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40课-脉络难点
思维导图下载
Xmind文件下载:
https://pan.baidu.com/s/1jPA36TilCkojRBMXRACezw
提取码:qczd
JPG文件下载:
https://pan.baidu.com/s/1NAU8bIWthPGps5xBrmTrrg
提取码:rbel
本课脉络
简略分析
课前开示
一、应如何做:认真听受,精勤对待
二、了知道理:
(一)正说:加行修行比较难但有必要
(二)别说:必要性
正式讲课
一、顶礼句
(一)颂词
(二)解释
(三)劝诫:应把偈颂当做祈祷文来念
丙三(轮回过患)分二: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二、分别思维六道轮回各自痛苦。
二、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一)科判分析
(二)总说轮回
(三)分说轮回
(四)总结:了知道理后应如何做
展开分析
课前开示
一
应如何做:认真听受,精勤对待
二
了知道理
(一)正说:加行修行比较难但有必要
(二)别说:必要性
讲者角度:考虑修共同加行的必要
闻者角度:晚年会明白加行的必要
正式讲课
一
顶礼句
(一)颂词
(二)解释
1、了达轮回诸事无实义
2、唯以大悲利益诸有情
3、不贪有寂依教行大乘
4、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
(三)劝诫:应把偈颂当做祈祷文来念
1、例说:阿琼堪布的弟子要求修加行前先念偈颂
2、消归自心:
1)略说
2)广说
① 正面说
② 反面说
3)结论
丙三(轮回过患)分二: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二、分别思维六道轮回各自痛苦。
二
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一)科判分析
1、总结:前两品
2、必要:共同四加行的必要
1)正说:四加行的必要(前两品/后两品)
2)别说:轮回过患的必要
① 例说:很多修行人并未考虑解脱
② 消归自心:应仔细观察自己真正的目标
(二)总说轮回
1、总说:人死后必然投生,有了投生就离不开生死轮回
2、分说:
1)必然投生之理(相合于“人死后必然投生”)
① 哪些人需要了解前后世
A. 藏族:无怀疑
B. 其他民族:有怀疑
应如何做
② 以理证明死后必然投生
A. 总说:前后世之说,自古以来存在于各大宗教中
B. 分说:
a. 婆罗门教:承许轮回
b. 古希腊哲学家:死后转生
c. 儒教:
a1. 承许但回避
a2. 例说:
b1. 回避角度:有些唯物主义者也是这样
b2. 承许角度:王阳明忆起前世的公案/结论
d. 道教:应该承许前后世
a1. 应该承许前后世
a2. 公案:
b1. 内容:李玄肉身被毁,投生乞丐尸体
b2. 补充:藏地夺舍法
e. 天主教、基督教:承认人死后上天堂下地狱
C. 结论:要明白前后世的存在
a. 正说:一定要了知前后世的存在(反面说/正面说)
b. 必要:了解前后世存在的必要(原因/过患/如何做)
2)什么是轮回(相合于“生死轮回”)
① 定义:轮回的定义/比喻
② 消归自心
了知道理:痛苦是轮回本性
应如何做:一定要超离轮回
(三)分说轮回
1、了知过去
1)了知道理
① 了知轮回时间漫长
A. 正说:众生彼此之间没有不当过父母、亲友、怨敌或平常人的
B. 例说:地土抟成枣核丸,其量不及为母数
② 了知不仅漫长且痛苦:比喻说明
2)应如何做
A. 世间角度:打消傲慢,取舍因果(过去/未来)
B. 出世间角度:恐惧轮回,生出离心(正面说/反面说)
2、了知未来
1)正说:若无出离心,必然变本加厉地感受痛苦
2)例说:梵天和帝释摆脱不了死亡和恶趣,何况我们
3、取舍现在
1)了知道理:现在的幸福快乐毫无实质
劝诫:以上师自身为例劝诫多思维
2)应如何做:应抓住机遇追求解脱
① 正面说:应发愿求解脱
② 反面说:未解脱的过患
(四)总结:了知道理后应如何做
1、分说:
1)见解:轮回存在并且充满痛苦,应全力以赴追求解脱
2)修行:应完整具足加行、正行、后行来实地修行
2、总结:本课要点——轮回六道存在,必须从中获得解脱
本课难点
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
