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长着獠牙和髭须的她》影评④:重生
温馨提示:
内容涉及剧透,尚未观影的小伙伴请酌情浏览。
正在丹增与合作伙伴们洽商咖啡馆签约事宜时,他被对面一位身着黄裙的女子深深吸引了,仿佛似曾相识般,女孩笑颜如花地望着他。丹增似乎看到了一线生机,他决定对女子比出左手大师传授给他的那个手势。看到丹增此举,女子立即起身离开了,丹增也放下手中的一切,毫不迟疑地追了出去。此时的丹增已经表现出了坚定不移、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决心。
热闹喧嚣的街道,道路蜿蜒曲折,黄裙女子的身影时隐时现,期间有好几次,女子甚至驻足回首等着他,最后女子进入了一间神庙,消失无踪了。众所周知,尼泊尔有大量的外dao庙宇,在这一情节中,或许女子的消失只是说明她对丹增来说并非是“正确的”选择。又或许,女子是一种化现,她并不是“消失”了,只不过是恢复了她原本的样子。历史中这类故事不胜枚举,例如度mu变幻成一群女子嬉笑打闹,最终隐入墙壁。当然,黄裙女子的出现究竟有何深意,我们不得而知,毕竟这部电影是开放的,每个人的解读都只是一种折射而已。
丹增知道自己已时日无多,他决定去探望母亲,母亲说希望丹增能将传统音乐传承下去,他们在夕阳下弹唱,度过了美好的一天。临走前,丹增像是交代后事般嘱咐一位朋友,请他多照顾自己的母亲。
终于,时间来到了最后一天。望着手中最后一个绳结,丹增坐在路边为自己削了一个苹果,可他却压根没有食欲,心烦意乱地将苹果扔到了一旁。试想,有几个人能在得知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时,还能吃得下东西呢。世事无常,因缘莫测,我们手中又还剩下多少个绳结呢?祖师爷们苦口婆心的教诫:“当勤精进,如救头燃”,我们应当像着急扑灭头上的火一样惜取光阴、精进努力,只有这样才算不枉此生。
丹增又来到了左手大师的住所,这一次大师又给了他一个任务:“现在还不如去偷”。丹增不解道:“偷不是坏事吗?”大师答:“当然了。”丹增追问:“那你为什么让我去偷?”大师说:“不是为了我。你不需要拿点什么吗?你没得选,不是吗?”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帝若ba也曾对那若ba说过同样的教言。分享这些内容,我是有所顾虑的,这是非常甚深高级的见解,甚至涉及了需要保密的内容。祖师爷们之所以“保密”,并非我们的教fa中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内容,而是因为这完全颠覆了普罗大众的思维与认知,或许会另一些人产生邪见。历史上甚至有人因为无法接受真理,听闻后吐血身亡,可见并非每个人都有推开真理大门的资格。
事实上,真正的真理是没有善恶美丑、是非对错之分的,在究竟的智慧中,一切概念、分别都不存在。当认准了自己的引领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听话照做,逐渐放下一切二元分别,否则是无法见到真正的空Xing母,获得智慧真谛的,了知这一点至关重要。
随后,左手大师特意提示道:“你是生活在就没有女人吗?”丹增回答:“有个女孩和我们一起学唱歌(指Kunsel)。”大师问:“她怎么样?她不行吗?”丹增果断否定:“不可能是她。”(此前的剧情中,丹增曾试图向Kunsel索要她的耳环,却被Kunsel拒绝了。)大师告诉丹增:“你认为她可能不是,这已经把一切都毁了,这是错误的观点。”
在十四条根本jie中,其中一条就是只要你认为这个世界不是Fo的tan城,任一生命不是空Xing母、Fo菩Sa的话,就犯jie了。这一点极其重要,修M法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否则还有什么可修的呢?
左手大师说:“有些空Xing母离得太近了,你根本看不见她们,就像看不见自己的睫毛一样。”我们真的应当重新审视自己遇见的每一个生命,他们说不定就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空Xing母。最近我经常反思:“这个人会不会是空Xing母呢?”有时候“当局者迷”,离得太近反而看不清,就像看不见自己的睫毛一样,因此千万不要轻视任何一个生命。
丹增开诚布公地说:“有时候这些我都不信。”大师说:“我知道,你的大脑和黄头发的人一样。黄头发的人不相信没有证据的事情,他们是理性的奴隶,而你是那些黄头发的人的奴隶。”说罢,大师便将丹增赶了出去。
崇尚西方文化的丹增,被大师称为“奴隶的奴隶”。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我们总将一些错误的理念视若珍宝,却将古老的智慧弃如敝履。我们是那么相信自己的感官、经验,相信“逻辑”与“实验数据”,从未怀疑过世界的真实性,认为一切都是实有的,抢自己老公的女人不可能是空Xing母,自己也不可能是PUSA。但这部影片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想要追寻智慧,就要不断突破常规、放下成见,将每一个生命都视为空Xing母。
被左手大师赶出来的丹增,再次遇见了盛装打扮的Kunsel,她请求丹增将她送到一个地方。路上,丹增询问她今天为何如此装扮,Kunsel说:“就算我告诉你,你也不会相信。”丹增说:“我已经不知道应该相信什么了。”
