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他也是似懂非懂的 |《楞严经》40导读
精彩摘录
1
大家都知道,富楼那尊者实际上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也就是最厉害的说法第一。富楼那尊者以前也是讲过吧,不管是到哪里,他讲经说法是非常了知众生的根基,只要他讲的话,每个众生都非常欢喜。他是以什么方法讲呢?主要是以不同的根基讲不同的比喻、理论,或者说是以公案这样来讲的。比如说他遇到农民的话,就讲他比较了解的一些比喻;然后遇到有一个商人的话,那他会讲商人能接受的;如果遇到有一些有智慧的人的话,他又会讲到对他有利的。所以他并不是所有的场合当中,只是自己经常爱说的有一句话反反复复地重述,不是这样的。
在所有的佛的弟子当中,其实富楼那尊者是非常的厉害,佛陀也是在不同场合当中经常赞叹。尤其是他去一些外道,没有信仰的群体当中的话,他就先以治病,讲一些医学,因为如果我们讲一些医学的话,每个人都可能有身体的这种疾病,如果治好他的话,大家也是很欢喜的嘛。
以前我们藏地的有一些大德到西方去的时候,刚开始他就跟他们讲一些世间的,比如说种花,讲一些赛马,或者说是讲一些射箭呐,或者说是跟他们讲一些如何调心呐,或者说是看月光等等,这样的。通过这种方式逐渐逐渐让他们对真理产生兴趣,然后再讲一些甚深的法。这个是很多智者需要这么做的。
所以在这里就是说富楼那尊者,也是在佛陀的弟子当中他很了不起的,今天他出现了。
2
他这里对佛陀讲“大威德世尊”,为什么叫“大威德”呢?一方面佛陀的色身,身体与众不同的,他有相好圆满,有威德力,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佛陀的智慧的威力和智慧的功德无与伦比。
我们都知道是我们现在光学《楞严经》,这是佛陀的浩瀚如海的经续当中,可以说是冰山一角吧,可以说一点一滴的,这个《楞严经》,那恐怕我们也要学很长时间才能懂得。我们虽然每天在学,但是学的还是似懂非懂的,就不说是我们,富楼那尊者,他也是似懂非懂的。那这样的话,佛陀的这种智慧的威德的的确确很难想象的。
3
富楼那尊者,他也是毫不隐晦的吧,就很正常地说是:“我在不同场合当中,佛陀说我是说法第一。”当然如果说法第一的话,他对法肯定很精通的。如果法不精通的话,那不可能变成说法第一。所以佛陀经常在不同场合当中,把我评为是说法第一。
实际上是富楼那尊者,有一个叫做《佛藏经》里面说,他不仅仅是在释迦牟尼佛座前是说法第一,而且是他依止过90亿个佛陀面前,他也是是说法很厉害的。90亿的话,我们人类现在是70亿,那90亿的佛祖面前的话,他是非常厉害的。而且他自己也很谦虚的,一直是说种种庄严的法。按照《大智度论》里面讲,富楼那尊者“说法种种庄严,牵引众情”,他可以牵引各种众生的根基,所以“说法中大”。
所以富楼那尊者,为什么佛陀在不同场合当中评价为他是说法第一,主要是我们刚才前面讲的一样,他是有特别甚深的智慧,还有他了知众生的千变万化的这种根基。这样的话,应机施教。他对这方面非常善巧精通的。
但是他说:
【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他这个意思就是说,佛陀虽然不同场合当中赞叹我是说法第一,但是今天佛陀讲《楞严经》为主的这些大乘的、甚深的、微妙的、广大的这些法音的时候,我都开始蒙了,就听不懂了。
其实我们现在有时候听不懂《楞严经》,或者是讲到大乘佛法的时候,我们有些人打瞌睡,有些人是打妄想,有些人是心不清净,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他是佛陀的整个眷属当中说法第一,好像他都是对这个法懵懵懂懂的。
4
他下面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如来藏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是有关四大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我们这次讲的核心内容。
5
我们都知道如来藏的本体是常有的、不变的、无动摇的这么一个无为法的本性,那为什么说是这些忽然产生的外面的山也好,河也好,大地也好,包括有情世界的种种,像我们山河大地的话,器世界的各种成住坏空的现象,然后有情世界的话,众生的生老病死等等,这些为什么是有这样的相?因为如来藏的本体是没有相嘛,这些为什么是有为的相?
