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收录 >> 凡事都应以智慧观察抉择
返回
SPRING
格
言
宝
藏
愚者所说之诳语,
未经驯服之良马,
掉落战场宝剑等,
对谁有利尚不定。
愚蠢的人说出的诳语,以及还没有得到驯服的良马和掉落在战场上的宝剑等,这一切究竟对谁有利尚不能做出决定。
愚者缺少智慧,不能辨别取舍善恶,而且相续中自私自利的发心很重。所以从愚者口里吐出的诳语很难说对谁有利,对谁有害。有可能利益自己而伤害他人;有可能自他双方都受伤害;也有可能只伤害到自己。比如一些外道本师宣讲以火焚身供养天神便可升天享受安乐的窍诀,他们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举行隆重的仪式,带领徒众高唱凯歌纵入熊熊燃烧的火坑。又如《百喻经》里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妇女生了一个儿子,可她还想再有一个儿子,于是向其他妇女询问方法。一个老太婆对她说:“我有办法,但必须祭祀天神。”妇人问:“祭祀需要什么东西?”老太婆说:“杀了你的儿子,用他的血来祭祀天神,肯定能再生几个儿子。”妇人言听计从,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这样的诳语者真是又可怜又可恶,而听信他的诳语去实行的人,则更可怜更愚痴。
相反,智者通过观察以智慧抉择后说出的语言就是真实不虚的。比如释迦牟尼佛宣说行善可以得安乐,这就完全可以信赖,因为佛陀是通彻宇宙一切事物的智者。
对于论典也有同样的观察方式,如果是得地以上的高僧大德所著,就可以学修。如果是凡夫人所造的“邪论”、“恶论”则要加倍小心,它们就像愚者所说的诳语一样,对谁有利尚不能决定。
同样,未经驯服的良马,对谁有利也不能作决定。拥有良马固然是好事,但在没有驯服之前却是一匹烈马。主人也不敢去骑乘,即便趁马较温顺时骑了上去,也很可能被跌落、摔伤,因此而付出惨重的代价。再如掉落在战场上的宝剑,如果被敌人捡起反过来对付自己,就很可能成为自己宝剑下的孤魂野鬼。或者自己抢先拾起掉落的宝剑,挥舞、冲杀,幸许会反败为胜。因此,掉落在战场上的宝剑,对谁有利也是不一定的。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不一定的情况有很多,作者在此仅列举了两个比较典型的事例,用来比喻愚者的诳语利害不定,有智者应谨慎对待。其他的就希望读者举一反三地去推理,道理都是一样,凡事都应以智慧观察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