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拓展资料 | 善知识者是我师父 返回

拓展资料 | 善知识者是我师父

求学足迹 2021-08-31




知识
师父
师父者,则为导师,则为慈父,则为慈母






善知识者,则为慈母,生佛家故;善知识者,则为慈父,以无量事,益众生故;……善知识者,则为导师,教化令至彼岸道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涅槃径

夫大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涅槃径,使得无为,常得安乐。
——《大方便佛报恩经·对治品》

慈父者,则为诸世尊,生一切善法,饶益众生

普于诸世尊,先起慈父想,饶益众生故,分别菩萨行。明净利智慧,解达深法藏,出生无量智,佛法无所碍。
——《大方广佛华严经·初发心菩萨功德品》

于善知识发慈父心,能生一切诸善法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云何菩萨顺尊师父于信恭敬?佛言:“事于师父如世尊想。”
——《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陀隣尼品》

慈母者,生佛家,为真佛子,摄取一切众生类

随顺如来生佛家,寂然不乱正迴向。
十方无量世界中,摄取一切众生类,
无量善根悉迴向,普令众生得安乐。
不为己身自求乐,欲令一切悉安隐,
远离一切虚妄心,悉解诸法空无我。
十方无量诸最胜,所见一切真佛子,
以诸功德迴向彼,速令究竟无上道。
——《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刚幢菩萨十迴向品》


善知识者是我眼目

无上世尊,是为眼目,拔三界苦,施与快乐

如来慈父,无上世尊,世间妙药,世间眼目,于三界中能拔其苦,施与快乐。所以者何?我等今者得脱苦难。我等今者,当念佛恩,当念报恩。
——《大方便佛报恩经·慈品》

汝归佛世尊,世间为眼目,善说微妙法,令得寂静句。
——《佛说人仙经》


依止善知识,究竟一切法

时,彼仙人告善财言:“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萨无坏幢智慧法门。”

善财白言:“大圣!彼法门者,境界云何?”

时,彼仙人即申右手,摩善财顶;摩已,执善财手。即时,善财自见其身,在于十方十佛世界微尘等佛所,见彼诸佛,相好庄严,以阿僧祇宝珍玩之具,庄严其刹……

尔时,善财为无坏幢智慧法门照故,得明净藏三昧;无尽法门三昧照故,得游一切方陀罗尼光明;金刚圆满光明法门照故,得分别智意楼阁三昧,住平地庄严法藏;般若波罗蜜精进照故,得佛虚空藏三昧光明;一切诸佛法轮三昧光明相照故,得三世圆满智无尽光明。

时,彼仙人放善财手;尔时,善财即自见身还在本处。时,彼仙人问善财言:“汝忆念耶?”

答言:“唯然。大圣善知识力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我念善知识,一切种智道,依止善知识,满足白净法。具足众善利,功德普成满,究竟一切法,成就萨婆若。知识为大师,安立无上法,无量无数劫,不能报其恩。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于善知识心生渴仰,以善知识熏习其心,于善知识志欲坚固,方便求见诸善知识心不退转,愿得承事诸善知识心无懈倦;知由依止善知识故,能满众善;知由依止善知识故,能生众福;知由依止善知识故,能长众行;知由依止善知识故,不由他教,自能承事一切善友。如是思惟时,长其善根,净其深心,增其根性,益其德本,加其大愿,广其大悲,近一切智,具普贤道,照明一切诸佛正法,增长如来十力光明。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由依止善知识,增长一切菩提分法。何以故?善男子!善知识者,能净诸障,能灭诸罪,能除诸难,能止诸恶,能破无明长夜黑暗,能坏诸见坚固牢狱,能出生死城,能舍世俗家,能截诸魔网,能拔众苦箭,能离无智险难处,能出邪见大旷野,能度诸有流,能离诸邪道,能示菩提路,能教菩萨法,能令安住菩萨行,能令趣向一切智,能净智慧眼,能长菩提心,能生大悲,能演妙行,能说波罗蜜,能摈恶知识,能令住诸地,能令获诸忍,能令修习一切善根,能令成办一切道具,能施与一切大功德,能令到一切种智位,能令欢喜集功德,能令踊跃修诸行,能令趣入甚深义,能令开示出离门,能令杜绝诸恶道,能令以法光照耀,能令以法雨润泽,能令消灭一切惑,能令舍离一切见,能令增长一切佛智慧,能令安住一切佛法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菩萨具智慧故,而能勤求诸善知识,见善知识已心生欢喜,如师尊想亲近依止。由能依止善知识故,即发起精进,断除一切不善之法,圆满一切清净善法,勤行远离一切障染,离障染故获得轻安,善修净行离身语心一切过失。由清净故于所得法尊重称赞,由重法故多习空观,习空观故不起有所得见,离有所得见故顺行正道,入正道故能观真实。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能得净信。何等为十?……七者、舍离恶知识,依止善知识……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得清信心。
——《佛说宝雨经》