而且这些“次第迁流”,就是次第地慢慢慢慢转移,不断地变化,最后又开始终而复始地又产生。所以前面的大地云何说有相呢?为什么产生形形色色的种种现象呢?为什么是产生?然后“次第迁流,终而复始”为什么是它们又次第地全部灭亡?这样的生生灭灭,灭灭生生一直不断地展现在这个世界上。
这是富楼那尊者对佛陀问的第一个事情。如果一切蕴界处都是如来藏的自性,那如来藏的自性是常有的,为什么“忽”,就突然产生种种?然后这些种种现象一直是不断地终而复始?
6
下面第二个问题:佛陀又在不同的经典当中说,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它们的本性本来是圆融的,它周遍一切法界的、光明的、空性的、常住的等等。
我们前面每一个都已经分析了好长时间了。《楞严经》的话,大家都知道,我们分析了好长时间。那既然这样的话,它就也是跟法界周遍一切的,也是跟如来藏的光明湛然本性无离无合的。前面每一个都有讲到,这是在如来藏的本性当中,圆融无违,周遍法界等等,讲得很清楚。
那如果这样的话——
下面就有一一地问。如果佛陀说是地水火风全部是如来藏的本性,或者说是与法界周遍的话,那我问问世尊,您看看如果是地的本性遍于所有的,周遍法界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那这样的话,它怎么会容于水呢?
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体性,地的法性是坚硬的,大家都知道了,它有能承载的这种能力,然后水的法性湿润的,它这两个完全都是不同的性质。如果是地的法性遍于一切的话,水哪有机会融入它?这是第一个小问题。
7
如果水的自性也是周遍法界的话,那火肯定是不能产生的,因为水和火是互相抵触的,相违的两种元素法,水的自性是周遍的话,那火不可能产生的。如果火不能产生的话,那为什么说水和火两种自性都遍于虚空当中?都遍于虚空当中的时候,虚空当中“不相陵灭”,那这两个相违的话,在虚空当中怎么不能变成互相毁灭?
8
还有一个问题。因为地的本性,它是属障碍的,也是坚硬的,它的本体都是,不管怎么样,哪里有地的话,接触的时候都会有阻碍的。然后虚空的本性,在哪里的话,没有阻碍的,无碍的。那么为什么是这两个遍于法界?两个完全都是水火不容的,或者说是地和虚空的话,两种性质,一个是有碍的,一个是无碍的。那这两个同一个时间当中周遍于整个法界——他这里周遍整个法界,并不是说这里没有放什么东西,这里有虚空,这里有地的,不是这样子——任何一个法的话,它法界当中没有一个不遍的,全部都周遍。那这样的话,怎么会一个是有碍的,一个是无碍的,这两个是遍于一切法界?
9
我看到那个《新续高僧传》当中,在南宋时期有一个灵隐寺的,一个叫慧远大师,好像这个不是杭州灵隐寺的吧?南宋时期的一个。当时皇帝问他说:“如何免除生死?”生死轮回怎么样免除?当时大师对他回答说:“如果不悟正道,终不可能生死免除。”就如果你们不悟正道,不悟大道的话,都没有办免生死。
然后又问:“那怎么样悟呢?”他说:“我们只要去探究心性的话,无有不悟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根基的人,只要你去寻找的话,没有一个不悟的。
然后当时皇帝又问:“那悟后怎么办?”他说:“悟后的话,毛发相的这种执着都没有,那个时候是新的一个境界。”
我们现在世间人因为执著的原因,又产生痛苦,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堕落,流转等等这些。所以像前辈大德的有一些教言来讲,好像我们如果努力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这个机缘,只不过是自己会不会争取呀。有些你一直是懈怠,一直是散乱,一直是被烦恼转的话,那不说今生,乃至可能很多世当中,开悟的机会是没有的。如果没有开悟的话,那轮回的根本没办法断除的。
那么这种人,不说我们一般的人,连佛陀亲自金光闪闪地来到这些行人面前也没办法。佛陀当时亲身降临的时候,也是很多无缘者,连看都不看,连相续当中种下解脱种子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这一点大家也应该清楚。所以在这里佛陀特别慈悲的,给所有的这些确定种性和不确定种性的人,开始宣讲。
讲解全集,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