩子喜欢的内容的文章,孩子看得很快,就像浏览图片一样刷刷刷几下就翻到了末尾!随口说了一句,如果有音频或者视频就好了。听见孩子的话,妈妈的心中一惊:是这些可以不用费劲的电子产品让孩子懒得自己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读书了!


妈决心改变孩子读书的习惯,她开始耐心地抽时间陪伴孩子一起读一本书,并且,用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孩子去认真地读书中的内容。


这位妈妈说,这个过程是辛苦而艰难的。每读完一段,妈妈就和孩子分别说出自己从文字中所获得的信息。终于,有一次孩子说,妈妈我发现书里面写的比音频或者视频里面的要详细而且生动许多呢!


妈妈趁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孩子好奇地说:“真的哎!书中描述的更具体。”

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真的不要偷懒,你用电子产品带孩子换来的短暂的轻松,可能是你给自己挖的一个坑,它会在孩子上小学甚至长大以后给孩子带来不可预想的困难。


带孩子是一个长久而且不可以重来的事情,所以,一定不能偷懒。

文字:淑淑

编辑:圆辉

采编:随明月

校对:济晟/云曦月

来源:德育行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生活不易,你该变易

赚到的人生,发光的人生

这句话,让你明白了什么?

照顾好自己,才能好好爱别人

征   稿

我们专注于儿童德育教育、分享德育育儿经验,以德育的方式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无论您否是专业人士,只要您喜欢孩子,愿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添砖加瓦,期待您的来稿。


1. 征集孩子所画、所写的作品,要求内容原创。


2. 征集儿童德育教育、德育育儿、德育故事方面的文章,要求内容原创,语言通顺易懂,主旨明确,德育故事需适合孩子阅读。


收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温馨提示:接收的稿件,默认智悲德育拥有使用权,修改权(修改标题、个别文字以及配有声、插画翻译成其他语言等),包括但不限于智悲德育相关联平台的使用,修改。征稿最终解释权归智悲德育网所有。

以善存心    以德存世

● 扫码关注我们

Merry Christmas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文字已获授权,版权由原作者享有,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