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011 | 弥勒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寒冷的季节因你的关注而更温暖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维摩诘所说经》
The Teaching of Vimalakīrti
Vol.
01.
书籍作者 : 宗萨钦哲仁波切
推荐指数 : ★★★★★
「此书分为两部分,一为宗萨钦哲仁波切所撰写的前言导读《一位名人 卧病在床》,另一为84000重新英译的《维摩诘所说经》。」
第十一章
宗萨钦哲仁波切 著
弥勒
弥勒当时也在芒果园中。但是当佛陀叫他去当他的使者时,即使这位未来佛也不情愿去。
因为他也曾被离车族的维摩诘纠正过错误而感到羞愧。
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天界,当时住在兜率天的弥勒正向一群天人教导不再投生于轮回的“不还果”。
再度地,维摩诘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出现在他面前。
Rotate
是什么在转世
是谁在转世?
所有轮回众生都会转世
“我听说,如来曾经授记你将成为这个世间的下一尊佛。
这是真的吗?”维摩诘说。如来宣说弥勒将于下一世成佛,他也同时确认了所有轮回众生都会转世的事实。
然而在此处,维摩诘却有系统性地、非常成功地彻底解构了转世的概念。
“是什么在转世?”他问道,“是谁在转世?转世后的众生和前生是相同还是不同?”
“释迦牟尼授记你,弥勒,将成为未来佛。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这意味着不仅是你,而是每个众生都会成佛。”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但维摩诘还继续说:“弥勒,当你获得究竟解脱时,一切众生也都达到究竟的证悟。”
像我们这些在佛教里浸染过一段时间的人,至少都知道某个包含了这句话的祈愿文:“愿一切众生证悟成佛”。
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是在祈愿世界和平吗?我们是在祈愿一件我们认为是对的,甚至是政治正确的,但却不相信会发生的事情吗?否则是什么呢?
地球上有任何人敢说世界和平是完全不可能的吗?绝对没有!然而,人人和平共处的未来,令人伤心的,是百分之百不可能达成的。
若是如此,那么“一切众生证悟成佛”呢?是否这也和世界和平一样,是无法达成的目标?
完全不是。一切众生的证悟,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目标。
大乘佛教“愿一切众生证悟成佛”的祈愿,并不只是善意,也不是那种
“我们都是一体,我们都是佛”的滥情而一厢情愿的想法。
它更不是那种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自己都不相信的愿望。它完全不是如此。
“证悟”就是什么事都不用做?
从究竟的观点来看,所有的现象都是本初清净的。
所以它们从来未曾有过染污、蔽障与负面的烦恼,所有这些都只是暂时的。
换句话说,因为染污与蔽障都是暂时的,所以它们完全不是一切现象的真实本性。
这就是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能真正地证悟有信心的原因。
维摩诘接下来的话也非常重要,特别对我们而言。
我们之中有多少人认为,我们至少应该发愿精进修行佛法,以便达到证悟?可能有相当多的人都这么想。
但请诸位想一想:“证悟”意味着什么?在内心深处,你认为证悟是什么?
你渴望证悟,是因为你认为它像一个无限期的长假吗?
一个永不结束的假期,在其中你不需要再去排定约会或忍受轮回中所有的喧嚣与忙乱?
你是否认为“证悟”就是什么事都不用做?
维摩诘的意思似乎是说,如果认为证悟是“跨越”、“摆脱”、“完成”或“越过”轮回的旅程,这种想法就是错误的。
如果我们想象最终的成就是称为涅槃的一种证悟的境界,那也是错误的。
一切事物从无始以来就无染、清净并且超越二元。
所以,认为我们需要去令某人证悟或令某事清净,那是大错特错。
而且,如果弥勒的观点不同的话,维摩诘会说:“……你在欺骗这些天人!别这样做!别让这些年轻的天人男女认为证悟像是一个永不结束的假期……”
在果阿 (Goa) 或夏威夷,“并非如此!何况,没有任何真正的菩萨想要获得这种证悟,因为没有任何真正的菩萨会想要永远什么都不做。”
证悟是了知一切事物都平等
FIFA World Cup Qatar
我想他是对的。只要想象一下,在夏威夷休一个长达十二年的假期就知道了。
扪心自问,你能在威基基 (Waikiki) 海滩上漫步多少回而不感到厌倦?
你不断地购买太阳眼镜的热情可以持续多久?
你可以对多少个品牌的防晒面霜感到兴奋?要经过多久,在夏威夷十二年什么都不做,才会变成一场噩梦?
由于所有这些道理,维摩诘才接着说:“你不应该把证悟说成是一个最终的目的地。
不要这么说而欺骗了这些年轻的天人!”证悟并不仅是从你的身体或心中解脱,证悟是从所有的依附(reference)、标记或符号中解脱。
证悟完全无所依附,它超越了依附。“证悟不能被主观的心识所定义。”
证悟不能被制造、造作或编造出来。证悟不是自我欺骗的相信。
证悟不是期待或愿望的副产品。证悟超越了所有的见地。证悟不能被希求,你怎么能希求解脱呢?
证悟既非放弃,也非获得;它超越了执取与执着。证悟是了知一切事物都平等。
为什么会自相矛盾呢
须知,这段对话发生在两千五百年前,在芒果树的树荫下。
即使到了今天,我们有那么多随手可得的工具、学者、图书馆与研究经费,但是对于这部如此胆大、惊世、革命性,并且刻意自相矛盾
对于其自身的理论与教条加以嘲弄的经文,我们仍然不容易完全理解。
为什么会自相矛盾呢?因为只要使用语言,我们立刻就会陷入依附、标签和概念的世界中;
但是“证悟”以超越这一切而闻名,所以它无法以智识、概念或任何参考点来理解,它无法以语言来描述。
如你所见,维摩诘对于教法的审视异常高明,再也没有比此更客观的方法了。
—— 未完待续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随喜关注
紫莹居士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居微博: https://weibo.com/u/598920426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老中青公众号:macau_longlife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世界绿色健康研究协会公众号: GHWAZX
Facebook:动物乐传心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