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真正的缘起观 |《楞严经》58导读
精彩摘录
1
我们学过《缘起赞》,还有学过一些中观、其他道理的话,都知道是佛陀所讲到的法的核心思想,主要是缘起空性。这个是应该很多大德也是这样讲的嘛,佛陀在世间当中是第一说,谁都没有像佛陀一样说缘起空性。
佛陀说:“我佛法主要是讲缘起空性而产生的,这个缘起并不是接受世间的这种和合粗相。”
世间的和合粗相来讲的话,都是很简单的。有些人认为佛教的缘起观是什么样呢?就是种子种下来,然后慢慢慢慢开花结果,慢慢慢慢变成苗芽,然后根、茎、枝、叶、花、果等等,这样的一个过程。当然,这个也可以算是一个缘起,但这个是外在的一个事物上面的粗相的缘起。
然后我们说,那我们世间当中,比如说我们从小的时候,我们是幼小的,然后少年时代,然后再青年时代、中年时代,然后老年时代,最后离开,这也是一种因缘循环。这个也是一个粗相的缘起。
佛陀他说,我讲的所谓的缘起法,并不是一味地说一个粗相的缘起。这个粗相的缘起,不仅仅是佛法,我们现在世间稍微懂一点植物学,或者是人类学的人,这样的变化过程,谁都一目了然。这个并不是非常甚深,并不是非常难懂的。
那是什么呢?佛陀说,我的真正的缘起观是这样的:
如来他所发明的,所宣讲的出世间和世间法的缘起,完全明白它的根本的因,比如说我们众生也好,器世界的话,我们真正的本来的这种如来藏是什么样的一种因缘,然后它慢慢慢慢显现成什么样的不清净的世界,最后如果我们认识了这个本性的话,获得什么样的果位等等,特别深妙的,一种甚深的微妙的一种因缘,这个才是真正的如来的一种缘起观。
并不是说很简单的一种因缘生,叫做是佛陀所讲到的缘起观。不然的话,都是很简单的,我们现在基本上一个植物学者,他也知道,比如说这个种子,我们从来都是没有学过宗派的那些农民,他也知道今年种下青稞的话,明年会收庄稼;有些牧民,他秋天的时候让这些动物交配以后,到明年会繁殖。这个概念他们都知道。这样的一种因缘关系,也并不是。
我们世间上也是经常说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吧。以前我不是讲过吗,我们有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老师,我们两个关系不是很好。每次讲课的时候,他都是盯着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的观点并不是我们有些人迷信思想所说的那样!”他眼睛盯着我,因为我有时候......他一直不承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然后就开始,他就一直盯着我,边讲边......然后好多同学也是看到我们这边,“有些人是不伦不类,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话,首先从思想上起。”
所以确实我们有一些道理还是很深妙的,很甚深的,这个道理一定要明白。
2
其实我们,不仅是佛陀吧,如果有一些法师,真正是给你讲了一些大乘佛法以后,有些人都是因为一堂课,或者是一本书,或者是一个法,对你的相续当中的很多的疑惑也是全部解开,然后自相续当中的烦恼依此而得以解决。
有些人是听了法以后自相续转变得非常快,以前是烦恼也特别严重,相续也不清净的,经常特别痛苦的人,因为后来听着听着法以后,心与法相应,相应以后慢慢慢慢法融入自己的这种相续,最后确实是行为也是如法的,见解也是如法的,自己也是能利益很多很多的众生。
所以我们的心入于法,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无垢光尊者的《四法宝鬘论》里面专门讲心入于法,法入于道,道最后把我们的不清净的识转成智慧,这么一个理念嘛,这个也很重要的。
3
我们有了这么好的机会的时候,把这个教言应该是要用得上,要懂到他的词句的意义,同时自己应该是实地实修。如果没有这样的话,好像你光是听到这些教言,和没有听到差不多。
我们也经常讲,我们听到以后好好地实修,如果没有好好实修,没有断除自相续的烦恼的话,除了种下一个善根以外,没有起到最根本的作用。
所以这段话也是《楞严经》里面很重要的,让后学者遇到这些教言的时候应该有一种难得的心,应该有珍爱的心,然后把它很好地收藏在自己的笔记本当中,如果利根者的话,那全部都记在自己的心里面,随时随地都是可以用得上,需要这样的意思。
讲解全集,请点击阅读原文