汉地从小的教育理念里,从来没有教过前生后世的理念,所有的一切努力都只是围绕着今生进行。我们也常常受这些句子的影响:“人死如灯灭”,“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必定长眠”“死了就解脱了”……我们忌讳谈死,死亡对于我们是空白领域,很多人真的以为人死了就一了百了,源于这种简单的想法,汉地自杀的人很多,处理尸体就像处理一件东西一样简单,除了挑选墓地骨灰盒,安排一些追思会,就再没有为亡者考虑来世去向的概念和做法了。汉地在这方面确实欠缺的很。而在热播电视剧里,也几乎很少有涉及这方面的题材,即使有,也是一种神话角度,或者是浪漫爱情故事。很多人平时不认为有来世,可是一到了海誓山盟的时候,却往往喜欢说“我们来世还要在一起”之类的话。
从客观的角度观察,像汉地这种情况,从古至今少有。即使是现代社会,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都是有信仰的,完全没有任何信仰,不相信前后世的人只占了三分之一,而这三分之一中,中国占了很大一部分。也就是说,其实我们是被孤立的少数人而已,只不过我们看惯了听惯了,以为全世界都这样。而在本课中,本来原文里华智仁波切并没有很详细的说前后世如何存在的道理,只是一句话带过,而上师却举了很多例子,不管是婆罗门教,哲学家,儒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没有一个是不承认前后世的,甚至有些世间人,也有回忆起前世的现象的……这些例子不是给藏族人民举的,而是给我们这些这个也能成为问题的汉族人民举的,希望我们能够体会上师的深意,真正的能把这块空白填补上。
轮回是纯苦无乐的大险地
了解了死后必定投生的道理,我们还要明白两点:一个是轮回的时间非常漫长,各种各样的众生我们全都做过,甚至仅仅转生为白色狗(不是黑色的、花色的等)的身体堆起来也像须弥山一样高,所以是仙人下凡也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也罢,都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大家在轮回里一样的摸爬滚打,都是一样的浮浮沉沉,这样一想,谁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傲气很容易打消掉;另外一点我们要知道,轮回并不是拿来消遣的浪漫主义题材,它其实是纯苦无乐的险要之处,可以说,没有片刻的安宁,没有哪怕针尖大小的安乐地方。我们从小被教导的“该如何度过有意义的一生”之类的理念,在时间轴拉长,纵观全局时显得那么渺小。通过学习轮回痛苦,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目前所处的坐标,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和事情的严峻性,不要被那些表面的岁月静好所欺骗,周围人今天去马尔代夫,明天去大溪地,那些都不重要。如果真的对轮回过患生起一点点感受,我们每天呆在家里闻思修,也绝不会觉得有任何不甘,一定会笃定的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唯一真正有意义的。
“苦口婆心”说轮回
就像说书人一样,如果想要把一个故事说得信以为真、引人入胜,就需要把故事的来龙去脉说明白,让听者清楚故事其中合规的逻辑性才行。作为大乘的学子也是一样,如果不相信六道轮回、前后世,不能了解佛教的甚深道理,肯定修行上是得不到成就的,如果不能从理上明白六道轮回的存在,那该如何生起自利解脱、他利有情脱离苦海的大乘菩提心呢?反而会随业沉迷于六道中,多劫累世在轮回中感受无尽的生老死病的痛苦,正如《心地观经》中所云:“众生没在生死海,轮回五趣无出期。”通过此课大恩上师先从四共前行的修行次第,带大家从前、后世无实义的总说切入,令我们在道理上体会,只要在轮回中,一切都是无实义的,应该放下耽著;然后上师引入古今中外,历史上记载的前、后世的多例公案,让我们从文献中得到佐证;再以佛经教证告诉我们,就是因为有前、后世的存在,我们在这个轮回的流转中,什么样身份的众生都做过,引发我们深度思维:在这个轮回中,我们无始以来一直漂泊,众生彼此之间没有不当过父母、亲友、怨敌或平常人的。如《大集经》云:“无有一众生,非我父母者。”也就是这个道理了,我们大乘佛子才能心生大乘菩提心,解救一切众生脱离轮回大苦海。更深入地提醒我们,求法是为了求解脱这一基本目的,其他世间琐事一概无实义,一定要好好精进修行。
编写师兄:定解B17 定解18
审核师兄:定解B06 定解07
档案编号B02040-定解B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