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学子 >> 16届入行论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21课 返回

16届入行论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21课


一、 科判坐标



二、 内容归摄(总义)

静虑的前行,即断除静虑的违品,包括“离俗世”和“弃妄念”。“弃妄念”先后从妄念(即贪执妙欲)的果报可怕、所贪执对境的本体不净、得到所贪对境的因(种种劳作)有害,这三个角度分别宣说,教诫应对妙欲生起厌烦,反而应对静处生起欢喜心。目前学习第二个角度——“观察本体不净”,针对男女之间贪著异性的妄念进行一些分析:我们耽著的男女对象,其实本体是不清净的。分二:


一、以同离命故观彼不净(如果仅仅观察身体,则活着时的身体与死后尸体一样都是无情法,不清净,没有什么可贪执);


二、观察具命而观彼不净(即便是具有心识的身体,同样是不净物组成,也不应该耽著。)


“以同离命故观彼不净”又分六,上一课已经学习了“无有所贪之法”、“以贪而视不应理”,本课继续学习由于众生对异性的贪心是无常变化的(对比身体和尸体),因此由贪心引发的嫉妒保护、恭敬供养、欣喜接触和拥抱,都“不应理”。


本课的核心仍然在于分析离开心识(“离命”)的身体,本质上与尸体一样。四个颂词都是以同等理对我们自相矛盾的分别念进行破斥:若贪应同样贪,若舍弃应同样舍弃,贪此舍彼不应理。因此,身体不是所贪境;贪执身体非常愚痴,属于应该舍弃的妄念。


1、“以嫉妒保护不应理”:因贪心将爱人的身体执为我所(如同私有财产),再由贪心引发嫉妒和守护之心,只会造下恶业。再者,当所爱之身体沦为尸体被鹰鹫抢夺撕扯之时,不但不予以积极保护而且会掩鼻而逃,说明无常的身体产生占有欲不应理。(详见颂词1


2、“恭敬供养不应理”:从现在的身体就是死后鸟兽食物的角度,同样说明身体不是所贪对境。不净物积聚而成的尸体最终会被鸟兽竞相吞食,因此由贪心驱使而不惜花时间、金钱对所爱之人的身体(或者自己的身体)装饰打扮恭敬供养,其实相当于在装扮鸟兽的食物,这种做法十分愚痴。(详见颂词2


3、“欣喜接触不应理”:从现在的身体就是“活动中的白骨”的角度,说明身体不是所贪对境。如果单单观察身体(不包含心识),本质上跟死后的尸体没什么差别,只是被风大带动的白骨而已。如果恐惧尸体的话,也应该恐惧身体,因此以贪心而欣喜接触也是颠倒愚痴的。(详见颂词3


4、“以贪拥抱不应理”:从穿着衣服的身体和赤裸的尸体同样不净的角度,说明身体不是所贪对境。所谓的美丽与丑陋、干净与不净,也只是我们以贪嗔之心而安立的假相而已。因此以贪心拥抱包裹衣服的肉体是不合理的。详见颂词4

发心师兄:定解C09

审核师兄:定解C20/C05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课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阅读原文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