那些年,那些话



依止善知识亦复如是,能成一切佛法大器。又如大海众流所归,菩萨因善知识从彼出生故,即得圆成一切菩萨行法及一切佛法。如宝积经云:“佛言,迦叶,如人乘船入其大海,而于中流船忽破坏,是中或有依一版木或余椽木,随得所依安隐到岸。迦叶,菩萨乘于一切智心之船亦复如是。忽于中流坏失菩萨乘法,若遇善知识而为依止,彼即还得一切智心,乘诸波罗蜜多法运载而行到法界洲。迦叶,所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而悉依止善知识故。是故于诸善知识所供养承事而为最上。”
——《大乘宝要义论》

摄取善知识方便者,谓供养诸佛、种诸善根、常为诸佛之所护念,由依止善知识故得种诸善根,故为佛所护念,名摄取善知识方便也。
——《法华义疏》


不依止善知识,染著世间而自迷惑

善男子!若有菩萨不依明师,亦不依止善知识。以是行类相貌,染著世间而自迷惑。如是菩萨,则不能住出世方便智轮,不名福田,亦不能善知众生诸行。若见不成法器众生,及声闻、辟支佛乘根不熟者,于是人所显示大乘是名愚痴。无巧方便而教大乘人舍菩萨道,令修声闻、辟支佛法,是为错谬不识人根。
——《大方广十轮经·智相品》


不依止善知识,为魔所缚益复坚固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远离六波罗蜜及方便力,不久行四念处乃至不久行空、无相、无作三昧,未入菩萨位。是菩萨为恶魔所娆,菩萨作是誓:若我实从诸佛受记者,是非人当去。

是时恶魔即作方便,勅非人令去。恶魔有威力,胜诸非人故,非人即去。

是时菩萨作是念:以我誓力故,非人去。

不知是恶魔力,恃是证故,轻弄毁蔑诸余菩萨,作是言:我已从诸佛受记,汝等未得。

用是空誓,无方便力故,生增上慢。以是事故,远离萨婆若,远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当知是人堕于二地,若声闻地、若辟支佛地。以是誓因缘故,起于魔事。是人以不亲近依止善知识,不问阿惟越致相故,为魔所缚益复坚固。所以者何?是菩萨不久行六波罗蜜,无方便力故。须菩提!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梦誓品》


不依止善知识,是名哑羊僧

云何名哑羊僧?不知根本罪,不知犯不犯,不知轻重,不知微细罪而可忏悔,愚痴无知不见有罪可畏,亦不依止善知识丈夫,不数亲近善知识丈夫故,不能谘问经中深义,何者是善非善?何者犯重何者犯轻?修行何事为善何事为恶?如是等相名哑羊僧。
——《大方广十轮经·众善相品》








上师的加持之流入于心田



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勤修敬信心。”上师是四身——化身、报身、法身、本性身的总集体,这一总集体好比一座雪山,而弟子对上师的恭敬与信心,好比日轮。如果日轮没有升起并照射雪山,雪就不会融化,水也就不会流淌下来。同样,如果对上师没有真诚的恭敬,没有清净的信心,那也不可能感应到上师的加持之流入于心田。因此,想要修行大乘佛法的人,一定要首先精勤地提升自己对上师的恭敬与信心。这种敬信心,其实是内心谦卑、调柔的状态,傲慢的人是做不到的。

——《前行广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