Kunsel的目的地是一座像是古庙的小小建筑,二人分别之际,望着Kunsel远去的背影,丹增突然叫住了她,他决定使用自己最后一次宝贵的机会——对Kunsel比出了那个手势。Kunsel转身看了丹增一眼,毫无反应地径直走进了那间残垣断壁的红砖小屋。
之后,丹增乖乖遵从左手大师的吩咐——在菜市场偷走了一对母女的包。夜幕降临,丹增独自游荡,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23:43,最后一天仅剩下16分钟了,他坦然解开了最后一个绳结,哼唱着母亲喜爱的传统歌曲。
镜头一转,清晨丹增出现在了空行母圣地的河边,他的身旁就是烧尸庙,钟声悠长,袅袅白烟环绕着他,仿佛预示着焚尽过往,涅槃重生。
接下来,镜头转到了窗边的一棵小苗,翠绿的叶片在阳光下显得生机盎然,这或许象征着丹增心中智慧的苗芽已经萌发。
丹增兴奋地找到朋友Jachung,转着圈地向他展示自己还活着。Jachung却沮丧地告诉丹增,他的心上人Kunsel今天便要嫁作他人妇,他们二人都被邀请参加婚礼。
婚礼十分隆重,并且提到了印度的一种习俗:新娘要先嫁给狗狗,通过这种方式为新娘扫清障碍,给新婚夫妇赐予祝福。于是,新娘与狗狗结婚,竟成了整部影片最热闹的场景,这荒诞的一幕似乎也在提醒我们——自己在世俗中追求的很多事物,或许都是荒诞虚妄的,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
镜头一转,咖啡馆开张了。宴席上宾客如云,灵媒lama也应邀而至,丹增立即起身恭敬相迎,与二人初次相见时的态度判若两人。丹增为灵媒lama递上一杯咖啡,说:“您最爱的摩卡”,灵媒lama说:“我敢肯定你一直都在笑我虚张声势。”的确,如果是一个无神论者来观看这部电影,或许觉得这个故事荒诞不经,男主从头至尾被人哄骗,神叨叨地过了六天,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但是,谁又知道这究竟是荒诞的六天,还是男主真正度过了一场劫难,重获新生了呢?我想,丹增的内心应该很清楚,自己没有白白地担惊受怕,通过这六天的历练,他的生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丹增答道:“当然不是,我就好像死了又重生了一样,都是因为您。”并且开玩笑地向灵媒lama讨要二人之前的赌注——那副耳机(灵媒lama曾说如果丹增六天后还活着,就把自己的耳机送给他)。有趣的是,灵媒lama告诉丹增:“那副耳机被偷了,现在世界上到处都是小偷。”丹增听后若有所思。
随后,丹增和朋友Jachung一起来到茶馆,丹增紧张地抱着一袋供养物(看上去像是他所偷的那对母女的包),准备交给茶馆姑娘。这时Jachung问:“你洗脚了吗?”丹增急忙答道:“我不止洗了!”可见,曾经对古老智慧嗤之以鼻的丹增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的丹增对空Xing母充满敬畏,彻彻底底成为了一名智慧与真理的追寻者。接下来,丹增趁茶馆姑娘不注意,恭敬地将那一袋供养物放在了灶台前,之后默默离开了。此举也让我不禁猜想,也许现在的丹增还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距离大彻大悟还有一定的距离。
影片的结尾,Kunsel站在窗台上叫住了丹增,她对丹增比出了那个神秘的手势,并问道:“这是什么意思?”丹增笑着说:“我不知道,你呢?”Kunsel意味深长的说:“我应该说我知道,感觉好像千世以前就知道了。”
说着,Kunsel指向天空,丹增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电线上站着两只鸟,不一会儿,这两只鸟振翅飞翔,紧接着天空中一群飞鸟掠过(在zang传fo教中,将飞鸟视为空xing母的化身)……这也是影片的最后一幕,深深震撼了我。看过这部电影后,我感觉自己的傲慢心似乎削弱了一些,不敢轻视生命中遇到的任何一个生命;对这个世界的清净观也增长了一些,毕竟空Xing无处不在。同时,也明确了专业之路应该怎么走,明白了应该用怎样的方式祈请、迎接空Xing母的降临。可以说这部电影是萨哥用电影的方式为我们呈现的教fa传承与实xiu窍诀,信息量满满,极其珍贵。
以上都只是我的一面之词,不排除会有过度解读的成分,如有错谬还请读者们谅解,也欢迎大家指正和补充。相信萨哥也希望不同的人都能在这部窍诀大宝藏中攫取到自己需要的养分。《庄子》中也说“道在屎尿中”,真理无处不在,哪怕是日常琐碎,你觉得它是道,它就是。个人体会也好,过分解读也罢,只要大家都能够有所收获,分享这篇影评也算没有多此一举吧。
时间、四季、死亡、火葬,
优雅、自在、狂野,
姐妹、母亲、妻子、亲人,
惊恐、呼吸、女神等。
喋喋于此无意词,
我的歌曲永无止尽
对您永恒的呼唤。
谄媚、皱眉、微笑与大笑,
哈欠、搔痒,喷嚏与凝视,
读诵祈求重复千万遍,
从未放下合十之双掌。
未曾间断稽首莲花,
纵然双脚充血肿胀,
我的舞蹈永不止息。
我只斗胆许下一愿:
愿您摧毁我的全部,
卸除渴望您的负担,
我的獠牙髭须女郎!
——宗萨钦哲RBQ
<完结>
推荐阅读
心灵乐园
充满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更多智慧生活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