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若谓更有生,生生则无穷。离生生有生,法皆自能生。|【每日一颂】《中论》
七观三相品
庚二(观三相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遮破有为法;二、遮破无为法;三、遮止与圣教相违。
壬一(遮破有为法)分二:一、破生住灭三法相;二、以此能破事相有为法。
癸一(破生住灭三法相)分二:一、总破;二、别破。
子一(总破)分三:一、观察有为无为而破;二、观察分散聚集而破;三、观察有无其他法相而破。
丑三(观察有无其他法相而破)分二:一、以太过而破;二、断除过失。
寅二(断除过失)分二:一、第一断过;二、第二断过。
卯二(第二断过)分二:一、对方之回答;二、断除过失。
辰二(断除过失)分二:一、比喻不成立;二、意义不成立。
巳二(意义不成立)分二:一、自生非理;二、他生非理。
午二(他生非理)分二:一、观察三时而破;二、观察生有无其他生而破。
未二(观察生有无其他生而破)分二:一、反问;二、驳斥。
申二(驳斥):
若谓更有生,生生则无穷。
离生生有生,法皆自能生。
如果有其他生法令此生法产生,产生它的生法就会变成无穷。如果离开了其他生法还有所谓的生,万法就不必依靠生法而生,都可以自己产生自己了。
《般若灯论》的译者波罗颇蜜多罗(智识译师),将此颂译为“若起更有起,此起无穷过。若起无起起,法皆如是起”。其中“起”是产生之意,这种译法可能好懂一点。
◎生法依其他生法而生不合理
如果对方认为,产生柱子等法的生法是由其他生法生起的,因为,如果没有其他生法令这一生法发展至今,它就不可能有运动而最终生果。如果这样承许,生法就会变成无穷。为什么?
因为,如果有第二个生法令此生法生起,那么又需要第三个生法,令第二个生法生起,又需要第四个生法,令第三个生法生起……这样一直推下去,由于始终要依靠其他生法而生,所以最后生法就会变成无穷无尽。既然找不到最初生的根源,诸法正生时的生法本体就无法安立。
◎以饭喻破
《中论释》里用了一个吃饭的比喻来说明:如果认为吃饭是因缘具足后如梦如幻地完成,我们也不否认,但如果认为吃饭是由一个具有自相的因所产生,我们就要观察一下此因的根源。如果这样观察,因就变成了无穷无尽。为什么?
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讲人身难得时说:“一个人在途中烧茶,也需要具备烧茶的茶器、水、火等许多因缘。其中单单生火也是一样,必须具足火燧、火石、火绒等许多因缘,如果其中仅仅火绒不具备,就算是其余用品样样俱全也无济于事,只好从根本上放弃烧茶。同样的道理,假如这些暇满的功德中仅有一种不具足,也根本不具备真正修法的机缘。”
我们可以这样观察吃饭的因缘:做饭需要生火,生火需要火绒、火镰和火石(古代需要摩擦以后才能生火),其中火镰的因缘是钢铁,钢铁的因缘是……也可以观察水、米等的来源是什么?若一直这样寻找,因缘就会变成无穷无尽,最初的根源根本找不到。既然找不到根源,后面的法就无法真正安立。并且如果吃饭是由无穷无尽个因缘组成,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相。
也可以观察,饭和自己的身体接触还是不接触?吃者吃饭是怎样成立的?观察之后就会知道,所谓的吃饭根本不成立。当然,我们也承认,在名言中,当假立的因缘聚合时,吃饭也能完成,但这只是一种假合而已,并没有实有的本体。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