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2课-名词解释 返回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2课-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原文:诸多伏藏品和经论中记载,凡与如来芽尊者直接或间接结上善缘的众生,都能趋入解脱道,往生清净刹土。同时,他针对众生不同的根基、意乐、界性,能施以不同的调化,度生事业无比广大,教下弟子遍布天下。在如此殊胜、具有三恩德 的大恩根本上师面前,作者以三门恭敬的方式顶礼。

伏藏

从地下掘出的佛教经文。佛学家莲花生等人,因时机未到不宜宣示,而留待后世有缘者获取,特将密宗秘诀埋藏于山岩、水边、森林等处嘱托空行暂为守护以待未来成就者发掘,而后转述为文字的极密经文。 

——《藏汉佛学词典》

界性

有的很聪明,有的比较笨,又有的在世间法上很聪明,有的在出世间法上很聪明,这些属于界性。

——《现观庄严论释》

三门

指身、语、意。即表现在身体上,语言上,意识上三方面。

—— 《土观宗派源流》



原文:后来他前往石渠的扎恰玛隆(托嘎如意宝建立道场的附近),在那里闭关修行21年,现见了一切觉性本体,完全证悟了大圆满,是历史上公认的大成就者。

觉性本体

离一切迷妄之觉悟自性也。【又】觉知之性。谓心识也。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本体

佛书译为自性、真性、体性。

——《藏汉佛学词典》



原文:藏地,与华智仁波切比起来,如来芽尊者不一定那么出名,但后代弟子听到他的名号、学习他的教法,自然会得到不共的殊胜加持,从而获得觉受、开悟,甚至持明果位

觉受

由修持所生的功德。

——《佛学词典》

持明果位

修持密乘、证得成就者。明谓密乘本尊大乐智慧,深入修持此智慧者,称为持明。

——《藏汉佛学词典》



原文:他接近圆寂前,把自己的指甲交给华智仁波切,说:“你以后在扎嘉寺为我造一尊像,把我的指甲用来装藏,这像将与我无二无别。”

装藏

在塔像中装入咒文经卷等。

——《藏汉佛学词典》


原文:他还说:“九乘佛法皆居此。”所有九乘次第的佛法都居于《心性休息》中。这么殊胜的《心性休息》,我有时间就翻一翻,看到它就非常欢喜。

九乘佛法

世间乘分二:一为外道乘;一为人天乘。

出世间乘分二:一为共乘,一为不共乘。

共乘分三: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不共乘分六:事密;行密、瑜伽密,此三者称为“外密”;摩诃瑜伽密、阿努瑜伽密、阿底瑜伽密,此三者称为“内密”。

出世间共九乘,是为九乘佛法。上列各乘,排列于后者,胜于前者,故以阿底瑜伽密最为殊胜。

——《密宗百问》(谈锡永著)



原文:故本论是一切佛法的精要、一切佛法的总纲,依靠它,今生就能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

正等觉

梵音译作三藐三菩提。如来殊胜功德之一类:真实如理,无有颠倒为正;证大涅槃,不住二边为等;二障永净,慧莲广开为觉。梵音三藐为正,三为等,菩提为觉。

——《藏汉佛学词典》


原文:在座的很多道友也是依靠这个法本,解决了今生乃至生生世世的大问题,通过传承上师的加持,相续中才有了圣者的无漏圣财

无漏

清净没有烦恼的意思。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圣财

即:信、戒、闻、舍、惭、愧、慧。佛说此为众生赖以成佛的七种资财。

——《佛学词典》


原文:这样排垢气,表面上只是一般的瑜伽,而实际上,我们相续中的贪嗔痴垢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全部排出。

垢染

以染身之垢喻烦恼之心也。无量寿经下曰:“犹如净水。洗除尘劳垢染故。”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原文或者观想上师发光,整个器情世界全部融入自己,自己再融入上师,上师化光消于法界,在这种无缘境界中入于光明梦境。

法界

梵名达磨驮都Dharmadhā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无缘

无系属之关系也。无心识之攀缘也。止观一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编写师兄:定解B21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1002-定解B21-004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第2课阅读参考

阅读原文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