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开示】不要只做形式上的佛教徒
我今天首先跟大家讲的是,机会应该说是很难得的。为什么机会难得呢?现在不管是在中国也好,在其他国家也好,学佛的人越来越多,但很认真地进行系统的、次第的闻思修行的人确实不太多。
前一段时间,我去了泰国、新加坡、台湾、美国等几个地方,有些我十四年前去过,有些二十年前去过,有些大概十年前去过,但是有个别的佛教徒,一点进步都没有,很遗憾。我不是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徒全部没有进步,但我所接触的个别人,二十年前的修行境界和闻思的智慧,到今天不但没有进步还有退步。我当场也给他们讲了:你们没有很好地真正闻思修行,你们的信心越来越退了,是非越来越多了,不清净心越来越严重了,真正的智慧和悲心越来越下降了,嗔恨心和各宗派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了。
我们佛教徒如果没有一点进步,虽然名义上已经学了十年、二十年,皈依了佛法,但是对佛理完全不知道。有些人我二十年前遇到的时候,他就说五年前、十年前已经在某某大德面前皈依过了,自己也认为自己很不错,但到现在还是经常说一些神通、鬼通,经常讲一些是是非非,除此之外,佛教的基本道理连一点都不会说。这些人一开口,就知道他们对佛教完全是外行。他二十年前是这样,到今天也是这样,难道不是很可悲吗?
当时我看到这种现象之后,心里面感到,我们佛教徒不要光是停留在一些名相上。如果你别有用心,完全是故意用佛法的名义来毁坏自己、毁坏其他的佛教行为,那另当别论,我们也不追究这些。但如果你是真正地想获得解脱,或者想得到今生来世的利益,那不应该这样。我们每一个人哪怕是学五年、十年,在闻思的智慧上、修行的境界上,也一定要有至少一点点进步:原来不懂的道理,现在懂得了。今天上午,有一个人给我打电话,说他十年前开始学习佛法,但是2013年是他最有意义的一年,因为他懂得了很多很多以前不懂的取舍的道理。我觉得这很重要!
释迦牟尼佛在《毗奈耶经》当中也说,有些人修行一百年,但是不如一岁。我们有些人虽然修行了一百年,但是如果一点都没有很好地去修,还不如一岁的出家人,不如一岁的修得很好的修行人。这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这里的“一岁”指的是修行的岁数,不是人寿。因此,你们自己也要好好地思考。如果我们没有一个系统的很好的闻思和修行的话,只是一个形式上的佛教徒而已。
现在各个地方有很多人,把佛教的一些仪轨、仪式,包括唱歌、跳舞、火供、放生等等作为重点,这些是不是佛教的修行和行为呢?我说应该是的。我们需不需要做呢?我们也应该要做。但是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更重要的是,佛教分为教法和证法。佛教的证法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相续当中真正能生起佛教里面所讲的慈悲和智慧,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智慧,以及光明大圆满和密法当中所讲到的如来觉性。这些如果没有生起的话,我们形式上的很多行为,只不过是它的部分、支分而已。你相续当中要生起这些也并不那么容易。
可能你们有些人今天来这里报名的目的,就是来治治病、身体得到一点健康、家庭获得一种平安……这是暂时的一种目标、追求。最重要的是,我们对人生的永恒的快乐和解脱方面,有一个高瞻远瞩的思想和境界,这样以后才能寻找到佛法真正的利益和意义。否则我们现在的佛教徒,很多都是特别肤浅,有些佛教徒所说的有些话,完全都是跟佛理相违背、背道而驰的,可以说是南辕北辙,跟佛教完全没有关系。
——恭录自索达吉堪布第62次UC开示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无常观在修行人的境界中非常重要,假如生起了对无常的感悟,知道生老死病、得失成败等都是正常现象,那么修行很容易成功。
——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